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体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168538发布日期:2022-11-12 05:54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立方体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以多次放置嵌件,且同时可以成型多种颜色或多种材料类型的立方体注塑模具以及注塑方法。


背景技术:

2.由于注塑多种材料类型或多种颜色的产品,同时需多次放置嵌件,以往要满足上述需求的注塑模具,总注塑时间长导致机器浪费,以及塑料在料筒里的停留时间超标,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设计一种注塑模具结构,满足多种颜色或多种材料类型同时注塑时,同时多次放置嵌件的模具结构,并达到不增加生产时间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方体注塑模具,以满足可以多次放置嵌件,且同时可以实现多种颜色或多种材料类型的注塑。
4.本发明提供一种立方体注塑模具,包括立方体工作台和均匀间隔地环绕设置在立方体工作台四周的第一工作平台、第二工作平台、第三工作平台和第四工作平台,立方体工作台的四周侧面上均匀间隔地固定安装有第一动半模、第二动半模、第三动半模和第四动半模,该立方体注塑模具还包括与第二工作平台相对应的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的第一定半模、与第四工作平台相对应的移动板和固定安装在移动板上的第二定半模,立方体工作台具有轴线且能绕轴线旋转并带动第一动半模、第二动半模、第三动半模和第四动半模同步旋转,第二定半模和立方体工作台还能朝向第一定半模移动;其中,第一工作平台用于执行将第一嵌件上料至位于第一工作平台的动半模上,第二工作平台用于通过第一定半模与位于第二工作平台上的动半模进行合模/开模以执行第一次注塑成型,第三工作平台用于执行将第二嵌件上料至位于第三工作平台的动半模上,第四工作平台用于通过第二定半模与位于第四工作平台上的动半模进行合模/开模以执行第二次注塑成型。
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工作平台还用于执行将注塑完成的产品从位于第一工作平台的动半模上卸料取走。
6.在一实施例中,立方体工作台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转盘上,并通过转盘带动立方体工作台绕轴线旋转。
7.在一实施例中,转盘的顶部具有凹陷,立方体工作台的底部插入和固定在凹陷内,使立方体工作台的底部沉入转盘内。
8.在一实施例中,固定板与移动板之间设置有导向杆,通过导向杆引导第二定半模和立方体工作台朝向第一定半模做直线移动。
9.在一实施例中,该立方体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第一机械手用于将第一嵌件上料至位于第一工作平台的动半模上,第二机械手用于将第二嵌件上料至位于第三工作平台的动半模上。
10.在一实施例中,该立方体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注嘴和第二注嘴,第一注嘴用于注射熔融塑料粒子到第一定半模与位于第二工作平台上的动半模合模形成的模腔内,以成型第一注塑部件;第二注嘴用于注射熔融塑料粒子到第二定半模与位于第四工作平台上的动半模合模形成的模腔内,以成型第二注塑部件。
11.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动半模、第二动半模、第三动半模和第四动半模中,相邻的两个动半模之间相互间隔90
°
设置。
12.在一实施例中,该立方体注塑模具还包括环绕立方体工作台设置的第五工作平台、第六工作平台、第七工作平台和第八工作平台,以及对应第五工作平台、第六工作平台、第七工作平台和第八工作平台分别固定安装在立方体工作台的侧面上的第五动半模、第六动半模、第七动半模和第八动半模。
