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除渣系统渣水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1499发布日期:2019-08-17 01:18阅读:9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除渣系统渣水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湿除渣系统渣水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湿除渣系统多采用捞渣机-渣仓的除渣方式,典型的渣水循环利用工艺流程为“捞渣机渣水→渣溢水坑→浓缩机→缓冲水池→捞渣机”,北方地区部分电厂渣水循环利用工艺流程为“捞渣机渣水→渣溢水坑→捞渣机”;还有湿除渣系统采用“碎渣机→渣浆池→渣脱水仓→缓冲水池→碎渣机”。无论是采取何种渣水循环水工艺,目前大部分电厂均存在渣水溢流至外环境或其它系统的问题,渣水水质复杂,去其它废水系统会影响其它废水处理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渣水外排至其它外环境造成环境污染。部分电厂已尝试通过在渣水循环系统增加换热器,带走渣系统热量,实现热量平衡,但是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渣水是碳酸钙过饱和水质,易结垢,换热器等部位结垢严重,换热器换热效率严重降低,导致渣循环系统热量无法通过换热器带走,渣水仍有溢流;二是目前换热器的冷源一般采用循环水,造成渣系统热量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湿除渣系统渣水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及方法能够避免渣水结垢对换热器的影响,同时实现渣水热量的回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湿除渣系统渣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渣浆池、除垢反应器、第一换热器、锅炉补给水水源及锅炉补给水系统;

渣浆池的出口与除垢反应器的入口相连通,除垢反应器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第一换热器的放热侧出口与渣浆池相连通,锅炉补给水水源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吸热侧入口相连通,第一换热器的吸热侧出口与锅炉补给水系统相连通。

还包括捞渣机、耐高温型铁盐混凝剂加药系统、渣水浓缩机、缓冲水池、碳酸钠加药系统、补水管道、固碳反应器、渣仓、净化后的烟气输送系统及烟气排放系统;

补水管道与捞渣机的入口相连通,捞渣机的出口与渣浆池的入口相连通,渣浆池的出口及耐高温型铁盐混凝剂加药系统的出口与渣水浓缩机的入口相连通,渣水浓缩机的出水口与缓冲水池的入口相连通,缓冲水池的出口及碳酸钠加药系统的出口与除垢反应器的入口相连通,除垢反应器的出口与固碳反应器的入口相连通,固碳反应器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第一换热器的放热侧出口与捞渣机的入口相连通,净化后的烟气输送系统与固碳反应器的进气口相连通,固碳反应器的排气口与烟气排放系统相连通;

捞渣机的排渣口及渣水浓缩机的排渣口与渣仓的入口相连通。

还包括用于检测净化后的烟气输送系统出口处烟气的ph值及固碳反应器与第一换热器之间管道内ph值的ph监测系统。

还包括补水管道、碎渣机、脱水仓、清水池、第二换热器、净化后的烟气输送系统及烟气排放系统;

补水管道与碎渣机的入口相连通,碎渣机的出口经渣浆池、脱水仓、清水池及除垢反应器与第二换热器的入水口相连通,第二换热器的出水口与第一换热器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第一换热器的放热侧出口与碎渣机的入口相连通,净化后的烟气输送系统与第二换热器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二换热器的出气口与烟气排放系统相连通。

还包括用于检测第一换热器吸热侧入口处烟气的ph值及第一换热器放热侧出口处水的ph值的ph监测系统。

还包括捞渣机及补水管道;

捞渣机的出口与渣浆池的入口相连通,第一换热器的放热侧出口与捞渣机的入口相连通,补水管道与捞渣机的入口相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湿除渣系统渣水循环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捞渣机输出的捞渣水进入到渣浆池中,渣浆池输出的捞渣水及耐高温型铁盐混凝剂加药系统输出的耐高温型铁盐混凝剂进入到渣水浓缩机中,在渣水浓缩机中,捞渣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在耐高温型铁盐混凝剂的作用下进行凝固,以除去捞渣水中的胶体及悬浮物,渣水浓缩机输出的清水经缓冲水池缓冲后进入到除垢反应器中,通过碳酸钠加药系统向除垢反应器中加入碳酸钠,使得清水中的钙离子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并附着在晶种上,然后作为脱硫剂排出;

除垢反应器输出的清水进入到固碳反应器中,净化后的烟气输送系统输出的烟气通入固碳反应器中的清水中,以降低清水的碱度,其中,通过控制向固碳反应器中通入的烟气流量,使得固碳反应器排出清水的ph值小于8.0,固碳反应器排出的烟气经烟气排放系统进行排放,固碳反应器排出的清水经第一换热器的放热侧放热后进入到捞渣机中;

锅炉补水水源输出的锅炉补水经第一换热器的吸热侧吸热后送入锅炉补给水系统中;

