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备装置

文档序号:33789273发布日期:2023-04-19 06:29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备装置

本发明涉及模具成型,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1、针对当前体外诊断等领域对于多样本同时检测、样本低用量的迫切需求,微流控芯片技术将沿着更高微流道密度、更高功能单元集成度的方向发展。

2、更高微流道密度意味着微流道的尺寸不再限定于常规机械加工精度的范围,微流道的宽度将低于20微米,甚至低于10微米,而更高集成度代表微流控芯片要集成储液池等功能单元。

3、但是在目前生产中一方面为了保证检测的可靠性,通常样本或试剂用量有严格的最低量要求,导致单个功能单元的尺寸偏大,例如微升的体积用量仅需功能单元达到毫米尺寸即可,另一方面,功能单元和微流道成型面也可能会存在不同,因此难以满足对多样本同时检测、样本低用量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对微流控芯片生产中一方面为了保证检测的可靠性,通常样本或试剂用量有严格的最低量要求,导致单个功能单元的尺寸偏大,例如微升的体积用量仅需功能单元达到毫米尺寸即可,另一方面,功能单元和微流道成型面也可能会存在不同,因此难以满足对多样本同时检测、样本低用量的需求。

2、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备装置,包括:

3、基座,其上设有模具放置槽;

4、微流道模具,其一侧设有微流道成型部且凸出所述微流道模具表面,所述微流道模具设于所述模具放置槽内,且所述微流道成型部凸出所述基座表面;

5、固定件,设于所述基座开设所述模具放置槽的一侧上,所述固定件内部设有与所述模具放置槽同轴设置的预聚物放置槽,所述预聚物放置槽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模具放置槽,且所述模具放置槽一侧呈开口设置;

6、进出口模具,设于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基座一侧,所述进出口模具朝向所述固定件一侧设置有进出口成型部。

7、可选地,所述成型部为若干凸出所述微流道模具表面的若干条状凸起。

8、可选地,所述条状凸起宽度为10微米至20微米。

9、可选地,任一所述条状凸起包括:

10、前端凸起;

11、两个中端凸起,分别连接于所述前端凸起两端;

12、两个末端凸起,任一所述中端凸起一端均连接一末端凸起,且设于两个所述中端凸起相互靠近的一侧。

13、可选地,所述末端凸起远离所述中端凸起一端设有圆柱状凸起。

14、可选地,设于所述微流道模具表面条状凸起分为两列,且两列所述条状凸起的前端凸起相互靠近。

15、可选地,进出口成型部为若干成型在所述进出口模具表面的凸起,所述凸起等间距布置。

16、可选地,所述进出口成型部中间设有第一空隙,所述微流道成型部中间设有与所述第一空隙适配的第二空隙。

17、可选地,还包括密封件,设于所述基座与所述固定件之间,所述密封件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一侧呈开口设置。

18、可选地,还包括定位件,连接于所述基座与所述进出口模具之间。

1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备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20、1.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备装置,包括基座、微流道模具、固定件和进出口模具,基座上设有模具放置槽,微流道模具一侧设有微流道成型部且凸出所述微流道模具表面,所述微流道模具设于所述模具放置槽内,且所述微流道成型部凸出所述基座表面,固定件设于所述基座开设所述模具放置槽的一侧上,所述固定件内部设有与所述模具放置槽同轴设置的预聚物放置槽,所述预聚物放置槽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模具放置槽,且所述模具放置槽一侧呈开口设置,进出口模具设于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基座一侧,所述进出口模具朝向所述固定件一侧设置有进出口成型部。

21、此结构的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备装置,通过设置微流道模具和进出口模具,且在微流道模具和进出口模具上设置固定件和基座,使得微流道模具和进出口模具之间形成有成型腔,微流道模具的微流道成型部与进出口模具的进出口成型部均设置在成型腔内,通过向成型腔内放置预聚物,使得预聚物在成型腔内成型为集成微流控芯片,能够实现微流道的宽度将低于20微米,甚至低于10微米,且能实现一体化成型不同尺度、不同分布状态的微流道和储液池等功能单元。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部为若干凸出所述微流道模具(2)表面的若干条状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凸起宽度为10微米至2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条状凸起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凸起(23)远离所述中端凸起(22)一端设有圆柱状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微流道模具(2)表面条状凸起分为两列,且两列所述条状凸起的前端凸起(21)相互靠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进出口成型部(41)为若干成型在所述进出口模具(4)表面的凸起,所述凸起等间距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口成型部(41)中间设有第一空隙,所述微流道成型部中间设有与所述第一空隙适配的第二空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5),设于所述基座(1)与所述固定件(3)之间,所述密封件(5)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一侧呈开口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件(6),连接于所述基座(1)与所述进出口模具(4)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备装置,包括基座、微流道模具、固定件和进出口模具,基座上设有模具放置槽,微流道模具一侧设有微流道成型部且凸出所述微流道模具表面,所述微流道模具设于所述模具放置槽内,且所述微流道成型部凸出所述基座表面,固定件设于所述基座开设所述模具放置槽的一侧上,所述固定件内部设有与所述模具放置槽同轴设置的预聚物放置槽,所述预聚物放置槽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模具放置槽,进出口模具设于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基座一侧,所述进出口模具朝向所述固定件一侧设置有进出口成型部,能够实现微流道的宽度将低于20微米,甚至低于10微米,且能实现一体化成型不同尺度、不同分布状态的微流道和储液池等功能单元。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宇,周连群,徐绮,李金泽,张威,张芷齐,姚佳,郭振,李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