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粉尘飘散的塑料破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7277发布日期:2019-06-11 23:1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粉尘飘散的塑料破碎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废塑料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避免粉尘飘散的塑料破碎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分子合成技术进一步的提高使得世界塑料工业得以迅速发展。2001年世界塑料制品的年产量已超过2亿吨。然而,随着世界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产生了大量的废旧塑料——工业生产中产生的边角料以及消费使用过后的废旧塑料制品。有数据表明,塑料总量中约70%~80%的通用塑料在10年内将有80%转化为废塑料,其中约50%的塑料将在2年内转化为废塑料。由于这些废旧塑料固有的高分子性能,生物降解性差,分解速度慢,长期分散于自然界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对于如何来处理这些废旧塑料,目前世界各国均在积极地寻求合理、经济的方法。

目前常用处理方法主要有再生法用作化工原料和热裂解法制造燃料油和化学品,这两种方法都离不开塑料的破碎,现有的塑料破碎机通常采用对辊式破碎和锤击破碎两种方法,通过重锤多次的锤击效果将塑料进行破碎;塑料在破碎时容易产生粉末,粉末容易飘散在空气中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粉尘飘散的塑料破碎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粉尘飘散的塑料破碎设备,包括箱体、设于所述箱体内的破碎装置及设于所述箱体底部的基座,所述箱体内设有载料板,所述载料板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两侧向外延伸设有延伸部;所述箱体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另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载料板上设有挡料板,所述载料板侧壁上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上活动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进料口相配合;塑料放置在载料板上从进料口被送入箱体内,在破碎装置的作用下对塑料做破碎处理;当载料板进入到箱体内后,第一挡板与进料口和出料口相互配合,在第一挡板的作用下对进料口和出料口起密封作用,使箱体暂时成为较为密闭的环境,由于塑料破碎产生的粉尘飘散在箱体内,使粉尘无法从箱体内飘出,从而防止粉尘从箱体内飘散处,减少粉尘对操作人员的影响;在挡料板的作用下对载料板上的塑料起阻挡作用,防止塑料在破碎过程中从载料板上掉落,避免塑料掉落在箱体底部造成整理的不便。

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活动槽,所述第一挡板一端穿设于所述活动槽内,所述载料板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板转动的第四气缸;在第四气缸的作用下,驱动第一挡板绕着连接点转动,使载料板处于箱体内部时处于竖直状态,对进料口和出料口起密封作用,载料板在从箱体内运出后在第四气缸的作用下使第一挡板处于水平状态,便于将载料板上的塑料取下,降低对塑料的收集难度。

所述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二支撑弹簧,所述第二支撑弹簧上设有第二推板,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三推板;第四气缸与第二支撑弹簧相互配合对第一挡板起固定作用,当第四气缸推动第一挡板转动时,第二支撑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便于将第一挡板固定在竖直位置上;当第四气缸驱动活塞杆缩回时,在第二支撑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推动第一挡板绕连接点转动,第一挡板失去第三推板的支撑力后处于持续下降状态,直至第一挡板置于第二安装板上,使第一挡板处于水平位置,便于对载料板上的塑料进行收集。

所述挡料板上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底部活动连接于所述载料板上,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挡板相配合的第二支撑块;当第一挡板处于竖直状态时,第一挡板为第二支撑块提供支撑力,使第二挡板与挡料板相互配合对塑料起阻挡作用,防止塑料从载料板上掉落;当第一挡板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挡板失去对第二支撑块的支撑力,第二挡板在失去支撑力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翻转,从而使挡料板上出现缺口,便于将塑料从缺口处取出。

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第三支撑弹簧,所述第三支撑弹簧顶部设有支撑板;当第一挡板运动至水平位置时,第一挡板置于支撑板上,通过支撑板和第三支撑弹簧为第一挡板提供支撑作用,防止第一挡板在翻转时直接砸落在第二安装板上造成第一挡板和第二安装板的损坏;通过第三支撑弹簧对第一挡板起缓冲作用,对第一挡板和第二安装板起到进一步的保护,延长第一挡板的使用寿命。

