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PU风扇成型用立式注塑机机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96472发布日期:2021-01-12 07:2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CPU风扇成型用立式注塑机机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cpu风扇成型用立式注塑机机台。



背景技术:

现有cpu风扇成型工艺包括选配模芯、凸轮插片、装入马达壳、模芯嵌入模具、合模注塑、机器人取出产品及取出模芯,如此往复,即可一体化生产出带有静音环的风扇。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合模注塑环节中用到的立式注塑机,由于其机台上缺乏自动定位夹持机构,需要人工频繁拆装模芯、模具,操作量较大;同时机台本身不具备旋转调节功能,与下一工位中的abb机器人距离较远,使得abb机器人需要深入注塑机中进行取放操作,该运行轨迹较长,会造成机器人负载增大、稳定性降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cpu风扇成型用立式注塑机机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pu风扇成型用立式注塑机机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cpu风扇成型用立式注塑机机台,包括机箱、固定座、转动座、转动板以及安置平台,所述机箱顶端的一侧固定有plc控制器,所述机箱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座,且固定座顶部的一侧水平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固定座的正上方设置有转动座,且转动座的底端位于固定座的内部,所述转动座底部的两侧皆水平安装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皆穿过固定座,并且其中一个第一转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顶部的中心位置处竖直设置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延伸至转动座的上方并与转动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且转动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水平固定有双向电动伸缩杆,所述双向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皆延伸至转动板的外侧并竖直安装有夹板,所述双向电动伸缩杆正上方的转动板顶端安装有安置平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箱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槽,且夹板、安置平台皆位于通槽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座与转动座皆呈“凵”型结构并相对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分别通过轴承座与固定座、转动座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板的两外侧壁上皆水平安装有滑槽,且滑槽皆呈“凹”型结构,所述夹板的底端皆固定有滑块,且滑块皆与对应的滑槽滑动连接并构成限位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板顶端的高度皆大于安置平台顶端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注塑模具放置在安置平台上,再利用双向电动伸缩杆的两输出端带动夹板同步伸缩,并通过滑块在“凹”型的滑槽中滑动限位,使得注塑模具恰好被固定于安置平台上的中心位置处,从而便于注塑模具的定位拆装;

2、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转轴,使得转动座到安置平台之间的整体在通槽中沿竖直面旋转,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二转轴,使得转动板到安置平台之间的整体沿水平面旋转,并通过轴承座和相对分布的“凵”型结构维持旋转稳定,从而方便下一工位取出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cpu风扇成型用立式注塑机机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cpu风扇成型用立式注塑机机台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cpu风扇成型用立式注塑机机台中转动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plc控制器;3、通槽;4、固定座;5、第一电机;6、转动座;7、第一转轴;8、第二电机;9、第二转轴;10、轴承座;11、转动板;12、滑槽;13、双向电动伸缩杆;14、夹板;15、滑块;16、安置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cpu风扇成型用立式注塑机机台,包括机箱1、固定座4、转动座6、转动板11以及安置平台16,机箱1顶端的一侧固定有plc控制器2,机箱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座4,且固定座4顶部的一侧水平设置有第一电机5,固定座4的正上方设置有转动座6,且转动座6的底端位于固定座4的内部,转动座6底部的两侧皆水平安装有第一转轴7,且第一转轴7皆穿过固定座4,并且其中一个第一转轴7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座6顶部的中心位置处竖直设置有第二电机8,且第二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二转轴9,第二转轴9的顶端延伸至转动座6的上方并与转动板11的底端固定连接,且转动板1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水平固定有双向电动伸缩杆13,双向电动伸缩杆13的输出端皆延伸至转动板11的外侧并竖直安装有夹板14,双向电动伸缩杆13正上方的转动板11顶端安装有安置平台16。

在图1、图2以及图3中:机箱1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槽3,且夹板14、安置平台16皆位于通槽3的内部,用于提供旋转所需的空间;固定座4与转动座6皆呈“凵”型结构并相对分布,方便安装并构成限位;第一转轴7、第二转轴9分别通过轴承座10与固定座4、转动座6转动连接,用于维持传动处的稳定性;

