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00166发布日期:2021-01-23 11:3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罩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罩机。


背景技术:

[0002]
n95型口罩对空气动力学直径0.075μm
±
0.02μm的颗粒的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空气细菌和真菌孢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主要在0.7-10μm之间变化,因而在n95型口罩的防护范围内。此外n95型口罩可以用于某些颗粒物的呼吸防护,如打磨、清扫和处理矿物、面粉及某些其它鼻梁条等过程产生的粉尘,同时还适用于因喷洒而产生的液体产生有害性挥发气体的颗粒物。
[0003]
口罩机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鼻梁条放置在口罩的布料上。现有技术中将鼻梁条放置在布料的工序中,一般先将卷装的鼻梁条按照标准的尺寸进行裁剪,然后由操作者将裁剪后的鼻梁条放置在布料上。但是上述半自动化的上料方式降低了鼻梁条的上料速度,从而影响了口罩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口罩机,其能够提高口罩的生产效率。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罩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传送架、上料装置、焊接工位和切割工位;
[0006]
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座体、切断组件和传送组件,所述切断组件包括切刀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推动所述切刀切断鼻梁条;所述传送组件包括转筒、磁性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磁性件设置在所述转筒上,用于吸附所述鼻梁条;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磁性件靠近所述转筒的中心,以使所述磁性件和所述鼻梁条脱离;
[0007]
所述传送架包括若干传送辊,用于传送布料;
[0008]
所述焊接工位包括焊压辊,所述焊压辊的侧壁设置有压条,所述压条能够焊接布料,以将所述鼻梁条和所述布料固定;
[0009]
所述切割工位包括滚刀,所述滚刀用以切割所述布料。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切断组件还包括联动座和压轮,所述联动座和所述切刀连接,且所述联动座上设置有第一复位件,所述压轮和所述座体转动连接,且所述压轮位于所述联动座的上方,用以间歇地压设所述联动座;所述压轮为偏心轮或凸轮。
[0011]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和所述磁性件连接,且所述限位件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磁性件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通过所述限位件推动所述磁性件。
[0012]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转筒同心的套筒,所述套筒位于所述转筒的外部,且所述套筒和所述转筒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鼻梁条的厚度;所述套筒和所述座体固定,且所述套筒上开设有用于落料的放料槽;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上嵌设有若干吸附件,所述吸附件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分布,所述吸附件能够吸附所述鼻梁条。
[00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伸出部、廓形部和弹性件,所述伸出部和所述磁性件连接,所述廓形部和所述座体连接;当所述伸出部和所述廓形部的凹陷部配合时,所述伸出部能够在所述弹性件的驱动下靠近所述转筒的中心。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座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转筒同心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位于所述转筒的端部;所述转筒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固定筒配合。
[0015]
进一步的,所述焊压辊通过超声波焊接所述布料。
[0016]