所述破碎装置包括破碎锤、设于所述破碎锤上的传动杆及用于控制所述传动杆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对破碎锤起固定作用的防脱装置;在升降组件的控制下,破碎锤反复的进行上升和下降运动,使破碎锤多次的锤击塑料,提升塑料的破碎效果,使塑料被充分的破碎;破碎完成后的塑料从出料口处取出,对箱体内的塑料起收料作用;当塑料从箱体内取出后,通过升降装置将破碎锤升至最高点,防脱装置对破碎锤起固定作用,将破碎锤固定在最高点的位置上,避免破碎锤在箱体震动或升降装置故障时从最高点砸落在载料板上,对载料板造成损坏;通过防脱装置对破碎锤起固定作用,避免破碎锤在设备不工作时将载料板及箱体底部砸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设备箱,所述设备箱内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防脱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左转轮和右转轮、与所述左转轮同轴相连的左固定爪及与所述右转轮同轴相连的右固定爪,所述左转轮与所述右转轮传动配合;将防脱装置设于设备箱内,通过设备箱对防脱装置起保护作用,减小外界对防脱装置的影响,使防脱装置更好的对破碎锤起固定作用,避免破碎锤在不工作时砸落在载料板上对载料板造成损坏,增加设备的安全性;当塑料破碎处理完毕后,破碎锤在升降组件的控制下上升到最高点,左转轮和右转轮开始转动,左转轮和右转轮转动的同时带动左固定爪和右固定爪进行转动,使左固定爪和右固定爪相互往中间靠拢,将破碎锤抓住对破碎锤起固定作用,使破碎锤在左右固定爪的作用下无法下落,增加破碎锤的安全性;第二连接杆对左转轮和右转轮起固定作用,将左右转轮固定在第二连接杆上,使左右固定爪对破碎锤起固定作用后第二连接杆为破碎锤起支撑作用,增加防脱装置的可靠性。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当载料板进入到箱体内后,第一挡板与进料口和出料口相互配合,在第一挡板的作用下对进料口和出料口起密封作用,使箱体暂时成为较为密闭的环境,由于塑料破碎产生的粉尘飘散在箱体内,使粉尘无法从箱体内飘出,从而防止粉尘从箱体内飘散处,减少粉尘对操作人员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破碎锤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限位杆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接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c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升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b处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避免粉尘飘散的塑料破碎设备,包括箱体1、设于所述箱体1内的破碎装置及设于所述箱体1底部的基座3,所述箱体1内设有载料板14,所述载料板14设于所述基座3上,载料板14上设有挡料板141,挡料板141设于载料板14边缘,挡料板141在载料板14上表面形成载料槽,使塑料更好的被放置在载料槽内,对塑料起更好的装载作用,避免塑料在进行破碎工作时,塑料从载料板14上掉落造成物料的浪费,放置塑料掉落在设备上对其他装置造成影响,提高设备使用寿命;所述基座3两侧向外延伸设有延伸部,所述箱体1设于所述基座3中部;所述箱体1一侧设有进料口11,所述箱体1另一侧设有出料口12;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的高度与载料板14和挡料板141的高度相同,载料板14可进出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基座3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载料板14左右移动的驱动装置;基座3两侧的延伸部长度等于载料板14的长度,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载料板可运动到基座3两侧的延伸部上,便于对塑料进行进料和取料工作;将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分别设置在箱体1两侧,使塑料破碎设备的进料和出料分隔开,避免进料和出料相互混合,提升塑料破碎处理效率;所述破碎装置包括破碎锤22、设于所述破碎锤22上的传动杆21及用于控制所述传动杆21升降的升降组件;当载料板14置于箱体1内时,载料板14处于破碎锤22下方,破碎锤22的底面积等于载料槽的底面积,破碎锤22可在升降组件的作用下对载料板14上的塑料进行破碎作用,使塑料完成破碎工作;传动杆21固连于破碎锤22顶面,通过传动杆21带动破碎锤22进行升降运动,使破碎锤22完成对塑料的破碎作用;当将塑料放入到箱体1内时,驱动装置驱动载料板14进行移动,将载料板14从出料口11处移出,将载料板14移至箱体1外侧,便于将待破碎塑料放置在载料板14上;当物料被放置在载料板14上后驱动装置再次工作,驱动载料板14进行移动,将载料板14移至箱体1内,完成对塑料破碎设备的进料工作;通过驱动装置的设置使载料板14能够移至箱体1外侧进行进料,便于将塑料放入破碎设备内进行破碎处理,使进料变得更为方便,提高塑料破碎处理效率;塑料随着载料板14进入到箱体1内后,升降组件控制传动杆21进行升降运动,使传动杆21底部的破碎锤连续的锤击接料板14上的塑料,对塑料进行破碎处理;在升降组件的控制下,破碎锤22反复的进行上升和下降运动,使破碎锤22多次的锤击塑料,提升塑料的破碎效果,使塑料被充分的破碎;当塑料被破碎完成后,驱动装置驱动接料板14从出料口12处移出,将破碎好的塑料运输至箱体1外,便于对塑料进行收集处理,降低塑料收集难度;通过驱动装置分别在进料和出料时将接料板14从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处移出箱外,便于对塑料进行进料和取料工作,提升塑料破碎效率。