捞渣机及渣水浓缩机的排渣进入到渣仓中。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湿除渣系统渣水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在具体操作时,先对渣水通过除垢反应器进行除垢,以降低渣水中的钙离子,避免对后续设备造成影响,除垢反应器输出的水进入到第一换热器中进行放热,然后送入渣浆池中,锅炉补给水水源输出的锅炉补给水经第一换热器吸热后送入锅炉补给水系统中,以实现渣水的热量回收,同时提高锅炉补给水系统的制水效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捞渣机、2为渣仓、3为渣浆池、4为渣水浓缩机、5为缓冲水池、6为除垢反应器、7为固碳反应器、8为净化后的烟气输送系统、9为烟气排放系统、10为ph监测系统、11为第一换热器、12为锅炉补给水系统、13为碎渣机、14为脱水仓、15为清水池、16为第二换热器、y1为耐高温型铁盐混凝剂加药系统、y2为碳酸钠加药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本发明所述的湿除渣系统渣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渣浆池3、除垢反应器6、第一换热器11、锅炉补给水水源及锅炉补给水系统12;渣浆池3的出口与除垢反应器6的入口相连通,除垢反应器6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11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第一换热器11的放热侧出口渣浆池3相连通,锅炉补给水水源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11的吸热侧入口相连通,第一换热器11的吸热侧出口与锅炉补给水系统12相连通。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还包括捞渣机1、耐高温型铁盐混凝剂加药系统y1、渣水浓缩机4、缓冲水池5、碳酸钠加药系统y2、补水管道、固碳反应器7、渣仓2、净化后的烟气输送系统8、烟气排放系统9及用于检测净化后的烟气输送系统8出口处烟气的ph值及固碳反应器77与第一换热器11之间管道内ph值的ph监测系统10;补水管道与捞渣机1的入口相连通,捞渣机1的出口与渣浆池3的入口相连通,渣浆池3的出口及耐高温型铁盐混凝剂加药系统y1的出口与渣水浓缩机4的入口相连通,渣水浓缩机4的出水口与缓冲水池5的入口相连通,缓冲水池5的出口及碳酸钠加药系统y2的出口与除垢反应器6的入口相连通,除垢反应器6的出口与固碳反应器7的入口相连通,固碳反应器7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11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第一换热器11的放热侧出口与捞渣机1的入口相连通,净化后的烟气输送系统8与固碳反应器7的进气口相连通,固碳反应器7的排气口与烟气排放系统9相连通;捞渣机1的排渣口及渣水浓缩机4的排渣口与渣仓2的入口相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湿除渣系统渣水循环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捞渣机1输出的捞渣水进入到渣浆池3中,渣浆池3输出的捞渣水及耐高温型铁盐混凝剂加药系统y1输出的耐高温型铁盐混凝剂进入到渣水浓缩机4中,在渣水浓缩机4中,捞渣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在耐高温型铁盐混凝剂的作用下进行凝固,以除去捞渣水中的胶体及悬浮物,渣水浓缩机4输出的清水经缓冲水池5缓冲后进入到除垢反应器6中,通过碳酸钠加药系统y2向除垢反应器6中加入碳酸钠,使得清水中的钙离子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并附着在晶种上,然后作为脱硫剂排出;

除垢反应器6输出的清水进入到固碳反应器7中,净化后的烟气输送系统8输出的烟气通入固碳反应器7中的清水中,以降低清水的碱度,其中,通过控制向固碳反应器7中通入的烟气流量,使得固碳反应器7排出清水的ph值小于8.0,固碳反应器7排出的烟气经烟气排放系统9进行排放,固碳反应器7排出的清水经第一换热器11的放热侧放热后进入到捞渣机1中;

锅炉补水水源输出的锅炉补水经第一换热器11的吸热侧吸热后送入锅炉补给水系统12中;

捞渣机1及渣水浓缩机4的排渣进入到渣仓2中。

实施例二

参考图2,本实施例还包括补水管道、碎渣机13、脱水仓14、清水池15、第二换热器16、净化后的烟气输送系统8、烟气排放系统9及用于检测第一换热器11吸热侧入口处烟气的ph值及第一换热器11放热侧出口处水的ph值的ph监测系统10;补水管道与碎渣机13的入口相连通,碎渣机13的出口经渣浆池3、脱水仓14、清水池15及除垢反应器6与第二换热器16的入水口相连通,第二换热器16的出水口与第一换热器11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第一换热器11的放热侧出口与碎渣机13的入口相连通,净化后的烟气输送系统8与第二换热器16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二换热器16的出气口与烟气排放系统9相连通。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除垢反应器6输出的清水进入到第二换热器16中,经净化后的烟气降低碱度,然后进入到第一换热器11中,同时减低烟气的碳排放量。

实施例三

参考图3,本实施例还包括捞渣机1及补水管道;捞渣机1的出口与渣浆池3的入口相连通,第一换热器11的放热侧出口与捞渣机1的入口相连通,补水管道与捞渣机1的入口相连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步骤的举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