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型智能化450型发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36266发布日期:2020-11-19 19:09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高端型智能化450型发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沫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高端型智能化450型发泡机。



背景技术:

eps泡沫模型成型前,需经过预发阶段,以便模制品的容重更好地控制在更低范围内,在预发过程中,含有发泡剂的珠粒缓缓加热至90°c以上,开始软化,珠粒内的发泡剂受热汽化产生压力使珠粒膨胀,预发可使成型时的密度梯度减少,得以均匀膨胀成型。

现在的预发机在进料时,大多是时间控制,难以自动控制进料的速率和数量,且导致后续预发珠粒的不均匀,直接影响产品的成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高端型智能化450型发泡机,解决了现在的预发机在进料时的时间控制,自动控制进料的速率和数量,且后续预发后珠粒均匀,使成型后的产品表面光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高端型智能化450型发泡机,包括柜体、与柜体铰接的柜门、固定于柜体内的搅拌筒和固定于柜体内的预发外壳,还包括设置于柜体内的搅拌筒上用来调节进料速率和数量的调节装置、设置于搅拌筒内用来搅拌材料的搅拌装置、设置于预发外壳内对材料进行预发的预发装置和设置于柜体上对材料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电机一、进料管和转叶一,所述进料管固定于搅拌筒上且所述进料管与搅拌筒相通,所述电机一固定于进料管上,所述进料管内设置有与转动配合的转动杆且所述转动杆上固定有锥齿轮二,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贯穿进料管外壁固定有与锥齿轮二啮合的锥齿轮一,所述转动杆与转叶一固定,所述进料管内设置有与进料管转动配合的转叶二和转叶三,所述转叶一、转叶二和转叶三上均固定有l形滑块,所述转叶一、转叶二和转叶三上均开设有转槽,所述l形滑块的一端设置于转槽内且所述l形滑块与转槽滑动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材料放入到进料管内,根据实际要求俩调节材料进入搅拌筒内的速率和数量,启动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锥齿轮一转动,锥齿轮一转动带动锥齿轮二转动,锥齿轮二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带动转叶一转动,转叶一转动带动转叶一上的l形滑块滑动,直到转叶一上的l形滑块移动到转叶二上的转槽尽头时,转叶一上的l形滑块移动带动转叶二转动,转叶二转动带动转叶二上的l形滑块移动,直到转叶二上的l形滑块移动到转叶三上的转槽尽头时进料管内的进料口调到最大,起到了调节进料口大小的作用,材料进到搅拌筒内后,搅拌装置对材料进行搅拌,在搅拌的同时,预发装置对材料进行预发处理,预发好后的材料有烘干装置进行烘干,完成整个加工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二、固定杆一和搅拌叶一,所述搅拌筒内固定有隔板,所述电机二放置于隔板下侧且所述电机二固定于搅拌筒内,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贯穿隔板与固定杆一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一与搅拌叶一固定,所述搅拌筒与预发外壳之间通过气管一连接,所述气管一上固定有阀门,所述柜体上固定有与搅拌筒相通的过渡外壳,所述过渡外壳上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挡块,所述过渡外壳内固定有斜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材料进入到搅拌筒内后,要对材料进行搅拌,启动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固定杆一转动,固定杆一转动带动搅拌叶一转动,搅拌叶一转动对搅拌筒内的材料进行搅拌,在搅拌的同时,通过阀门来选择气管一的开关,当要将搅拌筒内的材料移出时,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缩回带动带动挡块移动,搅拌筒内的材料沿着斜块流到过渡外壳内,起到了对材料进行搅拌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电机三、烘干外壳、固定杆二和固定杆三,所述烘干外壳与过渡外壳相通,所述烘干外壳内固定有防护罩,所述电机三固定于烘干外壳上,所述电机三的输出轴贯穿烘干外壳与固定杆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三设置于烘干外壳内且所述固定杆三与烘干外壳转动配合,所述固定杆二贯穿防护罩固定有皮带轮一,所述固定杆三贯穿防护罩固定有皮带轮二,所述皮带轮一与皮带轮二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固定杆二和固定杆三上交错固定有搅拌叶二,所述烘干外壳的一侧放置有烘干机,所述烘干机放置于地面上,所述烘干机上固定有烘干管道且所述烘干管道远离烘干机的一端与烘干外壳相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