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流道的塑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33554发布日期:2021-06-04 18:3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流道的塑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流道的塑胶模具。


背景技术:

2.塑胶模具,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塑料模具的简称。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使用到的各种工具和产品,大到机床的底座、机身外壳,小到一个胚头螺丝、纽扣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的外壳,无不与模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模具的形状决定着这些产品的外形,模具的加工质量与精度也就决定着这些产品的质量。因为各种产品的材质、外观、规格及用途的不同,模具分为了铸造模、锻造模、压铸模、冲压模等非塑胶模具,以及塑胶模具。
3.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模具中个腔室的充分填充,需要控制注入塑料溶液的速度,但是目前制造相对应的大口径或小口径的流道,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情况更换流道。在更换过程中,需要将母模板取下并拆卸,操作繁琐且浪费时间,使得生产效率降低。
4.现有公开的一种可调节流道的塑胶模具,申请号cn201921853224.1,通过设置公模板、母模板和伸缩杆、注塑流道、调节机构,限位盘通过所述传送带连接,该可调节流道的塑胶模具可调节流道大小控制流速,但是该可调节流道的塑胶模具在使用时,存在调节步骤较为繁琐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设计一种可调节流道的塑胶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流道的塑胶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可调节流道的塑胶模具调节步骤较为繁琐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流道的塑胶模具,包括下模座和上模座,所述下模座顶部内呈规则矩阵开设有四组连接槽,所述上模座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下模座顶部中心处内开设有模腔,所述上模座底部固定设有模块,所述模块与上模座内开设有注塑流道,且上模座内开设有调节通道,所述调节通道内活动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内开设有流道口,所述上模座内对立开设有两组内螺纹通道,所述调节块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块,所述辅助块内固定穿设有轴承。
7.优选的,所述活动杆呈与四组连接槽同规则共设有四组,且活动杆与连接槽形状相匹配。
8.优选的,所述注塑流道呈柱形结构,且注塑流道贯穿上模座顶部外侧与模块底部外侧。
9.优选的,所述调节通道与注塑流道内相接通,且调节通道与调节块均呈长方体结构,所述调节块高度、宽度均与调节通道的高度、宽度相匹配,且调节块长度大于调节通道的长度。
10.优选的,所述流道口共设有五组,且流道口呈柱形通道,且五组流道口的圆心等距
设置,五组流道口的直径长度依次递增,且直径长度最大的一组流道口与注塑流道直径长度相等。
11.优选的,所述内螺纹通道内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共设有两组,且两组螺杆分别固定于两组轴承的内圈中。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调节流道的塑胶模具通过设置与注塑流道相接通的调节通道,在调节通道内设置可活动的调节块,通过调节块内五组不同的流道口实现调节的作用,通过两组螺杆在内螺纹通道内的连接便于对调节块进行控制,该可调节流道的塑胶模具操作简单,避免了更换流道需要拆卸上、下模座的问题,便于使用,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流道的塑胶模具俯视结构剖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流道的塑胶模具部分正面结构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流道的塑胶模具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流道的塑胶模具的调节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下模座,2、上模座,3、连接槽,4、活动杆,5、模腔,6、模块,7、注塑流道,8、调节通道,9、调节块,10、流道口,11、内螺纹通道,12、辅助块,13、轴承,14、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流道的塑胶模具,包括下模座1和上模座2,下模座1顶部内呈规则矩阵开设有四组连接槽3,上模座2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4,活动杆4呈与四组连接槽3同规则共设有四组,且活动杆4与连接槽3形状相匹配,通过四组活动杆4在连接槽3的连接,对上模座2与下模座1相连接具有定位作用,稳定性高,下模座1顶部中心处内开设有模腔5,上模座2底部固定设有模块6,模块6与上模座2内开设有注塑流道7,注塑流道7呈柱形结构,且注塑流道7贯穿上模座2顶部外侧与模块6底部外侧,当上模座2底面运动至与下模座1顶面相接时,模块6位于模腔5内,从而通过注塑流道7可将流体注入到模腔5内,且上模座2内开设有调节通道8,调节通道8内活动连接有调节块9,调节通道8与注塑流道7内相接通,且调节通道8与调节块9均呈长方体结构,调节块9高度、宽度均与调节通道8的高度、宽度相匹配,且调节块9长度大于调节通道8的长度,调节块9内开设有流道口10,流道口10共设有五组,且流道口10呈柱形通道,且五组流道口10的圆心等距设置,五组流道口10的直径长度依次递增,且直径长度最大的一组流道口10与注塑流道7直径长度相等,这样可通过移动调节块10的位置,使得相应的一组流道口10与注塑流道7位置相对应,从而通过五组流道口10可起到对注塑流道7的调节作用,上模座2内对立开设有两组内螺纹通道11,调节块9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块12,辅助块12内固定穿设有轴承13,内螺纹通道11内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螺杆14,螺杆14共设有两组,且两组螺杆14分别固
定于两组轴承13的内圈中,通过转动两组螺杆14可对调节块9进行位置调节作用,并且通过内螺纹通道11使得调节块9与两组辅助块12稳定性高。
20.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可调节流道的塑胶模具时,先将四组活动杆4分别在四组连接槽3内,并且使得上模座2底面运动至与下模座1顶面相接时,模块6位于模腔5内,从而通过注塑流道7可将流体注入到模腔5内,工作人员可通过转动两组螺杆14,从而带动两组辅助块12与调节块9同步移动,进而根据实际加工需求,将相应的一组流道口10调节至与注塑流道7位置相对应,最后可通过注塑流道7进行注塑工作,以上为本可调节流道的塑胶模具工作过程。
21.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