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云台弯臂、生产工艺及手持云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3119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手持云台弯臂、生产工艺及手持云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摄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云台弯臂、生产工艺及手持云台。
【背景技术】
[0002]手持云台通常用于安装摄像机进行拍摄,现有市场上的手持云台设备均设有受力部件弯臂,为了保证弯臂的强度,通常都采用铝件机加工工艺或者碳纤管工艺,该生产工艺加工复杂,造价成本高,且加工时间很长,产量有限,无法满足市场要求。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手持云台弯臂生产工艺加工复杂导致生产加工成本高以及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云台弯臂、生产工艺及手持云台,旨在解决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手持云台弯臂生产工艺加工复杂导致生产加工成本高以及效率低的问题。
[000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手持云台弯臂的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压铸成型:将锌合金材料压铸成弯臂骨架;
[0006]S2.注塑成型:将所述臂弯骨架放入塑胶模具内注塑,以在所述弯臂骨架的一侧形成塑料外壳。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在所述弯臂骨架的一侧形成塑料外壳的步骤具体为:
[0008]将所述塑料外壳注塑在所述弯臂骨架的边缘上并连成一圈,以使所述塑料外壳与所述弯臂骨架形成一个凹陷空间。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
[0010]S3.表面处理:对所述弯臂骨架进行表面处理。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具体为:
[0012]S31.打磨抛光:对所述弯臂骨架进行抛光;
[0013]S32.水洗:对抛光后的弯臂骨架壳进行清洗。
[0014]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手持云台弯臂,所述手持云台弯臂包括弯臂骨架和塑料外壳,所述塑料外壳设置在所述弯臂骨架的一侧。
[0015]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塑料外壳通过注塑形成在所述弯臂骨架的一侧。
[0016]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弯臂骨架包括连接部、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为弧形,所述第一端部以及所述第二端部为圆形。
[0017]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塑料外壳设置在所述弯臂骨架的边缘上并连成一圈,与所述弯臂骨架形成一个凹陷空间。
[0018]本发明那个第三方面一种手持云台,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手持云台弯臂、支撑臂、转动件以及安装座;
[0019]所述支撑臂以及安装座通过所述转动件安装在所述手持云台弯臂的第一端部或者第二端部上。
[002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持云台弯臂、生产工艺及手持云台,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机加工制作出一些简单的外形不同,通过压铸得到弯臂骨架,通过注塑得到设置在弯臂骨架上的塑料外壳,最终形成手持云台弯臂,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降低了成本,节约了很多加工时间,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由于采用模具化,可以做出结构复杂的造型,增加了产品的美感。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云台弯臂的生产工艺的流程图;
[0023]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云台弯臂中弯臂骨架结的构图;
[0024]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云台弯臂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6]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0027]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云台弯臂的生产工艺,如图1所示,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压铸成型:将锌合金材料压铸成弯臂骨架。
[0029]在本步骤中,具体的,如图2所示,为将将锌合金材料压铸后得到的弯臂骨架。
[0030]S2.注塑成型:将臂弯骨架放入塑胶模具内注塑,以在弯臂骨架的一侧形成塑料外壳。
[0031]在本步骤中,具体的,步骤S2中在弯臂骨架的一侧形成塑料外壳的步骤具体为:
[0032]将塑料外壳注塑在弯臂骨架的边缘上并连成一圈,以使塑料外壳与弯臂骨架形成一个凹陷空间,如图3所示,最终得到手持云台弯臂。
[0033]进一步的,步骤S2之后还包括:
[0034]S3.表面处理:对弯臂骨架进行表面处理。
[0035]其中,步骤S3具体为:
[0036]S31.打磨抛光:对弯臂骨架进行抛光。
[0037]S32.水洗:对抛光后的弯臂骨架壳进行清洗。
[0038]所述塑料外壳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聚苯硫醚树脂48.5份,碳纤维10份,玻璃纤维40份,加工热稳定剂0.5份,加工润滑剂I份;
