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烯改性塑料造粒加工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91263发布日期:2020-06-05 21:44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乙烯改性塑料造粒加工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塑料造粒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乙烯改性塑料造粒加工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挤出造粒过程由于需经过升温密炼、高速剪切等工艺步骤,最终从塑料挤出机排出的颗粒通常温度较高,需放置进行冷却后才可装料,如若直接装料容易造成颗粒粘连、烫溶收纳袋等,此外高温持续时间过长还可能导致氧化变色。塑料颗粒放置冷却需要的时间较长,大大降低生产效率。不充分冷却导致颗粒粘连的使用时还需再次破碎,增加了工作量,因此需要对刚生产出来的塑料颗粒进行冷却处理。

现有的塑料颗粒冷却设备是通过风力散热机或液体冷却设备进行冷却,现有的塑料颗粒冷却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风力散热机在使用中,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生产效率低,且无法对塑料颗粒冷却彻底,塑料颗粒的各个面无法充分与风力接触,导致较易出现冷却死角,且在风力冷却过程中塑料颗粒之间极易粘连在一起,导致产品质量较低;

2.现有的液体冷却设备在对塑料颗粒进行冷却时,塑料颗粒极易粘连在冷却设备的内壁上,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人工对设备内壁上粘连的塑料颗粒进行清理,增加生产劳动量,降低了冷却效率,且冷却中塑料颗粒间较易出现相互粘连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乙烯改性塑料造粒加工制备方法,该塑料造粒加工制备方法采用如下塑料造粒加工装置,该塑料造粒加工装置包括底板、传输机构、冷却机构、抚平机构、风冷泵,所述的传输机构横向布置在底板的正上方,传输机构安装在底板的顶端上,冷却机构位于传输机构的左端上方,冷却机构的前后两端安装在底板的顶端上,抚平机构位于冷却机构的右侧,抚平机构的两端固定在传输机构上,风冷泵对称布置在传输机构的前后两侧,风冷泵安装在传输机构的侧面上。

所述的传输机构包括传送带、传送电机、驱动齿轮、转动杆、传送支架、侧面挡板、挡板支架,传送带横向布置在底板的上方,传送带的前后两端均啮合有驱动齿轮,前后相对的驱动齿轮通过转动杆相连接,传送电机位于传送带的右端前侧,传送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传送支架上,传送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杆相连接,传送带的两端通过传送支架固定在底板上,传送带的上端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侧面挡板,侧面挡板呈倾斜布置且与传送带相贴合,侧面挡板通过挡板支架固定在传送支架上,具体工作时,传输机构能够将通过冷却机构冷却的塑料颗粒向右传输,并在风冷泵配合下对塑料颗粒进行二次冷却,避免出现少量未彻底冷却的塑料颗粒发生粘连现象。

所述的冷却机构包括进料盒、进料挡板、冷却管、空气泵、吹风管、气泵支架、冷却支架,进料盒竖直设置在传送带的左端上方,进料盒的下端前后两侧通过冷却支架固定安装在底板上,进料盒为上下空心结构,进料盒的上端左右侧面对称开设有等距布置的下料槽,下料槽为弧形沟槽,每个下料槽的两侧均安装有进料挡板,冷却管均匀排布在进料盒的下端内腔中,下料槽的末端与冷却管端口相贴合,空气泵位于进料盒的下端前侧,空气泵通过气泵支架固定安装在进料盒的右侧面上,空气泵的左侧均匀设置有吹风管,吹风管将空气泵与冷却管相导通连接,具体工作时,冷却机构能够完成对刚生产的塑料颗粒进行冷却处理,首先将刚生产出的聚乙烯改性塑料颗粒由进料盒投入,塑料颗粒通过进料盒的下料槽均匀等量进入各个冷却管中,当塑料颗粒进入冷却管中后,控制空气泵运作,通过吹风管向冷却管中均匀吹风,使得塑料颗粒在冷却管的下落过程中进行均匀冷却,同时吹动塑料颗粒在冷却管下落中不断翻滚,防止塑料颗粒之间相互粘连。

