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海绵体的接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3383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泡海绵体的接合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发泡海绵体的接合机,主要是针对聚苯乙烯(EVA)发泡海绵体的连接,提供一种方便确实及迅速实用的机械,以利于今后该产品的操作得以进入机械化的功效优越的使用范围。
近年来,由于工商发达,社会进步,相对提供的产品亦主要是针对便利、确实、经济实惠为宗旨,而以往有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尚以人力为主,因此操作过程一直停留于人力阶段而无法突破,但随着科技发展,对于人们生产该产品的需求量大为增加时,而非人力所能负荷,当然时间上的增减取舍亦为关键之一,因此近年来有些产品针对时代需求,而纷纷以一较为方便的机械替代习知人力作业的不足之处,以为前进的社会,做出成功的进一步发展的贡献。对于发泡海绵体产品的利用越来越广泛,诸如一些鞋子鞋面的内衬,运动用保护人体的器材,及一些需利用该发泡海绵体作为垫衬的产品等。目前发泡海绵厂商生产出该发泡海绵体的产品时,由于受到体积的限制,故该产品皆为有一定尺寸的块状体,而将该块状体运送到利用其制造产品的厂商,再由该厂商制造出由发泡海绵体制成的产品,但该厂商在生产产品时,必须先在该发泡海绵体上裁切所需的模型,而有时发泡海绵体的厚度不符合规定或者要将该发泡海绵体裁切成较薄以利于满足产品规定时,则需将该海绵块状的发泡海绵体一一裁切,而厂商在欲裁切该发泡海绵前,为使作业连贯及该裁切机可连续一贯作业,故必须先将该块状的发泡体一一连接,以使后续工序的裁切作业得以连续及完美;而目前厂商连接块状的发泡海绵体,是以人工先将欲连接的发泡海绵体的一端抹以树脂,而在另一发泡海绵体的另端抹以树脂,待树脂干时,再以人工将其粘接,如此重复作业,即可连接数块发泡海绵体而利于裁切作业,然而以人工作业的方式,不但浪费人力且亦费时,更由于该庞大的块状发泡海绵体,欲将其两者连接,绝非人力所能及,故其连接后的效果则仍然需要进一步确认所能达到的程度,而在当今自动作业时代中,毕竟非长久之计,故有的后续厂家以电热连接的方式在发泡海绵体端点的表面以电加热方式加以连接以取代习知技术,由于其是以电加热将其粘接,而实际操作时仍发现,由于发泡海绵体是一种软性材料,以电加热的方式连接该物品,不但未能如预期那样达到将其粘接的效果,而且造成产品溶化而破坏了产品表面本身的材料极易引起火灾,并且发泡海绵的溶化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及危害环境,更成为无法弥补的缺陷,故目前仍回到了用树脂等具有胶性的粘合作业,成为最具有安全及确实性的操作,因此在目前以树脂等粘接发泡海绵体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情况下,将重点着手于对发泡海绵体抹上树脂后,在以人力接合的作业流程上,对该人力操作上的缺陷及能力所不及之处加以改进,成为生产者竭尽全力改变的目标及方向。鉴于市场汰旧换新及产品设计改良的需求,针对目前生产者在操作使用该发泡体的流程时所产生的缺陷,证明对已知技术的缺陷及弊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自动机械取代人力、从而促进技术进步实有必要。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为能突破习知技术,以创新的结构,提供一种构造确实,方便实用,又真正能达到具有使用效益的发泡海绵体的接合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发泡海绵体的接合机,其特征在于,主要是在一机台上设有进料装置、连接装置及裁切装置,该连接装置主要是在机台上左右端各对应设置有一台座,在一端台座的座板上设有一凹槽,而在台座上突设一台架,台架上设有一夹爪,而在另端台座的座板上对应于该凹槽处设有一突板,且在台座上亦突设有一台架,台架上亦设有一夹爪,该夹爪与对应台座上的夹爪成相互交叉对应设置;藉由上述构件组合,驱动一端的夹爪使其下降而夹持一发泡海绵体并停止不动,再驱动其另一端对应设置的夹爪亦下降而夹持另一发泡海绵体,并且驱动使相互对应的座体互相靠近接触的同时,即可对两个发泡海绵体作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前述发泡海绵体的接合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裁切装置主要是在机台上左右各设有一裁刀,该裁刀连接于马达而转动,该马达固定于一固定板上,固定板底部连接一轴套,而在轴套内缘容置一旋转杆,旋转杆的一端设有一转盘;藉由转盘调整裁刀裁切的距离,启动马达转动裁刀,即可将连接后的发泡海绵体予以裁切作业。
