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膜效果好的冷转印膜复合装置及冷转印印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3381发布日期:2020-02-04 10:3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合膜效果好的冷转印膜复合装置及冷转印印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合膜效果好的冷转印膜复合装置及冷转印印刷设备。



背景技术:

镭射包装是包装行业中的一个细分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包装行业内的其他产品相比,镭射包装材料不仅具有新颖、亮丽的外观效果,同时还具有高技术防伪功能,被称为世界包装印刷业中最前沿的技术产品。镭射材料的应用领域已经非常广泛,在食品、药品、日化用品、烟酒、服装、礼品包装以及装饰材料等行业都得到较快的推广。现有技术中,uv镭射模压机制备镭射印刷膜的流程是,先在基膜上涂布用于印刷的涂布层,然后将基膜送入uv镭射模压机,镭射模压机先对涂布层进行加热软化,接着通过加压使镭射镍版压印在软化的涂布层上,最后使得镭射镍版上的镭射图文复制到该涂布层上,此种方式需要进行加热,而且对基膜要求较高,很难实现在塑料基膜上的转印,另一方面人们在进行冷转印研发时,还存在基膜与镭射膜合膜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合膜效果好的冷转印膜复合装置及冷转印印刷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合膜效果好的冷转印膜复合装置,包括冷转印辊,还包括基膜辊、镭射膜辊、合膜辊组,

所述基膜辊、所述冷转印辊、所述合膜辊组依次设置且分别用于输出基膜、将所述基膜上转印胶水、将镭射膜与所述基膜合膜,所述镭射膜辊用于将所述镭射膜输送至所述合膜辊组进行合膜,

所述冷转印辊的下方设置有胶池,所述合膜辊组包括下底辊和上辊,且两者之间形成用于镭射膜和基膜通入后合并的缝隙,所述下底辊设置在摆臂上,所述摆臂连接有用于使所述下底辊靠近所述上辊的气缸。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镭射膜辊为用于设置镭射膜卷的镭射膜辊,所述基膜辊为用于设置基膜卷或者用于导向刚印刷好图案的基膜的基膜辊。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冷转印印刷设备,包括所述的合膜效果好的冷转印膜复合装置,还包括,

印刷单元,用于将基膜进行单色或多色印刷并输送至所述基膜辊,

分膜装置,用于将合膜辊组合膜后的复合膜分为带镭射图案的塑料膜和粘去图案的镭射膜。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印刷单元、所述冷转印膜复合装置、所述分膜装置依次设置,所述冷转印膜复合装置、所述分膜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用于将冷转印膜复合装置合膜后的塑料卷收卷后送至分膜装置进行分膜。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若干导向辊,设置在所述冷转印辊与所述合膜辊组之间、所述合膜辊组与所述收卷辊之间。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镭射热转印对基膜要求比较高以及热转印对基膜会造成损害的问题,发明人经过多年研究及无数次失败,最终得出可以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塑料膜冷转印方案,其中冷转印辊实现用于镭射图案转印的恰当量的胶水是一个技术难点,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出通过常温胶水印至冷转印辊再将镭射转印的形式,将图案从镭射膜a粘至基膜b,达到了很好的工业生产的目的,起初发明人也曾一度认为,胶水很难实现厚度的控制,并且胶水为液体,其在基膜b上很难实现精准的控制,不是胶水厚度太厚造成转印的镭射图案变花就是转印效果差,很难实现精确清洗图案的冷转印,发明人又经过长时间的苦思冥想,终于找到解决办法,通过金属辊体作为基础,可以是钢材质或者其他材质,在其上电镀了一层材质较软的第一镀层,其中铜镀层为较好的方案,并且在第一镀层通过激光雕刻出20~40μm深的图案凹陷,从而很好的实现转印用胶水的容纳,实现了一定厚度胶水的精准涂覆,并且为了解决实际中长时间转运胶水第一镀层会造成边缘磨损影响胶水转运效果的问题,发明人设计增加了第二镀层,为铬镀层或镍铬镀层,从而很好的提高了耐用效果,使得整体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2、在冷转印辊设计的整个过程,也伴随着选用何种方式才能将其转印,只是简单的粘合加上粘合后的分离就可以实现镭射膜的转印吗,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会面临很多看似简单但是很难解决的的问题,无法生产出令人满意产品,并不能实现很好的镭射图案冷转印,也伴随着冷转印膜复合装置的不断完善改进,终于研究出镭射膜a与基膜b合膜的形式是一个很好的方向,通过基膜辊、冷转印辊、合膜辊组依次设置从而实现将基膜b送出、将基膜b粘上图案形状的转印胶水、将基膜b与镭射膜a合膜,镭射膜a由镭射膜辊送至合膜辊组进行合膜,从而为基膜b上胶水的印刷、镭射图案冷转印的实现做出了铺垫。