所述箱体1内设有第一安装板13,所述第一安装板13上设有通孔,所述传动杆21上设有限位杆27,所述限位杆27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限位杆27顶端设有限位块271;限位杆27可沿着通孔进行上下运动,当传动杆21带动破碎锤22进行上下运动时,限位杆27沿着通孔内壁进行上下运动,通过通孔对限位杆27起限位作用,使限位杆27在通孔内呈竖直方向进行升降,避免限位杆27在升降时产生偏移,影响塑料破碎效果,使破碎锤22砸落在载料板14边缘,对载料板14造成损坏;限位块271对破碎锤22下降的最大行程起限位作用,避免破碎锤22在下降时下落过大的距离对破碎锤22造成损坏,避免破碎锤22在砸落时使限位杆27脱离通孔,使破碎锤22和第一安装板13失去连接,对破碎锤22造成损坏,通过限位块271的作用对破碎锤22起保护作用,延长破碎锤22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

所述第一安装板13底面设有第一连接块131和第二连接块132,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31上的安装架24、设于所述安装架24上的主动轮23及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块132上的从动轮26;所述安装架24上设有升降电机,所述主动轮23套设于所述升降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架24呈l型结构,l型结构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块131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链接为铰接;安装架24l型结构的弯折部背面设有升降电机安装架,升降电机安装于升降电机安装架上,通过升降电机安装架对升降电机起固定安装作用,升降电机输出轴穿设于安装架24上,主动轮23设于安装架24正面;主动轮23和从动轮26分别设于传动杆21两侧;升降电机为主动轮23提供动力,使主动轮23主动开始转动,为破碎锤22的上升提供动力;当破碎锤22处于下落位置时,升降电机工作,使主动轮23开始转动,主动轮23在转动时与从动轮26相互配合,使主动轮23和从动轮26配合对传动杆21起夹紧作用,通过主动轮23与从动轮26分别与传动杆21进行传动配合,使传动杆21带动破碎锤22升起;从动轮26与主动轮23相互配合,增加升降组件与传动杆21的配合效果,使传动杆21在主动轮23和从动轮26共同的作用下升起,使破碎锤22上升到一定高度具备重力势能更好的下落对塑料起破碎处理,提升塑料破碎效果。

所述箱体1内壁上设有第一支撑块15,所述第一支撑块15上设有第一气缸25,所述第一气缸25的活塞杆与所述安装架24底部相固接;第一支撑块15为三角形结构,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增加第一支撑块15的支撑效果,使第一支撑块15能够为第一气缸25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使第一气缸25稳定的进行工作;传动杆21上设有第一传动齿,主动轮23和从动轮26上分别设有与第一传动齿相配合的第二传动齿,通过第一传动齿与第二传动齿的配合使主动轮23和从动轮26相互配个更好的对传动杆21起升降作用,提升传动杆21升降的可靠性;第一气缸25的活塞杆运动可带动安装架24进行转动;当升降组件驱动破碎锤22做上升运动时,第一气缸25驱动活塞杆往外伸长,,使活塞杆抵住安装架24向上翻转,安装架24在翻转时带动主动轮23与传动杆21相接触,通过第一气缸25的作用增加主动轮23与传动杆21之间的连接效果,使主动轮23的动力能够更好的传递给传动杆21带动传动杆21做上升运动;当破碎锤22上升到指定高度后,第一气缸25驱动活塞杆收缩,将活塞杆缩入到第一气缸25内,带动安装架24往下翻转,使主动轮23与传动杆21失去传动配合,传动杆23在失去主动轮23支撑时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从高出往下掉落,使破碎锤22直接砸落在载料板14上的塑料上,对塑料起到破碎作用;通过第一气缸25控制传动杆21的升降,带动破碎锤22对塑料起破碎处理,增加塑料破碎效果。

