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外壳制造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14477发布日期:2023-12-07 21:4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胶外壳制造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塑胶外壳,尤其是指一种塑胶外壳制造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1、塑胶应用非常广泛,是家电、汽车、手机、pc、医疗器械、照明电器中不可或缺的部件。随着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家电、汽车、手机、pc、医疗器械等行业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下游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拉动了对塑胶的需求。

2、随着塑胶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塑胶性能的不断提高,塑胶件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塑胶件正在不同的领域替代传统的金属零件,一个设计合理的塑胶件往往能够替代多个手机外壳用的传统金属零件,从而达到简化产品结构、节约制造成本的目的。

3、现有可参考的公开号为cn100344437c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能防止脆裂的用pc+abs作原料的塑胶壳的生产工艺,包括在注塑步骤时,控制树脂温度和树脂在该温度下的时间,防止树脂降解,所述温度和时间,能保证[(b-a)÷a]×100%<30%,其中a为原料的熔融指数,b为成品的熔融指数,保持[(b-a)÷a]×100%<15%更好,避免高温的情况下长时间的滞留导致材料降解,加工过程的降解会导致链结构有所变化,使得裂解机理发生部分改变,树脂温度和树脂在较高温度下适当的时间,以保证[(b-a)÷a]×100%<30%为前提条件,从而使树脂的降解程度降低,减小塑胶壳成品的熔融指数上升值,提高了防止脆裂的效果。

4、该专利采用虽然采用pc+abs作原料,达到使塑胶外壳防止脆裂的效果,但其内部及其外部仍属于按照传统的加工方式进行运作,当液体渗入塑胶外壳的内部时,由于塑胶外壳的内部并未增设防菌的结构,可能会导致塑胶外壳的内部收到液体的腐蚀而出现霉菌的现象,此外,其塑胶外壳的外部也并未增设相对应的防滑结构,其仍旧采用光滑面的加工工艺使塑胶外壳成型,当使用者的手部粘附有油液或放置塑胶外壳的平面摩擦力较弱时,则容易导致塑胶外壳出现滑动的现象,增加掉落地面的概率,为此,本发明人提出了一种塑胶外壳制造成型工艺,以工艺的方式改进塑胶外壳内部及其外部的结构,从而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2、一种塑胶外壳制造成型工艺,所述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s1:制备原材料,原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塑料pc颗粒50份-85份、塑料abs颗粒10份-30份、脱模剂3份-5份、玻璃微珠粉末0.5份-2份、浮石粉末0.2份-1份、降凝剂0.05份-1份、助剂20份-25份、润滑剂1份-2份、增稠剂2份-3份、橄榄提取物5份-10份、壳聚糖12份-15份、红薯叶茎提取物8份-12份、乌饭树提取物5份-11份、滑石3份-5份、发泡剂1份-2份;

4、s2:混合搅拌,将s1中的塑料pc颗粒、塑料abs颗粒、玻璃微珠粉末和浮石粉末倒入搅拌桶中,通过人工初步进行搅拌,得到混合塑胶材料,而后将混合塑胶材料倒入搅拌机内,搅拌速度控制在3500-5500rpm/min之间,搅拌机下持续搅拌30min,使混合塑胶材料搅拌至400目后,得到混合塑胶粉末;

5、s3:二次搅拌,将s2中所得到的混合塑胶粉末倒入研磨机的内部,通过研磨机将混合塑胶粉末研磨至100-150目后,分别加入脱模剂、玻璃微珠粉末和浮石粉末,滴加速度为10g/min,将混合塑胶粉末倒入至搅拌器中进行混合,并通过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脱模塑胶粉末;

6、s4:模具预制,将金属架放入模具中模腔的内部,使金属架对将要成型的制品进行支撑;

7、s5:加压注塑,将s3中所得到的脱模塑胶粉末倒入注塑机的内部,在倒入的过程中分别加入降凝剂、助剂、润滑剂、增稠剂、滑石和发泡剂,而后通过注塑机加热使脱模塑胶粉末呈熔融状态,在螺杆的注塑压力推动下,使熔融状态的脱模塑胶与降凝剂、助剂、润滑剂、增稠剂、滑石和发泡剂充分混合,并向预制的封闭模腔方向进行移动,而后通过压力使熔融状态的脱模塑胶注入预制的封闭模腔,且在放有金属架的封闭模腔中进行固化和定型,获得塑胶制品,塑胶制品成型后中部留有槽状结构;

8、s6:填充准备,预制准备好磨砂层、粘接层、防菌层、软垫和气垫层,将橄榄提取物、壳聚糖、红薯叶茎提取物和乌饭树提取物倒入搅拌桶中,通过人工初步进行搅拌,得到混合防菌材料,而后将混合防菌材料倒入搅拌机内,搅拌速度控制在200-400rpm/min之间,搅拌机下持续搅拌5min,使混合防菌材料搅拌至200目后倒入清水,在搅拌机下持续搅拌5min,得到防菌液;

9、s7:槽内填充,将预制准备好的磨砂层、粘接层、防菌层、软垫和气垫层由下往上依次填充至塑胶制品的槽状结构内部,填充防菌层时,将防菌液按照滴加速度为10g/min的速度进行滴加,而后静置1-2h自然风干,防菌层自然风干依次填充软垫和气垫层,完成填充过程,得到半成型的塑胶制品;

10、s8:制品成型,将s7中所得到的半成型的塑胶制品进行压合,采用热压机压合的方式,对完成填充过程所得到的半成型的塑胶制品进行热压,从而使半成型的塑胶制品的中部形成用于容纳与其相配对安装物体体积大小的容纳空间,得到塑胶外壳;

