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内燃湿背水管三回程焦炭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158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内燃湿背水管三回程焦炭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尤其是涉及一种立式内燃湿背水管三回程焦炭锅炉。属换热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以下,常规的焦炭锅炉有立式内燃湿背火管三回程式。其主要存在如下不足1、烟气走管程,火管与烟气接触面积小,传热系数低。
2、火管端部进烟口容易积灰堵塞,积灰清除困难,锅炉运行安全可靠差。
3、火管装配在水隔套内,无法维修。
4、火管内烟气流速快,对火管的冲刷强力,易磨损,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清灰方便、维修调换方便、使用寿命长的立式内燃湿背水管三回程锅炉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式内燃湿背水管三回程焦炭锅炉,它包括锅壳、炉胆、U型脚圈、底座、炉排、炉排管、内水墙管、外水墙管、进水管、蒸汽出口管、下烟室和集烟室,所述的炉胆置于锅壳内,U型脚圈连接于炉胆与锅壳下端,锅壳、炉胆和U型脚圈构成水隔套,水隔套置于底座上,炉排横置于底座上,炉排管置于炉排上方,内水墙管轴上均布于炉胆内壁面上,外水墙管轴向均布于锅壳外壁面上,进水管设置于锅壳壳壁下部,与水隔套相连通,水隔套分别与内水墙管和外水墙管相连通,蒸汽出口管连接于锅壳上部,与水隔套相连通,水隔套与底座之间的通道构成下烟室,集烟室位于外水墙管上部,内水墙管的内腔构成烟气的第一回程;内水墙管与炉胆内壁之间构成烟气的第二回程;锅壳外壁与外水墙管之间构成烟气的第三回程,第一回程与第二回程通过内水墙管的顶部相连通,第二回程通过下烟室与第三回程相连通,第三回程与集烟室相连通。
烟气由第一回程经内水墙管顶部流经第二回程,再经下烟室流至第三回程,最后经集烟室并经除尘处理后通过烟囱排出。
水由进水管由水隔套下部进入内水墙管和外水墙管,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汽由水隔套顶部的蒸汽出口管排出。
与传统的立式内燃湿背火管三回程锅炉焦炭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水走管程,水管采用了鳍片管,水管与烟气接触面积大大提高,强化了传热,实现高效燃烧。
2、采用水管解决了火管端部积灰,而且清灰方便,可以确保锅炉长期高效运行,安全可靠。
3、水管安装在水隔套外,维修调换方便。
4、避免了烟气对管束的高速冲刷,使用寿命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式内燃湿背水管三回程焦炭锅炉的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立式内燃湿背水管三回程焦炭锅炉。主要由底座1、出灰口2、U型脚圈3、手孔4、炉门圈5、锅壳6、炉胆7、内水墙管8(鳍片管)、拉撑杆9、水位表10、副蒸汽出口管11、汽水分离器12、主蒸汽出口管13、人孔14、集烟室15、外水墙管16、炉排管17、进水管18、炉排19、排污管20、风道21、下烟室22、水隔套23、清灰孔24、安全阀25和压力表26(参见图4)等组成。
炉胆7置于锅壳6内,U型脚圈3连接于炉胆7与锅壳6下端,拉撑杆9连接于炉胆7顶部封头与锅壳6顶部封头之间。锅壳6、炉胆7和U型脚圈3围合成一封闭的水隔套23。水隔套23置于底座1上。内水墙管8轴上均布于炉胆7内壁面上。外水墙管16轴向均布于锅壳6外壁面上。进水管18设置于锅壳6壳壁下部,与水隔套23相连通。水隔套23分别与内水墙管8和外水墙管16相连通。主蒸汽出口管13和副蒸汽出口管11连接于锅壳6顶部,与水隔套23相连通。炉排19横置于底座1上,炉排管17斜置于炉胆7内壁下部,并置于炉排19上方。水隔套23与底座1之间的通道构成下烟室21,集烟室15位于外水墙管16上部。内水墙管8的内腔构成烟气的第一回程;内水墙管8与炉胆7内壁之间构成烟气的第二回程;锅壳6外壁与外水墙管16之间构成烟气的第三回程。第一回程与第二回程通过内水墙管8的顶部相连通,第二回程通过下烟室22与第三回程相连通,第三回程与集烟室15相连通。
出灰口2、清灰孔24和风道21均设置于底座1上。出灰口用于清理炉排上燃尽灰渣出口。清灰孔用于清理下烟室内积聚的细灰。风道用于炉排的进风助燃。
手孔4和人孔14均装置于锅壳6上。便于水隔套内的检查和清理。炉门圈5装置于水隔套上,贯穿于锅壳与炉胆之间。水位表10、安全阀25和压力表26均装置于锅壳6上。汽水分离器12装置于主蒸汽出口管13下部,置于锅壳6内。排污管20装置于U型脚圈3底部。
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内燃湿背水管三回程焦炭锅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锅壳(6)、炉胆(7)、U型脚圈(3)、底座(1)、炉排(19)、炉排管(17)、内水墙管(8)、外水墙管(16)、进水管(18)、蒸汽出口管(11、13)、下烟室(22)和集烟室(15),所述的炉胆(7)置于锅壳(6)内,U型脚圈(3)连接于炉胆(7)与锅壳(6)下端,锅壳(6)、炉胆(7)和U型脚圈(3)构成水隔套(23),水隔套(23)置于底座(1)上,炉排(19)横置于底座(1)上,炉排管(17)置于炉排(19)上方,内水墙管(8)轴上均布于炉胆(7)内壁面上,外水墙管(16)轴向均布于锅壳(6)外壁面上,进水管(18)设置于锅壳(6)壳壁下部,与水隔套(23)相连通,水隔套分别与内水墙管(8)和外水墙管(16)相连通,蒸汽出口管(11、13)连接于锅壳(6)上部,与水隔套(23)相连通,水隔套(23)与底座(1)之间的通道构成下烟室(22),集烟室(15)位于外水墙管(16)上部,内水墙管(8)的内腔构成烟气的第一回程;内水墙管(8)与炉胆(7)内壁之间构成烟气的第二回程;锅壳(6)外壁与外水墙管(16)之间构成烟气的第三回程,第一回程与第二回程通过内水墙管(8)的顶部相连通,第二回程通过下烟室(22)与第三回程相连通,第三回程与集烟室(1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内燃湿背水管三回程焦炭锅炉,其特征在于炉排管(17)斜置于炉排(19)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内燃湿背水管三回程焦炭锅炉,它包括锅壳(6)、炉胆(7)、U型脚圈(3)、底座(1)、炉排(19)、炉排管(17)、内水墙管(8)、外水墙管(16)、进水管(18)、蒸汽出口管(11、13)、下烟室(22)和集烟室(15),炉胆(7)置于锅壳(6)内,锅壳(6)、炉胆(7)和U型脚圈(3)构成水隔套(23),水隔套(23)置于底座(1)上,炉排(19)横置于底座(1)上,内水墙管(8)轴上均布于炉胆(7)内壁面上,外水墙管(16)轴向均布于锅壳(6)外壁面上,进水管(18)设置于锅壳(6)壳壁下部,蒸汽出口管(11、13)连接于锅壳(6)上部,水隔套(23)与底座(1)之间的通道构成下烟室(22),集烟室(15)位于外水墙管(16)上部。本实用新型传热效率高、清灰方便、维修调换方便、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F22B21/34GK2786436SQ20052007210
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9日
发明者谢峰, 孙瑾娟, 缪建平, 卢全龙 申请人:江阴东大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