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片运输过程中的开合带式放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1866发布日期:2022-09-02 22:47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橡胶片运输过程中的开合带式放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片运输过程中的开合带式放料装置,属于橡胶片挤出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2.橡胶片挤出生产工艺过程中,挤出的胶片需要冷却加隔布收藏,现有技术中进行加隔布收料分层码料过程(简称摆片)采取的是人工操作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合带式放料装置,能够将从胶片挤出机挤出的胶片自动运送至下一个工序,能够实现自动化,提高运输效率。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橡胶片运输过程中的开合带式放料装置,包括机架和水平设置于机架上部使胶片沿z方向运输的带式收料机;
6.所述机架的上部安装有能够转动的梁架,所述带式收料机包括一端安装于梁架上、另一端悬空的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外部套设有带动转动的传输带;
7.所述带式收料机沿x方向并列设置为两套,且主动轴和从动轴的非铰接端相邻,所述主动轴的铰接端与电机连接,且电机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
8.所述开合带式放料装置还包括带动梁架转动继而带动两套带式收料机的相邻侧向下翻转打开的翻转机构。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带式收料机运输方向的两端、能够沿x方向的正负方向同时伸缩的开合气缸,且开合气缸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开合气缸两端的伸缩杆端部分别铰接有带动梁架转动的回转臂机构。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回转臂机构包括纵截面呈“7”字型、底部与梁架固定的第一回转臂和底部与第一回转臂的顶部固定、顶部与开合气缸伸缩杆的端部铰接的第二回转臂,所述第一回转臂和第二回转臂的连接端铰接于机架上,且开合气缸的伸缩杆伸出时,带式收料机的主动轴和从动轴呈水平方位;开合气缸的伸缩杆收回时,带式收料机的主动轴和从动轴的非铰接端向下翻转至最低点。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回转臂和第二回转臂为一体设置,且其夹角为钝角。
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3.本实用新型能够将从胶片挤出机挤出的胶片自动运送至下一个工序,能够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开合气缸的伸缩杆能够同时向两侧伸缩,实现两套带式收料机从中部向下翻转开合进行落料,能够保证两套带式收料机的开合同步。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回转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开合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01、机架,102、带式收料机,102-1、主动轴,102-2、从动轴,102-3、传输带,103、翻转机构,103-1、开合气缸,103-2、回转臂机构,103-2-1、第一回转臂,103-2-2、第二回转臂,104、梁架,105、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1.一种橡胶片运输过程中的开合带式放料装置,将从胶片挤出机挤出的胶片沿z方向运输至收料位,通过向下翻转将胶片落料至下一个工序,能够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22.如图1-3所示,开合带式放料装置包括机架101,机架101的上部水平设置有使胶片沿z方向运输的带式收料机102。带式收料机102包括一端铰接于梁架104上、另一端悬空的主动轴102-1和从动轴102-2,主动轴102-1和从动轴102-2的外部套设有传输带,主动轴102-1铰接于梁架104的一端与电机105的转动轴连接,电机105带动主动轴102-1转动,进而使得传输带沿z方向运输。带式收料机102沿x方向对称布置、并列设置为两套,主动轴102-1和从动轴102-2的非铰接端相邻,两套并列设置的带式收料机102共同运输胶片。两套带式收料机102的电机105分别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通过控制单元实现同步转动。
23.翻转机构103包括分别设置于带式收料机102运输方向即z方向的两端的两个开合气缸103-1,如图5所示,开合气缸103-1为双杆双向第一伸缩气缸,压缩空气接口(同时也是两个缸腔连通共有的接口)位于气缸中部,使得伸缩杆能够沿x方向的正负方向同时伸缩,两端的伸缩杆端部分别铰接有带动梁架104转动的回转臂机构103-2,进而带动两套带式收料机102的相邻侧同时向相反方向翻转,使带式收料机102中间位置形成开口状态,停在带式收料机102上的胶片凭自重落下,将胶片平缓的落到已经铺设了隔布上面的双工位码放车上,实现胶片的落料。
