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硫化管道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59508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式硫化管道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式硫化管道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对于电线电缆而言,为保证其绝缘性,电线电缆的外层一般都设置有橡胶绝缘层结构;在电线电缆生产加工过程中,橡胶绝缘层一般通过挤出成型的方式包套于芯线的外围,且成型后的橡胶绝缘层需通过硫化管道进行硫化处理。
[0003]需进一步解释,在对电线电缆进行硫化处理的过程中,硫化管道中通入高温、高压的蒸汽,橡胶绝缘层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进行化学交联反应,以使得橡胶绝缘层起到绝缘作用。
[0004]需进一步指出,由于橡胶的硫化速度与温度呈正比,如何有效地保证硫化管道的温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硫化管道加热结构,该新式硫化管道加热结构设计新颖且能够有效地保证硫化管道的温度,进而有效地保证硫化效率。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新式硫化管道加热结构,包括有套装于硫化管道外围的辅助加热管体,辅助加热管体包括有分别呈半圆形状的上侧管体、下侧管体,下侧管体装设于上侧管体的下端侧;
[0008]上侧管体包括有分别呈半圆形状且从内至外依次层叠布置的上侧导热板、上侧隔热保温层、上侧金属保护层,上侧导热板的外圆弧面开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沿着上侧导热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上侧加热管卡持槽,各上侧加热管卡持槽内分别嵌卡有上侧电加热管,所有上侧电加热管依次串联,上侧导热板的内圆弧面装设有上侧导热胶层;
[0009]下侧管体包括有分别呈半圆形状且从内至外依次层叠布置的下侧导热板、下侧隔热保温层、下侧金属保护层,下侧导热板的外圆弧面开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沿着下侧导热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下侧加热管卡持槽,各下侧加热管卡持槽内分别嵌卡有下侧电加热管,所有下侧电加热管依次串联,下侧导热板的内圆弧面装设有下侧导热胶层。
[0010]其中,所述上侧金属保护层的左端边缘部与所述下侧金属保护层的左端边缘部铰接,上侧金属保护层的右端边缘部与下侧金属保护层的右端边缘部扣接。
[0011 ] 其中,所述上侧隔热保温层为石棉层或者膨胀珍珠岩层。
[0012]其中,所述下侧隔热保温层为石棉层或者膨胀珍珠岩层。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式硫化管道加热结构,其辅助加热管体包括上侧管体、下侧管体,上侧管体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层叠布置的上侧导热板、上侧隔热保温层、上侧金属保护层,上侧导热板的外圆弧面开设上侧加热管卡持槽,上侧加热管卡持槽内嵌卡上侧电加热管,上侧导热板内圆弧面装设上侧导热胶层;下侧管体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层叠布置的下侧导热板、下侧隔热保温层、下侧金属保护层,下侧导热板的外圆弧面开设下侧加热管卡持槽,下侧加热管卡持槽内嵌卡下侧电加热管,下侧导热板内圆弧面装设下侧导热胶层。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保证硫化管道的温度,进而有效地保证硫化效率,结构设计新颖。
【附图说明】
[0014]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I一一硫化管道2—一上侧管体
[0017]21——上侧导热板211——上侧加热管卡持槽
[0018]22——上侧隔热保温层 23——上侧金属保护层
[0019]24——上侧电加热管25——上侧导热胶层
[0020]3一一下侧管体31—一下侧导热板
[0021]311——下侧加热管卡持槽32——下侧隔热保温层
[0022]33——下侧金属保护层 34——下侧电加热管
[0023]35——下侧导热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0025]如图1所示,一种新式硫化管道加热结构,包括有套装于硫化管道I外围的辅助加热管体,辅助加热管体包括有分别呈半圆形状的上侧管体2、下侧管体3,下侧管体3装设于上侧管体2的下端侧。
[0026]进一步的,上侧管体2包括有分别呈半圆形状且从内至外依次层叠布置的上侧导热板21、上侧隔热保温层22、上侧金属保护层23,上侧导热板21的外圆弧面开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沿着上侧导热板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上侧加热管卡持槽211,各上侧加热管卡持槽211内分别嵌卡有上侧电加热管24,所有上侧电加热管24依次串联,上侧导热板21的内圆弧面装设有上侧导热胶层25。
[0027]更进一步,下侧管体3包括有分别呈半圆形状且从内至外依次层叠布置的下侧导热板31、下侧隔热保温层32、下侧金属保护层33,下侧导热板31的外圆弧面开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沿着下侧导热板3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下侧加热管卡持槽311,各下侧加热管卡持槽311内分别嵌卡有下侧电加热管34,所有下侧电加热管34依次串联,下侧导热板31的内圆弧面装设有下侧导热胶层35。