3、在实际生产中还会面临很多问题,其中很难解决的一个是转印不精准的问题,一方面冷转印辊将胶水转印至基膜b后,其在导向辊传送时,可能出现胶水的移动外溢变形或者不均匀蒸发,另一方面在合膜时,也会造成合并时造成基膜b上的胶水与镭射膜a贴合不平,并且实际生产中转印有胶水的基膜b,其需要经过印刷单元进行烘干,因此温度高于常温,经较长距离可以将其温度降低常温,但是仍然有很多缺陷,结果造成基膜b上转印的镭射图案边沿仍然不够清晰,经过发明人的不断改进,意外的发现,将合膜辊组的上辊内增加设置冷却水通道,保持上辊低温状态,可以很好的提高基膜b上转印的镭射图案的边沿清晰度,后期发明人也经过不断思考为什么合膜辊组的上辊低温就能如此好的保证了基膜b以及其转印胶水定型效果,其原因在于,转印有胶水的基膜b虽然先进行了烘干,但是烘干后温度较高,胶水分子热运动剧烈,从而造成胶水边沿定型效果差,同时基膜b温度较高也会因为热胀冷缩造成其尺寸相较于室温是有所膨胀的,因此两种原因综合在一起造成转印的镭射图案边沿不清晰,但是经过改进够,克服了两个问题,使得转印镭射图案边沿达到了完美的效果;至于基膜b转印胶水与其他印刷图案的定位精准度通过现有印刷单元就能实现解决,在此并不赘述,同时发明人经过不断改进,将上辊的辊面改进为特氟龙辊面,使得镭射膜a两面多粘上的胶并不会影响基膜b和镭射膜a的精确传送,从而保证了转印精准度,最终使得整体的转印精准程度得到了很好的保证,达到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4、面对即使想法设法解决了转印边沿清晰度及精准的问题,还出现了一个难以结局解决的问题,就是合膜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图案转印缺失的问题,造成次品时有发生,经过发明人不断改进,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就是将缝隙设置在上辊的下部,将下底辊作为压辊,一开始发明人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后终于发现下底辊和上辊的位置,以及基膜b和镭射膜a的合膜位置、受压位置均会对镭射图案转印效果造成影响,因而总结出出下底辊设置在上部、左部、右部会对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最终得出下底辊设置位置,并且下底辊设置在摆臂上,摆臂在气缸的带动下压紧上辊,从而实现了非常好的合膜效果。