预发好后的材料进入到烘干外壳内,要对材料进行烘干,启动烘干机,烘干机对烘干外壳内的材料进行烘干,在烘干的同时,启动电机三,电机三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固定杆二转动,固定杆二转动带动皮带轮一转动,皮带轮一转动带动与皮带轮一通过皮带连接的皮带轮二转动,皮带轮二转动带动固定杆三转动,固定杆二和固定杆三转动带动搅拌叶二转动,搅拌叶二对材料进行疏松,疏松后的材料更易烘干,起到了烘干材料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预发装置包括水箱、加热器一和加热器二,所述水箱固定于预发外壳内,所述加热器一固定于水箱内,所述水箱上连接有与气管一相通的气管二,所述加热器二外包于气管二上且所述加热器固定于预发外壳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搅拌筒内在搅拌材料时,启动加热器一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水箱内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沿着气管二和气管一进入到搅拌筒内,加热器二外包住气管二,防止水蒸气受冷液化,起到了对材料进行预发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烘干管道靠近烘干外壳的一端固定有透气膜一,所述气管一靠近搅拌筒的一端固定有透气膜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膜一起到了防止材料进到烘干管道内的作用,透气膜二起到了防止材料进到气管一内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三外套有与烘干外壳固定的保护壳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壳二起到了防止电机三受到影响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柜体内固定有控制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起到了控制电机一、电机二、电机三和气缸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展示搅拌装置和预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用于展示气缸、挡块和斜块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用于展示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用于展示转叶一、转叶二和转叶三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用于展示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柜体;2、柜门;3、搅拌筒;4、预发外壳;5、调节装置;6、搅拌装置;7、预发装置;8、烘干装置;9、电机一;10、进料管;11、转叶一;12、转动杆;13、锥齿轮二;14、锥齿轮一;15、转叶二;16、转叶三;17、l形滑块;18、转槽;19、电机二;20、固定杆一;21、搅拌叶一;22、隔板;23、气管一;24、阀门;25、过渡外壳;26、气缸;27、挡块;28、斜块;29、电机三;30、烘干外壳;31、固定杆二;32、固定杆三;33、防护罩;34、皮带轮一;35、皮带轮二;36、皮带;37、搅拌叶二;38、烘干管道;39、水箱;40、加热器一;41、加热器二;42、气管二;43、透气膜一;44、透气膜二;46、保护壳二;47、控制器;48、烘干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图1至6,高端型智能化450型发泡机,包括柜体1、与柜体1铰接的柜门2、固定于柜体1内的搅拌筒3和固定于柜体1内的预发外壳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柜体1内的搅拌筒3上用来调节进料速率和数量的调节装置5、设置于搅拌筒3内用来搅拌材料的搅拌装置6、设置于预发外壳4内对材料进行预发的预发装置7和设置于柜体1上对材料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8,调节装置5包括电机一9、进料管10和转叶一11,进料管10固定于搅拌筒3上且进料管10与搅拌筒3相通,将材料陆续放入到进料管10内,电机一9固定于进料管10上,进料管10内设置有与转动配合的转动杆12且转动杆12上固定有锥齿轮二13,电机一9的输出轴贯穿进料管10外壁固定有与锥齿轮二13啮合的锥齿轮一14,柜体1内固定有控制器47,按下控制器47启动电机一9,电机一9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锥齿轮一14转动,锥齿轮一14转动带动锥齿轮二13转动,锥齿轮二13转动带动转动杆12转动,转动杆12与转叶一11固定,转动杆12转动带动转叶一11转动,进料管10内设置有与进料管10转动配合的转叶二15和转叶三16,转叶一11、转叶二15和转叶三16上均固定有l形滑块17,转叶一11、转叶二15和转叶三16上均开设有转槽18,l形滑块17的一端设置于转槽18内且l形滑块17与转槽18滑动配合,转叶一11转动带动转叶一11上的l形滑块17滑动,直到转叶一11上的l形滑块17移动到转叶二15上的转槽18尽头时,转叶一11上的l形滑块17移动带动转叶二15转动,转叶二15转动带动转叶二15上的l形滑块17移动,直到转叶二15上的l形滑块17移动到转叶三16上的转槽18尽头时进料管10内的进料口调到最大,起到了调节进料口大小的作用。