前述发泡海绵体的接合机,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的进料装置主要是在机台上突设一调整杆,调整杆外缘套设一固定座,固定座底部连设一夹板,而以一螺丝插设于固定座与调整杆上;藉由螺丝的松紧调整,移动该夹板,即可使任何尺寸规格的发泡海绵体经由夹板而进入机体作连接接合作业。
前述发泡海绵体的接合机,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的连接装置,是在该连接装置前设有一滚轮元件,其是在一机台上设一轴杆,该轴杆由马达连接转动,而在该轴杆上端则设有一轮杆,轮杆上设有一转轮;利用该转轮下降的动作,及该轴杆的转动,而将发泡海绵体夹持并向前传送至连接装置作连接作业。
前述发泡海绵体的接合机,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的连接装置,在连接装置后设有一传动轮,其是在上、下各设一轮杆,藉由轮杆相互的夹持及转动,而将连接后的发泡海绵体予以输出。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是在一机台上设有一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主要是在一端的台座上设有一凹槽,而在台座上所突设的台架上固设一夹爪,而在另一端的台座上对应于凹槽处设有突板,而对应于该夹爪处亦设有一交叉相对的另一夹爪;当其动作时,籍由该相对设置的夹爪向下动作夹持该发泡海绵体,再藉由其对应设置的台座互相移动接触,而将发泡海绵体予以连接固定。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征在于该连接装置后设有一裁切装置,该裁切装置主要是在机台左右各以马达带动一裁刀,该裁刀是设置于一固定板上,在固定板底部连设一轴套,在轴套内缘容置一杆缘设有螺纹的旋转杆;藉由旋转杆转动调整裁刀的适当规格,转动马达后,该由连接装置所送出的发泡海绵体则可由裁刀进行裁切作业。
因此,由上述构造说明可得知,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一、利用相对设置的夹爪动作,使发泡海绵体的连接方便确实,取代并克服了习知技术中以人力操作的不足之处;二、本实用新型整体在一平台上作业,其利用夹爪的连接作业,其接合后的表面非常平坦,几乎不着痕迹,以利于其产品后续程序的生产作业,实为习知技术中以人力作业所无法媲美;三、本实用新型连接后,接续由该裁切装置进行裁切作业,更加速了其作业的连贯性,使其附加功能具有其实用价值,亦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优越的功效;四、本实用新型整体在一平台上作业,其由入料经连接作业而至裁切,整体一贯作业,开创了该产品具有创造性的作业流程,并收到了良好的功效;五、由于该发泡海绵体是属于较软性材料,尤其庞大的块体长度,更加造成其软性特质,而利用本实用新型相对设置的夹爪下压夹持及相互交叉接合,确实发挥了其特性,为其连接的功效达到了最好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进料装置的正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滚轮元件的正视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连接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裁切装置的正视图。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动作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主要是由一进料装置1、一连接装置2及一裁切装置3所组成,在该进料装置1与连接装置2之间设有一滚轮元件4;该进料装置1,请再参阅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进料装置1的正视图,其是在台座A上的前后端各设有一调整元件11,该调整元件11是在该台座A的二侧各向上突设一固定座111,而于该固定座111间连接一调整杆112,调整杆112上刻画有尺寸,而在调整杆112的杆缘上左右各套设一套体113,在套体113底部连接一夹板114,在套体113上以一螺丝115插设于套体113与调整杆112上;因此该发泡海绵体则可利用螺丝115的松紧调整,移动该套体113,而配合任何尺寸的发泡海绵体得以由夹板114之间输入,因此发泡海绵体是先由该夹板114为入口而输入,另调整杆112上刻画有刻度,以利于尺寸的配合使用。
