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树脂盖板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45191发布日期:2022-05-07 15:5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复合树脂盖板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复合树脂盖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复合树脂盖板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技术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3.传统的盖板多采用球磨铸铁材质,这种盖板不美观,重量较重,脆性大,同时容易被盗贼卖废铁,因此,复合树脂盖板是目前常用的盖板,该盖板包括内置的钢筋和外置的复合树脂。
4.内置的钢筋需要通过组装、焊接形成内置的钢筋骨架,为复合树脂盖板提供钢筋骨架,钢筋形成钢筋骨架的质量和速度会影响盖板的成型速度的成型质量,而树脂与钢筋的结合的速度和质量也会影响盖板的成型速度和成型质量,因此,复合树脂盖板生产时的自动化程度和检测点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复合树脂盖板生产装置。
6.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复合树脂盖板生产装置,利用生产装置完成复合树脂盖板的成型,其中包括钢筋骨架的成型,还包括钢筋骨架的转运和原材料复合树脂的转运。
7.为实现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8.复合树脂盖板生产装置,包括按压成型装置、钢筋成型装置和机械抓手,按压成型装置上设置有能够开合配合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连接加热部件,上模具或下模具上设置有能够容纳钢筋和复合树脂的成型槽,钢筋成型装置包括矫正部、挤压轮组、切割部和夹爪气缸,矫正部、挤压轮组和切割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钢筋成型装置还包括有钢筋承载板,夹爪气缸用于将切割后的钢筋放置在钢筋承载板上,由机械抓手将钢筋承载板上的钢筋、复合树脂放置在成型槽内。
9.进一步的,按压成型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底座上设置有模具安装板,下模具安装在模具安装板上,第一底座四周设置有辅助杆,辅助杆上活动设置有按压部,按压部上端连接液压部的液压杆,模具安装板上开设有卡槽,下模具通过固定块固定在模具安装板上,固定块与模具安装板上的卡槽配合。
10.进一步的,下模具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之间设置有侧板,成型槽布置在上板上端,成型槽内设置有凸块,下板中心设置有升降台,升降台下端连接升降装置,由升降装置带动升降台沿高度方向运动,升降台上设置有顶柱,上板上开设有贯穿上板的通孔,当升降台升起时,顶柱穿设在通孔内,升降台上还设置有检测柱,检测柱内置有压力传感器,当升降台向上运动时,压力传感器被挤压进而使得压力传感器产生压力信号。
11.进一步的,下板边缘设置有多块侧边块,侧边块上设置有固定块,侧边块上端设置有配合槽,配合槽底端开设有第一配合孔,下板下端设置有突出下板的定位条,定位条插设
在卡槽内。
12.进一步的,固定块包括上配合板,上配合板上开设有与第一配合孔配合的第二配合孔,上配合板下端边缘设置有与卡槽配合的定位块,定位块上穿设有固定用螺杆,固定用螺杆下端设置有抵接块,上配合板下端中心设置有与配合槽配合的下配合板。
