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海绵成型效果的海绵发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08703发布日期:2020-01-03 13:5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升海绵成型效果的海绵发泡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海绵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升海绵成型效果的海绵发泡设备。



背景技术:

海绵是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种,属于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因有多孔状蜂窝的结构,故具有优良的柔软性、弹性、吸水性、耐水性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沙发、床垫、服装、软包装等行业。

海绵的加工过程大致为:各原料经混合均匀后,进入烘箱,进行发泡、成型,成型后的物料经切割机进行切割,然后进行物料输送、收集即可。其中发泡机是将发泡剂制成海绵的设备,通过将发泡材料注入海绵发泡模具中,发泡材料加热发泡,在冷却后取出成型的海绵产品;海绵在加热冷却时无法快速冷却到室温,现有的海绵发泡设备中存在辅助海绵降温的设备,但降温结构设置较为复杂,增大了发泡设备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升海绵成型效果的海绵发泡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升海绵成型效果的海绵发泡设备,包括下料装置、设于所述下料装置下方的第一传送装置及设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一侧的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相配合,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辊、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辊两侧的第一支撑杆及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辊上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二传动辊、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辊两侧的第四支撑杆及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辊上的第五传送带,所述第五传送带上设有第三储水腔;原料发泡液从下料装置上掉落至第一传送装置上,使发泡液在第一传送带上运输时做发泡反应,随后海绵在第一传送装置的作用下被运输至第五传送带上,第三储水腔内的水对第五传送带起降温作用,使第五传送带始终处于室温状态,海绵通过与第五传送带的直接接触,对海绵起降温作用,辅助海绵快速冷却,提升海绵生产效率;通过设置第三储水腔内的水对海绵上的热量进行吸收,利用水较大的比热容,对较多海绵做降温处理,无需设置过多的零件,降低海绵发泡设备成本。

所述第五传送带侧壁上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多个转辊;海绵在运送至第五传送带上后,海绵侧壁与第二挡板相接触,对海绵起定位作用,通过转辊减小海绵与第二挡板的摩擦力,防止第二挡板对海绵的移动造成阻碍,便于第五传送带带动海绵一同移动。

所述第二挡板侧壁上设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二挡板侧壁上设有第一输气腔,所述第三连接块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输气腔相通的第二输气腔,所述第三连接块顶部设有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腔侧壁上设有出气孔;海绵在第五传送带上移动时,气流从输气管内进入到第一输气腔内,使气流从出气孔内喷出,气流通过海绵上的孔洞穿入到海绵内部,在气流的作用下将海绵中的部分热量带走,与第三储水腔内的水相互配合对海绵起冷却作用,使海绵快速冷却,提升对海绵的冷却效果。

所述第五传送带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储水腔相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上设有活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第三储水腔内壁上设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密封盖相配合的弧形弹片;当第三储水腔内的水在海绵的作用下温度上升后,可通过第二通孔对第三储水腔内的水流进行更换,使第三储水腔内的水一直处于室温状态,便于通过水流对海绵起降温作用;弧形弹片对密封盖起密封作用,使密封盖更好的对第二通孔起密封作用,防止水流从第二通孔内流出,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所述第二通孔为两个,所述第五传送带下方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顶部设有可做升降运动的盖板,所述盖板上穿设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所述输水管侧壁上设有密封罩,所述输水管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当需要对第三储水腔内的水进行更换时,第五传送带转动使第二通孔运动至与输水管相对应位置处,盖板带动输水管往上运动,使输水管插入到第二通孔内,在输水管的作用下将密封盖推开,使第二通孔处于开启状态,储水箱内的水流通过其中一个第二通孔内进入,第三储水腔内的水流通过另一个第二通孔排入到输水管内,使储水箱内的水进入到第三储水腔内,第三储水腔内的水进入到储水箱内,完成对第三储水腔内水的更换,第三储水腔内的水在进入到储水箱内后与储水箱内的水相混合,使第三储水腔内的水快速恢复到室温,以备对第三储水腔内的水再次更换,使水能够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密封罩对第二通孔起密封作用,防止输水管在插入到第二通孔内后水流从第二通孔与输水管的连接处漏出,漏出的水滴掉落在密封罩上,使水滴通过第三通孔回流进输水管内,减少水的浪费。

