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顶顶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87011发布日期:2022-12-17 11:5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顶顶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斜顶顶出结构。


背景技术:

2.针对汽车用灯具用壳体,产品上具有倒扣、筋条等特征,而针对上述结构,正常脱模无法实现,且一次顶出可能造成粘模的风险,因此,需要在模具内额外增加顶出机构,使得产品分步顶出。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斜顶顶出结构,包括斜顶块、顶杆、弹簧和导向块,所述斜顶块的下端延伸设置斜导杆,所述斜导杆与模芯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块设置在所述斜顶块上,所述顶杆水平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块和所述斜顶块上,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顶杆上,利用所述弹簧驱动所述顶杆向左移动,所述模芯上设置连续的第一保持面、第二保持面和导向面,所述第一保持面与所述斜导杆平行,所述第二保持面为竖直平面,所述导向面为斜面。
4.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块上设置贯通的第一导向孔,所述斜顶块上设置第二导向孔,所述顶杆的前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孔内,末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孔内,所述顶杆的侧壁上轴向凸出设置卡缘,所述弹簧作用于所述卡缘和所述斜顶块上。
5.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末端设置配合面和斜导面,所述配合面为竖直平面。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孔内设置引导块,所述顶杆的侧壁上轴向凹设导槽。
7.本实用新型缺的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斜向移动的斜顶块以及保持相对静止的顶杆与模芯保持面的配合,实现了产品的分布脱模,有效避免产品粘模,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顶杆的前端和末端均设置导向孔,进一步提高了顶杆工作时水平移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斜顶顶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斜顶顶出结构的顶出时中间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1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斜顶顶出结构的完全顶出时的状态示意图;
13.附图标记如下:
14.1、斜顶块,2、顶杆,3、弹簧,4、导向块,8、产品,9、模芯,11、斜导杆,12、第二导向孔,21、卡缘,22、配合面,23、斜导面,24、导槽,41、第一导向孔,42、引导块。91、第一保持面,92、第二保持面,93、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6.一种斜顶顶出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斜顶块1、顶杆2、弹簧3和导向块4,斜顶块1的下端延伸设置斜导杆11,斜导杆11与模芯9滑动连接,导向块4设置在斜顶块1上,顶杆2水平滑动设置在导向块4和斜顶块1上,弹簧3套设于顶杆2上,利用弹簧3驱动顶杆2向左移动,模芯9上设置连续的第一保持面91、第二保持面92和导向面93,第一保持面91与斜导杆11平行,第二保持面92为竖直平面,导向面93为斜面。产品8顶出时,模具开模,而后通过设备的顶出机构驱动斜导杆11沿模芯9斜向向上移动,而因弹簧3的作用,使得顶杆2的末端始终紧贴于模芯9上,通过顶杆2的末端与第一保持面91配合,斜顶块1与产品8保持相对静止,可先将两产品8与模芯9脱模;而后,顶杆2的末端与第二保持面92配合,因第二保持面92为竖直平面,因此,在斜顶块1继续斜向上运动时,顶杆2为向上运动,在该过程中,顶杆2的前端始终与产品8接触,因此,产品8也为向上运动,在该过程中,斜顶块1与产品8脱模。然后,顶杆2的末端与导向面93配合,因导向面93为斜面,同时与弹簧3配合,通过弹簧3驱动顶杆2向左移动,以使得顶杆2的前端隐没于斜顶块1内。如果不设置导向面93,当顶杆2的末端离开第二保持面92后,因弹簧3的作用瞬间驱动顶杆2向左移动,会对斜顶块1造成一定的冲击。
17.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导向块4上设置贯通的第一导向孔41,斜顶块1上设置第二导向孔12,顶杆2的前端滑动设置在第二导向孔12内,末端滑动设置在第一导向孔41内,顶杆2的侧壁上轴向凸出设置卡缘21,弹簧3作用于卡缘21和斜顶块1上。上述结构中,通过第一导向孔41和第二导向孔12分别对顶杆2的前端和末端进行引导,提高顶杆2移动时的稳定性。其中,导向块4通过螺栓固定在斜顶块1上,通过该结构方便顶杆2及弹簧3的安装。卡缘21起到了支撑弹簧3的作用,同时卡缘21与导向块4配合,起到限位作用;即限制顶杆2向左移动距离。防止顶杆2与斜顶块1分离。
18.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顶杆2的末端设置配合面22和斜导面23,配合面22为竖直平面。其中,配合面22用于与第二保持面92配合,使斜顶块1顶出时,顶杆2与第二保持面92为面接触。通过斜导面23,使得斜顶块1在复位时,引导顶杆2向右移动,并克服弹簧3的推力。
19.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一导向孔41内设置引导块42,顶杆2的侧壁上轴向凹设导槽24。通过引导块42与导槽24的配合,以防止顶杆2在使用时出现转动,改变顶杆2末端与斜顶块1的配合。
2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斜顶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斜顶块、顶杆、弹簧和导向块,所述斜顶块的下端延伸设置斜导杆,所述斜导杆与模芯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块设置在所述斜顶块上,所述顶杆水平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块和所述斜顶块上,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顶杆上,利用所述弹簧驱动所述顶杆向左移动,所述模芯上设置连续的第一保持面、第二保持面和导向面,所述第一保持面与所述斜导杆平行,所述第二保持面为竖直平面,所述导向面为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顶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上设置贯通的第一导向孔,所述斜顶块上设置第二导向孔,所述顶杆的前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孔内,末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孔内,所述顶杆的侧壁上轴向凸出设置卡缘,所述弹簧作用于所述卡缘和所述斜顶块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顶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末端设置配合面和斜导面,所述配合面为竖直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顶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内设置引导块,所述顶杆的侧壁上轴向凹设导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顶顶出结构,包括斜顶块、顶杆、弹簧和导向块,斜顶块的下端延伸设置斜导杆,斜导杆与模芯滑动连接,导向块设置在斜顶块上,顶杆水平滑动设置在导向块和斜顶块上,弹簧套设于顶杆上,利用弹簧驱动顶杆向左移动,模芯上设置连续的第一保持面、第二保持面和导向面,第一保持面与斜导杆平行,第二保持面为竖直平面,导向面为斜面。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斜向移动的斜顶块以及保持相对静止的顶杆与模芯保持面的配合,实现了产品的分布脱模,有效避免产品粘模,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顶杆的前端和末端均设置导向孔,进一步提高了顶杆工作时水平移动的稳定性。的稳定性。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海强 俞高科 耿春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仓科益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6
技术公布日:2022/1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