5、作为基膜b的包装膜先经印刷单元进行单色或者多色印刷,再添加转印图案形状的胶水,之后通过冷转印膜复合装置将其与镭射膜a进行合膜得到复合膜c,最终通过分膜装置将复合膜c分为带镭射图案的塑料膜和粘去图案的镭射膜,从而得到最终所需带镭射图案的塑料膜,并且冷转印膜复合装置与分膜装置之间的衔接,可以是合膜后直接分膜,也可以设计为,由收卷辊收卷后进行分膜,分膜装置为现有技术,通过市场上的分膜装置就能实现很好的生产;为了保证镭射膜a、复合膜c输送过程中的张力稳定,冷转印辊与合膜辊组之间、合膜辊组与收卷辊之间设计了较多的导向辊,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6、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已研发的方案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发明人仍然发现了一个存在的问题,就是镭射膜a在转印镭射图案后,其只转印其中一小部分,较大一部分就留在其上也没有其他作用,将其扔掉可能是唯一的处理方式,发明人经过摸索,针对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设计出镭射膜辊的多条送卷形式,即一条较宽的基膜b对应几条较窄的镭射膜a,镭射膜a只需在需要转印的位置加设,从而使得整体达到了很好的节约效果,整体成本得到了很好的降低,镭射膜辊的辊架上设置有若干移动架,不仅能够满足多条较窄镭射膜a安装,并且每个镭射膜a的位置可以进行调整,从而可以满足基膜b上不同位置转印镭射图案的目的,调整是通过上台阶、下台阶上的上导轨、下导轨两排错开实现的,并且每一排上都可以设置多个送卷辊,通过滑套达到了很方便的调整目的,并且设置有锁紧螺栓的锁紧,同时放卷轴连接有磁粉离合器保证了整个放卷的稳定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冷转印辊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冷转印辊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水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镭射膜辊结构示意图;

图中:2-合膜效果好的冷转印膜复合装置,21-冷转印辊,211-金属辊体,212-第一镀层,213-图案凹陷,214-第二镀层,22-基膜辊,23-镭射膜辊,231-辊架,232-移动架,233-放卷轴,234-磁粉离合器,235-上台阶,236-下台阶,237-上导轨,238-下导轨,239-滑套,2310-锁紧螺栓,2311-竖板,2312-轴承,24-合膜辊组,241-下底辊,242-上辊,243-缝隙,244-冷却水通道,245-摆臂,246-气缸,25-胶池,3-印刷单元,4-分膜装置,5-收卷辊,6-导向辊,a-镭射膜,b-基膜,a0-镭射膜卷,b0-基膜卷,c-复合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

冷转印辊21,包括金属辊体211,金属辊体211的辊面上设置有第一镀层212,第一镀层212的表面形成有用于容纳胶水的图案凹陷213。

进一步,第一镀层212上设置有用于增加耐用性的第二镀层214。

进一步,第一镀层212具体为铜镀层,第二镀层214具体为铬镀层或镍铬镀层。

进一步,图案凹陷213的深度为20~40μm。

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镭射热转印对基膜要求比较高以及热转印对基膜会造成损害的问题,发明人经过多年研究及无数次失败,最终得出可以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塑料膜冷转印方案,其中冷转印辊21实现用于镭射图案转印的恰当量的胶水是一个技术难点,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出通过常温胶水印至冷转印辊21再将镭射转印的形式,将图案从镭射膜a粘至基膜b,达到了很好的工业生产的目的,起初发明人也曾一度认为,胶水很难实现厚度的控制,并且胶水为液体,其在基膜b上很难实现精准的控制,不是胶水厚度太厚造成转印的镭射图案变花就是转印效果差,很难实现精确清洗图案的冷转印,发明人又经过长时间的苦思冥想,终于找到解决办法,通过金属辊体211作为基础,可以是钢材质或者其他材质,在其上电镀了一层材质较软的第一镀层212,其中铜镀层为较好的方案,并且在第一镀层212通过激光雕刻出20~40μm深的图案凹陷213,从而很好的实现转印用胶水的容纳,实现了一定厚度胶水的精准涂覆,并且为了解决实际中长时间转运胶水第一镀层212会造成边缘磨损影响胶水转运效果的问题,发明人设计增加了第二镀层214,为铬镀层或镍铬镀层,从而很好的提高了耐用效果,使得整体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冷转印膜复合装置2,包括冷转印辊21,还包括基膜辊22、镭射膜辊23、合膜辊组24,冷转印辊21的下方设置有胶池25,