所述第一传动辊上还设有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和所述第三传送带上设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顶部设有第四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设于所述第四传送带一侧,所述第四传送带可往中部倾斜;当原料掉落在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上时,第四传送带往第一传送带中部倾斜,使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之间形成斜面,发泡原料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面流动,使两侧的发泡原料快速的往中间聚拢,从而使原料铺满第一传送装置,对发泡成型的海绵起定型作用,提升海绵成品质量;当原料均匀的铺满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上,第四传送带恢复到水平位置,防止发泡成型后的海绵底面出现斜面,减少后期边角的切除量,避免海绵的大量浪费,降低海绵生产成本。

所述第一传动辊之间设有导向杆,所述第一传送带底部设有与所述导向杆相配合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杆上设有第一凹槽;当第一传送辊带动第一传送带移动时,导向组件沿着导向杆移动,在导向组件与导向杆的相互配合下,对第一传送带的移动起定位作用,使第一传送带的移动更为稳定;当导向组件运动至第一凹槽处时,在导向组件的作用下带动第一传送带往下凹陷,从而使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形成高度差,使第四传送带上的原料更好的掉落至第一传送带上,使原料均匀的分散在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上,提升海绵成品质量。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第三储水腔内的水对海绵上的热量进行吸收,利用水较大的比热容,对较多海绵做降温处理,无需设置过多的零件,降低海绵发泡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传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5为图4中的a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传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7为图6中的b处放大图。

图8为图6中的c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传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三。

图10为图9中的d处放大图。

图11为图10中的e处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一传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四。

图13为图12中的f处放大图。

图14为本发明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二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二传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17为图16中的g处放大图。

图18为图16中的h处放大图。

图19为本发明第二传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20为图19中的i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0所示,一种提升海绵成型效果的海绵发泡设备,包括下料装置2、设于所述下料装置2下方的第一传送装置1及设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一侧的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和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相配合,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包括第一传动辊15、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辊15两侧的第一支撑杆151及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辊15上的第一传送带11,所述第一传动辊15上还设有第二传送带18和第三传送带19,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分别为两组,所述第二传送带18和所述第三传送带19上设有连接弹簧181,所述连接弹簧181顶部设有第四传送带12,第四传送带为两组,所述第一传送带11设于所述第四传送带12一侧,第一传送带设于两组第四传送带之间,所述第四传送带12可往中部倾斜;原料在下料装置内处理后被注入到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上,使原料随着传送带的运动而移动,原料在随着传送带移动时与空气接触进行发泡反应,使发泡工序持续进行,提升海绵生产效率;当原料掉落在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上时,第四传送带往第一传送带中部倾斜,使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之间形成斜面,发泡原料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面流动,使两侧的发泡原料快速的往中间聚拢,从而使原料铺满第一传送装置,对发泡成型的海绵起定型作用,提升海绵成品质量;当原料均匀的铺满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上,第四传送带恢复到水平位置,防止发泡成型后的海绵底面出现斜面,减少后期边角的切除量,避免海绵的大量浪费,降低海绵生产成本;连接弹簧为第四传送带的倾斜提供预留空间,使第四传送带在倾斜后能够自动复位,使发泡设备的使用更为方便。

所述第一传动辊15之间设有导向杆17,所述第一传送带11底部设有与所述导向杆17相配合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杆17上设有第一凹槽,导向杆为圆柱形,以减小导向杆对导向组件的阻力,使导向组件运动更为平滑;当第一传送辊带动第一传送带移动时,导向组件沿着导向杆移动,在导向组件与导向杆的相互配合下,对第一传送带的移动起定位作用,使第一传送带的移动更为稳定;当导向组件运动至第一凹槽处时,在导向组件的作用下带动第一传送带往下凹陷,从而使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形成高度差,使第四传送带上的原料更好的掉落至第一传送带上,使原料均匀的分散在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上,提升海绵成品质量。