进一步的,所述焊压辊、所述滚刀、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转筒均由传动装置驱动,以使得所述焊压辊、所述滚刀、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转筒同步地运动。
[0017]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平面传动和空间传动,所述平面传动包括带传动副、链轮传动副或齿轮传动副;所述空间传动包括锥齿轮传动副或蜗轮蜗杆。
[0018]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调节组件,用于调整所述焊压辊和/或所述滚刀;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压块和调节杆,所述压块和所述焊压辊和/或所述滚刀连接,且所述调节杆的游离端和所述压块连接;所述调节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移动,且所述调节杆能够通过所述压块调整所述焊压辊和/或所述滚刀。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20]
当第一驱动组件推动切刀将鼻梁条切断后,磁性件能够吸附鼻梁条;然后转筒旋转带动磁性件和鼻梁条转动至落料位置后,第二驱动组件拉动磁性件缩回,此时磁性件作用在鼻梁条上的吸附力消失,鼻梁条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至布料上从而完成鼻梁条的上料;然后再利用焊压辊实现布料和鼻梁条的位置固定,并通过滚刀对布料进行裁剪,因而利用上料装置、传送架、焊接工位以及切割工位的配合能够提高口罩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示意图;
[0023]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焊接工位和切割工位的示意图;
[0024]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料装置的示意图一;
[0025]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切断组件的示意图;
[0026]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料装置的示意图二;
[0027]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料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0028]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料装置的剖视图。
[0029]
图中标号说明:1、机架;11、调节杆;12、压块;13、传送轮;2、传送架;21、传送辊;3、座体;41、联动座;42、切刀;43、压轮;44、固定件;441、穿槽;45、第一复位件;51、转筒;511、伸出部;52、磁性件;53、套筒;531、放料槽;532、吸附件;54、固定筒;541、廓形部;542、凹陷部;55、限位件;551、弹性件;6、焊压辊;61、压条;7、滚刀。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31]
参照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口罩机的一实施例,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
置有依次分布的传送架2、上料装置、焊接工位和切割工位。其中传送架2包括若干料辊用于传输制作口罩的布料。上料装置用于传输鼻梁条,同时能够将鼻梁条同步地放置在布料上。焊接工位用于固定焊接多层布料,从而将鼻梁条和布料固定。切割工位能够根据口罩的形状对焊接后的布料进行切割,从而完成口罩的成型。
[0032]
传送架2包括若干传送辊21,并且传送辊21的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口罩加工所需的布料的层数进行调整。传送辊21在转动的过程中,利用传送辊21和布料的摩擦力实现布料的传输。同时利用传送辊21传输布料能够减小对布料的摩擦,因而对布料的表面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实施例中传送辊21的外部包覆有橡胶层,利用橡胶层既能够增大传送辊21和布料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也能够进一步的减小对布料表面的损伤。
[0033]
上料装置包括座体3、切断组件和传送组件,其中切断组件和传送组件均设置在上述座体3上。切断组件用于将卷状的鼻梁条切断,传送组件用于将切断后的鼻梁条传输至布料的上方,并将鼻梁条放置在布料上方,以完成鼻梁条的送件。
[0034]
