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回收造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0506发布日期:2020-04-03 18:57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薄膜回收造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薄膜回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薄膜回收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薄膜是塑料制品应用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制品,其应用领域不仅涉及到工业,更多地涉及到日常民生领域。传统的塑料薄膜成型工艺有膜泡吹膜法、流延法、多辊压延法、淋膜法等等,然而在所有薄膜加工成型过程中都有一道修边的工序,将薄膜加工过程中边缘部分裁切去除,这就会产生很多边角废料。这些废料相对于注塑成型及其它成型方式产生的废料,材料纯度更高、材料热降解程序低,力学性能损耗更少,因此可以作为一种高端材料回收再生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因薄膜边角料通常为较薄的膜,导致废弃的薄膜垃圾表观密度小,很难采用传统的破碎、再挤出造粒的工艺进行加工,这种工艺对表观密度小的材料效率低,加工成本高,多次高温处理会增加塑料的热历程,增加热降解风险,降低材料的物理性能。

因此亟待开发一种适合薄膜加工过程中废弃边角料快速高效回收造粒的工艺与装置,尽量减少其热加工历程,保证材料的性能,以制备出非常接近于新料物理性能的高端再生薄膜塑料颗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需加热、不改变材料力学性能的薄膜回收造粒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薄膜回收造粒装置,包括圆心对正且相互贴合的上磨盘和下磨盘,上磨盘上开设有供薄膜进入到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的进料口,下磨盘面向上磨盘的表面上在与进料口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用于碾磨薄膜的下导料槽,上磨盘面向下磨盘的表面上设有上导料槽,下导料槽的槽深由中心向边缘逐步减小至零,上导料槽从进料口处开设至上磨盘边缘且槽深逐步增大,下磨盘由驱动机构驱动旋转,上磨盘边缘设有用于对由上磨盘和下磨盘碾磨塑化挤出的薄膜熔体切粒的切刀。

进一步地,进料口设于上磨盘中心,下导料槽贯穿下磨盘圆心。

更进一步地,下导料槽设置有至少两条。

更进一步地,上导料槽设置有至少两条且与上磨盘盘面径向夹角为30-80°。

进一步地,切刀固定在一刀架上,刀架可被驱动旋转并带动切刀旋转。

更进一步地,切刀沿刀架周向设置有多把。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薄膜被送入进料口的途中的送料胶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薄膜在进入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后,不断被上磨盘上导料槽从盘面中心向边缘拖动,因拖动摩擦产生热量缓慢塑化形成塑化熔体后连续挤出并由旋转的切刀切割成塑料颗粒完成造粒,整个过程无需额外加热,热历程短,且被上、下磨盘压磨后挤出时能迅速被切刀切割,最终得到的塑料颗粒饱满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薄膜回收造粒装置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薄膜回收造粒装置,包括圆心对正且相互贴合的圆形上磨盘1和下磨盘2,上磨盘1上开设有供薄膜进入到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的进料口3,进料口3设于上磨盘1中心,下磨盘2面向上磨盘的表面上在与进料口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用于碾磨薄膜的下导料槽21,下导料槽21贯穿下磨盘圆心,上磨盘面1向下磨盘2的表面上设有上导料槽11,上导料槽11和下导料槽21相互配合对进入上、下磨盘中的薄膜物料进行碾磨挤压。

具体地,下导料槽21的槽深由中心向边缘逐步减小至零,下导料槽离下磨盘边缘还需有一点距离,下导料槽位于圆心两侧的部位呈对称状(即下导料槽的横截面为半椭圆形),上导料槽11则从进料口3处开始一直开设至上磨盘边缘且槽深逐步增大(即上导料槽的横截面为1/4椭圆形),下磨盘2由驱动机构4驱动旋转,上磨盘1边缘则设有用于对由上磨盘和下磨盘碾磨塑化挤出的薄膜熔体切粒的切刀5,切刀5末端至少需与上磨盘1下表面平齐。

塑料薄膜废弃边角料(以下简称薄膜物料)在被送至进料口3后,将进入下导料槽21中,下磨盘2在被驱动旋转时会与上磨盘1产生相对运动,上导料槽11将薄膜物料不断由盘面中心向边缘拖动,而薄膜物料因拖动摩擦生热缓慢塑化形成塑化熔体,并在摩擦力推动作用下连续挤出至上磨盘1外周,切刀5则适时对挤出料进行切割使之成为塑料颗粒,完成造粒过程。

为提高造粒效率,本实施例中,下导料槽21设置有至少两条,上导料槽11也设置有至少两条且与上磨盘盘面径向夹角为30~80°,下导料槽21在旋转过程中不断将薄膜物料传递至上导料槽11中。

切刀5固定在一刀架6上,刀架6中心安装在进料口3外周,切刀5沿刀架6周向设置有多把且均匀布置,刀架可被驱动按设定速度旋转并带动切刀旋转(驱动刀架旋转的动力源未示出)。

为使薄膜物料规整地送入进料口,还可在薄膜被送入进料口的途中设置送料胶辊7。

本实施例的薄膜回收造粒装置采用分离式上、下磨盘及交错分布的导料槽将薄膜废弃边角料通过摩擦生热塑化挤出,并切割成大小均匀的塑料颗粒,该装置对薄膜材料造粒适应性好,造粒过程无需要额外加热,热历程短,材料力学性能保持好,颗粒均匀,加工效率高,适用材料范围广。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