13.进一步的,钢筋成型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置有侧向固定板,矫正部后端设置有挤压轮组,挤压轮组后端设置有切割部,切割部后端设置有夹爪气缸,夹爪气缸下端设置有钢筋承载板,钢筋承载板上设置有多个钢筋承载块,钢筋承载块具有多个不同的方向,矫正部为圆形套筒,矫正部上开设有钢筋能够通过的贯穿孔,挤压轮组包括上下方向布置的上挤压轮和下挤压轮,上挤压轮和下挤压轮外周开设有截面为半圆形的挤压槽,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挤压轮组连接传动部件,由第一驱动电机带动传动部件运动进而使得上挤压轮和下挤压轮转动,侧向固定板上设置有横板,横板上安装有第二驱动气缸,切割部包括切割套筒,切割套筒通过连接柱固定在侧向固定板上,第二驱动气缸下端设置有切刀,切刀布置在切割套筒的空腔内,由第二驱动气缸带动切刀运动进而将钢筋切断,侧向配合板与侧向固定板固定连接,侧向配合板包括对称布置的两块,侧向配合板上活动设置有侧向活动板,侧向配合板之间设置有传动用螺杆和辅助光杆,传动用螺杆和辅助光杆上设置有横向活动板,横向活动板上安装有夹爪气缸,一块侧向活动块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传动用螺杆,侧向活动块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第一驱动气缸连接侧向活动板,由第一驱动气缸带动侧向活动块在侧向配合板上活动;钢筋承载板下端设置有下承载板,下承载板下端连接垂直驱动气缸,垂直驱动气缸带动下承载板运动,下承载板上固定安装有横向滑轨,钢筋承载板滑动安装在横向滑轨上,下承载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三驱动气缸,第三驱动气缸的推杆连接钢筋承载板,由第三驱动气缸带动钢筋承载板在横向滑轨上活动。
14.进一步的,本技术还包括钢筋盛纳装置,钢筋盛纳装置包括第二底座,第二底座上端设置有下底环,下底环上固定设置有旋转部,旋转部上端设置有盛纳框架,盛纳框架下端设置有上底环,上底环与旋转部固定连接,盛纳框架中心设置有主承载柱,主承载柱四周设置有多根副承载柱,副承载柱固定在盛纳框架上。
15.进一步的,机械抓手包括至少两根平行布置的支撑架,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架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连接驱动装置,由驱动装置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抓手,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抓手,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用于抓起盛料槽,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均呈“l”型,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内拐角处相对设置,支撑架上还设置有气动抓手,气动抓手用于抓起成型的钢筋,支撑板上设置有第四驱动气缸和第五驱动气缸,第一转轴上设置有一组第一夹板,第一夹板上设置有铰接轴,第四驱动气缸与第一夹板上的铰接轴铰接连接,第一夹板呈“l”型,第一夹板的上端与铰接轴固定连接,第一夹板的下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第二转轴上设置有一组第二夹板,第二夹板上设置有铰接轴,第二气缸与第二夹板上的铰接轴铰接连接,第二夹板呈“l”型,第二夹板的上端与铰接轴固定连接,第二夹板的下端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
16.进一步的,盛料槽包括外壳,外壳上端和下端开口,外壳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配合的侧臂,外壳另外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气缸固定板,气缸固定板上
固定安装有第六驱动气缸,第六驱动气缸的推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底板,底板位于外壳下端,面向第二连接板的外壳侧面设置有侧向滑轨,第二连接板面向侧向滑轨一侧设置有滑块,滑块滑动设置在侧向滑轨上,使得第二连接板沿侧向滑轨运动,底板与外壳间隙配合。
17.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复合树脂盖板生产成型方法,主要包括四个大步骤:钢筋成型、钢筋骨架和复合树脂转运、复合树脂盖板成型以及复合树脂盖板脱模。
18.为实现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19.复合树脂盖板生产成型方法,采用上述的复合树脂盖板生产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20.钢筋成型:
