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越泵加热采油配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5203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蒸汽越泵加热采油配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注蒸汽稠油开采工艺的配汽装置。
目前,稠油开采通常采用掺稀油、加药降粘、电加热、注蒸汽等工艺方法,其中以后两种应用较多,效果较好。由于电加热开采工艺需要配置变压器、配电柜、电缆等装置设备,且电缆传输距离长,无功损耗和耗电量大,使其生产成本增高。与之相比,注蒸汽开采工艺在能耗和生产成本上则具有一定优势,应用范围、规模更大。然而,目前现场所采用的注蒸汽热采工艺主要采取蒸汽驱和蒸汽吞吐两种方式,前者需专设注汽井,由注汽井将蒸汽注入油层加热并驱动稠油至采油井采出;后者虽不必专设注汽井,而由生产井注采两用,本井“吞吐”,但注入蒸汽后需关井焖井数日,因而使油井采油生产时率降低,影响稠油产量和开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高效加热、边注边采、不需关井焖井,从而可以提高油井采油生产时率和稠油产量的蒸汽越泵加热采油配汽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此种配汽装置由配汽管、固定联杆、万向配汽接头、活动联杆、空心光杆、隔热空心抽油杆、滑动光杆、分流管组成,其结构、组装如下配汽管蒸汽输入端与来自注汽锅炉和输汽管网的注汽管线相连接,输出端与位于抽油机游梁支座上端旁侧的万向配汽接头相连接,该配汽接头另一侧与同游梁并行的固定联杆相连,固定联杆前端与位于抽油机驴头旁侧的万向配汽接头相连接,该配汽接头下方依次间隔连接有两根活动联杆和两个万向配汽接头,其下端则与抽油井井口上方的空心光杆相连接;空心光杆与下入井内的空心隔热抽油杆连接,抽油杆柱下端接有滑动光杆,并通过接头接装有分流管。整个装置的上述连接均为螺纹连接。抽油井生产时,注汽预热后再启动抽油机,蒸汽沿配汽管、万向配汽接头、空心的固定联杆和活动联杆及空心光杆、空心抽油杆、滑动光杆和分流管向下注入油层,稠油则沿油管与空心抽油杆之间的环形空间从井下向上流向井口。在此过程中,蒸汽与稠油进行逆流换热,热能聚集在井口附近,并逐步向井下深入,保证加热降粘后的稠油由抽油泵顺利采出。产出的油不需二次加热,在省去井口加热器或水套炉的情况下可直接进入高架油罐或进入集输接转站、联合站。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维修方便,工作安全可靠,能耗和生产成本较低,可充分利用注入蒸汽提供的热能,高效加热稠油,实现边注边采,提高稠油井采油生产时率,宜于推广应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时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4”为抽油机,标号“15”为注汽管线及相应阀门、仪表,标号“16”为采油井口装置,标号“17”、“18”分别为油井套管和油管,“19”为空心抽油泵。
图2、图3为该装置井下分流管部分结构示意图及剖面图。
图4为万向配汽接头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配汽管1、万向配汽接头2、4、6、8、固定联杆3、活动联杆5、7、空心光杆9、隔热空心抽油杆10、滑动光杆11、分流管12组成。其中,万向配汽接头2、4、6、8(见图4)由堵头20、21、主体22、固定进汽接头23、金属瓷垫片24、压盖25、内六角螺钉26、填料压套27、密封圈28、万向回转接头29和压紧螺母30组成,主体22上部一侧和中部另一侧分别设有固定进汽接头23和与活动联杆连接的接口,外侧设置有可作回转运动的万向回转接头29。分流管12(见图2、图3)为一内、外径与空心抽油杆接头相配的圆管,沿全长管壁上钻有多组(每组4—8个,图5所示为8个)沿圆周均布的圆孔,其上、下端分别焊接有上、下接头,其中上接头上端带内螺纹,下接头下部为锥面。固定联杆3、活动联杆5、7均为空心圆杆。为降低注入蒸汽热量损耗,提高蒸汽热效率,配汽管1、固定联杆3、活动联杆5、7和空心隔热抽油杆10、滑动光杆11表面均设有厚约2mm的隔热涂层。滑动光杆11可采用空心光杆。
权利要求1.一种蒸汽越泵加热采油配汽装置,由配汽管(1)、万向配汽接头(2)、(4)、(6)、(8)、固定联杆(3)、活动联杆(5)、(7)、空心光杆(9)、空心抽油杆(10)、滑动光杆(11)、分流管(12)组成,其特征在于配汽管(1)蒸汽输入端与注汽管线相连接,输出端与位于抽油机游梁支座上端旁侧的万向配汽接头(2)相连接,接头(2)另一端与同游梁并行的固定联杆(3)相连接,固定联杆(3)前端与位于抽油机驴头旁侧的万向配汽接头(4)相连接,接头(4)下方依次间隔连接有两根活动联杆(5)、(7)和两个万向配汽接头(6)、(8),其下端与抽油井井口上方的空心光杆(9)相连接;空心光杆(9)与下入井内的空心隔热抽油杆(10)连接,抽油杆(10)下端接有滑动光杆(11),并通过接头接装有分流管(12);整个装置的上述连接均为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越泵加热采油配汽装置,其特征在于,万向配汽接头(2)、(4)、(6)、(8)由主体(22)及堵头(20)、(21)、固定进汽接头(23)、金属陶瓷垫片(24)、压盖(25)、内六角螺钉(26)、填料压套(27)、密封圈(28)、万向回转接头(29)和压紧螺母(30)组成,主体(22)上部一侧和中部另一侧分别设有固定进汽接头(23)和与活动联杆连接的接口,外侧设置有可作回转运动的万向回转接头(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越泵加热采油配汽装置,其特征在于,分流管(12)为一内、外径与滑动光杆(11)相配的圆管,沿全长管壁上钻有多组、每组4—8个沿圆周均布的圆孔,其上、下端分别焊接有上、下接头,其中上接头上端带内螺纹,下接头下部为锥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蒸汽稠油开采工艺的蒸汽越泵加热采油配汽装置,由配汽管1、万向配汽接头2、4、6、8、固定联杆3、活动联杆5、7、空心光杆9、隔热空心抽油杆10、滑动光杆11、分流管12组成。该装置组装、维修方便,工作安全可靠,能耗和生产成本低,可充分利用注入蒸汽提供的热能高效加热稠油,实现边注边采,提高稠油井采油生产时率,宜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F22B33/18GK2473457SQ0124120
公开日2002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13日
发明者杨友毅, 姜永恩 申请人:杨友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