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复合一体装置及包装印刷复合一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3378发布日期:2020-02-04 10:33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印刷复合一体装置及包装印刷复合一体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印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印刷复合一体装置及包装印刷复合一体设备。



背景技术:

包装印刷是以各种包装材料为载体的印刷,在包装上印上装饰性花纹,图案或者文字,以此来使产品更有吸引力或更具说明性,从而起到传递信息,增加销量的作用。包括包装纸箱、包装瓶、包装罐等的印刷。包装印刷在印刷行业与包装行业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包装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有凸版印刷,平板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孔板印刷等印刷方法。包装印刷需顾及到经济型,环保性等问题,并需要同时能够完整,良好地表达需要印刷的信息。医药食品行业印刷上图案文字的基膜很多情况下需要将其复合至印刷膜上,然而由于印刷机印刷速度较快,很难将其印刷完成之后同步进行复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印刷复合一体装置及包装印刷复合一体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印刷复合一体装置,包括印胶辊,还包括印刷膜辊、基膜辊、合膜辊组,

所述印刷膜辊、所述印胶辊、所述合膜辊组依次设置且分别用于输出印刷膜、将所述印刷膜上转印胶水、将基膜与所述印刷膜合膜,所述基膜辊用于将所述基膜输送至所述合膜辊组进行合膜,

所述印胶辊的下方设置有胶池,所述合膜辊组包括下底辊和上辊,且两者之间形成用于基膜和印刷膜通入后合并的缝隙,所述下底辊设置在摆臂上,所述摆臂连接有用于使所述下底辊靠近所述上辊的气缸,

所述缝隙位于所述上辊的下部,所述上辊内设置有冷却水通道,所述冷却水通道连通至冷却水循环装置,

基膜a逐渐下降至缝隙,印刷膜b逐渐上升至缝隙。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辊内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穿出所述上辊且穿出后的端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管与所述上辊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螺旋形溢流通道,所述进水管与所述上辊之间设置有环腔形溢流回水口,所述螺旋形溢流通道一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环腔形溢流回水口连通,所述螺旋形溢流通道与所述进水管之间由环锥形连接腔连通,

所述进水口、所述进水管的内腔、所述环锥形连接腔连通、所述螺旋形溢流通道、环腔形溢流回水口依次连通形成所述冷却水通道。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基膜辊为用于设置基膜卷的基膜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印刷膜辊为用于设置印刷膜卷或者用于导向刚印刷好图案的印刷膜的印刷膜辊。