24.如图4所示,回转臂机构103-2包括纵截面呈“7”字型的第一回转臂103-2-1,第一回转臂103-2-1的底部与梁架104固定、顶部与第二回转臂103-2-2的底部固定,第二回转臂103-2-2的顶部与开合气缸103-1伸缩杆的端部铰接,运动位角为45-115度。并且第二回转臂103-2-2与第一回转臂103-2-1的横臂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且两者为一体设置,两者的连接点铰接于机架101上,为开合转动回转中心。
25.开合气缸103-1的伸缩杆伸出时,第一回转臂103-2-1的横臂呈水平方位,此时带式收料机102的主动轴102-1和从动轴102-2呈水平方位,即带式收料机102此时处于运输胶片的状态;开合气缸103-1的伸缩杆收回时,以第一回转臂103-2-1和第二回转臂103-2-2的连接点为转动点带动第一回转臂103-2-1向外翻转,继而通过梁架104带动带式收料机102的主动轴102-1和从动轴102-2的非铰接端向下翻转至最低点,此时两套带式收料机102处
于打开位置、胶片落料的状态。
26.位于运输方向两端的开合气缸103-1的伸缩杆分别通过回转臂机构103-2与梁架104的两端连接,两端的开合气缸103-1分别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通过控制单元实现同步伸缩,进而带动两套带式收料机102翻转开合落料。


技术特征:
1.一种橡胶片运输过程中的开合带式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1)和水平设置于机架(101)上部使胶片沿z方向运输的带式收料机(102);所述机架(101)的上部安装有能够转动的梁架(104),所述带式收料机(102)包括一端安装于梁架(104)上、另一端悬空的主动轴(102-1)和从动轴(102-2),所述主动轴(102-1)和从动轴(102-2)的外部套设有带动转动的传输带(102-3);所述带式收料机(102)沿x方向并列设置为两套,且主动轴(102-1)和从动轴(102-2)的非铰接端相邻,所述主动轴(102-1)的铰接端与电机(105)连接,且电机(105)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开合带式放料装置还包括带动梁架(104)转动继而带动两套带式收料机(102)的相邻侧向下翻转打开的翻转机构(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片运输过程中的开合带式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103)包括分别设置于带式收料机(102)运输方向的两端、能够沿x方向的正负方向同时伸缩的开合气缸(103-1),且开合气缸(103-1)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开合气缸(103-1)两端的伸缩杆端部分别铰接有带动梁架(104)转动的回转臂机构(10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橡胶片运输过程中的开合带式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臂机构(103-2)包括纵截面呈“7”字型、底部与梁架(104)固定的第一回转臂(103-2-1)和底部与第一回转臂(103-2-1)的顶部固定、顶部与开合气缸(103-1)伸缩杆的端部铰接的第二回转臂(103-2-2),所述第一回转臂(103-2-1)和第二回转臂(103-2-2)的连接端铰接于机架(101)上,且开合气缸(103-1)的伸缩杆伸出时,带式收料机(102)的主动轴(102-1)和从动轴(102-2)呈水平方位;开合气缸(103-1)的伸缩杆收回时,带式收料机(102)的主动轴(102-1)和从动轴(102-2)的非铰接端向下翻转至最低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橡胶片运输过程中的开合带式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臂(103-2-1)和第二回转臂(103-2-2)为一体设置,且其夹角为钝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橡胶片运输过程中的开合带式放料装置,包括机架和水平设置于机架上部使胶片沿Z方向运输的带式收料机;所述机架的上部安装有能够转动的梁架,所述带式收料机包括一端安装于梁架上、另一端悬空的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外部套设有带动转动的传输带;所述带式收料机沿X方向并列设置为两套,且主动轴和从动轴的非铰接端相邻,所述主动轴的铰接端与电机连接,且电机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接收从胶片挤出机送来的胶片,将其输送至下一工序。将其输送至下一工序。将其输送至下一工序。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澜 刘武杰 闫礼 马瑞欣 赵艳红 杨树林 罗林达 孙阳 周莹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橡一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6
技术公布日:2022/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