21.s1、将成卷的钢筋放置在钢筋盛纳装置上,将钢筋的一端穿过钢筋成型装置的矫正部的贯穿孔、挤压轮组之间的挤压槽和切割套筒的空腔内,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由第一驱动电机带动传动部件运动进而带动挤压轮组转动,使得钢筋不断的向后端运动;
22.s2、启动第二驱动气缸,由第二驱动气缸带动切刀按照设定间隔将钢筋切断,由夹爪气缸抓住钢筋,由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一驱动气缸带动横向活动板到达相应的位置,垂直驱动气缸带动下承载板向上运动,使得钢筋承载块靠近切断的钢筋处,夹爪气缸松开钢筋进而使得钢筋放置在钢筋承载块上;
23.s3、多根钢筋放置在钢筋承载块上后,第三驱动气缸启动,将钢筋承载板沿着横向滑轨向外侧推动,由焊接机器人或焊工班操作人将横向和竖向的钢筋焊接在一起,形成钢筋骨架;
24.钢筋骨架和复合树脂转运:
25.s4、将复合树脂放置在盛料槽内,由机械抓手的气动抓手抓住钢筋骨架,并利用连接机械抓手的机械臂将机械抓手转移至下模具处,控制气动抓手松开钢筋骨架,使得钢筋骨架落在下模具内,并使得钢筋骨架与顶柱接触;
26.s5、控制机械抓手的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抓住盛料槽的侧臂,由机械臂将机械抓手转移至下模具处,控制第六驱动气缸带动底板向外侧运动,使得外壳内的复合树脂从外壳的下端开口流入成型槽内,降下顶柱并使得成型槽下端面平齐;
27.复合树脂盖板成型:
28.s6、控制液压部带动按压部向下运动,使得上模具和下模具抵接在一起;
29.s7、控制加热部件为上模具和下模具加热,使得下模具的成型槽内的复合树脂受热凝固成型;
30.复合树脂盖板脱模:
31.s8、控制液压部带动按压部向上运动,使得上模具和下模具分离;
32.s9、控制顶柱向上运动,使得顶柱将成型槽内的复合树脂盖板顶起并顶出成型槽,完成复合树脂盖板的脱模。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34.1、本技术利用液压部带动按压部沿着辅助杆运动,使得上模具和下模具抵接在一起,钢筋骨架和复合树脂进入成型槽内,在加热部件对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加热作用下,形成成型的复合树脂盖板。
35.2、本技术利用钢筋成型装置对钢筋进行成型形成钢筋骨架,矫正部对钢筋进行限
位,挤压轮组对钢筋进行挤压进而使得钢筋形成较直的形状,切割部对钢筋进行切断,本技术利用第一驱动电机带动传动用螺杆转动,进而带动横向活动板移动,并由横向活动板上的夹爪气缸将切断的钢筋放置在钢筋承载板上,钢筋承载块将钢筋布置呈纵横交错的形式,第三驱动气缸将钢筋承载板推出,方便钢筋骨架的焊接和转运。
36.3、本技术利用固定块对下模具进行固定,固定块上设置有定位块可以插入到模具安装板的卡槽内,而抵接板可以与卡槽上的翼板配合进而使得第一配合板将下板边缘的侧边块按压在模具安装板上,第二配合板可以与侧板块上的配合槽配合、第一配合孔可以与第二配合孔配合进而使得固定块稳定的固定在侧边块上。
37.4、本技术的下模具具有成型槽,成型槽内的通孔可供顶柱穿过,当模具内的复合树脂盖板需要脱模时,下板上的升降台升起进而使得升降台上的顶柱穿过通孔进入成型槽,进而将复合树脂盖板顶出成型槽,升降台上还有安装了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柱,当升降台升起时,检测柱的两个套筒相对运动不断收缩,进而挤压压力传感器,本技术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定量的对成型槽内的复合树脂进行挤压。
附图说明
3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39.图1为本技术按压成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0.图2为本技术按压成型装置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41.图3为本技术按压成型装置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42.图4为本技术下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3.图5为本技术下模具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44.图6为本技术下模具的底视图结构示意图;
