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部转动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51951发布日期:2021-06-22 15:13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部转动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内部转动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对于注塑成型模具,是将熔融状的胶料注入至模具型腔中,待其冷却成型后脱模即可得到对应产品。

在胶料冷却成型过程中,可能会对模具型腔的内壁产生粘附作用。在脱模过程中,由于模具型腔中处于真空状态,如果不先破真空,则无法缓解产品粘模问题,进而造成脱模困难,产品容易被破坏等问题。

因此需要对现有模具进行改进,以使其能够实现自动化破真空,并且不影响产品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部转动的注塑模具,其能够避免产品的粘附,降低脱模难度,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部转动的注塑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公模和母模,所述母模包括:

母模板;

母模仁,所述母模仁设于所述母模板中;

至少一个滑块,所述滑块至少部分的设于所述母模仁和所述母模板之间;

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设于所述母模板背向所述母模仁的一端并能相对所述母模板沿开模方向移动,所述移动板面向所述母模板设有至少一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母模板后倾斜插入与其对应的所述滑块中,从而当所述移动板沿开模方向移动时,所述滑块能垂直于开模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母模仁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能绕一轴线转动的母模芯,所述母模芯面向所述母模板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从而当所述滑块垂直于开模方向移动时,所述母模芯能在所述母模仁中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包括插接部和滑动部,所述插接部设于所述母模板中,所述滑动部一端与所述插接部连接,另一端沿垂直于开模方向延伸至所述母模仁和所述母模板之间。

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柱倾斜15°插入至所述插接部中。

作为优选,所述母模仁上设有至少一个可供所述母模芯穿设的芯孔,所述母模芯的外壁与所述芯孔的内壁之间具有0.05-0.1mm的间隙。

进一步优选,所述母模芯和所述芯孔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母模芯面向所述母模板的一端设有挡片,所述滑块对应于所述挡片处设有开口槽,所述挡片设于所述开口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公模面向所述母模仁设有公模仁,所述公模仁中对应于所述母模芯设有公模芯,所述公模芯能够插入所述母模芯中,且当所述公模芯插入所述母模芯中时,所述母模芯面向所述公模仁的端面与所述公模仁之间具有0.02mm的间隙。

进一步优选,所述公模芯的外侧壁沿开模方向倾斜2°-5°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通过设置连接柱倾斜插入与其对应的滑块中,同时设置母模芯和滑块连接,从而当移动板沿开模方向移动时,连接柱带动滑块沿垂直于开模方向移动预设距离,进而使母模芯能够在芯孔中转动预设角度,当母模芯转动时,对模具型腔产生了破真空作用,从而能够避免产品的粘附,降低脱模难度,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通过设置母模芯的外壁和与其对应的芯孔的内壁之间具有0.05-0.1mm的间隙,使母模芯能够在与其对应的芯孔中转动。通过在母模芯和与其对应的芯孔之间设置了两个密封圈,从而时母模芯能够在芯孔中转动的同时,还能对母模芯进行定位,以提高本实施例模具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通过设置公模芯插入母模芯中时,母模芯的底端与公模仁上端之间具有0.02mm的间隙,能够防止母模芯和与其对应的公模芯插接不到位问题,从而避免产品产生毛边,提高产品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通过设置公模芯的外侧壁沿开模方向倾斜2°-5°设置,从而在模具合模时,公模芯插入母模芯中时,能够缓解公模芯和母模芯产生碰伤的问题,进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母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注塑模具合模时的部分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母模的部分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模仁和母模仁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公模仁;2-公模芯;3-母模板;4-母模仁;5-滑块;6-移动板;7-母模芯;8-挡片;9-密封圈;10-产品;

501-插接部;502-滑动部;503-开口槽;

601-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部转动的注塑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公模和母模,所述母模包括:

母模板3;

母模仁4,所述母模仁4设于所述母模板3中;

至少一个滑块5,所述滑块5至少部分的设于所述母模仁4和所述母模板3之间;

移动板6,所述移动板6设于所述母模板3背向所述母模仁4的一端并能相对所述母模板3沿开模方向移动,所述移动板6面向所述母模板3设有至少一个连接柱601,所述连接柱601穿过所述母模板3后倾斜插入与其对应的所述滑块5中,从而当所述移动板6沿开模方向移动时,所述滑块5能垂直于开模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母模仁4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能绕一轴线转动的母模芯7,所述母模芯7面向所述母模板3的一端与所述滑块5连接,从而当所述滑块5垂直于开模方向移动时,所述母模芯7能在所述母模仁4中转动。

