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管材生产用自混合储料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13702发布日期:2020-02-25 09:24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PVC管材生产用自混合储料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料罐,具体涉及一种pvc管材生产用自混合储料罐。



背景技术:

目前,pvc管材、管件在生产时所需的用料达10种以上,每次自动计量、混和约300多公斤,因计量偏差等原因,每次用料之间的组分比例会稍有波动。一般大型储料罐无法实现不同批次配合粉之间的交叉混合,因每批次配合粉组分的细小波动,无法保证不同时段原料的均一性,造成产品加工中质量波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同批次的原料组分混合均匀,保证了输出料成分的均一稳定性,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pvc管材生产用自混合储料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vc管材生产用自混合储料罐,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顶部还设有排气口;

多根吸料管,所述多根吸料管沿罐体高度方向均匀分布在罐体内,每根吸料管在其长度方向和圆周表面间隔设有多个吸料孔,每根吸料管分别通过支架与罐体内壁固定连接;

混料锥,所述混料锥为顶部为尖端的圆锥体结构,所述混料锥通过支架固定在罐体底部内壁上,所述混料锥底部与罐体内腔底部形成混料腔,所述混料锥与罐体内壁之间具有使物料进入混料腔的下料间隙;

混合室,所述混合室设置在罐体底部,所述混合室的顶部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与混料锥底部的混料腔连通,所述多根吸料管的下端出口均与混合室内腔连通,所述混合室的下端出口与输出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相邻两吸料管之间通过支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罐体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混料锥底部腔体为罐体底部的锥形腔。

优选的,所述混合室为顶部和底部具有开口且具有混合内腔的圆柱形管体。

优选的,所述多根吸料管的顶端伸出所述罐体顶部,且吸料管顶端为封闭结构。

优选的,所述多根吸料管的下端伸出罐体与混合腔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气口上设有用于过滤粉尘的过滤袋。

优选的,所述罐体底部侧面设有检修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具有多个吸料孔的吸料管,可以实现罐体内不同位置原料的进料,罐体内不同位置、不同批次的原料经吸料管进入混合室混合,能保证不同时段进入的配合粉的混合,使输出料的性状受到进入罐体先后顺序的影响减少,保证料品的均一稳定性;

2.通过混料锥可以使原料从圆锥四周下落,防止同一性状的原料局部堆积,而且混料锥能起到混合作用,进入混料腔的原料能依靠重力实现自动混合,并进入混合室与其他批次原料混合,保证了料品的均一稳定;

3.结构简单,罐体内整个自混合过程,全靠重力完成,节约了成本;

4.输出料品的均一稳定,保证了日常pvc-u给水管材、管件生产加工的稳定性,这样可实现对产品尺寸、品质的严格控制,减少了废品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料管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罐体,2、吸料管,3、混料锥,4、混合室,5、进料口,6、排气口,7、支架,8、吸料孔,9、混料腔,10、下料间隙,11、进料孔,12、检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3,一种pvc管材生产用自混合储料罐,包括罐体1、吸料管2、混料锥3和混合室4。罐体1底部为锥形结构,混料锥3底部腔体为罐体1底部的锥形腔。

在罐体1顶部设有进料口5和排气口6,在排气口6处还设置过滤袋(图中未示出),通过过滤袋能减少粉尘,保护环境。

吸料管2为6根,6根吸料管2分别通过支架7与罐体1内壁固定连接,且吸料管6分别竖直平行设置在罐体1内,其两端分别伸出罐体1顶部和底部,顶部封闭,底部与混合室4连接,每根吸料管2在其长度方向和圆周表面间隔设有多个吸料孔8,通过不同位置的吸料孔8可以实现对罐体1内不同批次、不同位置的原料进行运送的作用。通过吸料孔8可以将原料运送至混合室4内混合,保证了料品的均一稳定。

混料锥3通过支架7安装在罐体1的内腔底部。混料锥3为顶部为尖端的圆锥体结构,在混料锥3底部与罐体1内腔底部形成混料腔9,混料锥3与罐体1内壁之间具有使物料进入混料腔9的下料间隙10,具体为:当原料从进料口5进入罐体1内时,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至罐体1内腔底部,下落过程中在混料锥3的作用下,可以对原料进行混合,防止同一性状的原料局部堆积,并通过下料间隙10进入混料腔9内,这样混料腔9内的原料为进行初步混合的原料。

混合室4设置在罐体1的底部,其一端伸入罐体1内,另一端伸出罐体1。另外,在混合室4的顶部设有进料孔11,进料孔11与混料锥3底部的混料腔9连通,6根吸料管2的下端出口均与混合室4内腔连通,混合室4的下端出口与输出管道连接。这样进入混合室4的物料有通过混料腔9内经初步混合的原料,也有通过吸料管2不同位置的吸料孔8进入的原料,这样多方原料在混合室4内混合,经输出管道输出。这样混合室4的混合来自6根吸料管2和混料腔9进入的料,使输出料的性状受到进入罐体先后顺序的影响减少,保证料品的均一稳定。而且罐体1内整个自混合过程,全靠重力完成,节约了成本。当然也可以为了提高效率,用风机等设备安装在混合室4的出口端进行抽送原料。通过输出料品的均一稳定,保证了日常pvc-u给水管材、管件生产加工的稳定性,这样可实现对产品尺寸、品质的严格控制,减少了废品的产生。

实施例二

基本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相邻两吸料管2之间通过支架7固定连接。这样增加了吸料管2的稳固性。另外,吸料孔8为多个设置在吸料管2的圆周和长度方向的多个不同孔径的孔,这样防止堵塞。

混合室4为顶部和底部具有开口且具有混合内腔的圆柱形管体。

在罐体1底部侧面设有检修门12,便于对罐体1进行定期维护。

工作时,通过进料口5将原料投入罐体1内,原料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至罐体1的内腔底部,下落过程中在混料锥3的作用下,可以对原料进行混合,防止同一形性状的原料局部堆积,并通过下料间隙10进入混料腔9内,这样混料腔9内的原料为初步进行混合的原料。当罐体1内腔被不断填充后,由于吸料管2上通过进料孔11吸料,且下端出口与混料锥3底部的混料腔9连通,这样通过不同位置的吸料孔8可以实现对罐体1内不同批次、不同位置的原料运送至混合室4内混合,保证了料品的均一稳定。这样混合室4的混合来自6根吸料管2和混料腔9进入的料,使输出物料的性状受到进入罐体先后顺序的影响减少,保证原料品质的均一稳定。而且罐体1内整个自混合过程,全靠重力完成,节约了成本。当然也可以为了提高效率,将风机等设备安装在混合室4的出口端进行抽送原料。通过输出料品的均一稳定,保证了日常pvc-u给水管材、管件生产加工的稳定性,这样可实现对产品尺寸、品质的严格控制,减少了废品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变化后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