请再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滚轮元件4的正视图。其主要是在该台座A上设一轴杆41,该轴杆的一端连接一齿轮411,而在轴杆41下端设一马达42,在马达转轴421的轴缘上亦连接一齿轮422,在该齿轮411与齿轮422之间以一链条43相连接而得以相互传动,在轴杆41的顶部再向上突设一台架B,台架B上设有一气压缸44,气压缸底部的轴杆441则连接一轮杆442,该轮杆442的两端则各连接一转轮443,因此当发泡海绵体由进料装置1输入,藉由轴杆41的转动及气压缸44动作后将转轮443向下夹持的作用,得以使发泡海绵体由进料装置1送至而继续顺利向前输入。
请再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该连接装置的立体图,其主要是在一台座C上突起一台架D,在台架D前后各设有一气压缸21,而在台座C的底板上设置成一凹槽22状,在该台架D上下之间设有一夹爪24,该夹爪24是受气压缸21的连接控制而可作上下升降,而在台座C的对应处亦于一台座E上突起一台架F,在该台架上亦前后各设一气压缸25,而在该台座E的底板上则向外间隔突设有突板221,台架F上下之间亦间隔设有一夹爪241,该夹爪241可受气压缸25的动作而作上下的升降;请再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俯视图,该台座C左右各连接一气压缸26,可藉由该气压缸26的动作使台座C可前后移动,而该台座C与其对应设置的台座E其底部的底板是对应设置,当其二台座接触时,台座E突板221插置于台座C的凹槽22内,而台座E的夹爪241与台座C的夹爪24当其接触时亦两者相互交叉结合;因此该台座E固定不动,而台座C可藉由气压缸26的动作而使其台座C向前后移动,而其夹爪24及241则藉由气压缸21及25的动作而上下升降而得以夹持。
请再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连接装置的动作示意图。首先驱动该设于台架D的气压缸21,使其夹爪24往下降而夹持发泡海绵体,再利用台座C所连接的气压缸26动作,使其台座前后移动而使夹爪相互交叉动作而得以达到连接欲连接物的接合。
请再参阅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裁切装置的正视图。在台座G上左右各设有一裁刀31,裁刀31底部设一转轮32以配合裁切作业,该裁刀31是各自以一马达30连接而转动,马达30固设于一固定板33上,固定板33底部连设一轴套34,在该轴套内缘套设一旋转杆35,该旋转杆的杆缘设有螺纹,而在该旋转杆的前端连接一转盘36,因此旋转该转盘36即可调整其裁刀31距离的大小;而在裁刀31的前后则各自设有一传动轮组5,其构造相同,而得以带动发泡海绵体的向前传送,其是在台座G上设一圆杆51,该圆杆的一端连接一齿轮511,而在台座G上左右各设一台架H,台架上固设一气压缸52,而在左右的台架间设一直杆53,该各设的气压缸52则连接直杆53,得以藉由气压缸的动作使其直杆作上下的动作,另在台座G底部设一马达54,该马达连接一齿轮541,而在台座G上再另固设一齿轮542,以一链条55由马达的齿轮541连接于圆杆51的齿轮511经固设于台座上的齿轮542而连接至裁刀31另侧所设的圆杆上所连接的齿轮处,因此得以藉由马达54的转动而使裁刀前后所设的传动轮组5作同步转动,可同时将连接后的发泡海绵体,传送至裁刀处裁切后再输出。
组合上述构件,该发泡海绵体则可由进料装置1将欲接合的产品送入,经由滚轮元件4的传动,接续将该产品送入经过连接装置2作连接后,再经裁切装置3传送而作裁切后送出;故首先将欲接合的发泡海绵前后各端抹以树脂或胶类等物,当欲操作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请再参阅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动作示意图,该发泡海绵体Y由进料装置1的夹板114输入后,接续由该滚轮元件4利用其马达42转动而带动该轴杆41转动,再利用台架B上的气压缸44动作,使其上的转轮443向下动作,配合其下的轴杆41继而使其夹持该发泡海绵体继续向前传送,待其发泡海绵体Y的末端Y1传至台座E时,该台架F下的夹爪241则受气压缸的动作而向下夹持该发泡海绵体Y,并使该发泡海绵体Y停止不动(此时是由习知继电器控制其时间长短,该继电器为习知,非本实用新型重点,在此不再赘述),此时该后续欲与前面发泡海绵体连接的另一发泡海绵体Z,亦由前述动作而传至连接装置2前,当发泡海绵体Z的前端Z1传至台座C时,由于该台座设有一电眼(该电眼为习知构造),故当电眼扫射到该发泡海绵体Z的前端时,立即驱动气压缸21,而使其夹爪24向下夹持该发泡海绵体Z,此时设于台座C下的气压缸26动作而使该台座C往前移动,连带使该夹爪24所夹持的发泡海绵体Z向前传送,而与其前面的发泡海绵体Y的末端连接(其连接停留时间长短是受继电器调整控制),由于该发泡海绵体的前后端皆抹有树脂或胶类,故可作固定接合的功效。