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如上的立方体注塑模具的注塑方法,包括:于第一工作平台执行将第一嵌件上料至位于第一工作平台的动半模上;旋转立方体工作台一设定角度并于第二工作平台通过第一定半模与位于第二工作平台上的动半模进行合模/开模以执行第一次注塑动作,以成型第一注塑部件;旋转立方体工作台一设定角度并于第三工作平台执行将第二嵌件上料至位于第三工作平台的动半模上;旋转立方体工作台一设定角度并于第四工作平台通过第二定半模与位于第四工作平台上的动半模进行合模/开模以执行第二次注塑动作,以成型第二注塑部件。
14.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于第一工作平台还执行将注塑完成的产品从位于第一工作平台的动半模上卸料取走,以便于下一次的第一嵌件上料。
1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嵌件为第一金属件,第二嵌件为第二金属件。
16.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注塑部件为具有第一种颜色的注塑部件,第二注塑部件为具有第二种颜色的注塑部件。
17.在一实施例中,该设定角度为90
°

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方体注塑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 通过使用立方体工作台,能够解决多次放置金属嵌件或其它材质的嵌件到模具上时,因为不能与注塑成型步骤同步进行,导致浪费大量成型时间的问题;2. 在注塑成型的同时,可以在多个工作平台上多次放置金属嵌件或其它材质的嵌件,不增加注塑时间,从整体上缩短注塑周期,降低产品碳化风险和注塑成本,能够减少因时间仓促出现的问题,引出的多装嵌件导致模具压模;漏装嵌件导致的无效注塑;3. 该立方体工作台机械式结构,动作可靠,定位精准,风险较低;4. 该立方体工作台排布紧密,占用空间少,具有较好的适用性;5. 有助于提高注塑模生产效率,能够实现大批量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0.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立方体注塑模具在合模时的俯视图。
21.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立方体注塑模具在合模时的立体图。
22.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立方体注塑模具在开模时的立体图。
23.图4是图2中立方体工作台上安装有动半模的立体图。
24.图5是图4中立方体工作台的立体图。
25.图6是图5中立方体工作台的正视图。
26.图7是图5中立方体工作台的俯视图。
27.图8是图7中沿a-a线的剖视图。
28.图9是图1中立方体注塑模具处于在第一工艺状态中的示意图。
29.图10示出如图9的示意图,但是注塑模具处于第二工艺状态中。
30.图11示出如图9的示意图,但是注塑模具处于第三工艺状态中。
31.图12示出如图9的示意图,但是注塑模具处于第四工艺状态中。
32.图13示出如图9的示意图,但是注塑模具处于第五工艺状态中。
33.图14示出如图9的示意图,但是注塑模具处于第六工艺状态中。
34.图15示出如图9的示意图,但是注塑模具处于第七工艺状态中。
35.图16示出如图9的示意图,但是注塑模具处于第八工艺状态中。
36.图17示出如图9的示意图,但是注塑模具处于第九工艺状态中。
37.图18示出如图9的示意图,但是注塑模具处于第十工艺状态中。
38.图1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立方体注塑模具在合模时的立体图。
39.图20是图19中立方体注塑模具的立方体工作台与两个定半模的立体图。
40.图21是图20的俯视图。
41.图中:第一工作平台1,第二工作平台2,第三工作平台3,第四工作平台4,第一动半模5,第二动半模6,第三动半模7,第四动半模8,轴线9,第一定半模10,固定板11,第二定半模12,移动板13,第一嵌件14,第二嵌件15,转盘16,导向杆17,凹陷18,螺丝19,立方体工作台20,定位孔21,螺丝孔22,第一注塑部件23,第二注塑部件24,第一注嘴25,第二注嘴26,第一机械手27,第二机械手28,第五工作平台29,第六工作平台30,第七工作平台31,第八工作平台32,第五动半模33,第六动半模34,第七动半模35,第八动半模36。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3.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4.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属性类似的元件,而不是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或者特定的顺序。