45.图7为本技术下模具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46.图8为本技术下模具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47.图9为本技术固定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8.图10为本技术固定块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49.图11为本技术固定块的底视图结构示意图;
50.图12为本技术固定块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51.图13为本技术固定块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52.图14为本技术钢筋盛纳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53.图15为本技术钢筋盛纳装置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54.图16为本技术钢筋成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55.图17为本技术钢筋成型装置的后视图结构示意图;
56.图18为本技术钢筋成型装置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57.图19为本技术钢筋成型装置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58.图20为本技术钢筋成型装置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59.图21为本技术机械抓手在一个方向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60.图22为本技术机械抓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61.图23为本技术机械抓手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62.图24为本技术盛料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63.图25为本技术盛料槽的底视图结构示意图;
64.图26为本技术盛料槽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65.图中:
66.1、液压部,2、液压杆,3、辅助杆,4、按压部,5、润滑部,6、上模具,7、下模具,8、加热部件,9、模具安装板,10、固定块,11、第一底座,12、卡槽,13、上板,14、升降台,15、侧板,16、成型槽,17、凸块,18、侧边块,19、配合槽,20、第一配合孔,21、定位条,22、通孔,23、顶柱,24、检测柱,25、上配合板,26、第二配合孔,27、定位块,28、固定用螺杆,29、抵接块,30、下配合板,31、第二底座,32、盛纳框架,33、主承载柱,34、副承载柱,35、上底环,36、下底环,37、旋转部,38、矫正部,39、第一支架,40、第一驱动气缸,41、侧向固定板,42、传动部件,43、第一驱动电机,44、挤压轮组,45、第二驱动气缸,46、切割部,47、侧向配合板,48、侧向活动板,49、传动用螺杆,50、辅助光杆,51、横向活动板,52、夹爪气缸,53、钢筋承载板,54、钢筋承载块,55、横向滑轨,56、第三驱动气缸,57、第二支架,58、第二驱动电机,59、支撑架,60、支撑板,61、连接架,62、第四驱动气缸,63、第一夹板,64、第一转轴,65、第一抓手,66、第五驱动气缸,67、第二夹板,68、第二转轴,69、第二抓手,70、轴承座,71、抓手固定板,72、气动抓手,73、喷气管,74、外壳,75、侧臂,76、底板,77、气缸固定板,78、第六驱动气缸,79、第一连接板,80、第二连接板,81、侧向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67.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68.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69.在本公开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公开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公开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70.实施例1
