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感应头外壳用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03805发布日期:2023-08-04 02:2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感应头外壳用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具体为一种红外感应头外壳用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1、红外感应头也称ir探头,可广泛应用于测量悬浮物浓度、污泥浓度和浊度值,还可应用在混合溶液、最终排放悬浮物和污泥界面侦测中,红外感应头外壳是其重要组成部件,红外感应头外壳多采用注塑模具进行制作。

2、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红外感应头外壳用注塑模具上模与下模之间闭合不紧密,存在漏液的问题,使用不便,同时注塑成型后,缺乏制冷组件的注塑模具导致注塑件难以快速冷却,造成加工效率低下,具备制冷组件注塑模具,则会造成注液通道内注塑液体冷却,造成堵塞,同时注塑件粘贴在凸模上,难以取下,使用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感应头外壳用注塑模具,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感应头外壳用注塑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呈矩形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立柱上靠近下侧位置通过固定机构安装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安装有凸模,所述凸模与下模座前侧面设置有制冷机构,所述凸模与下模座下表面设置有顶料机构,所述顶板的下表面靠近左右位置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安装有上模座,且上模座通过限位机构与立柱活动连接,所述上模座下表面嵌设有凹模,所述凹模与上模座上表面相对应位置开设有注液通道,所述注液通道相对应的上模座上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凹模盖设于凸模上,且凹模与凸模之间形成有模腔,所述模腔与注液通道相连通。

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卡块、第一锁紧螺栓和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卡块通过第一锁紧螺栓安装于立柱与下模座上,所述第一卡块和下模座靠近立柱的侧面均开设有第一弧形槽。

4、进一步的,所述制冷机构包括进气连接管、排气连接管和制冷腔,所述下模座的前侧面与凸模相对应位置安装有进气连接管和排气连接管,且进气连接管和排气连接管相对应的凸模内开设有制冷腔,所述制冷腔与进气连接管和排气连接管相连通。

5、进一步的,所述顶料机构包括第二电动伸缩杆、顶杆和通孔,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安装于下模座下表面,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下表面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相对应下模座与凸模下表面均开设有供顶杆通行的通孔,所述顶杆的上表面与凸模上表面水平平齐。

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二卡块、第二锁紧螺栓和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卡块通过第二锁紧螺栓安装于上模座上,所述第二卡块和上模座靠近立柱的侧面均开设有第二弧形槽。

7、进一步的,所述注液通道相对应的上模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注液接头。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感应头外壳用注塑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该红外感应头外壳用注塑模具,通过设置第一电动伸缩杆带动上模座沿立柱向下移动,使上模座与下模座贴合位置准确,且贴合紧密,有效避免漏液。

10、2、该红外感应头外壳用注塑模具,通过设置制冷机构增加凸模制冷功能,加速模腔内注塑件快速冷却,再通过加热管对上模座与凹模处注液通道附近加热功能,有效避免注液通道冷却堵塞,利于使用。

11、3、该红外感应头外壳用注塑模具,通过设置第二电动伸缩杆活塞带动顶杆向上移动,便于将注塑件顶起取下,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红外感应头外壳用注塑模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呈矩形固定安装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顶板(3),所述立柱(2)上靠近下侧位置通过固定机构(4)安装有下模座(5),所述下模座(5)的上表面安装有凸模(6),所述凸模(6)与下模座(5)前侧面设置有制冷机构(7),所述凸模(6)与下模座(5)下表面设置有顶料机构(8),所述顶板(3)的下表面靠近左右位置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6)安装有上模座(9),且上模座(9)通过限位机构(10)与立柱(2)活动连接,所述上模座(9)下表面嵌设有凹模(11),所述凹模(11)与上模座(9)上表面相对应位置开设有注液通道(12),所述注液通道(12)相对应的上模座(9)上固定安装有加热管(13),所述凹模(11)盖设于凸模(6)上,且凹模(11)与凸模(6)之间形成有模腔(14),所述模腔(14)与注液通道(1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感应头外壳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第一卡块(401)、第一锁紧螺栓(402)和第一弧形槽(403),所述第一卡块(401)通过第一锁紧螺栓(402)安装于立柱(2)与下模座(5)上,所述第一卡块(401)和下模座(5)靠近立柱(2)的侧面均开设有第一弧形槽(4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感应头外壳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构(7)包括进气连接管(701)、排气连接管(702)和制冷腔(703),所述下模座(5)的前侧面与凸模(6)相对应位置安装有进气连接管(701)和排气连接管(702),且进气连接管(701)和排气连接管(702)相对应的凸模(6)内开设有制冷腔(703),所述制冷腔(703)与进气连接管(701)和排气连接管(702)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感应头外壳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机构(8)包括第二电动伸缩杆(801)、顶杆(802)和通孔(803),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801)安装于下模座(5)下表面,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801)的输出轴下表面安装有顶杆(802),所述顶杆(802)相对应下模座(5)与凸模(6)下表面均开设有供顶杆(802)通行的通孔(803),所述顶杆(802)的上表面与凸模(6)上表面水平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感应头外壳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10)包括第二卡块(101)、第二锁紧螺栓(102)和第二弧形槽(103),所述第二卡块(101)通过第二锁紧螺栓(102)安装于上模座(9)上,所述第二卡块(101)和上模座(9)靠近立柱(2)的侧面均开设有第二弧形槽(1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感应头外壳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通道(12)相对应的上模座(9)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注液接头(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感应头外壳用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呈矩形固定安装有立柱,立柱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顶板,立柱上靠近下侧位置通过固定机构安装有下模座,下模座的上表面安装有凸模,凸模与下模座前侧面设置有制冷机构,凸模与下模座下表面设置有顶料机构,顶板的下表面靠近左右位置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安装有上模座,上模座下表面嵌设有凹模。本技术使上模座与下模座贴合位置准确,且贴合紧密,有效避免漏液,增加凸模制冷功能和凹模的加热功能,在快速冷却注塑件的同时,有效避免注液通道冷却堵塞,利于使用,便于将注塑件顶起取下,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钟万明,杨大帅,陈超峰,胡曼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深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