本发明还提出包装印刷复合一体设备,包括所述的印刷复合一体装置,还包括,

印刷单元,用于将印刷膜进行单色或多色印刷并输送至所述印刷膜辊,

收卷装置,用于将合膜辊组合膜后的复合膜c收卷。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印刷单元、所述印刷复合一体装置、所述收卷装置依次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若干导向辊,设置在所述印胶辊与所述合膜辊组之间、所述合膜辊组与所述收卷装置之间。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解决印刷机印刷需要较快速度,但是较快的速度很难将其印刷完成之后同步进行基膜a与印刷膜b复合的问题,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际研究,终于设计出能够很好的实现基膜a与印刷膜b印刷符合在不进行收卷情况下直接实现复合,复合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基膜a与印刷膜b的压歪、气泡的出现,以及复合胶过多且不均造成的复合不均匀,一方面印胶辊将胶水转印至印刷膜b后,其在导向辊传送时,可能出现胶水的移动外溢变形或者不均匀蒸发,另一方面在合膜时,也会造成合并时造成印刷膜b上的胶水与基膜a贴合不平,并且实际生产中转印有胶水的印刷膜b,其需要经过印刷单元进行烘干,因此温度高于常温,经较长距离可以将其温度降低常温,但是仍然有很多缺陷,结果会导致复合效果很难令人满意,经过发明人的不断改进,将合膜辊组的上辊内增加设置冷却水通道,保持上辊低温状态,从而很好的实现了印刷后的同步复合,而且复合出的包装复合膜平整无气泡无气条。经过不断改良,在下底辊设置在摆臂上,摆臂连接有用于使下底辊靠近上辊的气缸,从而可以更好的保证合模效果,使产品质量完全得到了保证,并且基膜a逐渐下降至缝隙,印刷膜b逐渐上升至缝隙,也是经过发明人不断总结出的最佳方案,也将产品质量进行了提高。同时发明人经过不断改进,将上辊的辊面改进为特氟龙辊面,使得基膜a两面多粘上的胶并不会影响印刷膜b和基膜a的精确传送,从而保证了复合效果,最终使得整体的复合效果得到了很好的保证,达到了非常满意的效果。发明人发现下底辊和上辊的位置,以及印刷膜b和基膜a的合膜位置、受压位置均会对复合质量及效果造成影响,因而总结出出下底辊设置在上部、左部、右部会对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最终得出下底辊设置位置,并且下底辊设置在摆臂上,摆臂在气缸的带动下压紧上辊,从而实现了非常好的合膜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好的提高上辊的冷却效果,保证同步复合的完成,还对上辊内的冷却水循环结构进行了改进,将冷却水通道的形成设计为进水口、进水管的内腔、环锥形连接腔连通、螺旋形溢流通道、环腔形溢流回水口依次连通形成,整体为从内腔一端流入到另一端,再通过外腔一端流入另一端,并且外腔为螺旋形溢流通道,使得其与上辊的温度传递距离更长更高效,并且环腔形溢流回水口、环锥形连接腔的设计均将流速进行了限制,通过溢流的形式很好的保证了冷却水循环冷却效果,对印刷膜b和基膜a的同步复合做出了很好的保证。

3、本实用新型中,印刷复合一体设备由印刷复合一体装置作为关键结构,印刷单元由将印刷膜b进行单色或多色印刷并输送至印刷膜辊,再由印刷复合一体装置实现印刷膜b与基膜a的复合,最终由收卷装置收卷得到复合膜c,从而整体很好的实现复合膜的高效一体化生产,满足了实际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辊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2-印刷复合一体装置,21-印胶辊,22-印刷膜辊,23-基膜辊,24-合膜辊组,241-下底辊,242-上辊,243-缝隙,244-冷却水通道,245-摆臂,246-气缸,247-进水管,248-进水口,249-螺旋形溢流通道,2410-环腔形溢流回水口,2411-环锥形连接腔,25-胶池,3-印刷单元,4-收卷装置,6-导向辊,a-基膜,b-印刷膜,a0-基膜卷,b0-印刷膜卷,c-复合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

印刷复合一体装置2,包括印胶辊21,还包括印刷膜辊22、基膜辊23、合膜辊组24,

印刷膜辊22、印胶辊21、合膜辊组24依次设置且分别用于输出印刷膜b、将印刷膜b上转印胶水、将基膜a与印刷膜b合膜,基膜辊23用于将基膜a输送至合膜辊组24进行合膜,

印胶辊21的下方设置有胶池25,合膜辊组24包括下底辊241和上辊242,且两者之间形成用于基膜a和印刷膜b通入后合并的缝隙243,下底辊241设置在摆臂245上,摆臂245连接有用于使下底辊241靠近上辊242的气缸246,