[0028]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上侧电加热管24通电后产生热量且热量经由上侧导热胶层25传导至上侧导热板21,上侧导热板21再将热量传导至硫化管道1,上侧导热胶层25能够有效地提高上侧导热板21与流管管道I之间的热传导效率;其中,由于上侧电加热管24嵌卡于上侧导热板21的上侧加热管卡持槽211内,该结构设计能够保证上侧电加热管24更充分地与上侧导热板21接触,进而有效地提高热传导效率。
[0029]同样的,下侧电加热管34通电后产生热量且热量直接传导至下侧导热板31,下侧导热板31再将热量传导至硫化管道1,下侧导热胶层35能够有效地提高下侧导热板31与流管管道I之间的热传导效率;其中,由于下侧电加热管34嵌卡于下侧导热板31的下侧加热管卡持槽311内,该结构设计能够保证下侧电加热管34更充分地与下侧导热板31接触,进而有效地提尚热传导效率。
[0030]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侧金属保护层23作为上侧管体2的外层保护结构,上侧保温隔热层22能够有效地避免热量散失,且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温隔热作用,进而进一步地提高热传导效率。同样的,本实用新型的下侧金属保护层33作为下侧管体3的外层保护结构,下侧保温隔热层32能够有效地避免热量散失,且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温隔热作用,进而进一步地提尚热传导效率。
[0031]需进一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上侧隔热保温层22、下侧隔热保温层32可分别采用石棉或者膨胀珍珠岩制备而成,即上侧隔热保温层22为石棉层或者膨胀珍珠岩层,下侧隔热保温层32为石棉层或者膨胀珍珠岩层。
[0032]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保证硫化管道I的温度,进而有效地保证硫化效率,结构设计新颖。
[003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保证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快速地安装于硫化管道I外围,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结构设计,具体为:上侧金属保护层23的左端边缘部与下侧金属保护层33的左端边缘部铰接,上侧金属保护层23的右端边缘部与下侧金属保护层33的右端边缘部扣接。
[0034]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新式硫化管道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套装于硫化管道(I)外围的辅助加热管体,辅助加热管体包括有分别呈半圆形状的上侧管体(2)、下侧管体(3),下侧管体(3)装设于上侧管体(2)的下端侧; 上侧管体(2)包括有分别呈半圆形状且从内至外依次层叠布置的上侧导热板(21)、上侧隔热保温层(22)、上侧金属保护层(23),上侧导热板(21)的外圆弧面开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沿着上侧导热板(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上侧加热管卡持槽(211),各上侧加热管卡持槽(211)内分别嵌卡有上侧电加热管(24),所有上侧电加热管(24)依次串联,上侧导热板(21)的内圆弧面装设有上侧导热胶层(25); 下侧管体(3)包括有分别呈半圆形状且从内至外依次层叠布置的下侧导热板(31)、下侧隔热保温层(32)、下侧金属保护层(33),下侧导热板(31)的外圆弧面开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沿着下侧导热板(3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下侧加热管卡持槽(311),各下侧加热管卡持槽(311)内分别嵌卡有下侧电加热管(34),所有下侧电加热管(34)依次串联,下侧导热板(31)的内圆弧面装设有下侧导热胶层(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硫化管道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金属保护层(23)的左端边缘部与所述下侧金属保护层(33)的左端边缘部铰接,上侧金属保护层(23)的右端边缘部与下侧金属保护层(33)的右端边缘部扣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式硫化管道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隔热保温层(22)为石棉层或者膨胀珍珠岩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式硫化管道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隔热保温层(32)为石棉层或者膨胀珍珠岩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式硫化管道加热结构,其辅助加热管体包括上侧管体、下侧管体,上侧管体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层叠布置的上侧导热板、上侧隔热保温层、上侧金属保护层,上侧导热板的外圆弧面开设上侧加热管卡持槽,上侧加热管卡持槽内嵌卡上侧电加热管,上侧导热板内圆弧面装设上侧导热胶层;下侧管体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层叠布置的下侧导热板、下侧隔热保温层、下侧金属保护层,下侧导热板的外圆弧面开设下侧加热管卡持槽,下侧加热管卡持槽内嵌卡下侧电加热管,下侧导热板内圆弧面装设下侧导热胶层。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保证硫化管道的温度,进而有效地保证硫化效率,结构设计新颖。
【IPC分类】B29C35/04, B29C35/02
【公开号】CN204712329
【申请号】CN201520436684
【发明人】叶国辉, 刘国辉, 童修波, 刘汉华, 张志春
【申请人】东莞怡盛电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