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的压缩注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3488发布日期:2020-02-21 18:21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机的压缩注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领域,尤其是一种注塑机的压缩注胶系统。



背景技术:

注塑压力是由注塑系统的液压系统提供的。液压缸的压力通过注塑机螺杆传递到液态塑胶上,液态塑胶在压力的推动下,经注塑机的喷嘴进入模具。注射压力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推动料筒中的熔料向前移动,同时使熔料混合和塑化,螺杆必须提供克服固体粒子和熔料在料筒和喷嘴中的流动阻力;2)在充模阶段,注射压力应克服浇注系统和模腔对液态塑胶的流动阻力,并使液态塑胶获得足够的充模速度及流动长度,使液态塑胶在冷却前能充满模腔;3)在保压阶段,注射压力应能压实模腔中的熔体,使进入模腔中的液态塑胶熔为一体,并对液态塑胶因冷却而产生的收缩进行补料,从而使塑件保持精确的形状,获得所需要的性能。注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充模速率,并影响塑件的质量。在充模阶段,流动阻力较大,若注射压力较低时,液态塑胶呈铺展流动,这时的浇口较大,浇口附近模腔的温度偏低,流速平缓,影响制品的品质。为了保证注射压力,在现有技术中,最为常见的方式为增大螺杆塑化部的尺寸,提高螺杆的推料压力。虽说此方案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然而,会不可避免增加螺杆塑化部的制造难度以及成本,另外,还会增大螺杆在实际推料过程中自身的受力,影响其与料筒的配合精度,进行影响螺杆塑化部的工作性能稳定性。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可进行二次调压,便于提高出口压力的注塑机压缩注胶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注塑机的压缩注胶系统,包括螺杆塑化部、出料部。上述螺杆塑化部包括为其持续供料的加料装置、料筒、内置于该料筒内的螺杆、驱动螺杆进行周向旋转运动的第一动力部、驱动螺杆进行轴向往复运动的第二动力部以及布置于料筒外围的加热装置。注塑机的压缩注胶系统还包括二次调压部,其连接于上述螺杆塑化部和出料部之间。二次调压部包括调压缸、调压活塞以及驱动调压活塞沿上下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第三动力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动力部为电机;第二动力部以及第三动力部均为气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出料部包括连接过渡件以及固定于该连接过渡件下端部的喷嘴。在连接过渡件内设置有液态塑胶流动腔。液态塑胶流动腔与调压缸相沟通。出料部还包括流量调节装置。流量调节装置包括内伸至液态塑胶流动腔内的控制阀杆以及第四动力部。第四动力部驱动控制阀杆沿上下方向进行运动,以调整液态塑胶流动腔的容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喷嘴的出胶口设置为圆锥形,相应地,控制阀杆的下端部亦设置为圆锥形。通过控制阀杆的上下运动以控制喷嘴出胶口的启、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部还包括螺纹锁紧套,相应地,在连接过渡件的下端部侧壁上开设有与上述螺纹锁紧套相适配的外螺纹。在喷嘴的外侧壁设置有供螺纹锁紧套进行压靠的连接凸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出料部还包括始终顶靠于连接凸缘的密封圈,相应地,在连接过渡件的下端面开设有用来沉放密封圈的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第四动力部为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无须对螺杆塑化部进行改型,采用二次调压的方式提高液态塑胶的出口压力。在实际注塑过程中,经螺杆塑化部处理后的液态塑胶直接压入到调压缸内,由调压活塞进行二次调压后进入到出料部,确保液态塑胶获得足够的充模速度及流动长度,进而保证制品的成形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注塑机的压缩注胶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注塑机的压缩注胶系统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注塑机的压缩注胶系统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6是图2的c-c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注塑机的压缩注胶系统中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1-螺杆塑化部;11-加料装置;12-料筒;13-螺杆;14-第一动力部;15-第二动力部;16-加热装置;2-出料部;21-连接过渡件;22-喷嘴;221-连接凸缘;23-流量调节装置;231-控制阀杆;232-第四动力部;24-螺纹锁紧套;25-密封圈;3-二次调压部;31-调压缸;32-调压活塞;33-第三动力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图2、图3分别示出了注塑机的压缩注胶系统的立体示意图、主视图以及左视图,其由螺杆塑化部1、出料部2以及二次调压部3等构成,其中,上述螺杆塑化部1包括加料装置11、料筒12、螺杆13、第一动力部14、第二动力部15以及加热装置16。通过加料装置11持续为料筒12进行加料。螺杆13内置于料筒12内(如图4中所示),且其在上述第一动力部14、第二动力部15的驱动力作用下分别进行周向旋转运动、轴向往复运动。加热装置16为围绕着料筒12的外壁进行布置的电加热丝组件。二次调压部3连接于上述螺杆塑化部1和出料部2之间,其包括调压缸31、调压活塞32以及驱动调压活塞32沿上下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第三动力部33(如图5中所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无须对螺杆塑化部1进行结构改型,采用二次调压的方式提高液态塑胶的出口压力。在实际注塑过程中,经螺杆塑化部1处理后的液态塑胶直接被压入到调压缸31内,由调压活塞32进行二次调压后进入到出料部2,确保液态塑胶获得足够的充模速度及流动长度,进而保证制品的成形质量。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动力部14优选为电机,第二动力部15以及第三动力部33亦可优选为气缸。当然,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优选其他动力源。

作为上述注塑机的压缩注胶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出料部2可以做如下设置:其包括连接过渡件21以及固定于该连接过渡件21下端部的喷嘴22(如图6中所示)。在连接过渡件21内设置有液态塑胶流动腔。液态塑胶流动腔与调压缸31相沟通。另外,出料部2还包括流量调节装置23。流量调节装置23由内伸至液态塑胶流动腔内的控制阀杆231以及第四动力部232等构成。在第四动力部232驱动力的作用下使得控制阀杆231沿上下方向进行运动,以调整液态塑胶流动腔的容量,进而调节液态塑胶的出口压力。在此,第四动力部232亦优选为气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喷嘴22的出胶口设置为圆锥形,相应地,控制阀杆231的下端部亦设置为圆锥形。通过控制阀杆231的上下运动以控制喷嘴22出胶口的启、闭,以起到截止阀的作用。

出于更换喷嘴22的便捷性方面考虑,喷嘴22设置为可拆卸式,具体实施方案参照以下进行:额外设置有螺纹锁紧套24,相应地,在连接过渡件21的下端部侧壁上开设有与上述螺纹锁紧套24相适配的外螺纹。在喷嘴22的外侧壁设置有供螺纹锁紧套24进行压靠的连接凸缘221(如图7中所示)。这样一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对喷嘴22进行更换时,仅需旋动螺纹锁紧套24即可。

最后,为了防止喷嘴22的安装位置附近出现溢胶现象,还可以配套设置有密封圈25,具体为:在连接过渡件21的下端面开设有凹槽,用来沉放密封圈25,且该密封圈25在螺纹锁紧套24的作用下始终顶靠于连接凸缘221的顶壁。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