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喷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2427发布日期:2021-01-23 10:20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喷嘴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喷嘴。


背景技术:

[0002]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有些注塑产品需要使用到不同材质、不同密度或不同颜色的材料,现有的注塑机的喷嘴,一般都只能实现单一材料的注塑,当需要进行另外一种材料的注塑操作时,则需要停下当前作业过程,然后更换另外的喷嘴才能继续进行注塑作业,在所加工的产品数量较多时,频繁更换喷嘴的操作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喷嘴。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0005]
一种注塑喷嘴,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基座,设置于基座一侧的喷料嘴,贯穿喷料嘴和基座的注塑通道,可移动连接于所述注塑通道内的注塑管,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注塑管沿注塑通道移动的驱动件;所述喷料嘴设置有供注塑原料流入的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且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在所述注塑通道的轴线方向上交错设置;所述注塑管的侧壁设置有分别对应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的第三进料口和第四进料口。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设置有供注塑原料进入的第一料道和第二料道,所述第一料道的一端贯穿基座的侧壁,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料道的一端贯穿基座的侧壁,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管远离喷料嘴的端部设置有一连杆,所述连杆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
[0008]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靠近注塑管的端部设置有一止逆环。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管远离喷料嘴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连杆连接固定的连接部。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喷料嘴的外周套设有一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内壁与喷料嘴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隔。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外壁对应第一料道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外接端,所述基座外壁对应第二料道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外接端。
[0012]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为电缸。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喷料嘴靠近端部的位置外径逐渐缩小。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和基座之间连接有多个加强肋板。
[0015]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可以通入两种不同的注塑原料,同时在注塑管上设置了对应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的第三进料口和第四进料口,只需通过驱动件驱动注塑管在注塑通道中移动,即可使注塑管与第一进料孔或第二进料孔连通,快速切换不同注塑原料,不必再进行更换喷嘴的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喷料嘴外壁套设有保温层,使得经过喷料嘴的注塑原料可以保持一定的温度,保证后续的注塑质量。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注塑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该状态下第一进料口和第三进料口连通。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状态示意图,该状态下第二进料口和第四进料口连通。
[0020]
图中包括有:
[0021]
底座1、加强肋板11、基座2、第一料道21、第二料道22、第一外接端23、第二外接端24、喷料嘴3、第一进料口31、第二进料口32、注塑通道4、注塑管5、第三进料口51、第四进料口52、连杆53、连接件54、止逆环55、连接部56、驱动件6、保温层7。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
实施例1
[0024]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注塑喷嘴,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上的基座2,设置于基座2一侧的喷料嘴3,贯穿喷料嘴3和基座2的注塑通道4,可移动连接于所述注塑通道4内的注塑管5,以及设置在基座2上的用于驱动所述注塑管5沿注塑通道4移动的驱动件6。所述底座1和基座2之间连接有多个加强肋板11。
[0025]
所述喷料嘴3设置有供注塑原料流入的第一进料口31和第二进料口32,且第一进料口31和第二进料口32在所述注塑通道4的轴线方向上交错设置。假设图1中的左右方向为x轴(注塑通道4轴向),第一进料口31和第二进料口32在所述注塑通道4的轴线方向上交错设置也即第一进料口31和第二进料口32在x轴方向上错开。
[0026]
所述注塑管5的侧壁设置有分别对应第一进料口31和第二进料口32的第三进料口51和第四进料口52。当第三进料口51与第一进料口31位置对应的时候,第二进料口32被注塑管5的管壁封闭,当第四进料口52与第二进料口32位置对应的时候,第一进料口31被注塑管5的管壁封闭,从而可以实现不同进料口的切换。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6为电缸,可以驱动注塑管5沿注塑通道4轴向移动。
[0027]