11、s9:表面喷砂,将s8中得到的塑胶外壳进行喷砂,使塑胶外壳的表面形成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的磨砂面,得到磨砂塑胶外壳;

12、s10:表面开孔,将s9中得到的磨砂塑胶外壳采用针头穿刺的方式进行开孔,开孔直径为0.15mm,针头穿刺至防菌层的内部。

13、进一步的,所述s2中,塑料pc颗粒、塑料abs颗粒、玻璃微珠粉末和浮石粉末的质量比例=1:0.56:0.22:0.22。

14、进一步的,所述s3中,脱模剂、玻璃微珠粉末和浮石粉末的质量比例=0.4:0.3:0.3。

15、进一步的,所述s3中,在分别加入脱模剂、玻璃微珠粉末和浮石粉末后持续搅拌,在搅拌速度为200-300rpm/min的搅拌机下持续搅拌1.5-5min。

16、进一步的,所述s5中,降凝剂、助剂、润滑剂、增稠剂、滑石和发泡剂的质量比例=0.11:0.12:0.2:0.17:0.2:0.2;

17、助剂包括泡沫抑制剂、防腐剂、流点改善剂、抗氧化剂和抗磨剂中的至少一种;

18、降凝剂由聚甲基丙烯酸酯或聚乙烯富马酸共聚物构成,增稠剂为聚氨醋缔合型增稠剂和丙烯酸耐碱增稠剂的其中一种构成;

19、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磷酸三苯酯或氯化石蜡中的一种;

20、进一步的,所述s5中,注塑压力为340-540kgf/cm2,熔融状态的脱模塑胶运动粘度为56-58m2/s。

21、进一步的,所述s6中,磨砂层、粘接层和防菌层的厚度均为1mm、软垫的厚度为1.2mm,气垫层的厚度为3mm,气垫层的内部填充有气囊,气囊的直径为1.5mm。

22、进一步的,所述s6中,橄榄提取物、壳聚糖、红薯叶茎提取物和乌饭树提取物的质量比例=0.25:0.25:0.25:0.25;混合防菌材料和清水的质量比例=0.84:0.16,持续搅拌速度为100-150rpm/min。

23、进一步的,所述s8中,热压机压合的热压温度为200℃-300℃,热压机压合的压力为10-20mpa,本步骤压合设备采用热压成型机,热压成型机也称平板硫化机、橡胶硫化机、小型压片机、自动压片机,是成型机的一种,适用于橡胶、塑料行业之聚合物如pvc、色母粒等化工原料的混炼加工、配料试验,以检测是否达到所要求的颜色和质量,可作为批量生产前配料的依据,将原料放于压合机构内,夹于上、下电热板之间,在电热板智能恒温下施以压力,使原料成型。

24、进一步的,所述s9中,喷砂材料采用铜矿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或海南砂的其中一种,通过喷砂使塑胶外壳的表面形成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的磨砂面,通过磨砂面形成立体凸起可以增加塑胶外壳的表面粗糙度,增强塑胶外壳的防滑效果,增加使用人员与塑胶外壳之间的接触面,起到增加防滑性能的效果;

25、喷砂工艺是利用高速砂流的冲击作用清理和粗化基体表面的过程,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一般为铜矿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或海南砂,通过高速喷射到需要处理的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外表面的外表或形状发生变化,由于磨料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使工件的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使工件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因此提高了工件的抗疲劳性,增加了它和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延长了涂膜的耐久性,也有利于后续对塑胶外壳涂料的流平和装饰。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7、1、本发明采用流点改善剂起到调节塑胶运动粘度的作用,降低塑胶成型时出现边缘收缩而导致变形的概率;

28、2、本发明通过增加滑石和聚甲基丙烯酸酯,使塑胶进行增塑和降凝,滑石起到填料的效果,使降低塑胶的流动性,起到增加粘稠度的作用,聚甲基丙烯酸酯起到降凝的效果,同时还兼有改进粘度指数的作用;

29、3、本发明根据聚氨醋缔合型增稠剂同时不受ph值影响的特性,避免增稠时使塑胶ph值产生变动,从而影响抑菌作用,环氧大豆油起到调和的效果,通过环氧大豆油与基础油上异常的氯原子发生化学反应,起到隔离恶化的氯原子的作用;

30、4、本发明通过添加橄榄提取物、壳聚糖和乌饭树提取物起到降低传染性的和恶性的微生物的功能,起到对有害细菌进行抑制效果,当防菌层内部的防菌物质通过空气进行挥发时,起到对使用人员手部与塑胶外壳之间的接触点进行抑菌的作用,此外,当塑胶外壳的内部渗入液体时,通过防菌层起到对液体进行抑菌的作用,防止液体渗入塑胶外壳的内部后出现腐臭的现象;

31、5、本发明通过添加发泡剂使塑胶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增加塑胶的透气性能,同时起到密封填充,填充缝隙,增加粘接性和捎带一些固定作用,便于制品成型和定型;

32、6、通过喷砂使塑胶外壳的表面形成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的磨砂面,通过磨砂面形成立体凸起可以增加塑胶外壳的表面粗糙度,增强塑胶外壳的防滑效果,增加使用人员或平面与塑胶外壳之间的接触面,起到增加防滑性能的效果;

33、7、采用浮石和玻璃微珠起到填充物料的作用,增加塑胶外壳的硬度,同时还可以减轻重量,使其变得更加坚固和耐用,从而使塑料制品更具吸引力,以改善它们的外观和表面质感;

34、8、采用pc塑料与abs塑料结合的方式,可使塑胶外壳适用于外观、色彩要求高的场合,增加产品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