所述第一传送带11底部设有第二凹槽118,所述第二凹槽118内铰接有第一连接杆119,所述第三传送带19侧壁上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93,所述第一连接杆119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93一端相互铰接;当导向组件运动至第一凹槽位置处后,在导向组件带动第一传送带往下运动,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绕着铰接点转动,以使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之间形成斜面;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配合下,将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连接在一起,使第一传送带与第四传送带可同步运动,提升海绵发泡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1底部的第一连接块112、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12内的第三连接杆113、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杆113底部的导向环115,所述导向环115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杆17相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导向环115通过一第四连接杆116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19相连;导向杆穿设于第一通孔内,当第一传送辊带动第一传送带移动时,第一通孔沿着导向杆侧壁移动,使导向杆与导向环形成稳定的配合;当导向环运动至第一凹槽位置处时,导向环通过第四连接杆拉动第一连接杆,使第一连接杆绕着连接点转动,第一连接杆拉动第二连接杆,使第四传送带往第一传送带方向倾斜,从而使第四传送带上形成斜面,原料在掉落至第四传送带上时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面流动至第一传送带上,使原料均匀的铺设在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上,使发泡成型的海绵与第一传送装置相对应,以便得到所需形状的海绵,提升海绵发泡效果。

所述第一连接块112内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三连接杆113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所述第三连接杆113顶部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设有限位弹簧114;第一限位板为第三连接杆起限位作用,使第三连接杆无法从第一活动腔内脱出;当导向环运动至第一凹槽位置处时,导向环带动第三连接杆往下运动,使第四传送带靠近第一传送带形成斜面,当限位弹簧无法继续形变时,第一限位板带动第一连接块往下运动,从而使第一传送带运动至第四传送带斜面底部,使原料更好的从第四传送带上流落至第一传送带上,将原料铺满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避免海绵中部出现空洞,保证发泡成型得到所需的形状。

所述第三传送带19上设有第一滑槽191,所述第一滑槽191内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送带11相配合的支撑弹片192;支撑弹片为弧形结构,以增加支撑弹片对第一传送带的支撑效果;支撑弹片为第一传送带提供支撑力,使第一传送带与第四传送带处于同一水平状态,防止成型后的海绵底面出现斜面,减少海绵废料切割量;在支撑弹片与限位弹簧的配合下,使第四传送带在倾斜后第一传送带再往下运动,便于原料从第四传送带上逐步流至第一传送带上,防止第四传送带上的原料过度流至第一传送带上,提升原料分散的均匀程度,从而提升海绵成品质量。

所述第一传送带11上设有第一储水腔117,所述第四传送带12上设有第二储水腔121,所述第四传送带12下方设有加热箱14,所述加热箱14顶部设有导热块,所述导热块与所述第四传送带12底部相接触,所述加热箱14底部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部设有第二支撑杆141;海绵在做发泡处理时,加热箱加热将热量通过导热块传递给第四传送带,使第二储水腔内的水升高至预设温度,为发泡反应提供适应的温度,便于发泡反应的持续进行;当发泡反应进行时加热箱即可停止工作,由于发泡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第二储水腔,对第二储水腔内的水起保温作用,第二储水腔内的水对原料起加热作用,两者的热能相互利用转换,为发泡反应提供适宜温度的同时起到节能效果。

所述导向杆17侧壁上设有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一端设有第六连接杆,所述第六连接杆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51上,所述第一支撑杆151上设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与所述第六连接杆相接触,所述导向环115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五连接杆相配合的缺口;在加热棒的作用下导向杆加热,导向杆上的热量通过导向环传递给第一传送带,从而使第一储水腔内的水得到加热升温,使第一储水腔内的水和第二储水腔内的水相互配合使原料快速升温达到发泡适应温度,提升海绵发泡效率;导向环在沿着导向杆移动时,第五连接杆从导向环上的缺口处通过,防止第五连接杆对导向环的移动造成阻碍,使第一传送带能够稳定的移动。

所述下料装置2包括盛料桶21、设于所述盛料桶21底部的储料箱23及设于所述储料箱23底部的下料管24,所述下料管24为两组,呈对称设于所述储料箱23底部两侧,所述储料箱23通过一输料管与所述盛料桶21相连;盛料桶底部还设有第二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底部设有第三支撑杆25,;原料被放置在盛料桶内,经由输料管运输至储料箱内,通过下料管下落第一传送装置上,使原料直接掉落在第四传送带上,在导向杆和导向组件的作用下使第四传送带往第一传送带方向倾斜,第四传送带上的原料在重力作用下往第一传送带上运动,使两侧的原料往中部运动,从而使原料均匀的铺散在第一传送装置上,保证原料的分布均匀,保证海绵的成型效果。