所述基座3内设有内腔室31,所述基座3上设有滑槽32,所述载料板14底部设有与所述滑槽32相配合的滑块142;载料板14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沿着滑槽32进行移动;通过滑槽2和滑块142的相互配合作用,对载料板14起限位导向作用,使限位板14更好的在基座3上进行移动,避免载料板14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偏于预设轨迹,使载料板14在移动时产生偏移,影响载料板14进料出料功能;内腔室31用于安装驱动装置,将驱动装置安装在内腔室31内,避免外界对驱动装置产生影响,使驱动装置能够更稳定的为载料板14提供移动功能,便于塑料破碎设备的进料和出料功能。

所述内腔室31内设有移动箱4,所述移动箱4内设有设备腔44,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设备腔44内的第一连接杆41、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1上的主动转轮42及设于所述主动转轮42两侧的从动转轮43,所述第一连接杆41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转轮42套设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第一连接杆41背面设有驱动电机安装座,驱动电机安装于驱动电机安装座上,通过驱动电机安装座将驱动电机稳定的安装在第一连接杆上,为驱动电机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驱动电机输出轴穿设于第一连接杆41上,主动转轮42设于第一连接杆41正面;驱动电机为主动转轮42提供动力,使主动转轮42能够主动发生转动,通过主动转轮42的转动带动移动箱4进行移动,使移动箱4沿着内腔室31内壁进行移动,从而带动载料板14进行移动,将载料板14移出箱体1便于对物料进行进料和取料工作;第一连接杆41对主动转轮42和从动转轮43起固定支撑作用,使主动转轮42与从动转轮43能够稳定的与内腔室31内壁相接触,提升移动箱4移动的稳定性;在主动转轮42两侧设置从动转轮43,为移动箱4提供额外的支撑效果,配合主动转轮41提升移动箱4的稳定性;当主动转轮41转动时带动移动箱4进行移动,移动箱4的移动带动从动转轮43进行转动,使从动转轮43在为移动箱4起支撑效果时不会阻碍驱动装置的移动工作;通过移动箱4在内腔室31内的移动带动载料板14进行移动,提升载料板14移动的可靠性,使载料板14能够更稳定的进行移动,提升设备的可靠性。

所述内腔室31底面设有第一啮合齿33,所述主动转轮42与所述从动转轮43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啮合齿33相配合的第二啮合齿421;当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转轮42进行转动时,通过第一啮合齿33和第二啮合齿421之间的配合,使移动箱4在主动转轮42的作用下进行移动,带动滑块142沿着滑槽32进行移动,从而便于破碎设备的进料和出料工作;通过齿和齿之间的动力传输,提升主动转轮42与内腔室31内壁的传动效果,使主动转轮42在转动时能够稳定的带动移动箱4沿着内腔室31进行移动,提升移动箱4移动的稳定性。

所述破碎锤22底部设有连接弹簧221,所述连接弹簧221底部固连有碾压板28,所述破碎锤22与所述碾压板28之间设有密封组件;碾压板28两端底面为弧形结构,避免塑料进入到碾压板28和破碎锤22之间,停留在碾压板28上对碾压板28和破碎锤22造成影响;连接弹簧221顶端与破碎锤22底部相固连,通过连接弹簧221将破碎锤22和碾压板28相互连接在一起;通过连接弹簧221连接碾压板28,在破碎锤22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从高出下落对塑料进行破碎工作时,碾压板28直接下落在塑料上将塑料破碎,通过连接弹簧221的作用对破碎锤22起到缓震的作用,降低破碎锤22对载料板14所产生的影响,避免载料板14在破碎锤22多次的锤击中损坏,延长载料板14使用寿命;通过连接弹簧221的设置,使碾压板28更好的与塑料相互接触,使破碎锤22在下落的瞬间对塑料造成有效的破碎,提升塑料破碎效果;在破碎锤22和碾压板28之间设置密封组件,对碾压板28和破碎锤22之间起密封作用,避免破碎锤22在对塑料进行破碎工作时,小颗粒塑料从破碎锤22与碾压板287之间的缝隙中进入,影响破碎锤22与碾压板28之间的连接效果,避免塑料进入到破碎锤22与碾压板28之间影响连接弹簧221的正常工作,对连接弹簧221起保护作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碾压板28顶面的密封块281、设于所述破碎锤22底面与所述密封块281相配合的密封套222及设于所述密封块281顶部的第一缓冲垫282;第一缓冲垫28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密封块281可顺着密封套222内壁进行上下滑动,使密封套222和密封块281在提供密封作用的同时不影响连接弹簧221的伸缩功能;在密封块281顶部设置第一缓冲垫282,避免碾压板28在受到较大压力时压缩连接弹簧221,使连接弹簧221收缩,带动密封块281往密封套222底部运动,通过第一缓冲垫282与密封套222底部的接触来替代密封块281与密封套222之间的直接接触,避免密封块281与密封套222底部直接硬接触对碾压板28和破碎锤22造成损坏,提升碾压板28和破碎锤22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所述第一安装板13上设有第二气缸133,所述第二气缸133活塞杆上固连有限位板134,所述限位杆27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板134相配合的限位孔272;当塑料在破碎设备内破碎处理完成后,升降组件驱动传动杆21往上升起,使传动杆21带动破碎锤22上升到最大高度,此时第二气缸133开始工作,推动活塞杆往前运动,使活塞杆推动限位板134往前运动,将限位板134推入到限位杆27上的限位孔272内,对限位杆27起限位作用,避免破碎锤22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往下掉落,对设备造成损坏;通过限位板134与限位孔272之间的配合,提升破碎锤22的可靠性,使破碎锤22在不使用时能够稳定的升起,增加设备的安全性。