71.本技术涉及复合树脂盖板生产成型设备,本实施例是复合树脂盖板生产装置的一种或多种子实施例,其中,复合树脂盖板生产装置是多个设备组合使用形成的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主要包括在钢筋成型上的设备、按压成型上的设备、转运设备、储存设备、模具等,其中,上述设备的整体工作原理为:按压成型装置上固定安装有能够开合配合的上模具6和下模具7,利用上模具6和下模具7将复合树脂和成型的钢筋限制在成型槽16内,上模具6和下模具7连接加热部件8,上模具6或下模具7上开设有能够容纳钢筋和复合树脂的成型槽16,当上模具6和下模具7加热时,成型槽16内的复合树脂凝固并包覆钢筋,形成以钢筋为骨架,以复合树脂为外皮的复合树脂盖板,而钢筋成型装置主要包括矫正部38、挤压轮组44、切割部46、夹爪气缸52和钢筋承载板53,矫正部38、挤压轮组44和切割部46位于同一水平线
上,夹爪气缸52用于将切割后的钢筋放置在钢筋承载板53上,由机械抓手将钢筋承载板53上的钢筋、复合树脂放置在成型槽16内,机械抓手负责转运复合树脂和钢筋骨架,复合树脂存放在盛料槽内。
72.具体的,本实施例对各个设备或部件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解释。
73.按压成型装置:按压成型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1,第一底座11呈矩形,第一底座11由铸铁制作而成,在第一底座11内部安装气缸,第一底座11上端面安装有模具安装板9,模具安装板9与第一底座1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下模具7安装在模具安装板9上,第一底座11四周安装辅助杆3,辅助杆3的上端固定在液压部1上,辅助杆3是光杆,用于辅助按压部4运动,辅助杆3上活动安装有按压部4,按压部4呈棱台型,按压部4下端的面积大于按压部4上端的面积,按压部4上端连接液压部1的液压杆2,连接方式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液压部1通过驱动液压杆2带动按压部4沿高度方向移动,按压部4的四周安装有润滑部5,润滑部5采用轴承与辅助杆3配合,并在轴承上涂抹润滑脂作为润滑剂,使得按压部4能够稳定的活动,按压部4下端固定安装上模具6,在本实施例中,上模具6是一块铸铁板,上模具6和下模具7上均安装加热部件8,加热部件8为多根平行布置的电加热管,电加热管连接电源,通电后,电加热管为上模具6和下模具7加热,进而使得模具内的复合树脂凝固,模具安装板9上开设有卡槽12,下模具7通过固定块10固定在模具安装板9上,固定块10与模具安装板9上的卡槽12配合。
74.更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固定块10的具体结构为:固定块10包括上配合板25,上配合板25上开设有与第一配合孔20配合的第二配合孔26,上配合板25下端边缘为有与卡槽12配合的定位块27,定位块27的一个作用是与卡槽12配合,定位块27的另一个作用为增加深度,进而使得固定用螺杆28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定位块27内,因此,定位块27上穿设有固定用螺杆28,固定用螺杆28的在定位块27的上端和下端安装垫片和螺母,通过上、下端的垫片和螺母将固定用螺杆28固定在定位块27上,而固定用螺杆28下端安装有抵接块29,抵接板位于卡槽12内部,并与卡槽12的翼板下端抵接在一起,使得固定块10将下模具7的边缘压住,在抵接块29的上端和下端也安装垫片和螺母,另外,为使得本技术的上配合板25与下模具7边缘的侧边块18更好的配合,上配合板25下端中心为与配合槽19配合的下配合板30,下配合板30的面积小于上配合板25的面积,与固定块10配合的是下模具7上的侧边块18,侧边块18安装在下板的边缘,例如,本实施例中的侧边块18为4块,侧边块18上端开设有配合槽19,并在配合槽19的底端开设有第一配合孔20,当固定块10与侧边块18配合时,下配合板30插设在配合槽19内,且下配合板30和配合槽19为间隙配合,利用螺栓插设在第一配合孔20和第二配合孔26内,其中,第二配合孔26为螺孔,进而使得固定块10固定在侧边块18上,而固定块10上的抵接板与卡槽12上的翼板抵接在一起,进而使得固定块10将侧边块18卡在卡槽12内,最终使得下模具7固定在第一底座11的模具安装板9上。