切断组件包括切刀42和第一驱动组件,其中第一驱动组件用于推动切刀42沿垂直于鼻梁条的方向运动,从而将鼻梁条切断,本实施例中切刀42在第一驱动组件的推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传送组件包括转筒51、磁性件52和第二驱动组件,磁性件52嵌设在转筒51上,因为鼻梁条中穿设有铁丝,因而上述磁性件52能够吸附鼻梁条,以实现鼻梁条相对于转筒51的固定。第二驱动组件也嵌设在转筒51上,并且第二驱动组件和磁性件52连接,以利用第二驱动组件推动磁性件52沿转筒51的径向运动。本实施例中转筒51沿其径向开设有容纳槽,并且第二驱动组件和磁性件52均嵌设在容纳槽中。当磁性件52从容纳槽中伸出或者与转筒51的侧壁齐平时,磁性件52能够吸附鼻梁条;然后转筒51旋转带动磁性件52和鼻梁条转动至布料上方后,第二驱动组件拉动磁性件52缩回容纳槽中,此时磁性件52作用在鼻梁条上的吸附力消失,鼻梁条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至布料上,从而完成鼻梁条的上料。
[0035]
上述切断组件还包括固定件44,上述固定件44和座体3固定连接。固定件44沿与转筒51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开设有穿槽441,穿槽441用于穿设鼻梁条,以限制鼻梁条传送时的方向,从而保证鼻梁条切断时尺寸的精确性。切刀42能够沿垂直于穿槽441的方向插设进穿槽441中,从而将鼻梁条切断。
[0036]
此外,切断组件还包括联动座41和压轮43,其中联动座41和切刀42连接,以利用联动座41带动切刀42运动。压轮43和座体3转动连接,压轮43可以通过带传动、齿轮传动或者其他的传动方式与驱动转筒51连接,当然也可以使用单独的电机驱动压轮43旋转。压轮43位于联动座41的正上方,从而利用压轮43的旋转实现间歇性地压设在联动座41上,以驱动切刀42间歇性的切断鼻梁条。同时联动座41上设置有第一复位件45,利用上述第一复位件45可以辅助联动座41复位到初始状态,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件45优选螺旋弹簧。第一复位件45的一端和联动座41的下表面抵接,另一端抵接座体3表面,本实施例中由于座体3上设置有固定件44,因而第一复位件45的另一端抵接固定件44的上表面。
[0037]
压轮43作用在联动座41上的次数需要与转筒51的旋转速度以及布料的传输速度适配,本实施例中压轮43可以选用偏心轮或者凸轮。当压轮43选用偏心轮时,通过调整压轮43旋转的速度可以使之适配上料的要求;当压轮43选用凸轮时,可以通过调整压轮43旋转的速度和/或凸轮表面的凸棱使之适配上料的要求。
[0038]
此外,联动座41上设置有滚轮,并且上述滚轮能和压轮43的表面抵接。利用滚轮抵
接压轮43的表面能够减小对压轮43的损伤;同时,利用与联动座41转动连接的滚轮能够保证压轮43运行时的稳定性。
[0039]
传送组件还包括限位件55,限位件55和磁性件52固定连接,因而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通过限位件55推动磁性件52运动。限位件55嵌设在上述的容纳槽中,以限制磁性件52运动的方向。限位件55的上表面高于磁性件52的上表面,因而当利用磁性件52吸附鼻梁条时,限位件55的侧壁会抵接鼻梁条,从而利用磁性件52的吸附力以及限位件55的抵接力实现对鼻梁条的固定,以减小鼻梁条在转动过程中位置的偏差。当鼻梁条运动到下料位置后,第二驱动组件能够拉动限位件55向靠近转筒51中心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磁性件52回收进容纳槽中,从而使得磁性件52和鼻梁条分离,使得鼻梁条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运动到布料上。
[0040]
传送组件还包括套筒53,上述套筒53套设在转筒51的外部,并且套筒53的中轴线和转筒51的中轴线共线。套筒53的外壁和座体3固定连接,并且套筒53和转筒51之间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鼻梁条的厚度,即当鼻梁条被磁性件52吸附并通过转筒51传送时,鼻梁条位于套筒53和转筒51的缝隙之间,并随转筒51做圆周运动。套筒53上开设有用于落料的放料槽531,本实施例中放料槽531开设在套筒53的最下端。当鼻梁条运动到放料槽531处,磁性件52缩回容纳槽中,使得鼻梁条从放料槽531处脱离转筒51。此外,本实施例中限位件55的上表面能够和套筒53的内壁接触或者留有一定的间隙,以避免干涉转筒51的运动。
[0041]
此外,套筒53的外侧壁上还嵌设有若干吸附件532,全部的吸附件532沿套筒53的轴向分布。吸附件532能够吸附上述鼻梁条,本实施例中吸附件532优选磁铁。同时,吸附件532的位置和切断组件的位置对应,为了提高鼻梁条切断和上料的效率,本实施例中,当转筒517在旋转的过程中切断组件会继续切断鼻梁条,以实现鼻梁条的连续切断和连续上料。因而在转筒51旋转上料的过程中,待切断的鼻梁条运动至转筒51和套筒53之间,并且能够被吸附件532吸附固定,然后再利用切断组件对鼻梁条进行切断处理。当磁性件52上吸附的鼻梁条与其脱离后,转筒51继续旋转,然后利用限位件55推动鼻梁条与吸附件532分离,并利用磁性件52固定鼻梁条,然后重复上述过程即可。
[0042]
