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颗粒大小的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7159发布日期:2023-09-21 03:5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颗粒大小的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造粒机,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颗粒大小的造粒机。


背景技术:

1、造粒机是一种可将物料制造成特定形状的成型机械,当工厂需要将液体橡胶加工为颗粒状时,工作人员需要使用造粒机对液体橡胶进行凝固造粒,在工作人员使用造粒机对液体橡胶进行造粒时,若需要将液体橡胶加工为不同大小的颗粒状时,需要对机体内部模具进行拆卸更换,因模具位于机体内部在拆卸安装时较为不便,而一种便于调节颗粒大小的造粒机能够为工作人员带来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颗粒大小的造粒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颗粒大小的造粒机包括送料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一端顶部的进料管、贯穿安装在机壳外侧的冷却箱、安装在机壳另一端底部的出料管,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贯穿安装在机壳内部的多个限位支撑块、安装在限位支撑块一端的合板、开设在合板内部的通孔、安装在机壳内壁的挡板、安装在限位支撑块外侧的固定环、对称安装在固定环外侧的加固件。

3、优选的,所述机壳的一端安装有送料电机,所述送料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送料杆,送料杆贯穿机壳的一侧与送料电机进行连接,所述送料杆的外侧安装有多个螺旋输送片。

4、优选的,所述冷却箱的顶部安装有进液管,所述冷却箱的内壁安装有防粘层,防粘层位于机壳的内部,所述冷却箱的底部安装有出液管。

5、优选的,所述机壳的顶部内壁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位于防粘层的一侧,且送料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杆进行连接。

6、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另一端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贯穿机壳的另一侧与转动电机进行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安装有破碎刀片。

7、优选的,所述合板与挡板为紧密连接,多个合板之间拼接后形成通孔,所述加固件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9、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有合板,当工作人员需要加工不同大小的橡胶颗粒时,将限位支撑块外侧安装的固定环解除固定效果,再把内部限位支撑块与合板向外取出,再将不同通孔大小的合板与限位支撑块进行安装,安装后把固定环安装在限位支撑块外侧进行固定即可,在对不同大小的橡胶颗粒进行加工需要对内部模具进行更换时,工作人员能够在外界对内部模具进行拆卸与更换,减少更换时间,增加拆卸时的便利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调节颗粒大小的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颗粒大小的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1)的一端安装有送料电机(103),所述送料电机(103)的输出端安装有送料杆(104),送料杆(104)贯穿机壳(101)的一侧与送料电机(103)进行连接,所述送料杆(104)的外侧安装有多个螺旋输送片(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颗粒大小的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06)的顶部安装有进液管(107),所述冷却箱(106)的内壁安装有防粘层(108),防粘层(108)位于机壳(101)的内部,所述冷却箱(106)的底部安装有出液管(1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颗粒大小的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1)的顶部内壁安装有支撑杆(110),支撑杆(110)位于防粘层(108)的一侧,且送料杆(104)的另一端与支撑杆(110)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颗粒大小的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1)的另一端安装有转动电机(111),所述转动电机(111)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杆(112),转动杆(112)贯穿机壳(101)的另一侧与转动电机(111)进行连接,所述转动杆(112)的一端安装有破碎刀片(1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颗粒大小的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板(202)与挡板(204)为紧密连接,多个合板(202)之间拼接后形成通孔(203),所述加固件(206)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颗粒大小的造粒机,包括送料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一端顶部的进料管、贯穿安装在机壳外侧的冷却箱、安装在机壳另一端底部的出料管,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贯穿安装在机壳内部的多个限位支撑块,本技术中安装有合板,当工作人员需要加工不同大小的橡胶颗粒时,将限位支撑块外侧安装的固定环解除固定效果,再把内部限位支撑块与合板向外取出,再将不同通孔大小的合板与限位支撑块进行安装,安装后把固定环安装在限位支撑块外侧进行固定即可,在对不同大小的橡胶颗粒进行加工需要对内部模具进行更换时,工作人员能够在外界对内部模具进行拆卸与更换,减少更换时间,增加拆卸时的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春富,赵永青,崔向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山江橡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