[0039]进一步,所述加工热稳定剂为抗氧剂-1010或抗氧剂-168 ;
[0040]进一步,所述加工润滑剂为褐煤蜡、氧化聚乙烯蜡、蜡酯、或多元醇蜡。
[0041]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云台弯臂,手持云台弯臂包括弯臂骨架10和塑料外壳20,塑料外壳20设置在弯臂骨架10的一侧。
[0042]具体的,如图3所示,塑料外壳20通过注塑形成在弯臂骨架10的一侧。
[0043]具体的,如图2所示,弯臂骨架10包括连接部102、第一端部101以及第二端部103,第一端部101与第二端部103通过连接部102连接,连接部102为弧形,第一端部101以及第二端部103为圆形。
[0044]进一步的,塑料外壳20设置在弯臂骨架10的边缘上并连成一圈,与弯臂骨架10形成一个凹陷空间。
[0045]所述塑料外壳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聚苯硫醚树脂48.5份,碳纤维10份,玻璃纤维40份,加工热稳定剂0.5份,加工润滑剂I份;
[0046]进一步,所述加工热稳定剂为抗氧剂-1010或抗氧剂-168 ;
[0047]进一步,所述加工润滑剂为褐煤蜡、氧化聚乙烯蜡、蜡酯、或多元醇蜡。
[0048]聚苯硫醚树脂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辐射、不燃、无毒、机械性能和电性能优异、制品尺寸稳定性好、可对制品进行二次加工等优点,与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按一定配比复合使用,能改善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不足的缺点,并使其阻燃、抗静电性能均达到煤矿井下用的要求。
[0049]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云台,包括上述的手持云台弯臂、支撑臂、转动件以及安装座;
[0050]支撑臂以及安装座通过转动件安装在手持云台弯臂的第一端部或者第二端部上。
[005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持云台弯臂、生产工艺及手持云台,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机加工制作出一些简单的外形不同,通过压铸得到弯臂骨架,通过注塑得到设置在弯臂骨架上的塑料外壳,最终形成手持云台弯臂,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降低了成本,节约了很多加工时间,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由于采用模具化,可以做出结构复杂的造型,增加了产品的美感。
[0052]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手持云台弯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51.压铸成型:将锌合金材料压铸成弯臂骨架; 52.注塑成型:将所述臂弯骨架放入塑胶模具内注塑,以在所述弯臂骨架的一侧形成塑料外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在所述弯臂骨架的一侧形成塑料外壳的步骤具体为: 将所述塑料外壳注塑在所述弯臂骨架的边缘上并连成一圈,以使所述塑料外壳与所述弯臂骨架形成一个凹陷空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 53.表面处理:对所述弯臂骨架进行表面处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 531.打磨抛光:对所述弯臂骨架进行抛光; 532.水洗:对抛光后的弯臂骨架壳进行清洗。5.一种手持云台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云台弯臂包括弯臂骨架和塑料外壳,所述塑料外壳设置在所述弯臂骨架的一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云台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外壳通过注塑形成在所述弯臂骨架的一侧。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云台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弯臂骨架包括连接部、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为弧形,所述第一端部以及所述第二端部为圆形。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云台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外壳设置在所述弯臂骨架的边缘上并连成一圈,与所述弯臂骨架形成一个凹陷空间。9.一种手持云台,包括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手持云台弯臂、支撑臂、转动件以及安装座; 所述支撑臂以及安装座通过所述转动件安装在所述手持云台弯臂的第一端部或者第二端部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摄像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云台弯臂、生产工艺及手持云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压铸成型:将锌合金材料压铸成弯臂骨架;注塑成型:将臂弯骨架放入塑胶模具内注塑,以在弯臂骨架的一侧形成塑料外壳,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降低了成本,节约了很多加工时间,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由于采用模具化,可以做出结构复杂的造型,增加了产品的美感。
【IPC分类】B29C45/14, B22D18/00
【公开号】CN104908207
【申请号】CN201510344650
【发明人】闫建伟
【申请人】闫建伟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