所述第四传送带12侧壁上设有第一挡板13,所述第四传送带12、所述第一传送带11及所述第一挡板13上均铺设有牛皮纸;在牛皮纸的作用下,使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紧凑的连在一起,防止原料在放入到第一传送装置上后从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的缝隙中掉落,防止原料的浪费,使原料在传送过程中快速的完成发泡过程;第一挡板对海绵起定型作用,防止原料从第四传送带上掉落,以便得到符合规格的海绵。

所述第一传送带11上设有第一安装槽111,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内设有固定板16,所述牛皮纸固连于所述固定板16上,所述固连方式为粘接;将牛皮纸固定在固定板上,当第一传送带往下运动时带动牛皮纸中部往下凹陷,从而使牛皮纸表面形成斜面,便于发泡液在牛皮纸上的流动,使发泡液更均匀的铺设于第一传送带上,以便得到符合尺寸的海绵,提升海绵成品质量。

所述第一安装槽111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限位板,所述固定板16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固定板16上设有凸台161;在对固定板安装时,弯折固定板,将固定板塞入至第二限位板下方,在第二限位板的作用下对固定板起固定作用,将固定板固定在第一安装槽内,固定板在装入到固定槽内后,凸台与第一传送带处于同一表面,防止第一安装槽位置处出现凹陷,牛皮纸粘接于凸台上,从而对牛皮纸进行固定,使第一传送带往下运动时可带着牛皮纸一同运动,便于使第一传送装置上的发泡液快速流动;当将牛皮纸撕下时,可方便的将固定板从第一安装槽内取出,对凸台表面进行清理,防止凸台表面粘有过多牛皮纸太高凸台高度,使第一传送带表面处于平整状态,以便得到符合指定规格的成品海绵。

所述第一挡板13上设有通槽,所述牛皮纸穿设于所述通槽内,所述通槽内壁上设有活动槽134,所述所述活动槽134内设有固定弹簧1351,所述固定弹簧1351顶部设有固定块135;在将牛皮纸固定在第一挡板上时,将牛皮纸绕过通槽后使牛皮纸的一端粘接到牛皮纸侧壁上,对牛皮纸起固定作用,将牛皮纸固连于第一挡板上;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上的牛皮纸一端穿设于通槽内,将牛皮纸固定在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上,固定块在固定弹簧的作用下往上运动,使固定块挤压通槽内的牛皮纸,使第四传送带上的牛皮纸与第一挡板上的牛皮纸相接触,从而使第四传送带上的牛皮纸和第一挡板上的牛皮纸相配合,对通槽起密封作用,防止发泡液从通槽内流出,避免发泡液浪费。

所述第一挡板13侧壁上设有第二连接块132,所述第一挡板13上设有安装块,所述牛皮纸一端设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安装块侧壁上设有第二滑块1331,所述第二连接块132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1331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1331相配合的支撑弹簧1332;第一传送带上的牛皮纸穿过通槽后被固定在安装块上,使牛皮纸平铺于第一传送带上,当第一传送带往下运动时带动牛皮纸往下运动,牛皮纸拉动安装块移动,使第二滑块沿着第二滑槽移动,为牛皮纸提供足够的长度,防止牛皮纸从通槽内脱出,使牛皮纸在往第一传送带处运动时其侧壁能够与第一挡板侧壁相接触,防止发泡液直接滴落在第四传送带。

所述安装块上铰接有固定板133,所述固定板133上设有凸块,所述安装块上设有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第三凹槽;第一传送带上的牛皮纸一端穿设于通槽内置于安装块上,绕着连接点转动固定板,在固定板的作用下将牛皮纸按压在第三凹槽内,通过凸块与第三凹槽的相互配合,对牛皮纸起固定作用,将牛皮纸固定在第三凹槽内,从而将牛皮纸固定在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上,对发泡液起承接作用,提升牛皮纸与第一传送装置的配合效果。

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二传动辊32、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辊32两侧的第四支撑杆321及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辊32上的第五传送带3,所述第五传送带3上设有第三储水腔33;海绵在第一传送装置的作用下被运输至第五传送带上,第三储水腔内的水对第五传送带起降温作用,使第五传送带始终处于室温状态,海绵通过与第五传送带的直接接触,对海绵起降温作用,辅助海绵快速冷却,提升海绵生产效率;通过设置第三储水腔内的水对海绵上的热量进行吸收,利用水较大的比热容,对较多海绵做降温处理,无需设置过多的零件,降低海绵发泡设备成本。