该塑料造粒加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颗粒进料:首先将刚生产出的聚乙烯改性塑料颗粒由进料盒投入,塑料颗粒通过进料盒的下料槽均匀等量进入各个冷却管中;

s2、下落冷却:当塑料颗粒进入冷却管中后,控制空气泵运作,通过吹风管向冷却管中均匀吹风,使得塑料颗粒在冷却管的下落过程中进行均匀冷却,同时吹动塑料颗粒在冷却管下落中不断翻滚,防止塑料颗粒之间相互粘连;

s3、彻底冷却:塑料颗粒由冷却管中落入传送带上,传送带将塑料颗粒向右传输,传输过程中风冷泵再次对塑料颗粒进行风冷干燥,避免塑料颗粒中出现少量未彻底冷却的塑料颗粒;

s4、均匀摊料:当塑料颗粒被传送至与抚平机构接触时,抚平机构将成堆的塑料颗粒进行均匀摊平,便于通过冷却机构的塑料颗粒在传送带上通过风冷泵进行二次冷却,且便于后续对塑料颗粒进行分堆收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冷却管的侧壁为空心结构,吹风管的一端与冷却管侧壁的空心结构接连通,吹风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空气泵上,冷却管的内壁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六个出风口,出风口两两相对,且出风口在冷却管上竖直等距布置,出风口呈向下四十五度倾斜开设,具体工作时,空气泵产生的风力通过吹风管的出风口向吹风管吹送,风力对在冷却管中下落的塑料颗粒进行风力冷却的过程中,风力使得塑料颗粒在冷却管内腔中不断翻滚,大大降低了塑料颗粒之间的相互粘连率,提高了塑料颗粒的产品质量,之后相对布置且呈四十五度倾斜设置吹风口吹出的气流会在冷却管的内腔中汇聚呈一股竖直向下的气流,为塑料颗粒提供一个竖直向下推动力,避免了塑料颗粒在下落过程中向冷却管靠拢,避免了未完成冷却的塑料颗粒粘连在冷却管内壁上,提高了本发明的冷却效果和塑料颗粒的防粘连能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冷却机构还包括毛刷片,每相邻的出风口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毛刷片,毛刷片安装在冷却管的内壁上,毛刷片上的毛刷向下倾斜布置,倾斜布置的毛刷片能够避免塑料颗粒在下落过程与冷却管内壁相接触而发生粘连现象,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同时毛刷片能够对塑料颗粒起到一定下落减速的作用,增加塑料颗粒的冷却时间,提高冷却效果,且毛刷片在与处在下落过程中的塑料颗粒接触时,能够使得塑料颗粒在空中不断翻滚,使得塑料颗粒的各个部位充分与冷却管中的风力接触,大大提升了本发明对塑料颗粒的冷却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抚平机构包括抚平板、下压弹簧、弹簧限位杆、限位圈、固定板,抚平板设置在传送带的中部上方,抚平板的右端上方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两端安装在侧面挡板上,抚平板的右端顶面上均匀安装有弹簧限位杆,弹簧限位杆的中段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固定板相连接,抚平板的上端安装有限位圈,限位圈贴合在固定板的顶面上,弹簧限位杆的下端套装有下压弹簧,下压弹簧的顶端安装在固定板的底面上,下压弹簧的底部安装在抚平板的右端顶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抚平板的左端为向下倾斜的坡形结构,具体工作时,抚平机构将成堆的塑料颗粒进行均匀摊平,便于通过冷却机构的塑料颗粒在传送带上通过风冷泵进行二次冷却,且便于后续对塑料颗粒进行分堆收集,抚平板的坡形结构能够便于成堆的塑料颗粒进入抚平板,当塑料颗粒进入抚平板后,被抚平板摊平成高度较低,从而便于风冷泵对塑料颗粒进行二次冷却,使得冷却较为均匀,下压弹簧能够使得抚平板拥有一定的缓冲区间,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抚平机构还包括分拨条,抚平板的右端均匀安装有分拨条,分拨条之间的间距略大与塑料颗粒的尺寸,分拨条的材质为形变弹性较好的塑料材质,具体工作时,通过冷却机构的塑料颗粒可能会出现个别颗粒未彻底冷却,从而出现个别粘连现象,当传送带将塑料颗粒向右输送穿过分拨条时,分拨条能够将少量粘连但未粘连牢固的塑料颗粒分拨开,同时风冷泵进行二次风冷定型,大大降低了塑料颗粒的粘连率,提高了塑料颗粒的产品质量,且均匀布置的分拨条能够提高抚平机构对塑料颗粒的摊平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风冷泵通过支架安装在传送支架上,风冷泵的内侧均匀安装有风冷软管,风冷软管的一端穿过侧面挡板,均匀布置的风冷软管能够对输送带上的塑料颗粒进行均匀二次冷却,避免通过冷却机构未彻底冷却的少量塑料颗粒出现粘连现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发明能够完成聚乙烯改性塑料造粒制备后冷却处理,解决了现有的塑料颗粒冷却设备在进行冷却处理时,塑料颗粒无法充分与冷却风力接触导致冷却效果不佳和塑料颗粒在冷却过程中粘连率较高导致产品质量低下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对下落中的塑料颗粒进行周身环绕风冷的方式进行冷却处理,使得塑料颗粒的各个部位能够被均匀风力冷却,大大提升了对塑料颗粒的冷却处理效果,且塑料颗粒在下落过程中受风力作用导致相互之间极少出现粘连现象,提高了塑料颗粒的产品质量;

