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密度鞋底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693553发布日期:2022-12-27 20:0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双密度鞋底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制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密度鞋底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制鞋用的双密度鞋底,多数为先用胶水将各种材质的纸板贴合,后将合适弧度的钢芯与纸板粘合组成中底,然后再对其进行再加工,在中底前端内贴不同厚度、大小的发泡类材料,达到脚掌位置硬度和弧度的需要,最后经人工修剪、打磨成需要的形状和尺寸。而在鞋底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两个模具进行制作,在利用第一个模具将鞋底底层制作好后再放进第二个模具内部进行制作第二层,但是,在将一层鞋底制作好后将其取出再对其进行周围的毛边进行切除,从而更好的放进第二个模具内部并使其能够与第二个模具进行贴合,而传统的模具在制作过程中不便于对鞋底周围的毛边进行切除,需要在将制作好的下层鞋底取出后二次裁剪,不能够在脱模时自动对鞋底周边的毛边进行裁剪,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快速的将下层鞋底放进第二个模具内部进行下一步制作,操作麻烦,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3.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双密度鞋底的制作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够在脱模时自动对鞋底周边的毛边进行裁剪的问题。
4.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发明提供双密度鞋底的制作方法,包括成型,还包括脱模和切边,其中,切边步骤在脱模步骤之前。
5.本发明提供制作双密度鞋底的设备,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侧的用于制作鞋底的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内部设有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能够在开模时配合上模具对鞋底周边的毛边自动进行切除;所述下模具两侧内部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设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能够在活动槽内部上下移动,所述推动机构用于推动切割机构向上运动,所述下模具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下模具能够沿着底座的方向横向移动,所述下模具通过弹簧与底座一端弹性连接;所述上模具下端固定设有两个带动杆,所述带动杆在开模时能够自动使得推动机构工作,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滑动连接,所述上模具能够相对下模具上下运动。
6.进一步地,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下模具内部的刀片,所述刀片一端通过弹簧与推动机构弹性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套杆,所述套杆可相对刀片发生滑动,所述套杆一侧
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带动杆一侧开设有卡口,所述活动杆一侧与卡口内部卡接配合,所述活动杆一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带动杆下端一侧与活动杆上的倾斜面挤压接触。
8.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槽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挤压杆,所述活动杆一端开设有斜槽,所述挤压杆下端能够管贯穿套杆上端延伸至其内部并与斜槽内壁挤压接触,所述套杆上端通过弹簧与活动槽上端弹性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下端弹性连接有压板,所述刀片配合压板能够对鞋底周围的毛边进行裁切。
10.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槽内部一侧贯穿设有伸缩杆,所述下模具两侧均贯穿设有顶杆,所述伸缩杆下端与顶杆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杆与下模具滑动连接,所述顶杆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用于推动鞋底上升。