75.本实施例中的下模具7包括上板13和下板,上板13和下板之间安装有侧板15,侧板15的下端与下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侧板15的上端与上板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成型槽16布置在上板13上端,成型槽16内具有凸块17,凸块17将成型槽16分成多个间隔,用于形成摆放钢筋骨架的槽,下板中心为升降台14,升降台14下端连接升降装置,由升降装置带动升降台14沿高度方向运动,升降装置安装在第一底座11内,升降台14上固定安装多根有顶柱23,根据模具的尺寸不同,顶柱23的尺寸也相应的做调整,上板13上开设有贯穿上板13的通孔
22,顶柱23可以进入通孔22内,当升降台14升起时,顶柱23穿设在通孔22内,另外,作为必要的,升降台14上还安装有检测柱24,检测柱24是复合树脂盖板成型的数据指标,其压力是否均衡、压力值是否合适等均作为盖板的成型数据指标,检测柱24内置有压力传感器,当升降台14向上运动时,压力传感器被挤压进而使得压力传感器产生压力信号,压力信号由数据线传输给计算机,当压力信号不在合理阈值时,报警器报警提醒盖板成型有误。
76.本实施例中,与钢筋成型有关的设备包括两个,分别为用于盛放钢筋的钢筋盛纳装置和用于切断、组合钢筋的钢筋成型装置,其中:
77.钢筋成型装置包括第一支架39,第一支架39为铝合金框架,第一支架39上固定安装有侧向固定板41,侧向固定板41采用铝合金板,侧向矫正部38后端安装有挤压轮组44,挤压轮组44后端安装有切割部46,切割部46后端安装有夹爪气缸52,夹爪气缸52下端布置有钢筋承载板53,钢筋承载板53上固定安装有多个钢筋承载块54,钢筋承载块54具有多个不同的方向,方向分为纵横两个方向,具体为:矫正部38为铁质的较长的圆形套筒,矫正部38上开设有钢筋能够通过的贯穿孔,贯穿孔的截面呈圆形,当完全的钢筋从贯穿孔通过时,因为较长的贯穿孔的缘故,使得贯穿孔对钢筋具有限位作用,使得完全的钢筋被挤压进而变得稍微有点平直,另外,贯穿孔也能够将钢筋表面附带的杂物挡在贯穿孔的外侧,而想要使得钢筋形成较为平直的状态,挤压轮组44起关键作用,挤压轮组44包括上下方向布置的上挤压轮和下挤压轮,上挤压轮和下挤压轮外周开设有截面为半圆形的挤压槽,第一支架39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43,挤压轮组44连接传动部件42,由第一驱动电机43带动传动部件42运动进而使得上挤压轮和下挤压轮转动,当钢筋穿过挤压槽时,由于贯穿孔的限位作用,再加上挤压槽对钢筋进行挤压的复合作用,进而使得钢筋变得较为平直,虽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弯度,但不影响正常的使用,本实施例的钢筋较细,为5-8mm钢筋,因此,一组挤压轮组44便可以实现按压作用,若采用较粗钢筋,则需要采用多组前后方向布置的挤压轮组44,通过多组挤压轮组44对钢筋进行挤压,同时,挤压轮组44还能够带动钢筋向后移动。
78.作为切割部46的组成部分,切割部46需要使用动力装置进行切割,具体的,侧向固定板41上安装有横板,并在横板上安装有第二驱动气缸45,第二驱动气缸4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横板上,并在横板上开设贯穿横板的孔,切割部46包括切割套筒,切割套筒中间具有空腔,切刀位于空腔内,切刀的上端与第二驱动气缸45的推杆固定连接,切割套筒的两侧通过连接柱固定在侧向固定板41上,固定连接方式采用螺栓固定,由第二驱动气缸45带动切刀运动进而将钢筋切断,当钢筋位于空腔内时,切刀向下挤压钢筋,进而使得钢筋被切断,而被切断的钢筋则有夹爪气缸52将钢筋挪动到钢筋承载板53上。
79.本技术利用侧向配合板47对夹爪气缸52进行位置的限制和移动,侧向配合板47与侧向固定板41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或者螺栓固定连接,侧向配合板47包括对称布置的两块,两块侧向配合板47之间形成的间隔便是夹爪气缸52的移动空间,侧向配合板47上活动安装有侧向活动板48,具体的,在侧向配合板47上安装凹槽,侧向活动板48上安装杆并在杆上安装滚轮,滚轮安装在凹槽内并使得侧向活动板48可以沿着凹槽运动。