二、本发明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的内壁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六个出风口,出风口两两相对,且出风口在冷却管上竖直等距布置,出风口呈向下四十五度倾斜开设,具体工作时,空气泵产生的风力通过吹风管的出风口向吹风管吹送,风力对在冷却管中下落的塑料颗粒进行风力冷却的过程中,风力使得塑料颗粒在冷却管内腔中不断翻滚,大大降低了塑料颗粒之间的相互粘连率,提高了塑料颗粒的产品质量,之后相对布置且呈四十五度倾斜设置吹风口吹出的气流会在冷却管的内腔中汇聚呈一股竖直向下的气流,为塑料颗粒提供一个竖直向下推动力,避免了塑料颗粒在下落过程中向冷却管靠拢,避免了未完成冷却的塑料颗粒粘连在冷却管内壁上,提高了本发明的冷却效果和塑料颗粒的防粘连效果;

三、本发明设置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上的毛刷片的毛刷向下倾斜布置,倾斜布置的毛刷片能够避免塑料颗粒在下落过程与冷却管内壁相接触而发生粘连现象,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同时毛刷片能够对塑料颗粒起到一定下落减速的作用,增加塑料颗粒的冷却时间,提高冷却效果,且毛刷片在与处在下落过程中的塑料颗粒接触时,能够使得塑料颗粒在空中不断翻滚,使得塑料颗粒的各个部位充分与冷却管中的风力接触,大大提升了本发明对塑料颗粒的冷却效果;

四、本发明设置有抚平机构,抚平机构上的分拨条能够将少量粘连但未粘连牢固的塑料颗粒分拨开,同时风冷泵进行二次风冷定型,大大降低了塑料颗粒的粘连率,提高了塑料颗粒的产品质量,且均匀布置的分拨条能够提高抚平机构对塑料颗粒的摊平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抚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冷却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冷却管的局部截面图;

图8是本发明冷却管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聚乙烯改性塑料造粒加工制备方法,该塑料造粒加工制备方法采用如下塑料造粒加工装置,该塑料造粒加工装置包括底板1、传输机构2、冷却机构3、抚平机构4、风冷泵5,所述的传输机构2横向布置在底板1的正上方,传输机构2安装在底板1的顶端上,冷却机构3位于传输机构2的左端上方,冷却机构3的前后两端安装在底板1的顶端上,抚平机构4位于冷却机构3的右侧,抚平机构4的两端固定在传输机构2上,风冷泵5对称布置在传输机构2的前后两侧,风冷泵5安装在传输机构2的侧面上。

