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胎挤压塑形的橡胶带修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6468发布日期:2023-12-29 23:2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内胎挤压塑形的橡胶带修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橡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宽度控制精确可靠、调节简便的用于内胎挤压塑形的橡胶带修剪装置。


背景技术:

1、内胎是用于保持轮胎内压并带有气门嘴的充气减振用圆环形弹性管,广泛作为卡车、摩托车、自行车、人力车等轮胎的里胎。内胎一般利用丁基橡胶、丁基再生橡胶为主要原材料,加入配合剂按一定比例配方,经混炼、密炼、出型、硫化定型后加工成各种型号的车用内胎产品。由于再生橡胶及配合剂中难免会混入沙粒等杂质,而杂质过多会导致橡胶易开裂而影响内胎的气密性。因此,一般先用开炼机对胶料混炼塑化,然后供给滤胶机进行滤胶,再送至开炼机继续混炼塑化并切成胶条,随后供给挤出机挤出所需的内胎胶管。

2、目前,滤胶后开炼机继续混炼塑化后多采用固定结构的切胶刀具将胶层切成胶条,但开炼机在混炼的过程中由于调教等因素,会导致局部胶层出现毛边和不完整的胶块,而且由于内胎产品多样使得需要不同宽度的胶条,现有固定结构的切胶刀具由于切割位置及切割宽度不可调节或调节不便,从而使得切割出的胶条质量及宽度难以满足下一步生产需要,降低了产品质量。

3、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混炼后的胶条切割问题,有通过在开炼机的挤压辊侧设置导杆,然后在导杆上设置通过螺钉连接的裁剪刀体结构,通过螺钉的松紧可自由调节裁剪刀体的位置而实现切割胶条位置及宽度控制;虽然调节自由且简便,但由于裁剪刀体在切割时呈悬臂状态,导致裁剪刀体的刚性较低,在胶层厚度及挤压辊速度出现变化时,容易引起裁剪刀体的刀尖出现震颤乃至侧倾,从而影响切割胶条的宽度及切口质量。为此,现有技术中还有通过在导杆上设置通过螺钉连接的两安装支架,然后在两安装支架远离导杆的一端设置转轴,并在转轴上套设刀座,随后在刀座上根据胶条宽度设置对应的圆形刀片,从而形成旋转切割结构;虽然也能自由调节切割的位置及胶条宽度,而且两安装支架两端连接结构及整体式的刀座,也能够增强切刀机构的强度以减小乃至避免出现刀尖震颤和侧倾问题,但也就是转轴连接两安装支架及整体式的刀座结构,导致其胶条宽度的调节较为繁琐。此外,现有技术中还有通过液压缸、丝杆连接的切刀结构,虽然胶条的宽度调整简便和精度容易控制,但其裁剪刀体在切割时也存在呈悬臂状态带来的问题,而且结构也较为复杂导致后期维护工作量增加,并且大多由于只能调节两个裁剪刀体,导致其只能同时切割一条胶条,从而降低了混炼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宽度控制精确可靠、调节简便的用于内胎挤压塑形的橡胶带修剪装置。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开炼机主体、主动辊,还包括支座、导杆、支架、修剪刀片、调节杆ⅰ,所述支座有两个且间隔设置于主动辊外侧的开炼机主体的底板上,所述导杆与主动辊平行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支座旋转连接,所述导杆上至少设置有一对平行的支架,所述修剪刀片垂直于主动辊且刀尖可与主动辊抵接、刀尾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导杆上成对的支架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与主动辊平行且螺旋方向相反的调节螺孔ⅰ,所述调节杆ⅰ上同轴设置有两段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杆,所述调节杆ⅰ上的两段螺杆分别与成对支架的对应调节螺孔ⅰ螺纹连接。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4、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杆上设置成对且平行的支架,并在成对支架上分别设置螺旋方向相反的调节螺孔ⅰ,然后用具有两段螺旋方向相反螺杆的调节杆ⅰ将成对支架连接,从而通过旋转调节杆ⅰ可实现两支架上修剪刀片的间距调整,最终实现胶条的精确可靠修剪。特别是在成对支架上设置远离调节螺孔ⅰ的调节螺孔ⅱ或调节螺母,然后用调节杆ⅱ连接两支架上的调节螺孔ⅱ或调节螺母,从而可使成对支架通过前后螺纹连接形成整体以提高刚性,既能减小乃至避免修剪刀片的刀尖出现震颤和侧倾问题,而且前后通过螺纹连接的结构还能提高切割宽度的调节精度,最终有效提高了胶条的切割质量。进一步在调节杆ⅰ和/或调节杆ⅱ的一端设置调节柄,可减轻宽度调节时劳动强度。

