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蒸汽用气液分离及热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60183发布日期:2019-12-10 19:55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蒸汽用气液分离及热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小型蒸汽发生器气液分离领域,是一种去除蒸汽中夹杂水分以及热能回收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气液分离装置大多属于大型化配套设备,给锅炉等设备进行配套使用,体积较大,结构也相对复杂。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型蒸汽发生器开始进入民用、商用等领域;而气液分离器小型化带来了很多其他问题,第一:结构复杂,小型化后制造难度加大或根本无法制造;第二:分离效果差,很多小型蒸汽发生器上配备的气液分离器基本只使用了单一分离的方法,属于粗效过滤,对含在蒸汽中微小水滴几乎起不到任何过滤作用;第三:二次夹杂现象严重,哪怕使用复杂的结构未提高分离效率,因为设备小型化的问题,设备内蒸汽的流速过快,使得分离出来的大液滴状水滴无法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分离,而是被水蒸气一起带出设备;第四:对于蕴含大量液态水的混合蒸汽无法起到及时的分离作用;第五:能源浪费,气液分离器收集下来的液态水一般都是积聚到一定量后直接排放,导致它所含的热量全部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气液分离设备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小型化气液分离装置,提高设备的气液分离效率,在减少二次夹带的同时,具备热能回收的作用。

一种小型蒸汽用气液分离及热能回收装置,包括进汽口(1)、上盖(2)、分离装置(3)、支撑孔板(4)、外壳组件(5)、空腔(6)、下盖(7)、热水循环口(8)、出汽口(9)、液位计(10)、排污口(11);其中,分离装置(3)位于进汽口(1)的下方,底端与支撑孔板(4)接触;进汽口(1)与出汽口(9)分别位于上盖(2)中心线两侧,下部被支撑孔板(4)分隔开;外壳组件(5)下部带有热水循环口(8)。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分离装置(3)为丝网层叠编制而成,根据过滤要求的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目数的丝网进行编制,其本身为活动可拆卸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支撑孔(4)下部的半圆面有多个开孔;其上端与上盖(2)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热水循环口(8)位于外壳组件(5)水平中心线以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进汽口(1)与液位计(10)分别位于上盖(2)中心线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的过滤需求,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分离丝网来达到相应的分离效果,避免了目前气液分离装置一旦组装完成后就无法更改分离效果的现状;在不更换设备主体的情况下,通过更换分离丝网,可以达到不同的分离效率,节省了制造成本;对于大于5μm的液滴分离效率能达到98%以上,并且由于分离丝网的通过率高,蒸汽通过后的压损很低。

本装置改变了目前传统气液分离的形式:传统分离形式蒸汽由下部进入分离装置,分离后利用重力作用自然下降,易被高速蒸汽形成二次夹带;而本装置只需在蒸汽出口安装分离丝网,对蒸汽进出口位置没有特殊要求,适用范围广、分离效率高、成本低。

设备安装方便,只需要打开上盖就能安装相应的分离丝网,节省了人力成本。

设备留有热水循环口,对于收集的大量液态水可以直接输送回蒸汽发生装置,既能重新利用分离出来的液态水,又能回收其中所含的热能;由于有热水循环口,哪怕蒸汽中含有大量的液态水也能通过热水回收口进行回收利用,而不用频繁的进行排污操作,既提高了水的循环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蒸汽用气液分离及热能回收装置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蒸汽用气液分离及热能回收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蒸汽用气液分离及热能回收装置支撑孔板

(4)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l~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蒸汽用气液分离及热能回收装置,包括进汽口(i)、上盖(2)、分离装置(3)、支撑孔板(4)、外壳组件(5)、空腔(6)、下盖(7)、热水循环口(8)、出汽口(9)、液位计(10)、排污口(11);水汽混合物通过进汽口(i)进入分离装置(3),液态水撞击在分离装置(3)上进行凝结聚合,从而聚集成大颗粒水滴,被本身重力及蒸汽推力的作用下继续向下,通过支撑孔板(4)上的因孔进入空腔(6)中,其中蒸汽部分转为朝上运动,而大颗粒液态水由于本身重量及动能作用下无法转向而落入空腔(6)内部进行储存;当其中存储量达到一定程度,其中的积液由热水循环口(8)进行抽出再循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