在图2中:转动板11的两外侧壁上皆水平安装有滑槽12,且滑槽12皆呈“凹”型结构,夹板14的底端皆固定有滑块15,且滑块15皆与对应的滑槽12滑动连接并构成限位结构,用于限位引导,避免伸缩轨迹偏移;夹板14顶端的高度皆大于安置平台16顶端的高度,用于与注塑模具接触;

该plc控制器2的型号可为tc45,该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8的型号皆可为mr-j2s-20a,该双向电动伸缩杆13的型号可为ynt-05,且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8以及双向电动伸缩杆13的输入端皆与plc控制器2输出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操控plc控制器2,使得双向电动伸缩杆13的两输出端完全伸展,随后,将注塑模具放置在安置平台16上,控制双向电动伸缩杆13的两输出端同步回缩,与此同时,夹板14底端的滑块15在对应的“凹”型的滑槽12中限位滑动,直至夹板14恰好将注塑模具固定于安置平台16上的中心位置处,该操作方式简单便捷,易于更换注塑模具;

另外,每完成一次注塑工作后,在plc控制器2的控制下,第一电机5将驱动第一转轴7,使得转动座6到安置平台16之间的整体在通槽3的范围内沿竖直面旋转0°~45°,同时通过第二电机8驱动第二转轴9,使得转动板11到安置平台16之间的整体沿水平面旋转0°~180°,其中,固定座4与转动座6皆呈“凵”型结构,则转动座6关于固定座4旋转的同时保持限位,而第一转轴7、第二转轴9分别通过轴承座10与固定座4、转动座6转动连接,用于维持旋转状态的相对稳定,从而方便下一工位中abb机器人自动取出产品。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cpu风扇成型用立式注塑机机台,包括机箱(1)、固定座(4)、转动座(6)、转动板(11)以及安置平台(1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顶端的一侧固定有plc控制器(2),所述机箱(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座(4),且固定座(4)顶部的一侧水平设置有第一电机(5),所述固定座(4)的正上方设置有转动座(6),且转动座(6)的底端位于固定座(4)的内部,所述转动座(6)底部的两侧皆水平安装有第一转轴(7),且第一转轴(7)皆穿过固定座(4),并且其中一个第一转轴(7)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6)顶部的中心位置处竖直设置有第二电机(8),且第二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二转轴(9),所述第二转轴(9)的顶端延伸至转动座(6)的上方并与转动板(11)的底端固定连接,且转动板(1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水平固定有双向电动伸缩杆(13),所述双向电动伸缩杆(13)的输出端皆延伸至转动板(11)的外侧并竖直安装有夹板(14),所述双向电动伸缩杆(13)正上方的转动板(11)顶端安装有安置平台(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风扇成型用立式注塑机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槽(3),且夹板(14)、安置平台(16)皆位于通槽(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风扇成型用立式注塑机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与转动座(6)皆呈“凵”型结构并相对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风扇成型用立式注塑机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7)、第二转轴(9)分别通过轴承座(10)与固定座(4)、转动座(6)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风扇成型用立式注塑机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11)的两外侧壁上皆水平安装有滑槽(12),且滑槽(12)皆呈“凹”型结构,所述夹板(14)的底端皆固定有滑块(15),且滑块(15)皆与对应的滑槽(12)滑动连接并构成限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风扇成型用立式注塑机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4)顶端的高度皆大于安置平台(16)顶端的高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PU风扇成型用立式注塑机机台,包括机箱、固定座、转动座、转动板以及安置平台,所述机箱顶端的一侧固定有PLC控制器,所述机箱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正上方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底部的两侧皆水平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转动座顶部的中心位置处竖直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延伸至转动座的上方并与转动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且转动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水平固定有双向电动伸缩杆,所述双向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皆延伸至转动板的外侧并竖直安装有夹板,所述双向电动伸缩杆正上方的转动板顶端安装有安置平台。本实用新型不仅便于注塑模具的定位拆装,而且方便下一工位取出产品。

技术研发人员:胡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本合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1
技术公布日:2021.0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