45.此外,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46.请参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立方体注塑模具,包括立方体工作台20和均匀间隔地环绕设置在立方体工作台20四周的第一工作平台1、第二工作平台2、第三工作平台3和第四工作平台4。本实施例中,该四个工作平台1、2、3、4分别指代围绕立方体工作台20的四个固定工作位置。立方体工作台20的四周侧面上均匀间隔地固定安装有第一动半模5、第二动半模6、第三动半模7和第四动半模8。本实施例中,该四个动半模5、6、7、8分别固定在立方体工作台20的四个侧面上。
47.该立方体注塑模具还包括与第二工作平台2相对应的固定板11、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1上的第一定半模10、与第四工作平台4相对应的移动板13和固定安装在移动板13上的第二定半模12。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1和第一定半模10是位置固定不动的,移动板13和第二定半模12能够朝向固定板11和第一定半模10移动。
48.立方体工作台20具有位于中心的轴线9且能绕轴线9旋转,并带动第一动半模5、第二动半模6、第三动半模7和第四动半模8同步旋转。另外,第二定半模12和立方体工作台20还能朝向第一定半模10移动。
49.其中,第一工作平台1用于执行将第一嵌件14上料至位于第一工作平台1的动半模上,第二工作平台2用于通过第一定半模10与位于第二工作平台2上的动半模进行合模/开模以执行第一次注塑成型,第三工作平台3用于执行将第二嵌件15上料至位于第三工作平台3的动半模上,第四工作平台4用于通过第二定半模12与位于第四工作平台4上的动半模进行合模/开模以执行第二次注塑成型。
50.进一步地,第一工作平台1还用于执行将注塑完成的产品从位于第一工作平台1的动半模上卸料取走,以便于下一次的第一嵌件14上料。
51.进一步地,固定板11与移动板13之间设置有导向杆17,通过导向杆17引导第二定半模12和立方体工作台20朝向第一定半模10做直线移动。固定板11与移动板13通过导向杆17做注塑模具的开合模运动,可以保证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时在同一条轴线上。
52.进一步地,该立方体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机械手27和第二机械手28,第一机械手27将第一嵌件14上料至位于第一工作平台1的动半模上,第二机械手28用于将第二嵌件15上料至位于第三工作平台3的动半模上。另外,第一机械手27还用于将注塑完成的产品从位于第一工作平台1的动半模上卸料取走。
53.进一步地,该立方体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注嘴25和第二注嘴26。第一注嘴25用于注射熔融塑料粒子到第一定半模10与位于第二工作平台2上的动半模合模形成的模腔内,以成型第一注塑部件23。第二注嘴26用于注射熔融塑料粒子到第二定半模12与位于第四工作平台4上的动半模合模形成的模腔内,以成型第二注塑部件24。
54.具体地,第一嵌件14可以为金属件、注塑件或其他材质,第二嵌件15可以为金属件、注塑件或其他材质。在一个具体实例中,第一嵌件14为第一金属件,第二嵌件15为第二金属件。
55.具体地,第一注塑部件23可以为具有第一种颜色或第一种材料类型的注塑部件,第二注塑部件24为具有第二种颜色或第二种材料类型的注塑部件。在一个具体实例中,第一注塑部件23为具有第一种颜色的注塑部件,第二注塑部件24为具有第二种颜色的注塑部
件。
56.本实施例中,立方体工作台20的四周共设置四个固定的工作平台,即第一工作平台1、第二工作平台2、第三工作平台3和第四工作平台4,且相邻两个工作平台之间相互间隔90
°