缝隙243位于上辊242的下部,上辊242内设置有冷却水通道244,冷却水通道244连通至冷却水循环装置,

基膜a逐渐下降至缝隙243,印刷膜b逐渐上升至缝隙243。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解决印刷机印刷需要较快速度,但是较快的速度很难将其印刷完成之后同步进行基膜a与印刷膜b复合的问题,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际研究,终于设计出能够很好的实现基膜a与印刷膜b印刷符合在不进行收卷情况下直接实现复合,复合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基膜a与印刷膜b的压歪、气泡的出现,以及复合胶过多且不均造成的复合不均匀,一方面印胶辊21将胶水转印至印刷膜b后,其在导向辊传送时,可能出现胶水的移动外溢变形或者不均匀蒸发,另一方面在合膜时,也会造成合并时造成印刷膜b上的胶水与基膜a贴合不平,并且实际生产中转印有胶水的印刷膜b,其需要经过印刷单元进行烘干,因此温度高于常温,经较长距离可以将其温度降低常温,但是仍然有很多缺陷,结果会导致复合效果很难令人满意,经过发明人的不断改进,将合膜辊组24的上辊242内增加设置冷却水通道244,保持上辊242低温状态,从而很好的实现了印刷后的同步复合,而且复合出的包装复合膜平整无气泡无气条。经过不断改良,在下底辊241设置在摆臂245上,摆臂245连接有用于使下底辊241靠近上辊242的气缸246,从而可以更好的保证合模效果,使产品质量完全得到了保证,并且基膜a逐渐下降至缝隙243,印刷膜b逐渐上升至缝隙243,也是经过发明人不断总结出的最佳方案,也将产品质量进行了提高。

同时发明人经过不断改进,将上辊242的辊面改进为特氟龙辊面,使得基膜a两面多粘上的胶并不会影响印刷膜b和基膜a的精确传送,从而保证了复合效果,最终使得整体的复合效果得到了很好的保证,达到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发明人发现下底辊241和上辊242的位置,以及印刷膜b和基膜a的合膜位置、受压位置均会对镭射图案转印效果造成影响,因而总结出出下底辊241设置在上部、左部、右部会对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最终得出下底辊241设置位置,并且下底辊241设置在摆臂245上,摆臂245在气缸246的带动下压紧上辊242,从而实现了非常好的合膜效果。

进一步,上辊242内设置有进水管247,进水管247穿出上辊242且穿出后的端部设置有进水口248,进水管247与上辊24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螺旋形溢流通道249,进水管与上辊242之间设置有环腔形溢流回水口2410,螺旋形溢流通道249一端与进水管247连通,另一端与环腔形溢流回水口2410连通,

环腔形溢流回水口2410、进水口248与冷却水循环装置均连接,冷却水循环装置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冷却水塔,由泵将冷水输送至所述进水口248实现冷却水的循环。

螺旋形溢流通道249与进水管247之间由环锥形连接腔2411连通,

进水口248、进水管247的内腔、环锥形连接腔2411连通、螺旋形溢流通道249、环腔形溢流回水口2410依次连通形成冷却水通道244。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好的提高上辊242的冷却效果,保证同步复合的完成,还对上辊242内的冷却水循环结构进行了改进,将冷却水通道244的形成设计为进水口248、进水管247的内腔、环锥形连接腔2411连通、螺旋形溢流通道249、环腔形溢流回水口2410依次连通形成,整体为从内腔一端流入到另一端,再通过外腔一端流入另一端,并且外腔为螺旋形溢流通道249,使得其与上辊242的温度传递距离更长更高效,并且环腔形溢流回水口2410、环锥形连接腔2411的设计均将流速进行了限制,通过溢流的形式很好的保证了冷却水循环冷却效果,对印刷膜b和基膜a的同步复合做出了很好的保证。

进一步,基膜辊23为用于设置基膜卷a0的基膜辊23。

进一步,印刷膜辊22为用于设置印刷膜卷b0或者用于导向刚印刷好图案的印刷膜b的印刷膜辊22。

本发明还提出包装印刷复合一体设备,包括的印刷复合一体装置2,还包括,印刷单元3,用于将印刷膜b进行单色或多色印刷并输送至印刷膜辊22,收卷装置4,用于将合膜辊组24合膜后的复合膜c收卷。

进一步,印刷单元3、印刷复合一体装置2、收卷装置4依次设置。

进一步,还包括若干导向辊6,设置在印胶辊21与合膜辊组24之间、合膜辊组24与收卷装置4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印刷复合一体设备由印刷复合一体装置2作为关键结构,印刷单元3由将印刷膜b进行单色或多色印刷并输送至印刷膜辊22,再由印刷复合一体装置2实现印刷膜b与基膜a的复合,最终由收卷装置4收卷得到复合膜c,从而整体很好的实现复合膜的高效一体化生产,满足了实际生产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