所述基座2设置有供注塑原料进入的第一料道21和第二料道22,所述第一料道21的一端贯穿基座2的侧壁,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料口31连通;所述第二料道22的一端贯穿基座2的侧壁,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料口32连通。
[0028]
所述注塑管5远离喷料嘴3的端部设置有一连杆53,所述连杆53通过连接件54与所述驱动件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注塑管5远离喷料嘴3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连杆53连接固定的连接部56。所述连杆53靠近注塑管5的端部设置有一止逆环55,可以避免注塑原料漏出。
[0029]
所述喷料嘴3的外周套设有一保温层7,所述保温层7的内壁与喷料嘴3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隔,该间隔形成空气层,可以保证保温层7的保温效果,从而避免喷料嘴3散热,使得经过喷料嘴3的注塑原料可以保持一定的温度,保证后续的注塑质量。
[0030]
所述基座2外壁对应第一料道21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外接端23,所述基座2外壁对应第二料道22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外接端24。第一外接端23和第二外接端24可用于连接输送注塑原料的装置。
[0031]
所述喷料嘴3靠近端部的位置外径逐渐缩小,形成一尖头,以便于与模具连通并进行注塑。
[0032]
在具体工作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1连接在注塑设备上,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连接不同的进料装置,在注塑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第一进料口31一侧的原料时,驱动件6驱动注塑管5移动到第三进料口51和第一进料口31连通即可,需要使用第二进料口32一侧的原料时,驱动件6驱动注塑管5移动到第四进料口52和第二进料口32连通即可。
[0033]
实施例2
[0034]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注塑喷嘴,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上的基座2,设置于基座2一侧的喷料嘴3,贯穿喷料嘴3和基座2的注塑通道4,可移动连接于所述注塑通道4内的注塑管5,以及设置在基座2上的用于驱动所述注塑管5沿注塑通道4移动的驱动件6。所述底座1和基座2之间连接有多个加强肋板11。
[0035]
所述喷料嘴3设置有供注塑原料流入的第一进料口31和第二进料口32,且第一进料口31和第二进料口32在所述注塑通道4的轴线方向上交错设置。假设图1中的左右方向为x轴(注塑通道4轴向),第一进料口31和第二进料口32在所述注塑通道4的轴线方向上交错设置也即第一进料口31和第二进料口32在x轴方向上错开。
[0036]
所述注塑管5的侧壁设置有分别对应第一进料口31和第二进料口32的第三进料口51和第四进料口52。当第三进料口51与第一进料口31位置对应的时候,第二进料口32被注塑管5的管壁封闭,当第四进料口52与第二进料口32位置对应的时候,第一进料口31被注塑管5的管壁封闭,从而可以实现不同进料口的切换。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6为可以采用液压缸等可控制行程的装置。
[0037]
所述基座2设置有供注塑原料进入的第一料道21和第二料道22,所述第一料道21的一端贯穿基座2的侧壁,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料口31连通;所述第二料道22的一端贯穿基座2的侧壁,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料口32连通。
[0038]
所述注塑管5远离喷料嘴3的端部设置有一连杆53,所述连杆53通过连接件54与所述驱动件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注塑管5远离喷料嘴3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连杆53连接固定的连接部56。所述连杆53靠近注塑管5的端部设置有一止逆环55,可以避免注塑原料漏出。
[0039]
所述喷料嘴3的外周套设有一保温层7,所述保温层7的内壁与喷料嘴3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隔,该间隔形成空气层,可以保证保温层7的保温效果,从而避免喷料嘴3散热,使得经过喷料嘴3的注塑原料可以保持一定的温度,保证后续的注塑质量。
[0040]
所述基座2外壁对应第一料道21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外接端23,所述基座2外壁对应第二料道22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外接端24。第一外接端23和第二外接端24可用于连接输送注塑原料的装置。
[0041]
所述喷料嘴3靠近端部的位置外径逐渐缩小,形成一尖头,以便于与模具连通并进
行注塑。
[0042]
在具体工作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1连接在注塑设备上,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连接不同的进料装置,在注塑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第一进料口31一侧的原料时,驱动件6驱动注塑管5移动到第三进料口51和第一进料口31连通即可,需要使用第二进料口32一侧的原料时,驱动件6驱动注塑管5移动到第四进料口52和第二进料口32连通即可。
[0043]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可以通入两种不同的注塑原料,同时在注塑管上设置了对应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的第三进料口和第四进料口,只需通过驱动件驱动注塑管在注塑通道中移动,即可使注塑管与第一进料孔或第二进料孔连通,快速切换不同注塑原料,不必再进行更换喷嘴的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喷料嘴外壁套设有保温层,使得经过喷料嘴的注塑原料可以保持一定的温度,保证后续的注塑质量。
[004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5]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6]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
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7]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