设置,即立方体工作台20上每间隔90
°
设定一个工作平台。四个工作平台1、2、3、4围绕立方体工作台20相对于轴线9对称分布,其中用于注塑操作的第二工作平台2和第四工作平台4呈相对设置,保证注塑时承受注塑对等的压力,保证立方体工作台20能够受力均匀。
57.具体地,第一工作平台1、第二工作平台2、第三工作平台3和第四工作平台4按立方体工作台20的旋转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工作平台1为进行第一次上料的工作平台;第二工作平台2与第一工作平台1相邻设置,第二工作平台2为进行第一次注塑的工作平台;第三工作平台3与第二工作平台2相邻设置,第三工作平台3为进行第二次上料的工作平台;第四工作平台4与第三工作平台3相邻设置,第四工作平台4为进行第二次注塑的工作平台;第一工作平台1与第四工作平台4相邻设置,同时第一工作平台1还是将注塑完成的产品进行卸料的工作平台。
58.本实施例中,立方体工作台20为四方体工作台,其四个侧面上共设置四个动半模,即第一动半模5、第二动半模6、第三动半模7和第四动半模8,且相邻两个动半模之间相互间隔90
°
设置,即立方体工作台20上每间隔90
°
的一个侧面上固定安装一个动半模。四个动半模5、6、7、8在立方体工作台20上相对于轴线9对称分布。
59.请结合图5至图8,立方体工作台20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转盘16上,并通过转盘16带动立方体工作台20绕轴线9旋转。而立方体工作台20的每个侧面上固定一个动半模,四个动半模5、6、7、8可以随着注塑模具的转盘16绕轴线9进行旋转。本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转盘16可绕轴线9旋转90
°
、180
°
、270
°
、360
°

60.进一步地,转盘16的顶部具有凹陷18,立方体工作台20的底部插入凹陷18内并用螺丝19锁定,使立方体工作台20的底部沉入转盘16内。通过在立方体工作台20与注塑模具的转盘16之间设置沉入式定位机构,立方体工作台20沉入转盘16内,使立方体工作台20与转盘16紧密垂直连接,保证立方体工作台20的垂直度,同时立方体工作台20能够为动半模5、6、7、8提供均匀的支撑力,可使立方体工作台20在承受注塑压力时能保证稳定不动地在转盘16上。
61.进一步地,立方体工作台20的每个侧面上设有与每个动半模5、6、7、8进行固定连接的定位孔21和螺丝孔22,使每个动半模5、6、7、8能精准地定位与固定在立方体工作台20上。
6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立方体注塑模具,立方体工作台20在旋转过程中,可以进行多次上料和多次注塑成型,因此该立方体注塑模具适用于多次放置金属或其它材质的嵌件到模具上,同时进行多种材料类型或多种颜色的注塑成型。本实施例中为两次放置嵌件和两次注塑成型。下面围绕第一动半模5为例,具体描述实施步骤如下:由第一机械手27将第一嵌件14放入位于第一工作平台1的第一动半模5的模仁上;立方体工作台20绕中心轴线9逆时针旋转90
°
,第一动半模5从第一工作平台1旋转到第二工作平台2的注塑位置上,此时位于第二工作平台2上的第一动半模5与第一定半模10合模进行第一次注塑,第一次注塑完后开模,产品留在第一动半模5上;立方体工作台20绕中心轴线9再次逆时针旋转90
°
,第一动半模5从第二工作平台2
旋转到第三工作平台3的位置上,第二机械手28再将第二嵌件15放入此时位于第三工作平台3的第一动半模5上;立方体工作台20绕中心轴线9再次逆时针旋转90
°
,第一动半模5从第三工作平台3旋转到第四工作平台4的注塑位置上,此时位于第四工作平台4上的第一动半模5与第二定半模12合模进行第二次注塑,第二次注塑完后开模,产品留在第一动半模5上;两次注塑完成后,立方体工作台20绕中心轴线9再次逆时针旋转90
°
,第一动半模5从第四工作平台4旋转到第一工作平台1的位置上,第一机械手27移动到第一动半模5上方,第一机械手27抓走产品。
63.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 通过使用立方体工作台,能够解决多次放置金属嵌件或其它材质的嵌件到模具上时,因为不能与注塑成型步骤同步进行,导致浪费大量成型时间的问题;2. 在注塑成型的同时,可以在多个工作平台上多次放置金属嵌件或其它材质的嵌件,不增加注塑时间,从整体上缩短注塑周期,降低产品碳化风险和注塑成本,能够减少因时间仓促出现的问题,引出的多装嵌件导致模具压模;漏装嵌件导致的无效注塑;3. 该立方体工作台机械式结构,动作可靠,定位精准,风险较低;4. 该立方体工作台排布紧密,占用空间少,具有较好的适用性;5. 有助于提高注塑模生产效率,能够实现大批量自动化生产。
