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挤压帘线加强型轮胎组件的挤压机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52535发布日期:2019-11-16 00: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挤压机系统,其用于挤压帘线加强型挤压物,特别是轮胎组件,其中所述挤压机系统包括挤压机头部,其具有:一个或多个流动通道,用于收纳来自挤压机的挤压材料;模具,其用于收纳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流动通道的挤压材料;以及帘线导引件,其用于将在帘线平面中并排的帘线导引至所述模具中,其中所述挤压机头部设置有插入狭槽,其在平行于所述帘线平面的插入方向上延伸穿过所述挤压机头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流动通道在一流动区域处流出至所述插入狭槽中,其中所述模具和所述帘线导引件能在所述插入方向上从完全在所述插入狭槽之外的位置分别插入至相对于所述插入方向在所述流动区域下游的模具位置和在所述流动区域上游的一帘线导引件位置中,其中所述模具和所述帘线导引件布置为连接成使得所述模具和所述帘线导引件能同时插入至所述插入狭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挤压机头部设置有内部表面,其限定所述插入狭槽,其中所述模具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帘线平面且在所述帘线平面的相对侧上延伸的第一滑动表面和第二滑动表面,并且其中所述帘线导引件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帘线平面且在所述帘线平面的相对侧上延伸的第三滑动表面和第四滑动表面,用于使所述模具和所述帘线导引件在所述插入方向上沿所述内部表面滑动。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挤压机系统包括用于相对于所述帘线导引件保持所述模具的保持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保持器直接连接至所述帘线导引件和/或与所述帘线导引件成一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保持器包括在所述帘线导引件处的底座,其中所述保持器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模具延伸以相对于所述底座保持所述模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保持器包括第一保持构件和第二保持构件,所述第一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被布置成分别在所述模具的在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处在所述插入方向上从所述基座朝向所述模具并在所述模具旁侧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模具能在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安装方向上安装至所述保持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分别设置有在平行于所述安装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导引元件和第二导引元件,其中所述模具设置有布置成在所述安装方向上分别滑动地接合所述第一导引元件和所述第二导引元件的第一安装元件和第二安装元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帘线导引件包括第一帘线导引构件和第二帘线导引构件,所述第一帘线导引构件和所述第二帘线导引构件被布置成在所述帘线平面的相对侧上彼此配合,其中所述第一帘线导引构件和所述第二帘线导引构件中的一个直接连接至所述保持器和/或与所述保持器成一体,其中所述第一帘线导引构件和所述第二帘线导引构件中的另一个设置有第三安装元件和第四安装元件,所述第三安装元件和所述第四安装元件被布置成在所述安装方向上分别滑动地接合所述第一导引元件和所述第二导引元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帘线导引构件和所述第二帘线导引构件中的另一个布置成在所述安装方向上安装于所述保持器与所述模具之间。

11.如权利要求6-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配合表面,其被布置成在所述插入方向上邻接所述模具且在所述插入方向上与所述帘线导引件隔开以形成所述模具与所述帘线导引件之间的流动区域。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帘线导引件设置有一帘线导引件前端,所述帘线导引件前端连同所述模具一起限定所述流动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帘线导引构件和所述第二帘线导引构件分别设置有第一配合表面和第二配合表面,所述第一配合表面和所述第二配合表面被布置成在所述插入方向上邻接所述模具且在所述插入方向上与所述帘线导引件前端隔开,以形成所述模具与所述帘线导引件之间的流动区域。

13.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保持器包括第一保持构件和第二保持构件,所述第一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能在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横向方向上连接至所述帘线导引件的侧面,其中第一保持构件和第二保持构件在连接至所述帘线导引件时分别在所述模具的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处在所述插入方向上从所述帘线导引件朝向所述模具并在所述模具旁侧延伸。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模具和/或所述帘线导引件能在垂直于所述帘线平面的安装方向上安装至所述保持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分别设置有在平行于所述安装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导引元件和第二导引元件,其中所述模具设置有布置成在所述安装方向上分别滑动地接合所述第一导引元件和所述第二导引元件的第一安装元件和第二安装元件。

16.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帘线导引件包括第一帘线导引构件和第二帘线导引构件,所述第一帘线导引构件和所述第二帘线导引构件被布置成在所述帘线平面的相对侧上彼此配合。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帘线导引构件能独立地安装至所述第二帘线导引构件并能从所述第二帘线导引构件拆卸。

18.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帘线导引件包括不可分的或形成为一单块的第一帘线导引构件和第二帘线导引构件。

1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挤压机系统还包括第一联接元件,用于将所述模具联接至所述帘线导引件,其中所述第一联接元件允许所述模具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帘线导引件移动至所述模具位置中。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挤压机头部提供一邻接表面,所述邻接表面用于在所述模具处于所述模具位置中时在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邻接所述模具。

2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挤压机系统还设置有在所述第一滑动表面与所述内部表面之间的第一密封元件和在所述第二滑动表面与所述内部表面之间的第二密封元件,用于从相对于所述插入方向在所述第一密封元件和所述第二密封元件下游的内部表面密封所述流动区域。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模具在所述插入方向上沿所述内部表面延伸一模具长度,其中当所述模具处于所述模具位置中时,所述第一密封元件和所述第二密封元件位于相距所述流动区域少于所述模具长度的一半处。

