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可靠的壳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11708发布日期:2023-02-01 02:15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可靠的壳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材壳装配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工成本低、装配稳定性好且实用性强的运动器材壳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运动器材均设置有保护壳或包装壳,在实现对运动核心结构的保护的同时,提供可以美化表面。如图1所示,现有的保护壳或包装壳a均采用两壳对接装配而成,实现两壳的对接装配一般采用两种结构,一种为螺丝锁紧结构,其包括连接通孔,螺孔及自攻螺钉,所述连接通孔,螺孔分别开设在两壳的对应位置处,自攻螺钉穿过连接通孔锁于螺孔内实现对两壳的连接,以获得所述保护壳及包装壳,该结构长时间使用或运输过程中,会因运输震动以及使用震动而造成松动现象;另一种为卡扣结构,其包括两个相互扣合的l形卡扣,两个卡扣分别位于两壳的对应位置处,在卡扣的加工过程中需要两个壳的注塑模具均设置抽芯机构,因卡扣还需要附着在胶位,所述抽芯机构只能应用在模具最外围,因一对卡扣(即:两个相互扣合的卡扣)无法实现两壳的稳定连接,因此,卡扣数量较多,直接提升了模具及模具加工过程的成本。
3.因此,如何设计并制造出一种能够美观、装配结构稳定且成本低的壳连接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成本低、装配稳定性好且实用性强的运动器材壳连接结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稳定可靠的壳连接结构,其包括连接导柱及插接口,其中:
7.所述插接口开设于壳的对接侧;
8.所述连接导柱包括导柱部及限位部,所述导柱部可插拔的装于所述插接口内,所述限位部抵于所述插接口的边沿;
9.所述导柱部与插接口过盈配合。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柱部呈柱状,其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端为导入端,所述导入端具有倾斜的导入面。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入面呈环形。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柱部上开设有贯通口,以允许导柱部弹性变形。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柱部设置有防滑倒刺。
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滑倒刺是由所述导柱部表面朝远离所述限位部方向延伸所得的凸起。
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滑倒刺呈环形,且数量为多个;
16.多个所述防滑倒刺间隔分布。
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柱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柱部以所述限位部为中心对称分布。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9.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接导柱与壳上的插接口配合实现保护壳或包装壳的装配,该连接导柱为独立零件,其独立设计一套固定模具进行流水线加工生产,而保护壳或包装壳的加工模具中仅需要对插接口进行设计加工即可,降低加工成本,实用性强;另,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导柱的导柱部与插接口过盈配合,提升连接结构的稳定性,一个保护壳或包装壳上利用多个连接导柱与插接口配合相连,确保结构稳定性,避免震动对运动器材壳连接结构的影响,继而提升运动器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0.图1是运动器材的保护壳或包装壳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一种稳定可靠的壳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导柱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实施例
26.一种稳定可靠的壳连接结构,其利用独立的连接导柱实现对接的两壳配合相连,形成结构稳定且美观的保护壳或包装壳结构;该结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仅需在壳对接侧开孔设置,并独立加工连接导柱即可,降低加工成本。
27.如图1所示,所述一种稳定可靠的壳连接结构用于运动器材的保护壳或包装壳a上;一般情况下,所述保护壳或包装壳a包括第一壳a1及第二壳a2,所述第一壳a1及第二壳a2相互对接,并利用所述一种稳定可靠的壳连接结构实现第一、第二壳a1、a2的稳定相连;
28.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一种稳定可靠的壳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导柱100及插接口200。所述插接口200开设于壳的对接侧;具体的说:所述壳为上述的第一壳a1、第二壳a2,所述插接口200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连接导柱100相适配。
29.如图2及图3所示,一般情况下,所述连接导柱100呈圆柱状,所述插接口为圆筒,其深度及内径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口200的内径为5.5mm,其深度大于所述连接导柱100插入部分的长度。
30.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连接导柱100包括一体相连的导柱部110及限位部120,所述导柱部110可插拔的装于所述插接口200内,所述限位部120抵于所述插接口200的边沿;所述导柱部110的数量与待连接的壳数量相适配,因一般情况下壳的数量为两个,即上述的第
一、第二壳a1、a2,因此,所述限位部12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导柱部110以所述限位部120为中心对称分布,实现与第一、第二壳a1、a2与插接口200配合连接。
31.为了确保所述导柱部110与插接口200的连接稳定性,所述导柱部110与所述插接口200过盈配合,即:所述导柱部110插装于所述插接口200内时,所述导柱部110被插接口200的内侧壁压缩,从而实现稳定的装配;所述导柱部110上开设贯通口112,以允许导柱部弹性变形,具体的说:所述贯通口112沿所述导柱部110的径向开设,将所述导柱部形成一个0形结构的圆柱体,使其在所述插接口200内时能够被插接口200内壁压缩变形,在从所述插接口200拔出后,能够快速弹性复位。
32.所述导柱部110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端为导入端,所述导入端具有倾斜的导入面1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入面111呈环形,实现了导柱部110与插接口200之间的快速且便捷的装配。
33.为了进一步提升导柱部110与插接口200装配后的结构稳定性,在所述导柱部110设置有防滑倒刺113,所述防滑倒刺113是由所述导柱部110表面朝远离所述限位部120方向延伸所形成。所述防滑倒刺113呈环形,且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防滑倒刺113间隔分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倒刺113为圆环形凸起。
34.所述限位部120为圆形片体,其能够对导柱部110与插接口200之间的插接位置,同时实现导柱部110与插接口200的插接到位,即:所述导柱部110完全插入至所述插接口200内,确保导柱部110与插接口200的装配稳定性;所述限位部110的外径大于所述导柱部110的最大外径。
35.实现上述第一、第二壳a1、a2装配的操作过程如下:
36.将连接导柱100中一个导柱部110插入至所述第一壳a1的插接口200内,插入过程可以选择人工手动操作、或机械臂抓取连接导柱操作;
37.抓取第二壳a2,利用连接导柱100的另一个导柱部110与第二壳a2插接口200的插接配合,所述导柱部110与插接口200的插接过程中,利用所述导入面111配合导向,达到便捷且快速装配的目的。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