参考附图1-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部转动的注塑模具,包括公模和母模。本实施例中母模设于公模的上方,开模方向为竖直方向。

公模包括公模仁1,在公模仁1中设有八个公模芯2。

母模包括母模板3、母模仁4、四个滑块5、母模芯7和移动板6。母模仁4设于母模板3中。母模仁4与公模仁1相对设置。在母模仁4中设有八个母模芯7,任意一个母模芯7均能在母模仁4中绕一轴线转动。八个母模芯7和八个公模芯2是一一对应设置的,以实现一模八穴。本实施例中公模芯2和母模芯7均是圆柱形。当公模和母模合模时,公模芯2能够插入与其对应的母模芯7中,从而在公模芯2和与其对应的母模芯7之间形成模具型腔,以成型产品10。

本实施例中任意一个滑块5包括插接部501和滑动部502。插接部501设于母模板3中并设于母模仁4的一侧。滑动部502的一端与插接部501连接,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至母模仁4和母模板3之间。在母模仁4上对应于每个滑块5的滑动部502均开设了两个可供母模芯7穿设的芯孔,即母模仁4上共设置了八个芯孔。芯孔设于与其对应的滑动部502的一侧。每个芯孔中均设有母模芯7。

任意一个母模芯7面向母模板3的一端设有挡片8。任意一个滑动部502对应于挡片8处设有开口槽503,即每个滑动部502上开设有两个开口槽503。挡片8的一端固定于母模芯7上,挡片8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至插入开口槽503中。

在母模板3的上方设有移动板6。移动板6能相对母模板3沿竖直方向移动。移动板6面向母模板3设有四个连接柱601。四个连接柱601是与四个滑块5是一一对应设置的。

任意一个连接柱601穿过母模板3后,再倾斜15°插入与其对应的滑块5的插接部501中,从而当移动板6沿竖直方向移动时,由于连接柱601倾斜15°插入滑块5的插接部501中,连接柱601可以带动与其对应的滑块5的滑动部502沿水平方向移动预设距离。当滑块5的滑动部502沿水平方向移动预设距离时,由于母模芯7通过挡片8和与其对应的滑动部502连接,从而在滑动部502的带动下,母模芯7能够在芯孔中转动预设角度。

本实施例公模芯2对应于模具型腔部分是曲面的,母模芯7对应于模具型腔部分也是曲面的。并且公模芯2和母模芯7的接触面是有一定粗糙度的。合模时,母模芯7和公模仁1之间具有间隙。

当对本实施例注塑模具开模时,注塑模具内部破真空。注塑模具的内部破真空后,作用于公模芯2和母模芯7使二者紧密压合的作用力被解除,母模芯7和公模芯2的分型面产生0.01-0.02mm微小间隙。当母模芯7未转动时,模具型腔中的产品10紧贴于母模芯7和公模芯2。当母模芯7相对公模芯2转动时,会对模具型腔中的产品10产生作用力,使产品10也发生转动,在产品10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公模芯2是固定的,产品10相对于母模芯7以及公模芯2会产生错位,从而使得气体能够进入产品10与母模芯7之间,以及使得气体能够进入产品10与公模芯2之间,实现了对模具型腔的破真空作用,使得产品10与母模芯7和公模芯2分开,从而能够避免产品10的粘附,降低脱模难度,提高加工效率。

为了使母模芯7能够在与其对应的芯孔中转动,母模芯7的外壁和与其对应的芯孔的内壁之间具有0.05-0.1mm的间隙。

由于母模芯7的外壁和与其对应的芯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为了防止母模芯7在芯孔中偏移,本实施例在母模芯7和与其对应的芯孔之间设置了两个密封圈9,从而时母模芯7能够在芯孔中转动的同时,还能对母模芯7进行定位,以提高本实施例模具的精确度。

本实施例中公模芯2插入母模芯7中时,母模芯7的底端与公模仁1的上端之间具有0.02mm的间隙。此间隙的设置,能够防止母模芯7和与其对应的公模芯2插接不到位问题。由于模具本身是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加工误差,如果不设置此间隙,则可能导致母模芯7的底端与公模仁1抵触时,公模芯2不能完全插入母模芯7中,从而导致产品10产生毛边,精确度降低。

本实施例中公模芯2的外侧壁沿开模方向倾斜2°-5°设置。即,公模芯2的上端面比其底端面要小,公模芯2呈锥状。从而在模具合模时,公模芯2插入母模芯7中时,能够缓解公模芯2和母模芯7产生碰伤的问题,进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