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链下止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4512发布日期:2021-11-25 12:35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链下止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拉链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拉链下止注塑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常用的拉链生产方法为注塑机注塑一体成型法,该方法中所使用到的注塑机在完成注塑后,会将成品会脱模并堆积在模具下方,需要人工进行收集和搬运。这一过程需要机器停机,占用了生产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传统注塑机存在着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注塑机的生产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拉链下止注塑机。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拉链下止注塑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拉链下止注塑机,包括注射机构、与注射机构上端相连通的料斗、套设在注射机构外侧的限位板、穿设在限位板内的导向柱、套设在导向柱上的支撑板、设在支撑板上的下模组、设在下模组上的上模组、设在上模组上的压模液压缸和设在下模组一侧的输送带;所述下模组顶部两侧设有挡板;所述下模组穿设有脱模棒。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给本技术中的拉链下止注塑机通电后,注射机构能将来自料斗的工程塑料颗粒加热融化并挤压到上模组和下模组构成的模具的空腔当中,压模液压缸对上模组施加一定的压力保压一段时间后,上模组上升,下模组下降,成品脱模并翻滚到一侧的输送带上,由输送带运输到合适位置。整个生产过程减少了人力劳动,达到了提高设备生产效率的效果。
8.可选的,注射机构包括输料液压缸、设在输料液压缸下的输料管、设在输料管内的螺杆、设在螺杆一端的注射头、设在螺杆另一端的驱动电机和设在输料管外侧的电磁加热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射机构能够完成对工程塑料颗粒的加热、送料和挤压注射。其中,螺杆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发生旋转,工程塑料颗粒通过螺旋输料的方式被螺杆运送到注射端。工程塑料颗粒在运送过程中被电磁加热器加热融化成液态,螺杆在输料液压缸的推动下将液态的工程塑料推向注射头,并由注射头注射到模具的型腔中。完成注射后螺杆在液压缸的作用下上升,在驱动马达的作用下反转并将液态工程塑料积蓄在螺杆前端,准备进行下一次注射。这种注塑方案的生产周期连续性强,并且不需要保持非常大的锁模力,能够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的效果。
10.可选的,螺杆靠近料斗一端的螺距大于另一端的螺距。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入料口端的螺距较大,能够容纳较多的 未完全融化的工程塑料颗粒,提高运输效率。螺杆注射头端的螺距较小,便于对注塑量进行控制,提高注塑产品的品质。
12.可选的,注射头中设有止逆滚珠。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逆滚珠能在螺杆挤压注塑的过程中封闭运送液态工程塑料的通道,避免液态工程塑料因被挤压受到反作用力而回流到螺杆处的现象造成注塑产品出现空腔等质量问题出现。
14.可选的,导向柱底部设有圆盘,所述圆盘设有螺栓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大导向柱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导向柱对本技术中的拉链下止注塑机的支撑更牢固。圆盘上的螺栓孔可以安装地脚螺栓,进一步增加稳固性。
16.可选的,下模组包括设在顶部两侧的挡板、设在支撑板上的气缸、设在气缸上的下模板和穿设在下模板中的脱模棒。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能够控制下模板下降,脱模棒可以将注塑产品顶起脱离模具,使注塑产品向一侧翻滚至输送带上。成品注塑件再由输送带运输到指定位置。下模板顶部的挡板能够避免注塑产品滚落。
18.可选的,上模组包括套设在导向柱上的上模板、与上模板一侧相连的软管和与软管相连的循环水泵。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组可以通过循环水冷的方式对注塑产品进行迅速降温,降低注塑产品在模具型腔冷却所需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0.可选的,上模板的上表面设有注射孔,所述上模板内设有循环水管道。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射孔为注射头插入预留了空间,提高了注射机构与上模板配合的密封性。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本技术中的下模板的结构设计能够使注塑产品成型后自动脱模并由输送带运送到指定位置,使本技术中的拉链下止注塑机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
24.2.本技术中的导向柱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导向柱对整体结构的支撑更牢固;