所述的传输机构2包括传送带21、传送电机22、驱动齿轮23、转动杆24、传送支架25、侧面挡板26、挡板支架27,传送带21横向布置在底板1的上方,传送带21的前后两端均啮合有驱动齿轮23,前后相对的驱动齿轮23通过转动杆24相连接,传送电机22位于传送带21的右端前侧,传送电机22通过电机座安装在传送支架25上,传送电机2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杆24相连接,传送带21的两端通过传送支架25固定在底板1上,传送带21的上端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侧面挡板26,侧面挡板26呈倾斜布置且与传送带21相贴合,侧面挡板26通过挡板支架27固定在传送支架25上,具体工作时,传输机构2能够将通过冷却机构3冷却的塑料颗粒向右传输,并在风冷泵5配合下对塑料颗粒进行二次冷却,避免出现少量未彻底冷却的塑料颗粒发生粘连现象。

所述的冷却机构3包括进料盒31、进料挡板32、冷却管33、空气泵34、吹风管35、气泵支架36、冷却支架37,进料盒31竖直设置在传送带21的左端上方,进料盒31的下端前后两侧通过冷却支架37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进料盒31为上下空心结构,进料盒31的上端左右侧面对称开设有等距布置的下料槽,下料槽为弧形沟槽,每个下料槽的两侧均安装有进料挡板32,冷却管33均匀排布在进料盒31的下端内腔中,下料槽的末端与冷却管33端口相贴合,空气泵34位于进料盒31的下端前侧,空气泵34通过气泵支架36固定安装在进料盒31的右侧面上,空气泵34的左侧均匀设置有吹风管35,吹风管35将空气泵34与冷却管33相导通连接,具体工作时,冷却机构3能够完成对刚生产的塑料颗粒进行冷却处理,首先将刚生产出的聚乙烯改性塑料颗粒由进料盒31投入,塑料颗粒通过进料盒31的下料槽均匀等量进入各个冷却管33中,当塑料颗粒进入冷却管33中后,控制空气泵34运作,通过吹风管35向冷却管33中均匀吹风,使得塑料颗粒在冷却管33的下落过程中进行均匀冷却,同时吹动塑料颗粒在冷却管33下落中不断翻滚,防止塑料颗粒之间相互粘连。

该塑料造粒加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颗粒进料:首先将刚生产出的聚乙烯改性塑料颗粒由进料盒31投入,塑料颗粒通过进料盒31的下料槽均匀等量进入各个冷却管33中;

s2、下落冷却:当塑料颗粒进入冷却管33中后,控制空气泵34运作,通过吹风管35向冷却管33中均匀吹风,使得塑料颗粒在冷却管33的下落过程中进行均匀冷却,同时吹动塑料颗粒在冷却管33下落中不断翻滚,防止塑料颗粒之间相互粘连;

s3、彻底冷却:塑料颗粒由冷却管33中落入传送带21上,传送带21将塑料颗粒向右传输,传输过程中风冷泵5再次对塑料颗粒进行风冷干燥,避免塑料颗粒中出现少量未彻底冷却的塑料颗粒;

s4、均匀摊料:当塑料颗粒被传送至与抚平机构4接触时,抚平机构4将成堆的塑料颗粒进行均匀摊平,便于通过冷却机构3的塑料颗粒在传送带21上通过风冷泵5进行二次冷却,且便于后续对塑料颗粒进行分堆收集。

所述的冷却管33的侧壁为空心结构,吹风管35的一端与冷却管33侧壁的空心结构接连通,吹风管35的另一端连接在空气泵34上,冷却管33的内壁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六个出风口,出风口两两相对,且出风口在冷却管33上竖直等距布置,出风口呈向下四十五度倾斜开设,具体工作时,空气泵34产生的风力通过吹风管35的出风口向吹风管35吹送,风力对在冷却管33中下落的塑料颗粒进行风力冷却的过程中,风力使得塑料颗粒在冷却管33内腔中不断翻滚,大大降低了塑料颗粒之间的相互粘连率,提高了塑料颗粒的产品质量,之后相对布置且呈四十五度倾斜设置吹风口吹出的气流会在冷却管33的内腔中汇聚呈一股竖直向下的气流,为塑料颗粒提供一个竖直向下推动力,避免了塑料颗粒在下落过程中向冷却管33靠拢,避免了未完成冷却的塑料颗粒粘连在冷却管33内壁上,提高了本发明的冷却效果和塑料颗粒的防粘连能力。

