一种可以控制进料口进料量的押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9882发布日期:2019-08-27 19:31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控制进料口进料量的押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押出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控制进料口进料量的押出机。



背景技术:

押出机,又叫挤出机,是一种 主要用于电源线、电力电缆、同轴电缆、通讯电缆、传输电缆、BV 类民用线、电子线、电脑线、建筑线、数据通讯电缆、射频线、HDMI数据线、各类高温硅胶电缆、铁氟龙、同轴线、网络电缆、光纤、皮线光缆等电线电缆的芯线挤出设备。

现有的押出机包括:进料部、熔料部与注料部,进料部是原料进入的位置,熔料部是对原料进行熔化的位置,注料部是将熔料部中已熔化的原料注射到电线或电缆上的位置,原料自进料部进入押出机内部,之后从进料部进入熔料部中被熔化,熔化后从熔料部中出来再进入注料部,被注料部注射到电线或电缆上,进料部设置在原料部上方,进料部上端开口,下端与熔料部进口连通,进料部与熔料部是无障碍了连通的,即原料自进料部上端开口进入进料部之后就会直接掉入熔料部中。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进料部与熔料部无障碍连通,在原料进入进料部之后会直接掉入熔料部中进行熔化,当进料部中一次加入过多的原料时,这些原料就会直接掉入熔料部中,将熔料部填满,使得熔料部中一次需要熔化的原料太多,热量太过分散,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对原料进行熔化,熔料部熔化原料的效率就会降低,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控制进料口进料量的押出机,其具有可以对原料自进料部进入熔料部的量进行控制、提升熔料部熔化原料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以控制进料口进料量的押出机,包括进料部与熔料部,还包括:安装盒、挡板与推动组件,所述安装盒设置在所述进料部下端开口处,所述安装盒上端与所述进料部下端开口连通,所述安装盒下端与所述熔料部进口连通,所述安装盒靠近所述推动组件一侧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供所述挡板进出所述安装盒,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内部且与所述安装盒内部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挡板在进入所述安装盒时挡住所述进料部下端端口,所述推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外部且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熔料部中放置的原料过多时,启动推动组件将挡板从通槽中滑入安装盒内部,因安装盒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进料部和熔料部连通,在挡板进入安装盒内部时就可以挡在进料部与熔料部之间,使得进料部中的原料就不能进入熔料部,待熔料部中原料熔的差不多时,再使用推动组件将挡板从安装盒中拉出,使得原料再从进料部中进入熔料部中,与现有的进料部与熔料部无障碍连通的方式相比,此种方式可以控制进料部每次向熔料部中加入原料的量,使得每次加入熔料部中的原料都不太多,熔料部中的热量不至于分的太散,减少熔料部每次熔料所花费的时间,提升熔料部熔料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气缸与第一安装板,所述气缸中伸缩杆与所述挡板靠近所述通槽槽口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安装盒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的设置使得挡板可以自动进出安装盒,不需要人工推动,节省了人力,第一安装板的设置方便气缸的放置与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组件包括:齿条、齿轮、电机、支架与第二安装板,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齿轮上,所述齿条一端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安装盒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电机主轴与所述齿轮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挡板滑进安装盒中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齿条运动,齿条运动将挡板向安装盒中滑进,在需要将挡板滑出安装盒时,电机反转,通过齿轮与齿条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将挡板拉出安装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盒内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通槽槽口连通,所述挡板边缘与所述滑槽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的设置使得挡板进出时可以沿着滑槽运动,滑槽与通槽槽口连通,方便挡板从通槽中进入滑槽中,挡板边缘与滑槽相适配使得挡板边缘可以放进滑槽中,而且滑槽与挡板之间不会留下太大的缝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倾斜设置,所述挡板靠近所述通槽槽口一端高于所述挡板远离所述通槽槽口一端,所述气缸也倾斜设置,所述气缸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挡板的倾斜角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倾斜设置,而且挡板靠近通槽槽口一端高于挡板远离通槽槽口一端,使得原料不会滞留在挡板上,在挡板上堆积,有利于原料的充分利用,气缸的倾斜角度与挡板的倾斜角度相同,使得气缸在推动挡板运动时能够更加的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远离所述进料部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提升了挡板的支撑力,使得挡板在阻挡原料时不易被原料压弯,提升了挡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组件上方设置有防护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的设置,使得推动组件不至于暴露在外,推动组件不易对外部环境造成影响,同时外部环境也不易对推动组件的工作产生影响,方便推动组件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盒呈正方体形状且为不锈钢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盒呈正方形为规则形状,方便制作与安装,安装盒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结实耐用且不易生锈,同时成本也不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熔料部中放置的原料过多时,启动推动组件将挡板从通槽中滑入安装盒内部,因安装盒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进料部和熔料部连通,在挡板进入安装盒内部时就可以挡在进料部与熔料部之间,使得进料部中的原料就不能进入熔料部,待熔料部中原料熔的差不多时,再使用推动组件将挡板从安装盒中拉出,使得原料再从进料部中进入熔料部中,与现有的进料部与熔料部无障碍连通的方式相比,此种方式可以控制进料部每次向熔料部中加入原料的量,使得每次加入熔料部中的原料都不太多,熔料部中的热量不至于分的太散,减少熔料部每次熔料所花费的时间,提升熔料部熔料的效率;