80.侧向配合板47之间铰接安装有传动用螺杆49和辅助光杆50,传动用螺杆49和辅助光杆50上安装有横向活动板51,具体的,横向活动板51上开设有与传动用螺杆49配合的螺孔和辅助光杆50配合的圆孔,圆孔内安装直线轴承,一块侧向活动块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58,第二驱动电机58连接传动用螺杆49,当第二驱动电机58启动时,第二驱动电机58带动
传动用螺杆49转动,进而带动横向活动板51沿着辅助光杆50运动,辅助光杆50起到辅助和引导横向活动板51运动的作用,侧向活动块上安装有第一驱动气缸40,第一驱动气缸40连接侧向活动板48,由第一驱动气缸40带动侧向活动块在侧向配合板47上活动,进而使得横向活动板51到达不同的位置。
81.本实施例在横向活动板51上安装有夹爪气缸52,夹爪气缸52是气动旋转缸,是能够驱动夹爪开合和旋转的气缸,其主要包括两个部件,一个是旋转气缸,一个是气爪气缸,旋转气缸安装在横向活动板51上,气爪气缸安装在旋转气缸的推杆上形成夹爪气缸52,由旋转气缸带动气爪气缸转动,气爪气缸抓起钢筋,由于横向活动板51在第二驱动电机58和第一驱动气缸40的作用下能够到达不同的位置,因此,夹爪气缸52也能够到达不同的位置,钢筋承载板53上安装多块钢筋承载块54,钢筋承载块54是由两个斜面相对的直三棱柱配合形成的,钢筋位于钢筋承载块54上时,斜面能够将钢筋撑起,方便机械抓手上的气动抓手72抓住钢筋,钢筋承载板53下端安装有下承载板,下承载板下端连接垂直驱动气缸,垂直驱动气缸带动下承载板运动,下承载板上固定安装有横向滑轨55,钢筋承载板53滑动安装在横向滑轨55上,下承载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三驱动气缸56,第三驱动气缸56的推杆连接钢筋承载板53,由第三驱动气缸56带动钢筋承载板53在横向滑轨55上活动,当钢筋被放置在钢筋承载板53上后,由第三驱动气缸56将钢筋承载板53推出,然后可以对钢筋承载板53上的钢筋进行焊接操作,形成钢筋骨架。
82.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气缸56安装在第二支架57上。
83.存放钢筋的设备为钢筋盛纳装置,钢筋盛纳装置用于使得卷型的钢筋被储存,以及方便卷型的钢筋向钢筋成型装置中移动,具体的,钢筋盛纳装置包括第二底座31,第二底座31是由环形的圆钢管焊接形成,第二底座31上端焊接下底环36,下底环36和第二底座31之间焊接钢筋或钢管作为支撑,下底环36上固定安装有旋转部37,旋转部37是一个铰接部件,旋转部37上端是盛纳框架32,盛纳框架32下端为上底环35,上底环35与旋转部37固定连接,盛纳框架32和上底环35之间焊接钢筋或钢管作为支撑,盛纳框架32中心固定安装主承载柱33,主承载柱33四周安装多根副承载柱34,副承载柱34通过焊接固定在盛纳框架32上,当钢筋被挤压轮组44带动向后运动时,钢筋在旋转部37的带动下转动,进而使得钢筋顺利向后运动。
84.转运装置为机械抓手,机械抓手包括至少两根平行布置的支撑架59,支撑架59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板60,支撑架59的两端分别铰接安装有第一转轴64和第二转轴68,第一转轴64和第二转轴68均连接驱动装置,由驱动装置带动第一转轴64和第二转轴68转动,第一转轴64上安装第一抓手65,第二转轴68上安装第二抓手69,第一抓手65和第二抓手69均呈“l”型,第一抓手65和第二抓手69的内拐角处相对布置,支撑架59上还安装有气动抓手72,第一抓手65、第二抓手69用于抓起盛料槽的侧臂75,气动抓手72用于抓起钢筋,支撑板60上安装有第四驱动气缸62和第五驱动气缸66气缸,第一转轴64上安装有一组第一夹板63,第一夹板63上安装有铰接轴,第一气缸与第一夹板63上的铰接轴铰接连接,第一夹板63呈“l”型,第一夹板63的上端与铰接轴固定连接,第一夹板63的下端与第一转轴64固定连接,第二转轴68上安装有一组第二夹板67,第二夹板67上安装有铰接轴,第二气缸与第二夹板67上的铰接轴铰接连接,第二夹板67呈“l”型,第二夹板67的上端与铰接轴固定连接,第二夹板67的下端与第二转轴68固定连接,第一夹板63和第二夹板67的内拐角处相对布置,
