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轴承导柱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99203发布日期:2020-10-30 21:01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轴承导柱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轴承导柱的模具。



背景技术:

大型模具的左右侧的方形导柱较长且大,在安装时,受到模具自身重量的影响,模具在合模的时候,导致地侧的耐磨块很容易擦烧,影响耐磨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轴承导柱的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轴承导柱的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与后模相向设置,所述前模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伸向后模的导柱,所述后模上设有与前模上的导柱相对应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侧边设有轴承座和耐磨块。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轴承座包括一轴承和保护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后模上设有最少一个或以上的轴承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后模上设有最少两个或以上的耐磨块。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导柱、轴承座与耐磨块均通过螺栓与前模和后模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模具上增设轴承座,通过轴承来减少导柱在合模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并且轴承具有良好的润滑和滚动效果,能够增加合模时的速度,增加了模具的精度,并且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及后期的维护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轴承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0、前模;11、凹槽;20、后模;21、导向槽;30、导柱;40、轴承座;41、轴承;42、保护座;50、耐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轴承导柱的模具,包括前模10和后模20,将前模10与后模20相向设置,通过将前模10扣合在后模20上,并且通过在前模10的一端设有凹槽11,通过在凹槽11内设有伸向后模20的导柱30,并且通过在后模20上设有与前模10上的导柱30相对应的导向槽21,在合模时,通过导柱30放入到导向槽21中,能够快速的进行定位合模,并且通过在导向槽21的内侧边设有轴承座40和耐磨块50,通过轴承座40能够将导柱30进行滚动导向,能够减少合模时导柱30与导向槽21所产生的摩擦力,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其中,后模20上设有最少一个或以上的轴承座40,轴承座40具有良好的滑动导向功能,并且在后模20上设有最少两个或以上的耐磨块50,通过增设耐磨块50能够使模具在合模时,不会让前模10与后模20发生碰撞,造成模具的损坏。

如图3所述,轴承座40包括一轴承41和保护座42,保护座42通过盖在轴承41的上端,保护轴承41不会受到外部零部件的影响或损坏,大大延长轴承41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其中,导柱30、轴承座40与耐磨块50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前模10或后模20上。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轴承导柱的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与后模相向设置,所述前模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伸向后模的导柱,所述后模上设有与前模上的导柱相对应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侧边设有轴承座和耐磨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轴承导柱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包括一轴承和保护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轴承导柱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上设有最少一个或以上的轴承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轴承导柱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上设有最少两个或以上的耐磨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轴承导柱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轴承座与耐磨块均通过螺栓与前模和后模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轴承导柱的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与后模相向设置,所述前模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伸向后模的导柱,所述后模上设有与前模上的导柱相对应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侧边设有轴承座和耐磨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具上增设轴承座,通过轴承来减少导柱在合模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并且轴承具有良好的润滑和滚动效果,能够增加合模时的速度,增加了模具的精度,并且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及后期的维护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鹏;黄伟扬;温绍乐;熊紫园;钟少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三梯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7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