实施例2:

如图6-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载料板14一侧设有用于推送所述载料板14上物料的推板143,所述载料板14另一侧设有可升降运动的升降门144;当载料板14移出箱体1后,载料板14一侧的升降门144升起,在载料板14上开启缺口,便于塑料从缺口处进行收集;当升降门144升起后,推板143开始工作,推板143沿着载料板14表面进行移动,将载料板14上的塑料往升降门144形成的缺口处推送,使载料板14上的塑料在推板143的作用下从升降门144形成的缺口处掉落,从而对载料板14上的塑料进行收集;通过推板143和升降门144的配合,便于对载料板14上的塑料进行收集,避免塑料留存在载料板14上造成物料收集的不彻底,影响塑料回收处理效果,采用自动化的取料过程推升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使取料变的更为方便,提升塑料破碎效率。

所述载料板14包括上载板145和下载板146,所述上载板145和所述下载板146之间设有多块缓冲块148,所述相邻两块缓冲块148之间设有减震弹簧147;缓冲块148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可采用橡胶制成,缓冲块148顶面与上载板145底面相固接,缓冲块148底面与下载板146顶面相固接;通过缓冲块148和减震弹簧147对载料板14起减震效果,将载料板14分为上载板145和下载板146,提升载料板14的减震效果,上载板145通过缓冲块148和减震弹簧147的配合作用起减震作用,下载板146为上载板145提供稳定的支撑效果,增加缓冲块148和减震弹簧147的减震效果;缓冲块148和减震弹簧147对下载板146起保护作用,避免上载板145受力过大砸落在下载板146上,影响载料板14的使用寿命。

所述下载板146上设有第三气缸149,所述上载板145上设有气缸腔1452,所述第三气缸149活塞杆穿设于所述上载板145上,所述第三气缸149活塞杆与所述升降门144相固连;气缸腔1452顶面与第三气缸149留有一定间隙,避免上载板145在受力下压时使气缸腔1452压迫第三气缸149,对第三气缸149造成损坏,影响第三气缸149使用寿命;第三气缸149控制升降门144的升降工作,当塑料在箱体1内进行破碎处理时,第三气缸149活塞杆收缩,使升降门144与挡料板141相互配合,对载料板14上的塑料起阻挡作用,避免塑料从载料板14上掉落在箱体1内部,影响驱动装置的运行造成整理的不便;当塑料破碎完成被运出箱体1后,第三气缸149推动活塞杆伸出,升降门144在第三气缸149的作用下往上升起,使升降门144和挡料板141之间开启一个缺口,便于对载料板14上的塑料进行收集。

所述推板143内设有设备腔1431,所述设备腔1431内设有推送电机1432,所述推送电机1432的输出轴和输出轴末端分别连接有传动轴1433,所述传动轴1433上设有行进轮1434,所述挡料板141内设有与所述行进轮1434和所述传动轴1433相配合的活动腔1411;设备腔1431对推送电机1432和传动轴1433起保护作用,避免推送电机1432在工作时受到外界影响,影响推板143的推料工作;将推送电机1432和传动轴1433设于推板143内,减小推板143所占体积,增加载料板14的实用性;当载料板14运送至箱体1外时,升降门144开启,推送电机1432开始工作,推送电机1432传动给传动轴1433带动行进轮1434进行转动,行进轮1434与活动腔1411相互配合带动推板143进行移动,使推板143沿着载料板14上表面进行移动,将载料板14上的塑料推向升降门144处,便于对破碎后的塑料进行收集处理。

