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背卧式船用燃油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2302发布日期:2019-05-15 21:33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干背卧式船用燃油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船用锅炉领域,尤其涉及卧式船用燃油锅炉。



背景技术:

船用燃油锅炉主要利用柴油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由于舰船的空间有限,因此体积和高度始终是船用锅炉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卧式船用锅炉的高度降低,但锅炉内汽水分离的高度则十分有限,为了增加汽水分离的距离,目前的做法通常是:锅筒内留有足够高度的蒸汽空间。这种做法虽然解决了汽水分离的高度问题,但锅筒的体积却无法缩小,甚至还要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水分离效果好、体积小的干背卧式船用燃油锅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干背卧式船用燃油锅炉,包括:锅筒,锅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烟室,锅筒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烟室和第三烟室,锅筒内设置有炉胆、若干第一换热管和若干第二换热管,炉胆位于锅筒内的下端部位置,炉胆进烟的一端伸出锅筒与第二烟室侧壁上的进烟口相连通,炉胆排烟的一端与第一烟室相连通,第二换热管布置在炉胆的外侧,第一换热管布置在第二换热管和炉胆之间的区域中,每根第一换热管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烟室和第二烟室相连通,每根第二换热管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二烟室和第三烟室相连通,第三烟室的顶部设置有排烟管;锅筒的顶部设置有汽包,汽包内的上端部设置有汽水分离室,汽水分离室由顶板、侧板以及底板围合形成,汽水分离室内的顶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圈挡板,挡板区域外侧的侧板的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侧向进汽孔,汽水分离室内设置有蒸汽排出管,蒸汽排出管的进汽端口伸入至一圈挡板内,蒸汽排出管与挡板之间设置有过汽间隙,蒸汽排出管的排出端口穿过底板向外伸出。

进一步地,前述的干背卧式船用燃油锅炉,其中,炉胆包括平直段炉胆和波纹段炉胆,靠近第一烟室一端的为波纹段炉胆,平直段炉胆的侧壁光滑,波纹段炉胆的侧壁呈波纹状弯曲。

进一步地,前述的干背卧式船用燃油锅炉,其中,汽水分离室的顶板上开设有若干顶板进汽孔,所述的顶板进汽孔在挡板与侧板之间的顶板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前述的干背卧式船用燃油锅炉,其中,汽水分离室的底板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口。

更进一步地,前述的干背卧式船用燃油锅炉,其中,侧板上设置有上、下两圈侧向进汽孔,每圈侧向进汽孔均沿侧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前述的干背卧式船用燃油锅炉,其中,锅筒的顶部设置有水位电极安装座,水位电极安装座中设置有用于监测锅筒内水位的水位电极,锅筒内水位电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极挡板,一对电极挡板的上端分别通过安装支架与锅筒固定连接,一对电极挡板均由上向下倾斜、且一对电极挡板的下端相互靠拢固定形成挡板底部,挡板底部位于锅筒内的水位以下。

进一步地,前述的干背卧式船用燃油锅炉,其中,所述的第一烟室位于第三烟室内,第一烟室的外端设置有第一烟室门,第三烟室的外端部设置有第三烟室门,所述的第三烟室门位于第一烟室门的外侧。

再进一步地,前述的干背卧式船用燃油锅炉,其中,第一烟室门与第三烟室门上设置有观火孔,观火孔贯穿于第二烟室门和第三烟室门设置。

进一步地,前述的干背卧式船用燃油锅炉,其中,锅筒的筒体的上端部还连接有进水管。

本发明的优点是:一、由于汽包内设置了汽水分离室,带水的蒸汽在汽水分离室内上、下迂回运动,有效延长了蒸汽运动的路程,在重力作用下蒸汽与水分相分离,分离效果好,这就使得进入蒸汽排出管内的蒸汽的含水量低,从而有效提高了蒸汽质量。二、锅筒的蒸汽空间能缩小70%左右,锅筒的直径也能进一步减小,同时干背卧式燃油锅炉的质量能减小20%左右;因此,干背卧式燃油锅炉在舰船上所需的安装空间大大减小,这就使得干背卧式燃油锅炉能很好地适应舰船空间狭小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干背卧式船用燃油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汽包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干背卧式船用燃油锅炉,包括:锅筒1,锅筒1的筒体的上端部连接有进水管15。锅筒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烟室12,锅筒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烟室11和第三烟室13。所述的第一烟室11位于第三烟室13内,第一烟室11的外端设置有第一烟室门111,第三烟室13的外端部设置有第三烟室门131,所述的第三烟室门131位于第一烟室门111的外侧。第一烟室门111与第三烟室门131上设置有观火孔7,观火孔7贯穿于第一烟室门111和第三烟室门131设置。第一烟室门111与第三烟室门的设置大大方便了锅炉内部的检修和维护。