所述第五传送带3侧壁上设有第二挡板31,所述第二挡板31上设有第二安装槽311,所述第二安装槽311内设有多个转辊313;海绵在运送至第五传送带上后,海绵侧壁与第二挡板相接触,对海绵起定位作用,通过转辊减小海绵与第二挡板的摩擦力,防止第二挡板对海绵的移动造成阻碍,便于第五传送带带动海绵一同移动。

所述第二挡板31侧壁上设有第三连接块34,所述第二挡板31侧壁上设有第一输气腔314,所述第三连接块34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输气腔314相通的第二输气腔,所述第三连接块34顶部设有输气管35;所述第一输气腔314侧壁上设有出气孔313;海绵在第五传送带上移动时,气流从输气管内进入到第一输气腔内,使气流从出气孔内喷出,气流通过海绵上的孔洞穿入到海绵内部,在气流的作用下将海绵中的部分热量带走,与第三储水腔内的水相互配合对海绵起冷却作用,使海绵快速冷却,提升对海绵的冷却效果。

所述第五传送带3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储水腔33相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上设有活动连接有密封盖36,所述第三储水腔33内壁上设有第三支撑板37,所述第三支撑板37上设有与所述密封盖36相配合的弧形弹片371;当第三储水腔内的水在海绵的作用下温度上升后,可通过第二通孔对第三储水腔内的水流进行更换,使第三储水腔内的水一直处于室温状态,便于通过水流对海绵起降温作用;弧形弹片对密封盖起密封作用,使密封盖更好的对第二通孔起密封作用,防止水流从第二通孔内流出,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所述第二通孔为两个,所述第五传送带3下方设有储水箱4,所述储水箱4顶部设有可做升降运动的盖板,所述盖板上穿设有两根输水管41,所述输水管41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所述输水管41侧壁上设有密封罩42,所述输水管41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43;储水箱内设有与盖板相配合的液压缸和与输水管相配合的水泵,当需要对第三储水腔内的水进行更换时,第五传送带转动使第二通孔运动至与输水管相对应位置处,盖板带动输水管往上运动,使输水管插入到第二通孔内,在输水管的作用下将密封盖推开,使第二通孔处于开启状态,储水箱内的水流通过其中一个第二通孔内进入,第三储水腔内的水流通过另一个第二通孔排入到输水管内,使储水箱内的水进入到第三储水腔内,第三储水腔内的水进入到储水箱内,完成对第三储水腔内水的更换,第三储水腔内的水在进入到储水箱内后与储水箱内的水相混合,使第三储水腔内的水快速恢复到室温,以备对第三储水腔内的水再次更换,使水能够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密封罩对第二通孔起密封作用,防止输水管在插入到第二通孔内后水流从第二通孔与输水管的连接处漏出,漏出的水滴掉落在密封罩上,使水滴通过第三通孔回流进输水管内,减少水的浪费。

盛料桶内还设有搅拌装置用于将原料混合,此为现有技术且较为成熟,在此不再赘述;下料装置设于第一凹槽上方。

原料在盛料桶内混合均匀后通过输料管进入到储料箱内,使原料发泡液从下料管落至第四传送带上,导向组件运动至第一凹槽位置处,在第一凹槽的作用下使第四传送带往第一传送带方向倾斜,第一传送带往下运动一段距离,带动第一传送带上的牛皮纸往下运动,使牛皮纸表面形成斜面,发泡液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面往第一传送带上流动,使两侧的发泡液往中部靠拢;随着第一传送带的移动使导向组件从第一凹槽内移出,在弹簧和弹片作用下使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复位,第一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处于同一平面上,防止牛皮纸上出现凹槽使海绵底部形成斜面,增加海绵的成型效果;海绵在第一传送带上运输时第一储水腔和第二储水腔内的水流对海绵起加热作用,为发泡反应提供适宜温度,使海绵快速发泡;随后在第一传送带的作用下将海绵运输至第五传送带上,在第三储水腔和气流的作用下对海绵起降温处理,使海绵快速降温提升海绵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