所述的冷却机构3还包括毛刷片38,每相邻的出风口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毛刷片38,毛刷片38安装在冷却管33的内壁上,毛刷片38上的毛刷向下倾斜布置,倾斜布置的毛刷片能够避免塑料颗粒在下落过程与冷却管33内壁相接触而发生粘连现象,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同时毛刷片38能够对塑料颗粒起到一定下落减速的作用,增加塑料颗粒的冷却时间,提高冷却效果,且毛刷片38在与处在下落过程中的塑料颗粒接触时,能够使得塑料颗粒在空中不断翻滚,使得塑料颗粒的各个部位充分与冷却管33中的风力接触,大大提升了本发明对塑料颗粒的冷却效果。

所述的抚平机构4包括抚平板41、下压弹簧42、弹簧限位杆43、限位圈44、固定板45,抚平板41设置在传送带21的中部上方,抚平板41的右端上方设置有固定板45,固定板45的两端安装在侧面挡板26上,抚平板41的右端顶面上均匀安装有弹簧限位杆43,弹簧限位杆43的中段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固定板45相连接,抚平板41的上端安装有限位圈44,限位圈44贴合在固定板45的顶面上,弹簧限位杆43的下端套装有下压弹簧42,下压弹簧42的顶端安装在固定板45的底面上,下压弹簧42的底部安装在抚平板41的右端顶面上。

所述的抚平板41的左端为向下倾斜的坡形结构,具体工作时,抚平机构4将成堆的塑料颗粒进行均匀摊平,便于通过冷却机构3的塑料颗粒在传送带21上通过风冷泵5进行二次冷却,且便于后续对塑料颗粒进行分堆收集,抚平板41的坡形结构能够便于成堆的塑料颗粒进入抚平板41,当塑料颗粒进入抚平板41后,被抚平板41摊平成高度较低,从而便于风冷泵5对塑料颗粒进行二次冷却,使得冷却较为均匀,下压弹簧42能够使得抚平板41拥有一定的缓冲区间,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所述的抚平机构4还包括分拨条46,抚平板41的右端均匀安装有分拨条46,分拨条46之间的间距略大与塑料颗粒的尺寸,分拨条46的材质为形变弹性较好的塑料材质,具体工作时,通过冷却机构3的塑料颗粒可能会出现个别颗粒未彻底冷却,从而出现个别粘连现象,当传送带21将塑料颗粒向右输送穿过分拨条46时,分拨条46能够将少量粘连但未粘连牢固的塑料颗粒分拨开,同时风冷泵5进行二次风冷定型,大大降低了塑料颗粒的粘连率,提高了塑料颗粒的产品质量,且均匀布置的分拨条46能够提高抚平机构4对塑料颗粒的摊平效果。

所述的风冷泵5通过支架安装在传送支架25上,风冷泵5的内侧均匀安装有风冷软管51,风冷软管51的一端穿过侧面挡板26,均匀布置的风冷软管51能够对输送带上的塑料颗粒进行均匀二次冷却,避免通过冷却机构3未彻底冷却的少量塑料颗粒出现粘连现象。

本发明能够完成聚乙烯改性塑料造粒制备后冷却处理,解决了现有的塑料颗粒冷却设备在进行冷却处理时,塑料颗粒无法充分与冷却风力接触导致冷却效果不佳和塑料颗粒在冷却过程中粘连率较高导致产品质量低下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对下落中的塑料颗粒进行周身环绕风冷的方式进行冷却处理,使得塑料颗粒的各个部位能够被均匀风力冷却,大大提升了对塑料颗粒的冷却处理效果,且塑料颗粒在下落过程中受风力作用导致相互之间极少出现粘连现象,提高了塑料颗粒的产品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