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力驱动模具活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56614发布日期:2021-03-16 22:1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力驱动模具活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电力驱动模具活动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目前模具活动机构目前常用的是侧向抽芯机构和顶出机构,这三种顶出结构均能实现产品的脱模,但成型设备的顶出杆、液压缸,都必须要通过液压系统方能实现其动作,但由于液压缸在使用后,液压油在回收利用方面远没达到环保要求,这是与环境保护和绿色制造技术相违背的,不符合制造业发展规律,气动机构需要空气压力机的作用方能实现,结构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新型电力驱动模具活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新型电力驱动模具活动机构,该装置包括下模和驱动机构,所述下模前后两端均锁固有光杆,所述下模顶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活动上模,所述活动上模外侧通过螺栓锁固有滑块,且滑块沿光杆进行滑动,所述驱动机构安设于下模内中部,所述驱动机构由电机、丝杆、顶出机构、活动转轴、轴座、支撑板和连杆组成,所述电机左端的输出轴与丝杆相连接,所述丝杆右端横向贯穿顶出机构,且丝杆左端贯穿下模进行伸出,所述丝杆左侧横向贯穿活动转轴,且与活动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丝杆左端与轴座圆心处相互插接,所述轴座左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板相互锁固,所述连杆设置有两根,所述连杆左端均沿活动转轴进行转动,且两根连杆右端分别通过转轴与两个活动上模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右端通过螺栓与下模相互锁固,所述电机左端通过螺栓与下模相互锁固。

优选的,所述顶出机构由活动管、支杆、外管、弹簧和推板组成,所述活动管顶端通过转轴与支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杆右端伸入至外管内,所述外管内部设置有弹簧,且支杆右端通过弹簧与外管弹性连接,所述外管顶端通过转轴与推板转动连接,所述推板嵌入至下模顶端壁内,所述丝杆横向贯穿活动管,且与活动管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杆光杆表面呈光滑状,且滑块内壁与光杆贴合。

优选的,所述电机左端的输出轴和丝杆呈同心设置,且丝杆左端与轴座呈同心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杆设置有两根,且两根连杆均从左至右向外倾斜。

优选的,所述支杆和外管呈同一直线,且支杆和外管从左至右向上倾斜。

优选的,所述支杆表面呈光滑状,且外管内壁与支杆贴合。

优选的,所述推板顶端面与下模顶端面呈同一平面,且下模顶端内壁与推板贴合。

优选的,所述丝杆采用硬质合金材质。

优选的,所述活动转轴和连杆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电力驱动模具活动机构,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电力驱动模具活动机构,通过设置了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电机作为动力进行驱动,通过电机驱动丝杆进行旋转,丝杆转动通过活动转轴和连杆对活动上模的开合进行控制,且丝杆与顶出机构相连接,在丝杆转动时驱动活动上模进行打开,且驱动顶出机构将塑性后的工件进行推出,采用电能作为动力,增加模具使用的环保效果,且使用操作简单,避免了需要采用不同的动力对模具的上模和顶出机构进行驱动,减少模具的动力提供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活动上模扩展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活动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顶出机构内部结构剖面图。

其中:下模-1、光杆-2、活动上模-3、滑块-4、驱动机构-5、电机-51、丝杆-52、顶出机构-53、活动转轴-54、轴座-55、支撑板-56、连杆-57、活动管-531、支杆-532、外管-533、弹簧-534、推板-5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电力驱动模具活动机构,包括下模1和驱动机构5,下模1前后两端均锁固有光杆2,下模1顶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活动上模3,活动上模3外侧通过螺栓锁固有滑块4,且滑块4沿光杆2进行滑动,驱动机构5安设于下模1内中部,驱动机构5由电机51、丝杆52、顶出机构53、活动转轴54、轴座55、支撑板56和连杆57组成,电机51左端的输出轴与丝杆52相连接,丝杆52右端横向贯穿顶出机构53,且丝杆52左端贯穿下模1进行伸出,丝杆52左侧横向贯穿活动转轴54,且与活动转轴54转动连接,丝杆52左端与轴座55圆心处相互插接,轴座55左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板56相互锁固,连杆57设置有两根,连杆57左端均沿活动转轴54进行转动,且两根连杆57右端分别通过转轴与两个活动上模3转动连接,支撑板56右端通过螺栓与下模1相互锁固,电机51左端通过螺栓与下模1相互锁固。

