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通式废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6586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属于余热回收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回收化学废热生产蒸汽的锅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废热回收装置已多样化,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利用换热管进行热交换,以达到废热回收的目的,传统余热回收装置中的换热管基本上沿一个方向延伸,换热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不同的管板上,当换热管受热时产生膨胀,造成热应力过度集中,为避免热应力造成设备的失效,需要采用高等级的不锈钢材料,换热管的厚度也较厚。

换热装置中的循环水一般是在换热装置中吸收热能后,被送入到普通的锅炉中作为原水进行二次加热后产生蒸汽,或被送入到低压锅炉中产生低品位的蒸汽,这种设计使整个热能回收系统较为庞大,管路较长,在循环水的流动过程中,能量和压力的损失也比较大,已无法继续提高热能的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废热锅炉,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直通式废热锅炉,其包括两端封闭、水平设置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两个管板,所述两个管板将外壳的内腔分割为沿外壳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进气腔、换热腔和排气腔,对应于进气腔、换热腔和排气腔的外壳部分分别称为进气部、换热部和排气部,在进气部上设置有进气口,在排气部上设置有排气口;在换热腔内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沿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管板上,进气腔经换热管连通排气腔;在外壳的上方设置有蒸发部,蒸发部由换热部的上侧面向上凸出而形成,在蒸发部上设置有汽包,在换热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在换热部朝向进气部的一侧设置有金属软接头。

本实用新型中,将产生蒸汽的汽包直接设置在具有换热功能的外壳,通过外壳内的换热管,反应完成后的高温气态化学物料经进气口进入到本实用新型中,经过换热管换热后,最后从排气口排出,进入到下道工序。在换热腔内,冷却水经过换热管与化学物料进行热能交换,随着温度的升高,冷却水蒸发形成蒸汽,蒸汽经蒸发部后进入到上部的汽包内,通过汽包将蒸汽通往使用工序。蒸发部的设置,可使产生的蒸汽有一个缓冲区域,避免蒸汽直接进入到汽包内,同时设置蒸发部后,可在蒸发部储存一定量的蒸汽,降低进入汽包的蒸汽量的波动性。

由于直接将汽包与换热装置设置为一个整体,避免了汽包与换热装置之间的管道铺设,有效地降低了管路损失,提高了热能的回收效率。同时由于设置了金属软接头,使换热管在高温下所产生的膨胀量能够被部分吸收,降低对壳体的压力,在提高装置安全性的基础上,可有效地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蒸发部由一水平的、呈矩形的顶板,以及沿顶板的四周朝换热部延伸形成四个倾斜面所形成,蒸发部的截面呈上小下达的梯形。上述设置使蒸发部在易于加工的同时,还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

具体地,在汽包的出汽口设置有丝网除沫器。在换热腔内设置有固定架,所述换热管固定在换热架上。丝网除沫器的设置可以有效对冷却水在蒸发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进行消除,避免气泡经汽包的顶部大量溢出,浪费资源。设置固定架后,可避免换热管随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向下弯曲的现象,进而影响换热管与管板连接处的稳定性。

为减少废热锅炉在工作时所产生的振动,在外壳的底面上安装有弹簧底座,弹簧底座可对锅炉所产生的振动进行缓解,减少振动对锅炉各部分的冲击,进一步提高锅炉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阅图1,一种直通式废热锅炉,其包括两端封闭、水平设置的外壳10、设置在外壳内的两个管板,两个管板将外壳10的内腔分割为沿外壳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进气腔25、换热腔151和排气腔35,对应于进气腔25、换热腔151和排气腔35的外壳部分分别称为进气部、换热部和排气部,在进气部上设置有进气口24,在排气部上设置有排气口34。为方便描述,将两个管板分别称为第一管板11和第二管板16。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顺次连接的进气部筒体23、换热部筒体15、排气部筒体32、封闭进气部筒体23远离换热部筒体15一端的进气端板21以及封闭排气部筒体33远离换热部筒体15一端的排气端板31。进气端板21经螺栓22密封固定在进气部筒体23上,排气端板31经螺栓32密封固定在排气部筒体32上。

第一管板11安装在进气部筒体23与换热部筒体15之间,第二管板16安装在排气部筒体32与换热部筒体15之间。

进气部筒体23和进气端板21形成进气部,换热部筒体15形成换热部,排气部筒体32和排气端板31形成排气部。进气口24设置在进气部筒体23的顶部,排气口34设置在排气部筒体32的侧面。

在换热腔151内设置有换热管17,换热管17沿外壳10的长度方向延伸,换热管17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管板11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管板16上,进气腔25经换热管17连通排气腔35。在换热腔151内设置有固定架41,换热管17固定在换热架41上。

在外壳10的上方设置有蒸发部121,蒸发部121由换热部的上侧面向上凸出而形成,在蒸发部上设置有汽包50,在换热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19。具体在本实施例中,

蒸发部121由一水平的、呈矩形的顶板13,以及沿顶板13的四周朝换热部延伸形成四个倾斜面12所形成,蒸发部的截面呈上小下达的梯形。在顶板13上开设有蒸汽口14,汽包50设置在蒸汽口14上,在汽包50的出汽口51设置有丝网除沫器52。进水口19设置在换热部筒体15朝向第二顶板16的一端的侧壁的顶部。

外壳10的底面上安装有弹簧底座43,本实施例中,具体安装在换热部筒体15的底部。在换热部筒体15朝向第一进气板11的一侧设置有金属软接头1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