11.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具上端一侧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下模具一端贯穿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外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传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下模具一端滑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传动,所述齿条一侧通过弹簧与下模具一侧弹性连接,所述齿条通过拉绳与上模具一端固定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具相对刀片下侧位置设有导热块,所述下模具内部一侧相对刀片与导热块外侧的位置设有保温层,所述导热块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热杆,其中部分所述导热杆端部贯穿下模具并位于模型槽内,另一部分所述导热杆与刀片滑动连接,所述刀片上端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挤压杆,所述挤压杆一端与刀片弹性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块,所述移动板一端的凸起部与凸块外壁滑动接触。
14.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在下模具内部设置的刀片能够配合压板在开模时自动对鞋底周边的毛边自动进行切除,从而能够快速的投入下一个模具中,也避免了在脱模后需要再次进行切边工作,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
15.2.通过在下模具下侧设置的顶杆在上模具整体上升时能够对鞋底进行挤压,从而使得鞋底能够被顶出,从而使得鞋底能够自动脱模,操作简单方便,避免在开模后需要再次进行脱模工作。
16.3.通过在下模具上设置的推板能够在开模时通过设置的拉绳、齿条、齿轮的作用自动移动,从而能够在鞋底被顶出后自动推动鞋底使其能够从下模具上掉落,从而能够便于下料,使用方便,并且在合模时能够使得齿条恢复至初始位置。
17.4.通过在底座上设置若干个凸块能够在移动板下降和上升时带动下模具左右晃动,从而能够在注入加热后的原料后使得加热后的原料在下模具内保持均匀,同时能够在脱模时使得鞋底能够更容易与下模具内壁脱离,便于顶板和顶杆将其顶出。
18.5.通过在刀片上设置的若干个挤压杆在刀片上升过程中挤压杆能够挤压毛边使得毛边被向两侧挤压,从而拉动毛边,使得刀片在切除时更加容易将毛边切除掉,并且清除的更加干净,同时通过设置的导热块和导热杆能够将加热后的原料中的热量传导至刀片上,并且在保温层27的作用下对刀片进行保温,从而在对毛边进行切割时能够更加轻松。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上模具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下模具及底座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活动槽内部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套杆、活动杆、带动杆及挤压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齿轮、齿条、传动杆及推板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保温层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导热块与刀片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底座与下模具连接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底座;2-下模具;3-上模具;4-活动槽;5-带动杆;6-刀片;7-套杆;8-活动杆;9-卡口;10-挤压杆;11-斜槽;12-移动板;13-压板;14-伸缩杆;15-顶杆;16-顶板;17-推板;18-传动杆;19-螺纹槽;20-齿轮;21-齿条;22-拉绳;23-导热块;24-导热杆;25-推动杆;26-凸块;27-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23.实施例:根据附图1-附图9所示,双密度鞋底的制作方法,包括成型,还包括脱模和切边,其中,切边步骤在脱模步骤之前。
24.制作双密度鞋底的设备,包括:底座1及设置在底座1上侧的用于制作鞋底的下模具2和上模具3,下模具2内部设有切割机构,切割机构能够在开模时配合上模具3对鞋底周边的毛边自动进行切除;下模具2两侧内部均开设有活动槽4,活动槽4内部设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能够在活动槽4内部上下移动,推动机构用于推动切割机构向上运动,下模具2与底座1滑动连接,下模具2能够沿着底座1的方向横向移动,下模具2通过弹簧与底座1一端弹性连接;推动机构在上升时能够使得切割机构上升,从而能够对鞋底周围的毛边进行切除。
25.上模具3一侧固定设有两个带动杆5,带动杆5在开模时能够自动使得推动机构工作,上模具3与下模具2一侧滑动连接,上模具3能够相对下模具2上下运动。带动杆5在上升时能够使得推动机构上升。
26.具体地,切割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下模具2内部的刀片6,刀片6一端通过弹簧与推动机构弹性连接。切割机构能够在下模具2内部上下移动。
27.另外,推动机构包括套杆7,套杆7可相对刀片6发生滑动,套杆7一侧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8,带动杆5一侧开设有卡口9,活动杆8一侧与卡口9内部卡接配合,活动杆8一侧为倾斜状结构,带动杆5下端一侧与活动杆8上的倾斜面挤压接触。当带动杆5从活动杆8上侧向下移动时能够挤压活动杆8上的斜面从而使得活动杆8沿着套杆7的方向移动。
28.除此之外,活动槽4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挤压杆10,活动杆8一端开设有斜槽11,挤压杆10下端能够管贯穿套杆7上端延伸至其内部并与斜槽11内壁挤压接触,套杆7上端通过弹簧与活动槽4上端弹性连接。当挤压杆10与斜槽11内壁接触后,随着活动杆8的继续向上移动能够使得活动杆8被收缩进套杆7内部,并且在活动杆8位于最上侧时能够使得活动杆8一端与卡口9脱离,并且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套杆7和活动杆8位于最下侧。