6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的立方体注塑模具的注塑方法,包括:于第一工作平台1执行将第一嵌件14上料至位于第一工作平台1的动半模上;旋转立方体工作台20一设定角度并于第二工作平台2通过第一定半模10与位于第二工作平台2上的动半模进行合模/开模以执行第一次注塑动作,以成型第一注塑部件23;旋转立方体工作台20一设定角度并于第三工作平台3执行将第二嵌件15上料至位于第三工作平台3的动半模上;旋转立方体工作台20一设定角度并于第四工作平台4通过第二定半模12与位于第四工作平台4上的动半模进行合模/开模以执行第二次注塑动作,以成型第二注塑部件24。
65.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方法还包括:于第一工作平台1还执行将注塑完成的产品从位于第一工作平台1的动半模上卸料取走,以便于下一次的第一嵌件14上料。
66.具体地,第一嵌件14可以为金属件、注塑件或其他材质,第二嵌件15可以为金属件、注塑件或其他材质。在一个具体实例中,第一嵌件14为第一金属件,第二嵌件15为第二金属件。
67.具体地,第一注塑部件23可以为具有第一种颜色或第一种材料类型的注塑部件,第二注塑部件24为具有第二种颜色或第二种材料类型的注塑部件。在一个具体实例中,第一注塑部件23为具有第一种颜色的注塑部件,第二注塑部件24为具有第二种颜色的注塑部件。
68.本实施例中,立方体工作台20的四周共设置四个固定的工作平台,且两两工作平台之间相互间隔90
°
设置。立方体工作台20为四方体工作台,其四个侧面上共设置四个动半模。因此,该设定角度为90
°

69.以下结合图9至图18,详细说明所述注塑方法的具体实施如下:
图9是注塑模具处于第一工艺状态的示意图,请参图9,第一机械手27在注塑模具的第一工作平台1的位置上,第一机械手27将第一嵌件14夹起,并将第一嵌件14放入第一动半模5内(此处放置第一嵌件14的时间与后面介绍的注塑时间同步)。
70.图10是注塑模具处于第二工艺状态的示意图,参图10,第一机械手27回退,注塑模具的转盘16绕轴线9逆时针旋转90
°
,第一动半模5带动第一嵌件14,从第一工作平台1旋转到第二工作平台2处,注塑模具通过探测第一嵌件14是否放入,发出可以进行下一步的信号。
71.图11是注塑模具处于第三工艺状态的示意图,参图11,注塑模具的转盘16带动所有动半模5、6、7、8朝向固定板11方向移动合模,同时移动板13也朝向固定板11方向移动合模合紧,第一动半模5与第一定半模10合模,并与第一嵌件14形成密闭空间,注塑模具的第一注嘴25注射熔融塑料粒子到模具里,注塑第一注塑部件23,使第一嵌件14定位于第一注塑部件23内,待产品注塑完成后,第一嵌件14与第一注塑部件23已连接在一起,第一注塑部件23冷却凝固成形。
72.图12是注塑模具处于第四工艺状态的示意图,参图12,移动板13朝向固定板11相反方向移动开模,注塑模具的转盘16带动所有动半模5、6、7、8朝向固定板11反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开模,第一注塑部件23从第一定半模10脱出,第一嵌件14与第一注塑部件23留在此时位于第二工作平台2上的第一动半模5上。
73.图13是注塑模具处于第五工艺状态的示意图,参图13,注塑模具的转盘16带动所有动半模5、6、7、8绕轴线9逆时针旋转90
°
,第一动半模5带动第一嵌件14和第一注塑部件23的连接件,从第二工作平台2旋转到第三工作平台3处。
74.图14是注塑模具处于第六工艺状态的示意图,参图14,第二机械手28在注塑模具的第三工作平台3的位置上,第二机械手28将第二嵌件15夹起,并将第二嵌件15放入第一动半模5内(此处放置第二嵌件15的时间与注塑时间同步)。
75.图15是注塑模具处于第七工艺状态的示意图,参图15,第二机械手28回退,注塑模具的转盘16绕轴线9逆时针旋转90
°
,第一动半模5带动第二嵌件15和第一嵌件14与第一注塑部件23的连接件,从第三工作平台3旋转到第四工作平台4处,注塑模具通过探测第二嵌件15是否放入,发出可以进行下一步的信号。
