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化燃烧立式燃煤蒸汽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521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烟化燃烧立式燃煤蒸汽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可实现无烟化燃烧的立式燃煤蒸汽锅炉。
立式锅炉是被社会各个方面广泛应用的一种供热设备。
以前的立式燃煤锅炉虽然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的优点;但因结构上的原因,尚存有燃煤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烟尘排放浓度大等缺点,不能满足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通过采用薄煤层低风速,移动床气化与煤层上部空间分段送风及耳管式对流换热技术,使其可实现无烟化燃烧,以满足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由炉体、耳管、炉胆、翅片管、风机、环形风道、送风板、炉排、积灰室组成,炉排为摇动炉排设置在炉胆下方,炉排下方为积灰室,炉排上方沿炉胆下端设置有环形风道,炉胆内壁设置的中空带孔送风板与环形风道贯通,风机设置在炉体一侧,送风口分别与积灰室及环风道相通,炉体外侧除炉门一侧外半环形设置有带翅片管的耳管,耳管间用膜式壁相连。
膜式壁为将两支以上耳管两支耳管之间用金属板相连形成的水冷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炉排上的煤燃烧后,首先由风机送风,一次风通过积灰室上行至煤层,使一部分煤燃烧,和使部分煤气化,二次风通过环形风道,从送风板送入炉膛,不仅可保证煤燃烧时所必须的空气量,而且,可使煤和煤气在强烈的旋涡运动状态下完全燃烧,充分燃烧的烟气由出烟口进入环形烟道,再进入下部风道从排烟口排出,烟气通过环形烟道时,烟气中的热量通过耳管和翅片管进一步换热降低排烟温度,以提高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多项新技术,可使锅炉达到排烟无色,热效率高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立式燃煤锅炉的节能、环保效果,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其中也是说明书摘要用图,图2是侧示图,图3是俯视图。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安全阀,2、出气阀,3、炉体,4、保温层,5、耳管,6、翅片管,7、炉胆,8、环形风道,9、送风板,10、积灰室,11、水位计,12、烟气出口,13、炉门,14、风机,15、炉排,16、出烟口。
现结合附图,举一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炉体3外径1100mm,柱体高1577mm,封头高300mm,底座高300mm,炉胆7内径916mm,高1100mm,环风道8设置在炉体3与炉胆7的底端,方型,边长120mm,与风机14的送风口贯通,送风板共4支,高260mm,厚10mm,宽50mm,每支送风板内面设置有5个3mm直径的孔,炉排15为自动可摇动式炉排,耳管5直径51mm,长800mm,共设29支,环形烟道设在出烟口16一侧的炉体3外侧,耳管5与锅炉内水室相通,每支耳管上设有螺旋翅换热管,炉体3外侧环包有保温层4,上部设置有水位计11,风机为锅炉专用的2KW小型送风机。
权利要求一种无烟化燃烧的立式燃煤蒸汽锅炉,由炉体、耳管、炉胆、翅片管、风机环形风道、送风板、炉排、积灰室组成,其特征在于炉排为摇动炉排,设置在炉胆下方,炉排下方为积灰室,炉排上方沿炉胆下端设置有环形风道,炉胆内壁设置的中空带孔送风板与环形风道贯通,风机设置在炉体一侧,送风口分别与积灰室及环风道相通,炉体外侧除炉门一侧外半环形设置有带翅片管的耳管,耳管间用膜式壁相连。
专利摘要一种可实现无烟化燃烧的立式燃煤蒸汽锅炉,由炉体、耳管、炉胆、翅片管、风机环形风道、送风板、炉排、积灰室组成,炉排为摇动炉排,设置在炉胆下方,炉排下方为积灰室,炉排上方沿炉胆下端设置有环形风道,炉胆内壁设置的中空带孔送风板与环形风道贯通,风机设置在炉体一侧,送风口分别与积灰室及环风道相通,炉体外侧除炉门一侧外半环形设置有带翅片管的耳管,耳管间用膜式壁相连。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多项新技术,可使锅炉达到排烟无色,热效率高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立式燃煤锅炉的节能、环保效果,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F22B21/02GK2493837SQ0124868
公开日2002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7日
发明者周占魁, 王化臣, 孙东红, 王擎, 张晓远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部工程安装大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