如图2和图3所示,材料进入到搅拌筒3内,搅拌装置6包括电机二19、固定杆一20和搅拌叶一21,搅拌筒3内固定有隔板22,电机二19放置于隔板22下侧且电机二19固定于搅拌筒3内,电机二19的输出轴贯穿隔板22与固定杆一20固定连接,按下控制器47打开电机二19,电机二19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固定杆一20转动,固定杆一20与搅拌叶一21固定,固定杆一20转动带动搅拌叶一21转动,搅拌叶一21转动对材料进行搅拌,搅拌筒3与预发外壳4之间通过气管一23连接,气管一23上固定有阀门24,预发装置7包括水箱39、加热器一40和加热器二41,水箱39固定于预发外壳4内,加热器一40固定于水箱39内,水箱39上连接有与气管一23相通的气管二42,气管一23靠近搅拌筒3的一端固定有透气膜二44,透气膜二44起到了防止材料进到气管一23内的作用,加热器二41外包于气管二42上且加热器固定于预发外壳4内,打开阀门24,启动加热器一40对水箱39内的水进行加热,直至水箱39内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沿着气管一23和气管二42进入到搅拌筒3内,水蒸气对材料进行预发处理,材料预发处理后,按下控制器47启动气缸26,气缸26的活塞杆缩回带动挡块27移回,搅拌筒3内的材料沿着斜块28滑入到过渡外壳25内。

如图4所示,烘干装置8包括电机三29、烘干外壳30、固定杆二31和固定杆三32,烘干外壳30与过渡外壳25相通,材料流入到烘干外壳30内,烘干外壳30内固定有防护罩33,烘干外壳30的一侧放置有烘干机48,烘干机48放置于地面上,烘干机48上固定有烘干管道38且烘干管道38远离烘干机48的一端与烘干外壳30相通,烘干管道38靠近烘干外壳30的一端固定有透气膜一43,透气膜一43起到了防止材料进到烘干管道38内的作用,启动烘干机48,烘干机48对烘干外壳30内的材料进行烘干,电机三29固定于烘干外壳30上,电机三29的输出轴贯穿烘干外壳30与固定杆二31固定连接,按下控制器47启动电机三29,电机三29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固定杆二31转动,固定杆三32设置于烘干外壳30内且固定杆三32与烘干外壳30转动配合,固定杆二31贯穿防护罩33固定有皮带36轮一34,固定杆二31转动带动皮带36轮一34转动,固定杆三32贯穿防护罩33固定有皮带36轮二35,皮带36轮一34与皮带36轮二35通过皮带36连接,皮带36轮一34转动带动与皮带36轮一34通过皮带36连接的皮带36轮二35转动,皮带36轮二35转动带动固定杆三32转动,固定杆二31和固定杆三32上交错固定有搅拌叶二37,固定杆二31和固定杆三32转动带动搅拌叶二37转动,搅拌叶二37转动将烘干外壳30内的材料进行疏松,疏松后的材料更易干燥。

如图4所示,电机三29外套有与烘干外壳30固定的保护壳二46,保护壳二46起到了防止电机三29受到影响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