所述活动腔1411为十字型结构,所述活动腔1411底部设有第三啮合齿,所述行进轮1433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啮合齿相配合的第四啮合齿;将活动腔1411设置为十字型结构,使活动腔1411对行进轮1434起限位作用,避免行进轮1434在运动的过程中与活动腔1411脱开连接,使推板143无法继续往前运动,提升推板143的可靠性;活动腔1411顶部与行进轮1434留有一定空隙,行进轮1434顶部不与活动腔1411顶部接触,使行进轮1434能够灵活的进行转动,避免活动腔1411顶部阻碍行进轮1434的转动,使推板143能够更好的进行移动;通过第三啮合齿和第四啮合齿的相互配合,增加活动腔1411和行进轮1434的传动效果,行进轮1434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与第三啮合齿的配合作用使行进轮1434带动推板143沿着活动腔1411进行移动,对载料板14上的塑料起推送作用,提升塑料的取料效果,增加塑料处理效率。

所述升降门144两侧设有滑条1441,所述挡料板141上设有与所述滑条1441相配合的滑轨1412;通过滑轨1412和滑条1441的相互配合作用,对升降门144起限位作用,使升降门144能够沿着滑轨1412限定的方向进行移动,避免升降门144在做升降运动时偏于预设轨道,影响升降门144的升降工作;滑轨1412与滑条1441相互配合减小升降门144升降运动的摩擦力,使升降门144能够更好的进行升降运动,滑条1441整块安装在滑轨1412内,使滑条1441和滑轨1412的滑动变的更加顺畅,避免升降门144在上升时被卡顿影响第三气缸149的使用寿命;在升降门144升起时通过滑条1441与滑轨1412的连接稳定升降门144的固定效果,使升降门144能够固定在升起的高度上,提升升降门144的使用寿命。

所述上载板145上设有第一凹槽1451,所述下载板146上设有第二凹槽1461,所述减震弹簧148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凹槽1451内,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二凹槽1461内;第一凹槽1451和第二凹槽1461对减震弹簧147起限位作用,将限位弹簧147两端分别限制在第一凹槽1451和第二凹槽1461内,避免减震弹簧147在接受来自上载板145的震动时产生移动,影响减震弹簧147的减震效果;通过第一凹槽1451和第二凹槽1461的共同作用,更好的为减震弹簧147起固定效果,使减震弹簧147能够始终沿竖直方向对载料板14起减震作用,减小震动对设备造成的损坏。

实施例3:

如图11-13所示,本实施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对破碎锤22起固定作用的防脱装置;当塑料从箱体1内取出后,通过升降装置将破碎锤22升至最高点,防脱装置对破碎锤22起固定作用,将破碎锤22固定在最高点的位置上,避免破碎锤22在箱体1震动或升降装置故障时从最高点砸落在载料板14上,对载料板14造成损坏;通过防脱装置对破碎锤22起固定作用,避免破碎锤22在设备不工作时将载料板14及箱体1底部砸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设备箱5,所述设备箱5内设有第二连接杆51,所述防脱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51上的左转轮52和右转轮53、与所述左转轮52同轴相连的左固定爪54及与所述右转轮53同轴相连的右固定爪55,所述左转轮52与所述右转轮53传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杆51上设有控制电机安装座,所述控制电机安装座上设有控制电机,所述左转轮52套设于所述控制电机输出轴上;控制电机安装座设于第二连接杆51背面,控制电机输出轴穿设于第二连接杆51上,左转轮52和右转轮53设于第二连接杆51正面;当塑料破碎完成被清理出箱体1后,控制电机驱动左转轮52进行转动,左转轮52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右转轮53转动,使左右转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左右固定爪往中间靠拢,使左右固定爪对破碎锤起到固定作用;左右固定爪向内靠拢时,与限位块271相互配合,提升左右固定爪对破碎锤22的固定效果;左右固定爪伸入到限位块271底部,对限位块271起限位固定作用,将限位块271的底部托起,增加左右固定爪对限位块271的固定效果。