23.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元件和所述第二密封元件是形成于所述模具中的密封沟槽,其中所述密封沟槽朝向所述内部表面开放。

2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模具或所述一个或多个流动通道设置有在所述流动区域处的刮刀,所述刮刀布置成当所述模具和所述帘线导引件在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缩回方向上从所述插入狭槽缩回时从所述一个或多个流动通道中的挤压材料截断保留在所述流动区域中的挤压材料。

2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模具设置有:模具出口开口,其将所述挤压材料形成为所述挤压物;以及积聚凹槽,其位于所述第一滑动表面与所述模具出口开口之间以用于积聚由于在所述插入方向上插入所述模具而从所述内部表面刮掉的挤压材料。

2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挤压机系统还设置有在所述第三滑动表面与所述内部表面之间的第三密封元件和在所述第四滑动表面与所述内部表面之间的第四密封元件,用于从相对于所述插入方向在所述第三密封元件和所述第四密封元件上游的内部表面密封所述流动区域。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帘线导引件在所述插入方向上沿所述内部表面延伸一帘线导引件长度,其中当所述帘线导引件处于所述帘线导引件位置中时,所述第三密封元件和所述第四密封元件位于相距所述流动区域少于所述帘线导引件长度的一半处。

28.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第三密封元件和所述第四密封元件是形成于所述帘线导引件中的密封沟槽,其中所述密封沟槽朝向所述内部表面开放。

2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模具和所述帘线导引件在正交于所述帘线平面的方向上分别具有模具高度和帘线导引件高度,其中所述模具高度小于所述帘线导引件高度。

3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插入狭槽在正交于所述帘线平面的方向上在所述模具位置和所述帘线导引件位置处分别具有第一狭槽高度和第二狭槽高度,其中所述第一狭槽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狭槽高度。

31.如权利要求1-2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模具和所述帘线导引件在正交于所述帘线平面的方向上分别具有模具高度和帘线导引件高度,其中所述模具高度和所述帘线导引件高度相等。

32.如权利要求1-2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插入狭槽在正交于所述帘线平面的方向上在所述模具位置和所述帘线导引件位置处分别具有第一狭槽高度和第二狭槽高度,其中所述第一狭槽高度和所述第二狭槽高度相等。

3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挤压机系统还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用于辅助所述模具和/或所述帘线导引件分别在所述插入方向和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缩回方向上的插入和/或移除。

3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流动通道包括:第一流动通道,其从所述帘线平面的第一侧流出至所述流动区域中;以及第二流动通道,其从所述帘线平面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流出至所述流动区域中。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所述模具和所述帘线导引件分别设置有一起形成所述流动区域的模具入口开口和帘线导引件前端,当所述模具和所述帘线导引件分别处于所述模具位置和所述帘线导引件位置中时,所述流动区域在所述帘线平面的第一侧处与所述第一流动通道对准和/或连接至所述第一流动通道且在所述帘线平面的第二侧处与所述第二流动通道对准或连接至所述第二流动通道。

3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挤压机系统,其中在第一挤压机头部构件与第一夹持构件之间设置第一盖罩,而在第二挤压机头部构件与第二夹持构件之间设置第二盖罩,用于从所述挤压机头部分别密封第一流动通道和第二流动通道。

37.一种方法,用于利用由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挤压机系统挤压帘线加强型挤压物,特别是轮胎组件,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连接所述模具与所述帘线导引件;以及在所述插入方向上将所述模具和所述帘线导引件从完全在所述插入狭槽外的位置同时插入到所述插入狭槽中而分别处于所述模具位置和所述帘线导引件位置。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挤压机头部设置有限定所述插入狭槽的内部表面,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允许一定量的挤压材料在所述模具与所述内部表面之间以及在所述帘线导引件与所述内部表面之间固化而相对于所述内部表面密封所述模具和所述帘线导引件。

39.如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模具或所述一个或多个流动通道设置有在所述流动区域处的刮刀,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所述刮刀以当所述模具和所述帘线导引件在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缩回方向上从所述插入狭槽缩回时从所述一个或多个流动通道中的挤压材料截断保留在所述流动区域中的挤压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用于挤压特别是轮胎组件的帘线增强挤压物(92)的挤压机系统(101、1)和方法,其中挤压机系统(101、1)包括:具有流动通道(27)的挤压机头部(10),用于从挤压机收纳挤压材料(93);模具(103、3),用于从流动通道(27)收纳所述挤压材料(93);以及帘线引导件(104、204、4),用于在帘线平面中并排地引导帘线(91)进入模具(103、3),其中挤压机头部(10)设置有插入狭槽(26),该插入狭槽在平行于帘线平面的插入方向上延伸穿过挤压机头部(10),其中流动通道(27)在流动区域处流出到插入狭槽(26)中,其中插入狭槽(26)布置成用于在插入方向上将模具(103、3)和帘线引导件(104、204、4)分别收纳于相对于插入方向的流动区域下游的模具(103、3)位置和流动区域上游的帘线引导件(104、204、4)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G·穆尔德;S·B·瓦赫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VMI荷兰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28
技术公布日:2019.1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