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伸出部511、廓形部541和弹性件551,伸出部511和磁性件52连接,廓形部541和座体3连接,并且当伸出部511和廓形部541的凹陷部542配合时,伸出部511能够在弹性件551的驱动下靠近转筒51的中心,从而使得鼻梁条脱离转筒51。本实施例中伸出部511和限位件55的侧壁连接,并且上述伸出部511位于转筒51的端面处,廓形部541的凹陷部542位于落料位置处,本实施例中凹陷部542和放料槽531位于同一平面上。弹性件551和磁性件52连接,用来驱动磁性件52靠近转筒51的中心,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51为螺旋弹簧;同时弹性件551位于容纳槽和限位件55之间,以通过限位件55驱动磁性运动。
[0043]
为了使得伸出部511和廓形部541更加贴合,本实施例中廓形部541的侧壁呈弧形设置,并且顺着转筒51旋转的方向,廓形部541的曲率逐渐减小,当接近凹陷部542时其曲率为最小值。因而在转筒51旋转的过程中,随着伸出部511在廓形部541表面的运动,廓形部541能够不断推动伸出部511朝远离转筒51中心的方向运动,此时弹性件551处于拉伸状态;而当伸出部511运动到和廓形部541的凹陷部542结合的位置时,由于廓形部541位于凹陷部542处设计的高度差距,伸出部511会朝向转筒51的中心方向运动,此时弹性件551会将自身的弹性力转变为拉动限位件55运动的拉力,使得限位件55和磁性件52运动到容纳槽的内部,从而使得磁性和鼻梁条脱离。
[0044]
为了进一步使得伸出部511和廓形部541之间的运动更加平稳,本实施例中伸出部511优选橡胶轮或者轴承,利用与限位件55转动连接的伸出部511,能够进一步的减小伸出部511和廓形部541配合时产生的损伤。
[0045]
座体3上设置有与转筒51同心的固定筒54,固定筒54位于转筒51的端部;同时上述廓形部541设置在固定筒54的靠近转筒51的端面上。转筒51在旋转的过程中,伸出部511能够和廓形部541的表面接触,同时固定筒54的端面能够限制伸出部511沿其轴向位置的偏移,以保证其位置的准确性。
[0046]
上料装置还包括上料辊和传送轮13,其中上料辊和传送轮13均与机架1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传送轮13通过驱动件和机架1转动连接,从而利用传送轮13和鼻梁条之间的摩擦力实现鼻梁条的传送。
[0047]
焊接工位包括焊压辊6,其中焊压辊6的侧壁上设置有压条61,并且上述压条61的形状是基于口罩的形状设置的。利用焊压辊6以及设置在焊压辊6上的压条61能够实现布料的热压固定,从而将鼻梁条固定在布料内部。本实施例中焊压辊6是通过超声波焊接上述布料,超声波利用高频振动传递到焊压辊6上,当焊压辊6向布料施加压力时,相邻布料的表面相互摩擦从而形成分子层之间的融合,以将相邻的布料的固定。本实施例中上料装置将卷状的鼻梁条切断后,会将鼻梁条放置在位于上料装置下方的布料上;同时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需要将鼻梁条放置在布料之间。因而本实施例中位于口罩外层的布料从上料装置的上方通过,直接传输至焊接工位处,因而当将鼻梁条放置在布料上方后,位于上料装置下方的布料也会传输至焊接工位处,然后再利用焊压辊6实现布料的热焊固定,从而将鼻梁条固定在布料之间。
[0048]
切割工位包括滚刀7,利用滚刀7能够将多余的布料切除,从而成型口罩。
[0049]
为了保持布料的持续传输,本实施例中焊接工位和切割工位之间还设置有若干滚轴,利用与机体转动连接的滚轴能够保证布料在焊接工位和切割工位之间的运动。
[0050]
焊压辊6、滚刀7、第一驱动组件和转筒51均由传动装置共同驱动,本实施例中焊压辊6、滚刀7、压轮43和转筒51通过传动装置的连接,从而能够按照传动装置预设的传动比进行同步地运动。利用传动装置实现焊压辊6、滚刀7、压轮43和转筒51的同步运动能够避免对控制程序的反复调试,便于操作者后期使用;同时也能够保证上料装置、焊接工位和切割工位稳定地工作,提高了口罩机的工作性能。
[0051]
传动装置包括平面传动和空间传动,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能够通过平面传动和空间传动的组合实现焊压辊6、滚刀7、压轮43和转筒51的同步运动。其中,平面传动包括带传动副、链轮传动副或齿轮传动副;空间传动包括锥齿轮传动副或蜗轮蜗杆。本实施例中选用的链轮传动和锥齿轮传动的副的组合。
[0052]
机体上设置有驱动电机,电机通过链轮传动实现电机转矩的传递。然后通过链传动副和锥齿轮传动副的配合将电机的转矩传递给传送轮13,并能够通过传送轮13的转动带动鼻梁条的输送。同时转筒51也能够通过锥齿轮与驱动传送轮13的锥齿轮配合,从而带动转筒51旋转。同时压轮43能够通过链轮传动副与转筒51连接,从而能够实现压轮43和转筒51的同步运动。此外,焊压辊6和滚刀7的端部均设置有链轮,因而通过链传动副和锥齿轮传动副的配合能够将电机的转矩传递给焊压辊6和滚刀7。
[0053]
机架1上设置有调节组件,上述调节组件用于调整焊压辊6或者滚刀7,以保证焊压
辊6和/或滚刀7能够和布料始终贴合,以保证热焊以及切割时的稳定性以及位置的精确性。调节组件包括压块12和调节杆11,本实施例中压块12和焊压辊6和/或滚刀7锁定,同时调节杆11的下端部和压块12卡接固定,因而能够利用调节杆11驱动焊压辊6和/或滚刀7,从而实现对焊压辊6和/或滚刀7的调整。其中,调节杆11和机架1能够相对移动,然后通过紧固件等相对锁定,也可以设置调节杆11和机架1螺纹连接,以便于直接调整调节杆11。
[0054]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