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器械注塑模具用快速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71821发布日期:2023-08-01 17:0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器械注塑模具用快速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注塑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注塑模具用快速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1、基于医用器械注塑模具的加工方式,其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将会面临多种使用情况,但不仅限于以下提出的一种,更具体的是,尤其为其在注塑件成型后,需对注塑模具进行冷却处理,使可以将注塑件从注塑模具中取出,而现有的常规注塑模具冷却方式主要为水冷,即冷却水从注塑模具内预设的水道内流动,从而带走注塑模具的热量,但由于注塑模具在注塑时,其温度较高,当冷却水经过模具时,易产生蒸汽爆炸,并且注塑模具内预设的水道易受冷却液质量影响,而产生的杂质沉积的情况。

2、结合上述问题切入点会发现,目前市场上的现有装置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很难同时去规避以上提出的问题,并且,即便是能够进行解决,也需要去接入外接装置,从而无法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故而,我们提出了一种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保证快速散热的同时,又可降低冷却安全风险的医疗器械注塑模具用快速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一种医疗器械注塑模具用快速冷却装置,其优点是通过设置导热组件,可以通过外界冷却液制冷设备将冷却液输送至导热组件内,而导热组件无需从模具内经过,也可带走模具的热量,因此可以避免蒸汽爆炸、以及杂质沉积的情况发生,而且还无需在模具内预设水道,降低了模具的复杂程度,通过设置吹拂组件,可以在导热组件经过模具时,将导热组件散发出的冷量吹送至模具内腔,从而增大了冷量与模具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提升对模具的热量导出效果。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医疗器械注塑模具用快速冷却装置,包括上底座、下底座、支柱、上模具、下模具、液压伸缩杆和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导热组件和吹拂组件,所述导热组件分别栓接在下模具的底部和上模具的顶部,所述吹拂组件栓接在靠近导热组件的一侧,所述吹拂组件靠近下底座和液压伸缩杆的一侧分别与下底座和液压伸缩杆栓接,所述导热组件分别与上模具和下模具配合使用。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热组件,可以通过外界冷却液制冷设备将冷却液输送至导热组件内,而导热组件无需从模具内经过,也可带走模具的热量,因此可以避免蒸汽爆炸、以及杂质沉积的情况发生,而且还无需在模具内预设水道,降低了模具的复杂程度,通过设置吹拂组件,可以在导热组件经过模具时,将导热组件散发出的冷量吹送至模具内腔,从而增大了冷量与模具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提升对模具的热量导出效果。

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栓接在靠近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一侧,所述固定框前侧的两侧分别栓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后侧连通有流动管,所述流动管的另一端与出液管连通,底部所述流动管顶部的两侧均连通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顶部流动管配合使用。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热组件,由外界冷却液制冷设备将冷却液通过进液管输送至流动管的内部,使得冷却液将下模具的热量带走,同时在左侧连接部的作用下,一部分冷却液会进入上模具内的流动管内,从而带动上模具内的热量,并由右侧连接部与下方冷却液汇合,再从出液管回流至外界制冷设备内,因此可以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快速的冷却操作。

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表面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抵触管,所述抵触管的顶部卡接有密封垫,所述抵触管的底部栓接有紧固弹簧,所述紧固弹簧的底部栓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接在连接管的表面。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部,在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模后,会在压力的作用下,使抵触管在连接管的表面滑动,并挤压紧固弹簧,从而在紧固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密封垫与顶部的流动管紧密接触,因此可以实现通道的连通,从而便于进行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同步冷却处理。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顶部所述流动管底部的两侧均连通有接触管,所述接触管与密封垫紧密接触。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接触管,可以便于与连接部进行配合使用,使得上下通道能够连通,从而便于进行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同步冷却处理。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的顶部贯穿下模具的内部并延伸至下模具的顶部。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管的顶部贯穿下模具的内部并延伸至下模具的顶部,可以便于进行通道的连通工作。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具和上模具相反的一侧均设置为空腔结构,且空腔结构与导热组件配合使用。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下模具和上模具相反的一侧均设置为空腔结构,可以便于使冷量能够直接与上模具和下模具接触,并扩大了接触面积,因此可以提升冷却效率以及效果。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流动管呈s形设置,且靠近固定框内壁的一侧与与固定框栓接。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流动管呈s形设置,且靠近固定框内壁的一侧与与固定框栓接,能够减缓冷却压在流动管内的流动速率,因此可以增大与热量的接触时间,使得可以进行充分的热量交换工作。

1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吹拂组件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靠近固定框的一侧与固定框栓接,所述连接框的内部栓接有拦截部,所述拦截部的内部栓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两个驱动风扇,所述驱动风扇与导热组件配合使用。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吹拂组件,在导热组件工作时,可通过驱动风扇工作并产生风力,导热组件散发出的冷量吹送至模具内腔,从而增大了冷量与模具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提升对模具的热量导出效果,并且在拦截部的作用下,可以起到对空气过滤的效果,避免杂质聚集在导热组件的内部。

1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拦截部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栓接在连接框的内部,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分别栓接有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拦截部,通过安装框,可以便于与连接框进行连接,而通过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可以对空气进行多级过滤,保证空气的洁净性。

2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滤网目数大于二级滤网目数。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一级滤网目数大于二级滤网目数,能够达到对空气多级过滤的效果,去除空气中大颗粒一级小颗粒杂质,保证了空气的洁净性能,避免杂质聚集在导热组件上。

22、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通过设置导热组件,可以通过外界冷却液制冷设备将冷却液输送至导热组件内,而导热组件无需从模具内经过,也可带走模具的热量,因此可以避免蒸汽爆炸、以及杂质沉积的情况发生,而且还无需在模具内预设水道,降低了模具的复杂程度,通过设置吹拂组件,可以在导热组件经过模具时,将导热组件散发出的冷量吹送至模具内腔,从而增大了冷量与模具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提升对模具的热量导出效果;

24、2、通过设置导热组件,可以通过外界冷却液制冷设备将冷却液输送至导热组件内,而导热组件无需从模具内经过,也可带走模具的热量,因此可以避免蒸汽爆炸、以及杂质沉积的情况发生,而且还无需在模具内预设水道,降低了模具的复杂程度,通过设置吹拂组件,可以在导热组件经过模具时,将导热组件散发出的冷量吹送至模具内腔,从而增大了冷量与模具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提升对模具的热量导出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