进一步的,所述顶出机构53由活动管531、支杆532、外管533、弹簧534和推板535组成,所述活动管531顶端通过转轴与支杆532转动连接,所述支杆532右端伸入至外管533内,所述外管533内部设置有弹簧534,且支杆532右端通过弹簧534与外管533弹性连接,所述外管533顶端通过转轴与推板535转动连接,所述推板535嵌入至下模1顶端壁内,所述丝杆52横向贯穿活动管531,且与活动管531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光杆2光杆表面呈光滑状,且滑块4内壁与光杆2贴合,对滑块4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即对活动上模3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51左端的输出轴和丝杆52呈同心设置,且丝杆52左端与轴座55呈同心设置,使电机51左端通过输出轴带动丝杆52进行同心转动,通过轴座55对丝杆52左端圆心处进行支撑,且保证丝杆52的旋转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57设置有两根,且两根连杆57均从左至右向外倾斜,使活动转轴54向右移动时通过连杆57推动两个活动上模3向外扩展。

进一步的,所述支杆532和外管533呈同一直线,且支杆532和外管533从左至右向上倾斜,使外管531向右移动时通过支杆532和外管533向上推动推板535。

进一步的,所述支杆532表面呈光滑状,且外管533内壁与支杆532贴合,对外管533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推板535顶端面与下模1顶端面呈同一平面,且下模1顶端内壁与推板535贴合,对推杆535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52采用硬质合金材质,硬度高,不易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转轴54和连杆57均采用不锈钢材质,不易生锈,且硬度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新型电力驱动模具活动机构,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在使用前,首先将该模具的下模1固定在所需的位置上,然后将电机51与外部带有电源的控制设备相连接,且将活动上模3与外部注料枪相连接;

第二,在使用时,对活动上模3内进行注料,通过活动上模3和下模1进行塑性;

第三,在塑性后需要将塑性后的工件进行推出时,控制电机51产生动力通过输出轴带动丝杆52右端圆心处进行旋转,丝杆52转动时通过与外管531和活动转轴54之间的螺纹配合带动外管531和活动转轴54向左进行移动,由于支杆532表面呈光滑状,且外管533内壁与支杆532贴合,对外管533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支杆532挤压弹簧534伸入至外管533内,由于光杆2光杆表面呈光滑状,且滑块4内壁与光杆2贴合,对滑块4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即对活动上模3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且由于连杆57设置有两根,且两根连杆57均从左至右向外倾斜,使活动转轴54向右移动时通过连杆57推动两个活动上模3向外扩展,活动上模3外侧的滑块4沿光杆2向外活动,使活动上模3进行打开,通过弹簧534产生弹性势能向上推动推板535,由于支杆532和外管533呈同一直线,且支杆532和外管533从左至右向上倾斜,使外管531向右移动时通过支杆532和外管533向上推动推板535,且由于下模1顶端内壁与推板535贴合,对推杆535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使推板535竖直向上将塑性后的工件进行推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新型电力驱动模具活动机构,通过设置了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通过电机51作为动力进行驱动,通过电机51驱动丝杆52进行旋转,丝杆52转动通过活动转轴54和连杆57对活动上模3的开合进行控制,且丝杆52与顶出机构53相连接,在丝杆52转动时驱动活动上模3进行打开,且驱动顶出机构53将塑性后的工件进行推出,采用电能作为动力,增加模具使用的环保效果,且使用操作简单,避免了需要采用不同的动力对模具的上模和顶出机构53进行驱动,减少模具的动力提供需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