锅筒1的顶部设置有电极安装座8,电极安装座8中设置有用于监测锅筒1内水位的水位电极81,锅筒8内水位电极8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极挡板82,一对电极挡板82的上端分别通过安装支架84与锅筒1固定连接。一对挡板82均由上向下倾斜、且一对电极挡板82的下端相互靠拢固定连接形成挡板底部83,挡板底部83位于锅筒1内的水位以下。设置电极挡板82的目的在于:由于船舶在航行中会产生晃动,将水位电极81设置在电极挡板82中间,电极挡板82之间的水能相对较缓慢地被晃出,这样就能确保水位电极81在船舶航运过程中始终与水相接触,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水位电极81因船体摇晃而检测到假性数据的情况发生。

锅筒1内设置有炉胆2、若干第一换热管3和若干第二换热管4。炉胆2位于锅筒1内的下端部位置,炉胆2进烟的一端伸出锅筒1与第二烟室12侧壁上的进烟口21相连通,炉胆2排烟的一端与第一烟室11相连通。本实施例中,炉胆2包括平直段炉胆201和波纹段炉胆202,靠近第一烟室11一端的为波纹段炉胆202,平直段炉胆201的侧壁光滑,波纹段炉胆202的侧壁呈波纹状弯曲。炉胆2采用两段式结构、且其中一段为侧壁呈波纹状弯曲的波纹段炉胆202,这样的目的在于:炉胆2能吸收热胀冷缩而引起的温度应力,从而能避免因热胀冷缩而导致炉胆2以及相应的连接部位受损。

如图2所示,第二换热管4布置在炉胆2的外侧,第一换热管3布置在第二换热管4和炉胆2之间的区域中。每根第一换热管3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烟室11和第二烟室12相连通,每根第二换热管4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二烟室12和第三烟室13相连通,第三烟室13的顶部设置有排烟管14。

锅筒1的顶部设置有汽包5,汽包5内的上端设置有汽水分离室50,汽水分离室50由顶板51、侧板52以及底板53围合形成。汽水分离室50内的顶板5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圈挡板54,挡板54外侧的侧板52的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侧向进汽孔521,本实施例中侧板52上设置有上、下两圈侧向进汽孔521,每圈侧向进汽孔521均沿侧板52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为了提高汽水分离效率,汽水分离室50的顶板51上开设有若干顶板进汽孔511,所述的顶板进汽孔511在挡板54与侧板52之间的顶板5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为了使得汽水分离室50内的水能方便的回流至锅筒1内,本实施例中,汽水分离室50的底板53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口531。

汽水分离室50内设置有蒸汽排出管6,蒸汽排出管6的进汽端口61位于一圈挡板54内,蒸汽排出管6与挡板54之间设置有过汽间隙60,蒸汽排出管6的排出端口穿过底板53向外伸出。

工作原理如下:烟气流程:高温烟气从进烟口21进入至炉胆2中,然后从炉胆2排烟的一端进入至第一烟室11中,第一烟室11中高温烟气进入第一换热管3中。第一换热管3中的烟气从第一换热管3的另一端进入至第二烟室12中。第二烟室12中的烟气进入至第二换热管4中,然后从第二换热管4的另一端排入至第三烟室13中。第三烟室13中的烟气再从排烟管14中向外排出。

水程:锅筒1中的水吸收了炉胆2、第一换热管3、第二换热管4中高温烟气的热量后形成蒸汽。带有一定水分的蒸气向上运动进入汽包5内,然后从顶板进汽孔511、侧向进汽孔521进入汽水分离室50内后向下运动,接着再从挡板54的底部与蒸汽排出管6之间的过汽间隙60中向上运动进入蒸汽排出管6中。带有一定水分的蒸汽在迂回运行的过程中与水分相脱离,之后由蒸汽排出管6向外排出。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由于汽包5内设置了汽水分离室50,带水的蒸汽在汽水分离室50内上、下迂回运动,有效延长了蒸汽运动的路程,在重力作用下蒸汽与水分相分离,分离效果好,这就使得进入蒸汽排出管6内的蒸汽的含水量低,从而有效提高了蒸汽质量。二、锅筒1的蒸汽空间能缩小70%左右,锅筒1的直径也能进一步减小,干背卧式燃油锅炉的质量能减小20%左右。因此,干背卧式燃油锅炉在舰船上所需的安装空间大大减小,这就使得干背卧式燃油锅炉能很好地适应舰船空间狭小的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