基膜辊22、冷转印辊21、合膜辊组24依次设置且分别用于输出基膜b、将基膜b上转印胶水、将镭射膜a与基膜b合膜,镭射膜辊23用于将镭射膜a输送至合膜辊组24进行合膜。

本实用新型中,在冷转印辊21设计的整个过程,也伴随着选用何种方式才能将其转印,只是简单的粘合加上粘合后的分离就可以实现镭射膜的转印吗,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会面临很多看似简单但是很难解决的的问题,无法生产出令人满意产品,并不能实现很好的镭射图案冷转印,也伴随着冷转印膜复合装置2的不断完善改进,终于研究出镭射膜a与基膜b合膜的形式是一个很好的方向,通过基膜辊22、冷转印辊21、合膜辊组24依次设置从而实现将基膜b送出、将基膜b粘上图案形状的转印胶水、将基膜b与镭射膜a合膜,镭射膜a由镭射膜辊23送至合膜辊组24进行合膜,从而为基膜b上胶水的印刷、镭射图案冷转印的实现做出了铺垫。

进一步,合膜辊组24包括下底辊241和上辊242,且两者之间形成用于镭射膜a和基膜b通入后合并的缝隙243,镭射膜a逐渐下降至缝隙243,基膜b逐渐上升至缝隙243。

进一步,上辊242内设置有冷却水通道244,冷却水通道244连通至冷却水循环装置。

进一步,上辊242的辊面为特氟龙辊面。

在实际生产中还会面临很多问题,其中很难解决的一个是转印不精准的问题,一方面冷转印辊21将胶水转印至基膜b后,其在导向辊传送时,可能出现胶水的移动外溢变形或者不均匀蒸发,另一方面在合膜时,也会造成合并时造成基膜b上的胶水与镭射膜a贴合不平,并且实际生产中转印有胶水的基膜b,其需要经过印刷单元进行烘干,因此温度高于常温,经较长距离可以将其温度降低常温,但是仍然有很多缺陷,结果造成基膜b上转印的镭射图案边沿仍然不够清晰,经过发明人的不断改进,意外的发现,将合膜辊组24的上辊242内增加设置冷却水通道244,保持上辊242低温状态,可以很好的提高基膜b上转印的镭射图案的边沿清晰度,后期发明人也经过不断思考为什么合膜辊组24的上辊242低温就能如此好的保证了基膜b以及其转印胶水定型效果,其原因在于,转印有胶水的基膜b虽然先进行了烘干,但是烘干后温度较高,胶水分子热运动剧烈,从而造成胶水边沿定型效果差,同时基膜b温度较高也会因为热胀冷缩造成其尺寸相较于室温是有所膨胀的,因此两种原因综合在一起造成转印的镭射图案边沿不清晰,但是经过改进够,克服了两个问题,使得转印镭射图案边沿达到了完美的效果;至于基膜b转印胶水与其他印刷图案的定位精准度通过现有印刷单元就能实现解决,在此并不赘述,同时发明人经过不断改进,将上辊242的辊面改进为特氟龙辊面,使得镭射膜a两面多粘上的胶并不会影响基膜b和镭射膜a的精确传送,从而保证了转印精准度,最终使得整体的转印精准程度得到了很好的保证,达到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进一步,缝隙243位于上辊242的下部,下底辊241设置在摆臂245上,摆臂245连接有用于使下底辊241靠近上辊242的气缸246。

