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捏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02988发布日期:2021-12-08 19:5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轴捏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捏合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双轴捏合装置。


背景技术:

2.捏合机是对高粘度、弹塑性物料的捏合、混炼、硫化、聚合的理想设备,捏合机可用于生产硅橡胶、密封胶、热熔胶、食品胶基、医药制剂等,捏合机是一种特殊的混合搅拌设备,采用并排相切差速型排列,即一个搅拌桨的速度快,一个搅拌桨的速度慢,以便于产生剪切力,不同的桨速使得混炼的物料能够迅速剪切,从而使物料能够混合均匀。
3.根据公开号为cn211964057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稳定的捏合机装置,其通过电机的外力带动下,使得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实现了同方向的转动,从而使第一绕轮和第二绕轮同步进行收放线的动作,完成对捏合机的拉力牵引,从而使捏合机在两个立撑板之间做倾斜的动作,方便将捏合机中调配好的物料倾倒出去,更加省时省力,但是在捏合机在进行倾倒时,处于底部间隙和角落里的物料容易粘结于装置内部,使得清料不够彻底,同时在捏合机对物料混合过程中,通常采用搅拌桨进行搅拌,但是在物料搅拌过程中物料容易受到搅拌桨搅拌产生的离心力,从而使得部分物料被甩至边缘位置,进而使得该部分物料混合不均。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轴捏合装置,以解决物料清除不够彻底和物料被甩至边缘位置导致混合不均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轴捏合装置,包括捏合机,所述捏合机的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捏合机的一侧安装有操作台,所述捏合机的外表面下方安装有出料门,所述捏合机的顶部中间贯穿有进料管,所述捏合机的顶部两侧均通过电动推杆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至捏合机内部下方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两侧均固定有搅拌桨,所述捏合机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均料组件,所述捏合机的背部下方设置有清料组件。
6.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搅拌桨自上而下均匀分布,一个所述搅拌桨至捏合机顶部的距离大于出料门和电动推杆的高度。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电动推杆运行后,可推动调节板朝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二电机、驱动轴和搅拌桨朝上移动,进而可让出料门打开后,物料可更快速的排出,不会被挡住。
8.进一步的,所述均料组件包括有安装于捏合机外表面两侧的第一电机,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均贯穿至捏合机的内部并连接有传动辊,两个所述传动辊的外表面均套接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两侧上方均设置有导料板。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捏合机对物料混合过程中,如物料处于边缘位置,可通过第一电机运行,让传动辊带动输送带移动,从而将处于边缘位置的物料输送至捏合机中
间位置,通过输送带往复移动可让物料持续保持于被搅拌桨混合状态,使得物料混合更加全面。
10.进一步的,所述导料板朝输送带的内部中间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输送带位于多个所述搅拌桨的下方。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物料处于边缘位置后会被导料板引导并落在输送带上,以便输送带可输送物料。
12.进一步的,所述清料组件包括有安装于捏合机背部的推料板,所述推料板的一侧固定有贯穿至捏合机外部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推拉杆。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清料时,使用者可将出料门打开,之后物料可通过出料门排出,且使用者可通过转轴转动推拉杆至与固定杆持平,之后再推动推拉杆,从而可让推料板朝出料门方向移动,将处于输送带上的物料推出,使得物料清出更加彻底。
14.进一步的,所述推料板位于输送带的一侧上方,所述推料板的底部与输送带的顶部相贴合,所述推拉杆和固定杆均与捏合机的背部滑动配合。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推料板将位于输送带上的物料推出,使得推拉杆和固定杆均可以在捏合机的背部往复滑动。
16.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台分别与电动推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使用者通过使用操作台分别对电动推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进行控制。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清料组件,当需要清料时,使用者可将出料门打开,之后物料可通过出料门排出,且通过电动推杆运行,可推动调节板朝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二电机、驱动轴和搅拌桨朝上移动,物料可更快速的排出,不会被挡住,同时使用者可通过转轴转动推拉杆至与固定杆持平,之后再推动推拉杆,从而可让推料板朝出料门方向移动,将处于输送带上的物料推出,使得物料清出更加彻底,避免了物料清除不够彻底的情况;
2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均料组件,在捏合机对物料混合过程中,如物料处于边缘位置,可通过第一电机运行,让传动辊带动输送带移动,从而将处于边缘位置的物料输送至捏合机中间位置,通过输送带往复移动可让物料持续保持于被搅拌桨混合状态,使得物料混合更加全面,避免了物料被甩至边缘位置导致混合不均的情况。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捏合机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捏合机的侧剖罩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图。
25.图中:1、捏合机;2、底座;3、操作台;4、出料门;5、进料管;6、电动推杆;7、调节板;8、均料组件;801、第一电机;802、传动辊;803、输送带;804、导料板;9、第二电机;10、驱动轴;11、搅拌桨;12、清料组件;1201、推料板;1202、固定杆;1203、转轴;1204、推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8.一种双轴捏合装置,如图所示1