所述第一安装板13上设有第一支撑弹簧135,所述第一支撑弹簧135顶部设有缓冲板138;第一支撑弹簧135顶端与缓冲板138相固连,底端与第一安装板13相固连,通过第一支撑弹簧135将第一安装板13和缓冲板138相互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支撑弹簧135对第一安装板13起缓冲作用;破碎锤22在升降组件的作用下对塑料起破碎处理时,破碎锤22反复的进行上升下降对塑料起破碎作用,当破碎锤22砸落在载料板14上的塑料上时,限位块271与缓冲板138相互接触,缓冲板138受力下压第一支撑弹簧135,使第一支撑弹簧135受力收缩,通过第一支撑弹簧135对破碎锤22下落的重力势能进行吸收,避免限位块271与缓冲板138相接触将破碎锤22上的重力势能砸落在第一安装板13上,对第一安装板13起保护作用,延长第一安装板13使用寿命。

所述缓冲板138上设有第二缓冲垫137,所述限位块271底面设有第三缓冲垫272;通过第二缓冲垫137与第三缓冲垫272的接触代替缓冲板138与限位块271之间的直接接触,防止硬物之间的直接接触对设备造成损坏;且通过第二缓冲垫137和第三缓冲垫272对破碎锤22上的一部分重力势能进行吸收,减轻第一支撑弹簧135的负担,与第一支撑弹簧135相互配合对第一安装板13起保护作用,增加支持弹簧135的缓冲效果,延长第一安装板13使用寿命。

所述载料板141侧壁上设有第二安装板145,第二安装板为两组,分别设于载料板两侧,所述第二安装板145上设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上铰接有第一挡板144,进料口与出料口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挡板144与所述进料口11相配合;当载料板进入到箱体内后,第一挡板与进料口和出料口相互配合,在第一挡板的作用下对进料口和出料口起密封作用,使箱体暂时成为较为密闭的环境,由于塑料破碎产生的粉尘飘散在箱体内,使粉尘无法从箱体内飘出,从而防止粉尘从箱体内飘散处,减少粉尘对操作人员的影响;在挡料板的作用下对载料板上的塑料起阻挡作用,防止塑料在破碎过程中从载料板上掉落,避免塑料掉落在箱体底部造成整理的不便。

所述第二安装板145上设有活动槽1451,所述第一挡板144一端穿设于所述活动槽1451内,所述载料板14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板144转动的第四气缸146;在第四气缸的作用下,驱动第一挡板绕着连接点转动,使载料板处于箱体内部时处于竖直状态,对进料口和出料口起密封作用,载料板在从箱体内运出后在第四气缸的作用下使第一挡板处于水平状态,便于将载料板上的塑料取下,降低对塑料的收集难度。

所述活动槽1451内壁上设有第二支撑弹簧1452,所述第二支撑弹簧1452上设有第二推板1453,所述第四气缸146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三推板1461;第四气缸与第二支撑弹簧相互配合对第一挡板起固定作用,当第四气缸推动第一挡板转动时,第二支撑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便于将第一挡板固定在竖直位置上;当第四气缸驱动活塞杆缩回时,在第二支撑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推动第一挡板绕连接点转动,第一挡板失去第三推板的支撑力后处于持续下降状态,直至第一挡板置于第二安装板上,使第一挡板处于水平位置,便于对载料板上的塑料进行收集。

所述挡料板141上设有第二挡板143,所述第二挡板143底部铰接于所述载料板14上,第二挡板只能往载料板外侧翻转,而无法往载料板内侧翻转,所述第二挡板14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挡板144相配合的第二支撑块1431;当第一挡板处于竖直状态时,第一挡板为第二支撑块提供支撑力,使第二挡板与挡料板相互配合对塑料起阻挡作用,防止塑料从载料板上掉落;当第一挡板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挡板失去对第二支撑块的支撑力,第二挡板在失去支撑力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翻转,从而使挡料板上出现缺口,便于将塑料从缺口处取出。

所述第二安装板145上设有第三支撑弹簧1471,所述第三支撑弹簧1471顶部设有支撑板147;当第一挡板运动至水平位置时,第一挡板置于支撑板上,通过支撑板和第三支撑弹簧为第一挡板提供支撑作用,防止第一挡板在翻转时直接砸落在第二安装板上造成第一挡板和第二安装板的损坏;通过第三支撑弹簧对第一挡板起缓冲作用,对第一挡板和第二安装板起到进一步的保护,延长第一挡板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