2.挡板倾斜设置,而且挡板靠近通槽槽口一端高于挡板远离通槽槽口一端,使得原料不会滞留在挡板上,在挡板上堆积,有利于原料的充分利用,气缸的倾斜角度与挡板的倾斜角度相同,使得气缸在推动挡板运动时能够更加的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去掉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去掉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部;2、熔料部;3、安装盒;31、通槽;32、滑槽;4、挡板;41、加强筋;5、推动组件;51、气缸;52、第一安装板;53、齿条;54、齿轮;541、转轴;55、电机;56、支架;561、第一直板;562、第二直板;563、圆孔;57、第二安装板;6、防护罩;6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以控制进料口进料量的押出机,包括:进料部1,熔料部2,安装盒3、挡板4与推动组件5,进料部1呈圆斗形,即上端呈圆柱形下端呈圆锥形,进料部1为不锈钢材质,熔料部2呈圆柱形且为不锈钢材质,进料部1与熔料部2均竖向放置且进料部1放置在熔料部2的上方,安装盒3呈正方体形状且为不锈钢材质,安装盒3设置在进料部1下端开口处,安装盒3上端与进料部1下端开口连通,安装盒3上端与进料部1下端端部焊接,安装盒3下端与熔料部2进口连通,通槽31开设在安装盒3靠近推动组件5一侧,通槽31截面呈长方形,通槽31供挡板4进出安装盒3,挡板4设置在安装盒3内部且与安装盒3内部侧壁滑动连接,挡板4在进入安装盒3时挡住进料部1下端端口,推动组件5设置在安装盒3外部且与挡板4固定连接。

参照图2,推动组件5包括气缸51与第一安装板52,气缸51中伸缩杆与挡板4靠近通槽31槽口一端中间位置焊接,气缸51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安装板52上,第一安装板52与安装盒3靠近通槽31的一侧边焊接,第一安装板52呈长方体板形且为不锈钢材质。

参照图2,挡板4呈正方体板形且为不锈钢材质,挡板4倾斜设置,挡板4靠近通槽31槽口一端高于挡板4远离通槽31槽口一端,气缸51也倾斜设置,气缸51的倾斜角度与挡板4的倾斜角度相同,第一安装板52也倾斜设置,第一安装板52倾斜角度与挡板4倾斜角度相同。

参照图2,滑槽32开设在安装盒3内壁的两侧壁上,滑槽32截面呈长方形,滑槽32一端与通槽31槽口连通,挡板4边缘与滑槽32相适配。

参照图3,加强筋41一体成型在挡板4远离进料部1一侧表面,加强筋41设置有四根,四根加强筋41呈“米”字形布置。

参照图1与图2,防护罩6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安装板52上,从推动组件5上方将推动组件5罩住,防护罩6呈长方体壳形且为不锈钢材质,防护罩6靠近挡板4一侧开设有通孔61供气缸51的伸缩杆穿过,通孔61截面呈圆形。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熔料部2中原料加入过多时,启动气缸51,气缸51的伸缩杆推动挡板4通过通槽31向安装盒3中运动,挡板4在安装盒3中沿着滑槽32运动,将进料部1与熔料部2隔开,使得进料部1中的原料掉不进熔料部2中,待熔料部2中原料被处理完之后,再将气缸51的伸缩杆收回,挡板4从安装盒3中出来,挡板4不再阻挡原料从进料部1中进入熔料部2中。

实施例二

参照图4与图5,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推动组件5,推动组件5包括:齿条53、齿轮54、电机55、支架56与第二安装板57,齿条53设置在齿轮54上,齿条53与齿轮54啮合,齿条53一端与挡板4靠近通槽31一端中心位置焊接,齿轮54设置在支架56上,齿轮54轴线与齿条53垂直,支架56设置在第二安装板57上,支架56包括第一直板561与第二直板562,第一直板561与第二直板562均呈长方体板形且为不锈钢材质,第一直板561与第二直板562平行放置在第二安装板57上且分别处于齿轮54的两侧,第一直板561与第二直板562远离第二安装板57一端分别开设有一个位置对应的圆孔563,齿轮54中心键连接有一根转轴541,转轴541呈圆柱形且为不锈钢材质,转轴541两端分别插接在圆孔563中将齿轮54支撑起来,第二安装板57与安装盒3靠近通槽31一端焊接,第二安装板57呈长方体板形且为不锈钢材质,电机55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安装板57上,电机55主轴与齿轮54中心的转轴541焊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熔料部2中原料加入过多时,启动电机55,电机55转动带动齿轮54转动,齿轮54转动之后带动齿条53运动,齿条53推动挡板4向安装盒3中运动,将进料部1与熔料部2隔开,使得原料不能自进料部1进入熔料部2中,待熔料部2中的原料处理完之后,电机55反转,使得齿轮54与齿条53反向运动,将挡板4从安装盒3中拉出,原料又开始从进料部1进入熔料部2中。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