25.3.本技术中的上模组采用了循环水冷的冷却方式,降低了注塑产品在型腔中冷却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拉链下止注塑机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拉链下止注塑机的剖面机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注射机构;11、输料液压缸;12、输料管;13、螺杆;14、注射头;141、止逆滚珠;15、驱动电机;16、电磁加热器;2、料斗;3、限位板;4、导向柱;41、圆盘;411、螺栓孔;5、支撑板;6、下模组;61、挡板;62、气缸;63、下模板;64、脱模棒;7、上模组;71、上模板;72、软管;73、循环水泵;711、注射孔;712、循环水管道;8、压模液压缸;9、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拉链下止注塑机。参照图1和图2,拉链下止注塑机包括注射机构1、料斗2、限位板3、导向柱4、支撑板5、下模组6、上模组7、压模液压缸8和输送带9。其
中,导向柱4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限位板3套设在导向柱4的上端,支撑板5套设在导向柱4的下端。注射机构1穿设在限位板3内,料斗2固定连接在注射机构1的顶端。下模组6固定连接在支撑板5上,上模组7套设在导向柱4上,位于下模组6的上方。压模液压缸8上端与限位板3固定连接,下端与上模组7固定连接。输送带9安装在下模组6的一侧。
31.首先,注射机构1会将料斗2内的物料加热并运输到注射端注入到上模组7和下模组6形成的型腔中,上模组7在压模液压缸8的压力作用下保压一段时间后向上升起,下模组6下降,注塑产品从模具中脱出并翻滚向一侧的输送带9,由输送带9运送到指定位置。
32.参照图1和图2,注射机构1包括输料液压缸11、输料管12、螺杆13、注射头14、驱动电机15和电磁加热器16。其中,输料液压缸11可以是内含一个活塞的圆柱形缸体,输料液压缸1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限位板3上。输料管12可以是圆柱形筒体,输料管12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上模组7固定连接。螺杆13的一端通过万向接轴与输料液压缸11的伸缩端相连,另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注射头14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在限位板3上,驱动电机15与螺杆13之间采用齿轮传动。电磁加热器1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输料管12的外壁上。止逆滚珠141可以是金属球体,安装在注射头14的内的空腔中。
33.参照图1和图2,料斗2可以是矩形的金属箱体,料斗2的出料口与输料管12的上端通过橡胶软管固定连接。
34.参照图1和图2,限位板3可以是中央开设有圆孔的矩形金属板,圆孔的大小应与输料管12的外径大小相同。限位板3的四个角开设有四个圆孔。
35.参照图1和图2,导向柱4包括圆盘41,圆盘41上开设有螺栓孔411。导向柱4可以是四根金属圆柱,导向柱4穿设在限位板3上的四个圆孔中,且与限位板3过盈配合。其中,圆盘41可以是表面开设有螺栓孔411的金属圆盘,圆盘41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导向柱4的底端。
36.参照图1和图2,支撑板5可以是套设在导向柱4上的矩形金属板,支撑板5与导向柱4之间采用过盈配合。
37.参照图1和图2,下模组6包括挡板61、气缸62、下模板63和脱模棒64。其中,挡板61可以是两块大小相等矩形金属片,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下模板63的顶端。气缸6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支撑板5上,气缸62的伸缩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下模板6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脱模棒64可以是一根穿设在下模板63中的金属棍,脱模棒64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支撑板5上。
38.参照图1和图2,上模组7包括上模板71、软管72和循环水泵73。其中,上模板7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输料管12的底端,软管72可以是两根橡胶管,一端连接在上模板71的一侧,另一端连接循环水泵73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上模板71的上表面开设有锥形的注射孔711,内部开设有回形循环水管道712。
39.参照图1和图2,压模液压缸8的伸缩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上模板71的上表面,压模液压缸8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限位板3的下表面。
40.参照图1和图2,输送带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下模板63的一侧。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拉链下止注塑机的实施原理为:本技术中的拉链下之注塑机在通电后,螺杆13在驱动电机15的带动下开始旋转,螺杆13上的螺纹将颗粒状的工程塑料颗粒运向注射端,运输的过程中电磁加热器16将颗粒状的工程塑料颗粒加热成液态。注射头
14处的液态工程塑料达到了注塑量后,输料液压缸11将螺杆13压下,注射头14将液态工程塑料注射到上模组7和下模组6形成的型腔中,压模液压缸8对上模组7施加压力使型腔内达到一定的压强。在这一过程中,循环水泵73将循环冷却水从软管72内泵入到上模板71中,循环冷却水沿着循环水管道712流回到循环水泵73处,并为模具中的注塑件降温,使其快速冷却成型。注塑件冷却成型后,气缸62控制下模板63下降,脱模棒64将成品的注塑件顶起完成脱模,注塑件沿着挡板61预设的轨道翻滚到输送带9上,并由输送带9运送到指定为设置。
42.完成注塑后,螺杆13在驱动电机15的作用下发生反转,在输料液压缸11的作用下向上升起,并将液态的工程塑料留在注射端,准备进行下一次注塑。气缸62将下模板63向上顶起,压模液压缸8将上模板71压下,上模板71和向下模板63重新闭合形成型腔,准备进行下一次注塑。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