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66622发布日期:2020-11-25 17: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增材制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层结构;

在所述第一层结构和第一支承结构上形成第二层结构;以及

从所述第二层结构移除所述第一支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所述第二层结构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形成期间形成至少部分地由所述第一支承结构支承的悬伸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层结构的步骤包括形成两个第一层结构,所述第一支承结构位于所述两个第一层结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所述第二层结构的步骤包括在形成所述第二层结构期间形成桥接所述两个第一层结构并至少部分地由所述第一支承结构支承的所述第二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形成所述第二层结构的步骤期间,在所述第一支承结构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层结构之间存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形成所述第二层结构的步骤期间,所述第一支承结构不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层结构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所述第二层结构的步骤包括形成桥接所述第一支承结构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层结构的所述第二层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层结构的步骤包括沿打印方向打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层,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层沿与所述打印方向垂直的堆叠方向堆叠;并且

所述形成所述第二层结构的步骤包括沿所述打印方向打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层,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层沿所述堆叠方向堆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层结构的步骤包括形成具有相对于所述打印方向成侧角的侧壁的第一层结构,所述侧角的范围为从35度至9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层结构的步骤包括形成具有侧壁的第一层结构,所述侧壁具有沿着所述侧壁变化的侧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层结构的步骤包括形成具有弯曲的所述侧壁的所述第一层结构,其中,所述侧角沿着所述堆叠方向减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层结构的步骤之后且在所述形成所述第二层结构的步骤之前,将所述第一支承结构定位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层结构相距选定距离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层结构和所述第一支承结构分别具有靠近所述第二层结构的接合面侧,并且所述定位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支承结构定位成使得所述接合面侧共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支承结构包括具有顶表面的基部,所述顶表面用以接纳所述第二层结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形成所述第二层结构的步骤之前,在所述基部的所述顶表面上沉积释放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沉积所述释放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基部的所述顶表面上沉积皂石。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支承结构包括具有顶表面的基部,所述顶表面用以接纳所述第二层结构,所述方法还包括:

经由增材制造形成所述基部;以及

在所述形成所述第二层结构的步骤之前冷却所述基部的所述顶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冷却步骤包括在形成所述第二层结构的步骤之前将压缩空气喷射到所述基部的所述顶表面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形成所述第二层结构的步骤之前在所述基部的所述顶表面上沉积释放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层结构由第一材料制成,并且所述第一支承结构由与所述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制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第一支承结构至少部分地由泡沫制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支承结构包括基部和位于所述基部上的一个或更多个补偿层,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形成所述第二层结构的步骤之前经由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补偿层调节所述第一支承结构的高度。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移除所述第一支承结构的步骤之前,在所述第二层结构和第二支承结构上形成第三层结构,所述第二支承结构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一支承结构上;以及

从所述第三层结构移除所述第二支承结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层结构的步骤包括形成底盘底部;

所述形成所述第二层结构的步骤包括形成各自连接至所述底盘底部的翼子板和悬架组件安装位置,所述翼子板限定翼子板顶部开口;并且

所述形成所述第三层结构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二支承结构上形成翼子板顶部并覆盖所述翼子板顶部开口。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形成所述第二层结构的步骤之前将所述第一支承结构定位在限定于所述底盘底部中的槽中。

25.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形成所述第三层结构的步骤之前将所述第二支承结构定位在所述第一支承结构上并与所述翼子板顶部开口对准。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层结构或所述第二支承结构在至少一个维度上的尺寸大于5英尺。


技术总结
一种增材制造结构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在用于制造该结构的方法中,可以形成第一层结构(210)。在第一层结构和支承结构(240)上可以形成第二层结构(220)。支承结构可以从第二层结构移除。第二层结构可以包括悬伸结构,该悬伸结构在支承结构被移除之后不会变形或断裂。支承结构可以在打印期间为第二层结构提供支承。不需要具有强桥接能力的第二层结构。支承结构可以快速且容易地制造。支承结构可以重复使用,并且不会为打印结构增加重量。打印完成之后,支承结构可以容易地移除。支承结构的安装可以快速进行而不会显著干扰打印过程。

技术研发人员:大卫·里哈;亚历克西斯·菲克特;罗伯特·别德索莱;查尔斯·希尔;季莫费·诺维科夫;凯尔·罗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本地汽车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23
技术公布日:2020.11.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