支撑板60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架61,连接架61包括竖板,竖板下端与支撑板60固定连接,竖板上端安装有与机械臂固定连接的横板,支撑架59下端安装有多组轴承座70,第一转轴64和第二转轴68与轴承座70铰接连接,支撑架59外侧面安装有抓手固定板71,气动抓手72固定在抓手固定板71上,机械抓手上安装有喷气管73,喷气管73通过软管连接输气装置,喷气管73的出气端对准盛料槽,另外,支撑板60上端固定安装有气缸安装板,气缸安装板分布在连接架61两侧,第四驱动气缸62、第五驱动气缸66固定在气缸安装板上,使得第四驱动气缸62、第五驱动气缸66分布在连接架61两侧,本实施例的机械抓手包括两组独立布置的第一抓手65和第二抓手69,当第四驱动气缸62和第五驱动气缸66启动时,第一抓手65和第二抓手69分别绕第一转轴64和第二转轴68旋转,进而使得第一抓手65和第二抓手69能够抓住盛料槽的侧臂75,利用气动抓手72抓住成型的钢筋,使得本实施例的机械抓手可以抓住两种物料,机械抓手上还安装有喷气管73,喷气管73对准盛料槽,喷气管73可以喷出高压气流进而将盛料槽内的物料吹落,避免物料大面积粘连在外壳74的内侧壁上。
85.本技术的盛料槽用于储存复合树脂,复合树脂是一种类似流体的物质,盛料槽包括外壳74,外壳74上端和下端开口,外壳74相对的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一抓手65和第二抓手69配合的侧臂75,外壳74另外相对的侧面上安装有气缸固定板77,气缸固定板77上固定安装有第六驱动气缸78,第六驱动气缸78的推杆上安装有第一连接板79,第一连接板79上安装有第二连接板80,第二连接板80上安装有底板76,底板76位于外壳74下方,面向第二连接板80的外壳74侧面安装有侧向滑轨81,第二连接板80面向侧向滑轨81一侧安装有滑块,滑块滑动安装在侧向滑轨81上,使得第二连接板80沿侧向滑轨81运动,底板76与外壳74间隙配合,本实施例中利用盛料槽盛放树脂物料,底板76对物料起支撑作用,外壳74对物料起限制作用,当第六驱动气缸78启动时,第六驱动气缸78带动底板76滑出外壳74,物料在外壳74的限制下可依靠重力向下掉落至模具内。
86.实施例2
87.本实施例公开复合树脂盖板的成型生产方法,该方法依靠实施例1公开的复合树脂盖板生产装置完成,主要包括三个大步骤:钢筋成型、钢筋骨架和复合树脂转运、复合树脂盖板成型以及复合树脂盖板脱模,下面分开进行说明:
88.a、钢筋成型:
89.s1、将成卷的钢筋放置在钢筋盛纳装置上,将钢筋的一端穿过钢筋成型装置的矫正部38的贯穿孔、挤压轮组44之间的挤压槽和切割套筒的空腔内,启动第一驱动电机43,由第一驱动电机43带动传动部件42运动进而带动挤压轮组44转动,使得钢筋不断的向后端运动;
90.s2、启动第二驱动气缸45,由第二驱动气缸45带动切刀按照设定间隔将钢筋切断,由夹爪气缸52抓住钢筋,由第二驱动电机58和第一驱动气缸40带动横向活动板51到达相应的位置,垂直驱动气缸带动下承载板向上运动,使得钢筋承载块54靠近切断的钢筋处,夹爪气缸52松开钢筋进而使得钢筋放置在钢筋承载块54上;
91.s3、多根钢筋放置在钢筋承载块54上后,第三驱动气缸56启动,将钢筋承载板53沿着横向滑轨55向外侧推动,由焊接机器人或焊工班操作人将横向和竖向的钢筋焊接在一起,形成钢筋骨架。
92.b、钢筋骨架和复合树脂转运:
93.s4、将复合树脂放置在盛料槽内,由机械抓手的气动抓手72抓住钢筋骨架,并利用连接机械抓手的机械臂将机械抓手转移至下模具7处,控制气动抓手72松开钢筋骨架,使得钢筋骨架落在下模具7内,并使得钢筋骨架与顶柱23接触;
94.s5、控制机械抓手的第一抓手65和第二抓手69抓住盛料槽的侧臂75,由机械臂将机械抓手转移至下模具7处,控制第六驱动气缸78带动底板76向外侧运动,使得外壳74内的复合树脂从外壳74的下端开口流入成型槽16内,降下顶柱23并使得成型槽16下端面平齐。
95.c、复合树脂盖板成型:
96.s6、控制液压部1带动按压部4向下运动,使得上模具6和下模具7抵接在一起;
97.s7、控制加热部件8为上模具6和下模具7加热,使得下模具7的成型槽16内的复合树脂受热凝固成型。
98.d、复合树脂盖板脱模:
99.s8、控制液压部1带动按压部4向上运动,使得上模具6和下模具7分离;
100.s9、控制顶柱23向上运动,使得顶柱23将成型槽16内的复合树脂盖板顶起并顶出成型槽16,完成复合树脂盖板的脱模。
101.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102.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