如此往复运作,即可继续不断作连接工作。待其连接后,该发泡海绵体再经由裁切装置3前所设的传动轮组5而将接合后的发泡海绵体传送至裁刀31作切边及裁切出所需规格的作业后,再经裁切装置3后部所设的传动轮将该产品输出,则即完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能替代习知技术,其构造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应用于该产品上确实能发挥出习知技术所不具备的功效,且为首先创造;又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及组合的空间形态,未见有同类产品公开发表或公开使用,实为一具有新颖性、创造性与实用性的新设计。
权利要求1.一种发泡海绵体的接合机,其特征在于主要是在机台上设有进料装置、连接装置及裁切装置,该连接装置主要是在机台上左右端各对应设置有一台座,在一端台座的座板上设有一凹槽,而在台座上突设一台架,台架上设有一夹爪,而在另端台座的座板上对应于该凹槽处设有一突板,且在台座上亦突设有一台架,台架上亦设有一夹爪,该夹爪与该对应台座上的夹爪成相互交叉对应设置;藉由上述构件组合驱动一端的夹爪使其下降而夹持一发泡海绵体并停止不动,再驱动其另一端对应设置的夹爪亦下降而夹持另一发泡海绵体,并且驱动使相互对应的座体互相靠近接触的同时,即可对两个发泡海绵体作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海绵体的接合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裁切装置主要是在机台上左右各设有一裁刀,该裁刀连接于马达而转动,该马达固定于一固定板上,固定板底部连接一轴套,而在轴套内缘容置一旋转杆,旋转杆的一端设有一转盘;藉由转盘调整裁刀裁切的距离,启动马达转动裁刀,即可将连接后的发泡海绵体予以裁切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海绵体的接合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进料装置主要是在机台上突设一调整杆,调整杆外缘套设一固定座,固定座底部连设一夹板,而以一螺丝插设于固定座与调整杆上;藉由螺丝的松紧调整,移动该夹板,即可使任何尺寸规格的发泡海绵体经由夹板而进入机体作连接接合作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海绵体的接合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连接装置,是在该连接装置前设有一滚轮元件,其是在一纲台上设一轴杆,该轴杆由马达连接转动,而在该轴杆上端则设有一轮杆,轮杆上设有一转轮;利用该转轮下降的动作,及该轴杆的转动,而将发泡海棉体夹持并向前传送至连接装置作连接作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海绵体的接合机,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的连接装置,在连接装置后设有一传动轮,其是在上、下各设一轮杆,藉由轮杆相互的夹持及转动,而将连接后的发泡海绵体予以输出。
专利摘要一种发泡海绵体的接合机,由进料装置、连接装置、滚轮元件及裁切装置组成。连接装置在机台左右端对应设一台座,一端台座座板上设一凹槽,台座上突设一台架,台架设一夹爪,另端台座座板对应凹槽处设一突板,台座上亦突设一台架,台架亦设一夹爪,并与对应台座上夹爪相互交叉对应设置,当发泡海绵体由进料装置输入经滚轮元件传送至连接装置,连接装置藉由夹爪下降夹持发泡海绵体,藉由台座相互移动接触,使发泡海绵体作固定连接,连接后的产品经裁切装置裁切,即完成操作。
文档编号B29C65/76GK2151851SQ9224147
公开日1994年1月5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20日
发明者林明苍 申请人:林明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