76.图16是注塑模具处于第八工艺状态的示意图,参图16,注塑模具的转盘16带动所有动半模5、6、7、8朝向固定板11方向移动合模,同时移动板13也朝向固定板11方向移动合模合紧,第一动半模5与第二定半模12合模,并与第二嵌件15、第一嵌件14与第一注塑部件23的连接件,一起形成密闭空间。注塑模具的第二注嘴26注射熔融塑料粒子到模具里,在第一注塑部件23与第二嵌件15的里面注塑另一种不同材质或不同颜色的第二注塑部件24,注塑后冷却,第二注塑部件24凝固成形(注塑第二注塑部件24的时间与注塑第一注塑部件23的时间同步)。
77.图17是注塑模具处于第九工艺状态的示意图,参图17,第二注塑部件24注塑结束,移动板13朝向固定板11相反方向移动开模,注塑模具的转盘16带动所有动半模5、6、7、8朝向固定板11相反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开模,第二注塑部件24和第一注塑部件23从第二定半模12脱出,产品留在此时位于第四工作平台4上的第一动半模5上。
78.图18是注塑模具处于第十工艺状态的示意图,参图18,注塑模具的转盘16带动所
有动半模5、6、7、8绕轴线9逆时针旋转90
°
,第一动半模5从第四工作平台4旋转到第一工作平台1处,第一机械手27夹持第一嵌件14,顶针将整个产品和第一机械手27一起顶出,整个产品被第一机械手27取走。
79.以上仅从第一动半模5的角度对一个产品的注塑进行描述说明,实际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方体注塑模具是循环连续工作的,即当第一动半模5从第一工作平台1旋转到第二工作平台2的注塑位置进行第一注塑时,此时第一机械手27又在位于第一工作平台1上的动半模上进行第一嵌件14的上料了,这样在每个第一工作平台上的工作都是前后衔接、连续进行的。
80.也就是说,随着立方体工作台20的旋转,第一机械手27连续不断地对转动至位于第一工作平台1上的动半模上进行第一嵌件14的上料,第一定半模10连续不断地与转动至位于第二工作平台2上的动半模进行合模/开模进行注塑成型,第二机械手28连续不断地对转动至位于第三工作平台3上的动半模上进行第二嵌件15的上料,第二定半模12连续不断地与转动至位于第四工作平台4上的动半模进行合模/开模进行注塑成型。这样,针对不同产品的注塑,第一嵌件14的上料、第一注塑部件23的注塑、第二嵌件15的上料和第二注塑部件24的注塑可以同步地进行。
81.以上仅以立方体工作台20四周围绕设定四个位置固定的工作平台1、2、3、4和在立方体工作台20四周侧面上固定有四个动半模5、6、7、8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地,立方体工作台20上也可以设置六个或八个工作平台,以满足产品多种颜色或多种材质的多次成型需求,极限缩短材料在注塑模具里的停留时间,同时减少因减少停留时间加大的流道材料浪费,并能同时在不同的工作平台上同时进行冷却、取放产品和修剪流道等工序需求。
82.请参图19至图21,当立方体工作台20上设置八个工作平台时,该立方体注塑模具还包括环绕立方体工作台20设置的第五工作平台29、第六工作平台30、第七工作平台31和第八工作平台32,以及对应第五工作平台29、第六工作平台30、第七工作平台31和第八工作平台32分别固定安装在立方体工作台20侧面上的第五动半模33、第六动半模34、第七动半模35和第八动半模36。八个工作平台1、2、3、4、29、30、31、32围绕立方体工作台20均匀间隔地设置。八个动半模5、6、7、8、33、34、35、36在立方体工作台20的侧面上均匀间隔地设置。
83.可以理解地,当立方体工作台20上设置六个工作平台时,该立方体注塑模具还包括环绕立方体工作台20设置的第五工作平台29和第六工作平台30,以及对应第五工作平台29和第六工作平台30分别固定安装在立方体工作台20侧面上的第五动半模33和第六动半模34。六个工作平台1、2、3、4、29、30围绕立方体工作台20均匀间隔地设置。六个动半模5、6、7、8、33、34在立方体工作台20的侧面上均匀间隔地设置。
84.六个工作平台和八个工作平台与四个工作平台的操作方式相同,区别在于增加工作平台和旋转角度。其中,八个工作平台的注塑模具与四个工作平台的注塑模具相比,工作平台增加4个,因此,注塑模具的转盘16可绕轴线9旋转45
°
、90
°
、135
°
、180
°
、225
°
、270
°
、315
°
、360
°

85.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