进一步,镭射膜辊23为用于设置镭射膜卷a0的镭射膜辊23,基膜辊22为用于设置基膜卷b0或者用于导向刚印刷好图案的基膜b的基膜辊22。

本实用新型中,面对即使想法设法解决了转印边沿清晰度及精准的问题,还出现了一个难以结局解决的问题,就是合膜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图案转印缺失的问题,造成次品时有发生,经过发明人不断改进,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就是将缝隙243设置在上辊242的下部,将下底辊241作为压辊,一开始发明人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后终于发现下底辊241和上辊242的位置,以及基膜b和镭射膜a的合膜位置、受压位置均会对镭射图案转印效果造成影响,因而总结出出下底辊241设置在上部、左部、右部会对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最终得出下底辊241设置位置,并且下底辊241设置在摆臂245上,摆臂245在气缸246的带动下压紧上辊242,从而实现了非常好的合膜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冷转印印刷设备,包括冷转印膜复合装置2,还包括,

印刷单元3,用于将基膜b进行单色或多色印刷并输送至基膜辊22,

分膜装置4,用于将合膜辊组24合膜后的复合膜c分为带镭射图案的塑料膜和粘去图案的镭射膜。

进一步,印刷单元3、冷转印膜复合装置2、分膜装置4依次设置,冷转印膜复合装置2、分膜装置4之间还设置有收卷辊5,收卷辊5用于将冷转印膜复合装置2合膜后的复合膜c收卷后送至分膜装置4进行分膜。

进一步,还包括若干导向辊6,设置在冷转印辊21与合膜辊组24之间、镭射膜辊23与合膜辊组24之间、合膜辊组24与收卷辊5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基膜b的包装膜先经印刷单元3进行单色或者多色印刷,再添加转印图案形状的胶水,之后通过冷转印膜复合装置2将其与镭射膜a进行合膜得到复合膜c,最终通过分膜装置4将复合膜c分为带镭射图案的塑料膜和粘去图案的镭射膜,从而得到最终所需带镭射图案的塑料膜,并且冷转印膜复合装置2与分膜装置4之间的衔接,可以是合膜后直接分膜,也可以设计为,由收卷辊5收卷后进行分膜,分膜装置4为现有技术,通过市场上的分膜装置就能实现很好的生产;为了保证镭射膜a、复合膜c输送过程中的张力稳定,冷转印辊21与合膜辊组24之间、合膜辊组24与收卷辊5之间设计了较多的导向辊6,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进一步,镭射膜辊23包括辊架231,辊架231上设置有用于同时提供若干条镭射膜a从而与一条基膜b合膜的若干移动架232,移动架232上设置有放卷轴233,放卷轴233连接有磁粉离合器234。

进一步,辊架231上依次设置有上台阶235、下台阶236,上台阶235上设置有上导轨237,下台阶236上设置有下导轨238,上导轨237、下导轨238上均滑动设置有若干移动架232,

进一步,移动架23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滑动设置在上导轨237或下导轨238上的滑套239,滑套239上设置有锁紧螺栓2310,

移动架232的上部设置有若干竖板2311,竖板2311上设置有轴承2312,放卷轴233设置在轴承2312内。

本实用新型中,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已研发的方案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发明人仍然发现了一个存在的问题,就是镭射膜a在转印镭射图案后,其只转印其中一小部分,较大一部分就留在其上也没有其他作用,将其扔掉可能是唯一的处理方式,发明人经过摸索,针对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设计出镭射膜辊23的多条送卷形式,即一条较宽的基膜b对应几条较窄的镭射膜a,镭射膜a只需在需要转印的位置加设,从而使得整体达到了很好的节约效果,整体成本得到了很好的降低,镭射膜辊23的辊架231上设置有若干移动架232,不仅能够满足多条较窄镭射膜a安装,并且每个镭射膜a的位置可以进行调整,从而可以满足基膜b上不同位置转印镭射图案的目的,调整是通过上台阶235、下台阶236上的上导轨237、下导轨238两排错开实现的,并且每一排上都可以设置多个送卷辊,通过滑套239达到了很方便的调整目的,并且设置有锁紧螺栓2310的锁紧,同时放卷轴233连接有磁粉离合器234保证了整个放卷的稳定进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