5、2、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设置一对乃至多对支架,从而可实现多条胶条的同时切割,既增强了使用的灵活性,而且还能提高胶条的切割效率;此外,成对的支架还能根据开炼机上胶层的分布,灵活的调节切割位置,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切割胶条的质量。

6、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支架靠近主动辊的一端设置刀片容纳腔,并将修剪刀片的刀尾滑动插入在刀片容纳腔内且用侧部的紧定螺钉固定,从而使修剪刀片与支架形成分体结构,既便于磨损修剪刀片的更换,而且也能保证修剪刀片的连接刚性。

7、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宽度控制精确可靠、调节简便的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内胎挤压塑形的橡胶带修剪装置,包括开炼机主体(1)、主动辊(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座(3)、导杆(4)、支架(5)、修剪刀片(6)、调节杆ⅰ(7),所述支座(3)有两个且间隔设置于主动辊(2)外侧的开炼机主体(1)的底板上,所述导杆(4)与主动辊(2)平行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支座(3)旋转连接,所述导杆(4)上至少设置有一对平行的支架(5),所述修剪刀片(6)垂直于主动辊(2)且刀尖可与主动辊(2)抵接、刀尾与支架(5)固定连接,所述导杆(4)上成对的支架(5)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与主动辊(2)平行且螺旋方向相反的调节螺孔ⅰ,所述调节杆ⅰ(7)上同轴设置有两段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杆(701),所述调节杆ⅰ(7)上的两段螺杆(701)分别与成对支架(5)的对应调节螺孔ⅰ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内胎挤压塑形的橡胶带修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4)上成对的支架(5)上还分别对应设置有远离调节螺孔ⅰ并与主动辊(2)平行且螺旋方向相反的调节螺孔ⅱ,所述导杆(4)上成对的支架(5)上的调节螺孔ⅱ内螺纹连接有与调节杆ⅰ(7)结构相同的调节杆ⅱ(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内胎挤压塑形的橡胶带修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4)上成对的支架(5)上还分别对应固定设置有远离调节螺孔ⅰ并与主动辊(2)平行且螺旋方向相反的调节螺母(9),所述导杆(4)上成对的支架(5)上的调节螺母(9)内螺纹连接有与调节杆ⅰ(7)结构相同的调节杆ⅱ(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内胎挤压塑形的橡胶带修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孔ⅰ设置于靠近导杆(4)的一侧且调节螺母(9)固定设置于靠近修剪刀片(6)的支架(5)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用于内胎挤压塑形的橡胶带修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ⅰ(7)和/或调节杆ⅱ(8)的一端还固定设置有调节柄(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内胎挤压塑形的橡胶带修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靠近主动辊(2)的一端设置有刀片容纳腔,所述修剪刀片(6)的刀尾滑动插入在刀片容纳腔内,所述刀片容纳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紧定螺孔,所述支架(5)的紧定螺孔内螺纹连接有底端可抵紧修剪刀片(6)的紧定螺钉(1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内胎挤压塑形的橡胶带修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剪刀片(6)为长板形刀片且刀尖为“v”形或“∠”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内胎挤压塑形的橡胶带修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4)为圆柱杆,所述支架(5)远离修剪刀片(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导套(501),所述导套(501)旋转套设在导杆(4)上,所述导套(501)上设置有垂直于导套孔的固定螺孔,所述导套(501)的固定螺孔内螺纹连接有底端可抵紧导杆(4)的固定螺钉(1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内胎挤压塑形的橡胶带修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台阶轴且台阶轴旋转贯穿支座(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用于内胎挤压塑形的橡胶带修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3)上设置有敞口凹槽(301),所述导杆(4)的台阶轴旋转贯穿敞口凹槽(30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内胎挤压塑形的橡胶带修剪装置,支座有两个且间隔设于主动辊外侧的开炼机主体的底板上,导杆与主动辊平行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支座旋转连接,导杆上至少设有一对平行的支架,修剪刀片垂直于主动辊且刀尖与主动辊抵接、刀尾与支架固定,成对支架上分别对应设有与主动辊平行且螺旋方向相反的调节螺孔Ⅰ,调节杆Ⅰ上同轴设有两段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杆,调节杆Ⅰ上的两段螺杆分别与成对支架的调节螺孔Ⅰ螺纹连接。本技术设置成对平行的支架,并在成对支架上设置螺旋方向相反的调节螺孔Ⅰ并用两段结构的调节杆Ⅰ连接,从而可实现橡胶带宽度的精确可靠调整及修剪,具有结构简单、宽度控制精确可靠、调节简便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龙正恩,张培宾,马洪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云仁轮胎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