29.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上模具3包括移动板12,移动板12下端弹性连接有压板13,刀片6配合压板13能够对鞋底周围的毛边进行裁切。刀片6在上升时压板13能够将鞋底上端压住,此时刀片6配合压板13能够将鞋底周围的毛边切掉。
30.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活动槽4内部一侧贯穿设有伸缩杆14,下模具2两侧均贯穿设有顶杆15,伸缩杆14下端与顶杆15一侧上端固定连接,顶杆15与下模具2滑动连接,顶杆15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6,顶板16用于推动鞋底上升。在套杆7上升一定距离使得刀片6将毛边切除后能够通过伸缩杆14拉动顶杆15上升,顶杆15上升时能够使得顶板16上升,顶板16上升后能够将鞋底从模具内部顶出。
31.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下模具2上端一侧滑动连接有推板17,下模具2一端贯穿设有传动杆18,传动杆18外壁开设有螺纹槽19,传动杆18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0,下模具2一端滑动连接有齿条21,齿条21与齿轮20啮合传动,齿条21一侧通过弹簧与下模具2一侧弹性连接,齿条21通过拉绳22与上模具3一端固定连接。在上模具3上升至一定位置后继续上升能够通过拉绳22拉动齿条21,使得齿条21在下模具2上向上运动,此时,齿条21能够与齿轮20啮合从而使得齿轮20转动,齿轮20转动能够使得传动杆18转动,传动杆18转动能够在螺纹槽19的作用下使得推板17能够移动,推板17移动能够将被顶出的鞋底推走,并且在上模具3下降时,在齿条21一端的弹簧的作用下能够使得齿条21下降从而使得齿轮20反向转动,进而能够在传动杆18的作用下使得推板17移动至初始位置。
32.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下模具2相对刀片6下侧位置设有导热块23,下模具2内部一侧相对刀片6与导热块23外侧的位置设有保温层27,导热块23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热杆24,其中部分导热杆24端部贯穿下模具2并位于模型槽内,另一部分导热杆24与刀片6滑动连接,刀片6上端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推动杆25,推动杆25一端与刀片6弹性连接。在将加热后的原料注入下模具2内部后,在导热杆24的作用下原料中的热量能够被传导至刀片6上,并且在保温层27的作用下,当原料温度下降并成型后刀片6上依旧存在热量,此时在与毛边接触时能够帮助切割,使得刀片6更容易将毛边切除。
33.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底座1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块26,移动板12一端的凸起部与凸块26外壁滑动接触。通过设置的凸块26在移动板12移动时,移动板12上的凸起部会与凸块26挤压接触,从而使得移动板12能够和其下侧的下模具2横向移动,从而在将下模具2与底座1连接的弹簧的作用下使得下模具2左右晃动。
34.该装置在工作时,工作人员将加热后的原料倒进下模具2内部,之后向下推动上模具3,此时移动板12向下移动能够使得其下侧的压板13下降,并且在移动板12下降时移动板12上的凸起部会与凸块26挤压接触,从而使得移动板12能够和其下侧的下模具2横向移动,并且配合将下模具2与底座1连接的弹簧能够使得下模具2复位,从而在上模具3下降过程中能够使得下模具2左右晃动,下模具2左右晃动能够使得其内部的原料被晃动至不同位置,从而使其在模具内部能够分布均匀,其中在移动板12下降过程中,能够使得带动杆5下降,带动杆5下降时能够挤压活动杆8一侧的斜面从而使得活动杆8收缩,并且当带动杆5位于最下侧时在弹簧的作用下能够使得活动杆8一端插进带动杆5上的卡口9内部,之后在制作完成后拉动移动板12使其上升,此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压板13在移动板12运动一定距离时依旧能够与上模具3上端紧密贴合,此时带动杆5能够通过活动杆8带动套杆7上升,套杆7上升过程中能够通过弹簧使得刀片6上升,刀片6上升过程中其外侧的若干个推动杆25能够先与毛边下端接触,之后在继续上升时在压板13的作用下推动杆25能够向外侧转动,推动杆25转动时能够对毛边进行拉动,从而在刀片6进行裁剪时能够更加轻松,从而能够配合压板13对鞋底周围的毛边进行裁剪,随着移动板12的继续上升带动杆5能够使得活动杆8、套杆7继续上升,之后压板13能够与上模具3上侧脱离,并且随着套杆7的继续上升能够挤压与刀片6弹性连接的弹簧,而刀片6一侧会被活动槽4内壁挡住,并且此时伸缩杆14延长至最长距离,之后继续移动使得顶杆15能够向上移动,顶杆15向上移动能够使得顶板16向上移动,顶板16向上移动时能够将鞋底从下模具2中顶出,在此过程中移动板12上升时与凸块26接触使得上模具3和下模具2抖动从而能够在惯性和鞋底自身弹性的作用下使得鞋底周围与下模具2内壁脱离,进而能够便于将鞋底顶出,其中,在移动板12上升至一定位置后继续上升能够拉动拉绳22,拉绳22被拉动后能够带动齿条21向上运动,齿条21向上运动时能够与齿轮20啮合使得齿轮20转动,齿轮20转动能够使得传动杆18转动,传动杆18转动能够在螺纹槽19的作用下使得推板17移动,推板17移动能够将被顶出的鞋底推走,其中在移动板12位于最上侧且套杆7和活动杆8位于最上侧时,活动杆8能够与卡口9脱离,此时在使套杆7与活动槽4内壁弹性连接的弹簧的作用下能够使得套杆7和活动杆8下降,进而使得伸缩杆14下降,升缩杆下降后能够使得顶杆15下降,并使得顶板16移动至初始位置,而在下一次使用时,移动板12下降时,在弹簧的作用下齿条21能够复位,并使得齿轮20和传动杆18转动从而使得推板17移动至初始位置,便于下一次将鞋底和毛边从下模具2上推下。
3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