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换式螺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9663发布日期:2020-02-14 16:0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可更换式螺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杆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更换式螺杆。



背景技术:

目前,螺杆是注塑机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利用螺杆在注塑机的机筒内旋转,将原料经过输送压实、熔融塑化成熔融态;现有技术中,螺杆结构一般为一体式结构,在注塑机注塑成型不同产品时,需要更换不同尺寸规格的螺杆装在注塑机上,以满足不同产品的成型需求,其通用型欠佳,不适合批量生产;对于损耗零件需更换整个螺杆,螺杆使用率低下,增加了使用成本。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更换式螺杆,其可以依需自由更换第一螺杆段、接头、第二螺杆段三者中的任一或任二,提高零件的通用性,适于批量生产,避免单个螺杆需专用制程而导致的生产成本高之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可更换式螺杆,包括有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螺杆段、接头、第二螺杆段,所述第一螺杆段可拆卸式连接于接头的一端,所述第二螺杆段可拆卸式连接于接头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螺杆段的一端具有安装柄部,其另一端具有第一嵌入部,所述第一嵌入部设置有第一径向连接孔;第一螺杆段的杆体部的外径自第一螺杆段的一端向另一端渐大设计,第一螺杆的螺牙的外径保持不变;

所述第二螺杆段的一端具有第二嵌入部,所述第二嵌入部设置有第二径向连接孔;

所述接头的两端均设置有嵌槽,且,所述嵌槽的壁体均设置有第三径向连接孔;

所述第一嵌入部、第二嵌入部分别装配于相应端的嵌槽内,并通过螺丝可拆卸式连接于第三径向连接孔和第一径向连接孔、第三径向连接孔和第二径向连接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一螺杆的螺牙沿第一螺杆段的一端向另一端布置有三段,定义为第一螺牙、第二螺牙、第三螺牙,第一螺牙与杆体部的倒圆角大于第二螺牙与杆体部的倒圆角,第二螺牙与杆体部的倒圆角大于第三螺牙与杆体部的倒圆角。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头上设置有辅助段,所述辅助段为过渡螺纹段、轴向竖纹段或斜纹段。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螺杆段上设置有交替螺旋布置的主牙、副牙,所述主牙的外径大于副牙的外径,所述主牙、副牙设置有反向切槽,所述反向切槽与螺牙交叉布置,且,所述反向切槽与轴线成30至60度夹角。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螺杆段、接头、第二螺杆段均具有电镀表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螺杆段、接头、第二螺杆段,可以依需自由更换第一螺杆段、接头、第二螺杆段三者中的任一或任二,一方面,可以在螺杆制作厂商自由组配出多种不同规格的螺杆,提高零件的通用性,适于批量生产,避免单个螺杆需专用制程而导致的生产成本高之问题;另一方面,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对于损耗零件可以局部更换,而不用更换或报废整个螺杆,降低了使用成本,避免浪费;

其次是,第一螺杆段、接头、第二螺杆段三部分是分体制作的,可以选择不同材质来制作,螺杆性能呈现多元化,同时,分体制作的难度降低,更好地形成不同的螺牙、纹路等,相比一体式螺杆而言,可以呈现更加丰富的功能螺牙、螺纹等。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二剖视图(图中为第一螺牙段、接头和第二螺牙段的连接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为第二螺牙段的主牙和副牙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第一螺杆段11、安装柄部

12、第一嵌入部121、第一径向连接孔

13、第一螺牙14、第二螺牙

15、第三螺牙20、接头

21、嵌槽211、第三径向连接孔

22、螺丝30、第二螺杆段

31、第二嵌入部311、第二径向连接孔

32、主牙33、副牙

34、反向切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一种可更换式螺杆,包括有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螺杆段10、接头20、第二螺杆段30,所述第一螺杆段10可拆卸式连接于接头20的一端,所述第二螺杆段30可拆卸式连接于接头20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螺杆段10的一端具有安装柄部11,其另一端具有第一嵌入部12,所述第一嵌入部12设置有第一径向连接孔121;第一螺杆段10的杆体部的外径自第一螺杆段10的一端向另一端渐大设计,第一螺杆段10的螺牙的外径保持不变;

所述第二螺杆段30的一端具有第二嵌入部31,所述第二嵌入部31设置有第二径向连接孔311;

所述接头20的两端均设置有嵌槽21,且,所述嵌槽21的壁体均设置有第三径向连接孔211,此处,所述接头20上设置有辅助段,所述辅助段为过渡螺纹段、轴向竖纹段或斜纹段;

所述第一嵌入部12、第二嵌入部31分别装配于相应端的嵌槽21内,并通过螺丝22可拆卸式连接于第三径向连接孔211和第一径向连接孔121、第三径向连接孔211和第二径向连接孔311;如此,可依需自由更换第一螺杆段10、接头20、第二螺杆段30三者中的任一或任二,一方面,提高零件的通用性,适于批量生产,避免单个螺杆需专用制程而导致的生产成本高之问题;另一方面,对于零件可以局部更换,而不用更换或报废整个螺杆,降低了使用成本,避免浪费。

如图1所示,第一螺杆段10的螺牙沿第一螺杆段10的一端向另一端布置有三段,定义为第一螺牙13、第二螺牙14、第三螺牙15,第一螺牙13与杆体部的倒圆角大于第二螺牙14与杆体部的倒圆角,第二螺牙14与杆体部的倒圆角大于第三螺牙15与杆体部的倒圆角。

还有,所述第二螺杆段30上设置有交替螺旋布置的主牙32、副牙33,所述主牙32的外径大于副牙33的外径,所述主牙32、副牙33设置有反向切槽34,所述反向切槽34与螺牙交叉布置,且,所述反向切槽34与轴线成30至60度夹角;此处,所述反向切槽34与轴线之间优选设计为45度夹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杆段10、接头20、第二螺杆段30均具有电镀表面;以使第一螺杆段10、接头20和第二螺杆段30具备较佳的耐磨性、耐热性和耐腐蚀性,从而提高整体的耐用性,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螺杆段、接头、第二螺杆段,可以依需自由更换第一螺杆段、接头、第二螺杆段三者中的任一或任二,一方面,可以在螺杆制作厂商自由组配出多种不同规格的螺杆,提高零件的通用性,适于批量生产,避免单个螺杆需专用制程而导致的生产成本高之问题;另一方面,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对于损耗零件可以局部更换,而不用更换或报废整个螺杆,降低了使用成本,避免浪费;

其次是,第一螺杆段、接头、第二螺杆段三部分是分体制作的,可以选择不同材质来制作,螺杆性能呈现多元化,同时,分体制作的难度降低,更好地形成不同的螺牙、纹路等,相比一体式螺杆而言,可以呈现更加丰富的功能螺牙、螺纹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