4,包括捏合机1,捏合机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2,捏合机1的一侧安装有操作台3,操作台3分别与电动推杆6、第一电机801和第二电机9电性连接,以便使用者通过使用操作台3分别对电动推杆6、第一电机801和第二电机9进行控制,捏合机1的外表面下方安装有出料门4,捏合机1的顶部中间贯穿有进料管5,捏合机1的顶部两侧均通过电动推杆6连接有调节板7,调节板7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至捏合机1内部下方的驱动轴10,驱动轴10的两侧均固定有搅拌桨11,搅拌桨11设置有多个,多个搅拌桨11自上而下均匀分布,一个搅拌桨11至捏合机1顶部的距离大于出料门4和电动推杆6的高度,使得在电动推杆6运行后,可推动调节板7朝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二电机9、驱动轴10和搅拌桨11朝上移动,进而可让出料门4打开后,物料可更快速的排出,不会被挡住,捏合机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均料组件8,捏合机1的背部下方设置有清料组件12。
29.参阅图1

4,均料组件8包括有安装于捏合机1外表面两侧的第一电机801,两个第一电机801的输出端均贯穿至捏合机1的内部并连接有传动辊802,两个传动辊802的外表面均套接有输送带803,输送带803的两侧上方均设置有导料板804导料板804朝输送带803的内部中间方向向下倾斜设置,输送带803位于多个搅拌桨11的下方,使得物料处于边缘位置后会被导料板804引导并落在输送带803上,以便输送带803可输送物料,且在捏合机1对物料混合过程中,如物料处于边缘位置,可通过第一电机801运行,让传动辊802带动输送带803移动,从而将处于边缘位置的物料输送至捏合机1中间位置,通过输送带803往复移动可让物料持续保持于被搅拌桨11混合状态,使得物料混合更加全面。
30.参阅图1

4,清料组件12包括有安装于捏合机1背部的推料板1201,推料板1201位于输送带803的一侧上方,推料板1201的底部与输送带803的顶部相贴合,以便推料板1201将位于输送带803上的物料推出,推料板1201的一侧固定有贯穿至捏合机1外部的固定杆1202,固定杆1202的一端通过转轴1203连接有推拉杆1204,推拉杆1204和固定杆1202均与捏合机1的背部滑动配合,使得推拉杆1204和固定杆1202均可以在捏合机1的背部往复滑动,且当需要清料时,使用者可将出料门4打开,之后物料可通过出料门4排出,且使用者可通过转轴1203转动推拉杆1204至与固定杆1202持平,之后再推动推拉杆1204,从而可让推料板1201朝出料门4方向移动,将处于输送带803上的物料推出,使得物料清出更加彻底。
31.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使用者通过进料管5将物料投入捏合机1中,之后第二电机9运行可通过驱动轴10让搅拌桨11对物料混合,且在捏合机1对物料混合过程中,如物料处于边缘位置,可通过第一电机801运行,让传动辊802带动输送带803移动,从而将处于边缘位置的物料输送至捏合机1中间位置,通过输送带803往复移动可让物料持续保持于被搅拌桨11混合状态,使得物料混合更加全面,待物料混合完毕需要清料时,使用者可将出料门4打开,之后物料可通过出料门4排出,且通过电动推杆6运行,可推动调节板7朝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二电机9、驱动轴10和搅拌桨11朝上移动,物料可更快速的排出,不会被挡
住,同时使用者可通过转轴1203转动推拉杆1204至与固定杆1202持平,之后再推动推拉杆1204,从而可让推料板1201朝出料门4方向移动,将处于输送带803上的物料推出,使得物料清出更加彻底。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