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节能物料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3201发布日期:2021-02-09 21:41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节能物料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节能物料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抗形变能力中等,介于纤维和橡胶之间,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在塑料、塑料膜、生物降解料等物料生产加工中,往往会多出一些边角料,这些剩余的边角料经过回收可再次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但传统物料回收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先对其内部物料加温处理,导致消耗大量电能需去加热物料,从而需要单独增设加热装置以及散热机构,筒体整体结构过于复杂,同时生产回收效率较低,出料速度较慢。
[0003]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节能物料制作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节能物料制作装置,通过在筒体内部设置螺杆,并且物料在筒体内与螺杆挤压摩擦生热,设置在筒体内壁表面的齿槽可堆积熔融状态下的物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筒体内需要增设额外的加热装置对物料加热所需能耗更高,同时可以推动物料向筒体出料端运动,且无需在筒体内部增设加热和散热结构导致筒体整体结构复杂,同时出料速度更快,产能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节能物料制作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包括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筒体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靠近进料端,所述筒体一侧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呈环状均匀分布,所述筒体内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与筒体内壁间隙尺寸设置为0.02-10mm,所述筒体内壁表面开设有齿槽。
[0006]
进一步地,所述齿槽截面形状设置为三角形。
[0007]
进一步地,所述齿槽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呈均匀状圆周分布在筒体内壁表面。
[0008]
进一步地,所述齿槽深度设置为0.1-20mm。
[0009]
进一步地,所述齿槽贯穿筒体两侧。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内进料端和出料端设置为偏心结构,所述进料端和出料端偏心尺寸设置为0.05-15mm。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出料端齿槽封闭。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外侧表面开设有冷却循环水通道。
[00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14]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筒体内部设置螺杆,转动时不仅可与筒体摩擦生热熔化物料,设置在筒体内壁表面的三角形齿槽可堆积熔融状态下的高温物料给进入筒体内的新物料混合加热,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筒体内需要增设额外的加热装置对物料加热熔化所需能量较高增加能耗的问题发生,同时又可以推动物料快速向筒体出料端运动,无需在筒体内部再
设置散热结构防止筒体内部热量过高破坏物料的化学特性,与现有技术相比,筒体内部结构更加简单实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无需在机筒内部增设额外的加热和散热结构,制造成本低,出料效率更高同时能耗较低,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6]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视图剖视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中a部结构放大图;
[0021]
图中:1筒体、2进料端、3出料端、4进料口、5固定孔、6螺杆、7齿槽、8冷却循环水通道、9冷却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实施例1:
[0024]
参照说明书附图1、图3和图4,该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节能物料制作装置,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内包括进料端2和出料端3,所述筒体1顶部开设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4靠近进料端2,所述筒体1一侧表面开设有固定孔5,所述固定孔5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呈环状均匀分布,所述筒体1内部设有螺杆6,所述螺杆6内部开设有冷却水通道9,所述螺杆6与筒体1内壁间隙尺寸设置为0.02-10mm,所述筒体1内壁表面开设有齿槽7;
[0025]
进一步地,所述齿槽7截面形状设置为三角形,出料速度较快,筒体1内部物料不易粘结;
[0026]
进一步地,所述齿槽7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呈均匀状圆周分布在筒体1内壁表面;
[0027]
进一步地,所述齿槽7深度设置为0.1-20mm;
[0028]
进一步地,所述齿槽7贯穿筒体1两侧;
[0029]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1内进料端2和出料端3设置为偏心结构,所述进料端2和出料
端3偏心尺寸设置为0.05-15mm。
[0030]
实施场景具体为:在本实用新型投入实际使用中,通过进料口4向筒体1内部添加物料,物料进入筒体1内部受热熔化,螺杆6靠近出料端3的一端外延伸出筒体1的尺寸距离为0-20mm,同时螺杆6靠近进料端2一端外接上电机等动力设备,动力设备带动螺杆6不断转动,且在螺杆6转动时,螺杆6与筒体1内壁摩擦产生热量,使得筒体1内部物料熔化,同时使得筒体1内被熔化物料被推送至筒体1的出料端3,通过在筒体1内部设置多个三角形状的齿槽7,在对物料回收时,通过三角形齿槽堆积的熔融高温物料给新进入筒体内的新物料混合加热,不用在筒体内部单独设置加热装置,进而降低物料熔化所需能量,降低能耗,出料速度也更快,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筒体内需要增设额外的加热装置对物料加热所需能耗更高,同时筒体1出料速度更快,且无需在筒体内部增加散热结构导致筒体整体结构复杂。
[0031]
实施例2:
[0032]
参照说明书附图2-4,该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节能物料制作装置,所述筒体1出料端3齿槽7封闭;
[0033]
所述筒体1外侧表面开设有冷却循环水通道8,方便对筒体降温,避免温度过高,出现熔融物料粘结成团造成堵塞现象的发生。
[0034]
实施场景具体为:通过进料口4向筒体1内部添加物料,物料进入筒体1内部受热熔化,螺杆6靠近出料端3的一端外延伸出筒体1的尺寸距离为0-20mm,同时螺杆6靠近进料端2一端外接上电机等动力设备,带动螺杆6不断转动,且在螺杆6转动时,螺杆6与筒体1内壁摩擦产生热量,使得筒体1内部物料熔化,同时使得筒体1内被熔化物料被推送至筒体1的出料端3,同时在筒体1外侧冷却循环水通道8内添加冷却循环水,对筒体1内部进行散热,进一步保障筒体1的散热效果。
[0035]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