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锅炉的组合式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6863发布日期:2020-01-21 22:2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锅炉的组合式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配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锅炉的组合式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锅炉及其的连接管道之间均需要使用保温结构进行保温。现有的保温结构通常固定的一体式,对于锅炉上较长的焊接管道来说,所需要的保温结构就较长,不仅不便于人员进行搬运安装,并且安装难度较高,安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锅炉的组合式保温结构,通过组合前便于进行搬运携带,组合后适合安装在不同长度的焊接管道上,适用范围较广,同时安装效率较高,并且保温效果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锅炉的组合式保温结构,包括第一保温机构、第二保温机构、第三保温机构以及连接机构,所述第一保温机构与第三保温机构之间设有多个第二保温机构,所述第一保温机构与第二保温机构外端、第二保温机构与第三保温机构外端以及相互接触的两个第二保温机构外端均固定有连接机构;

所述第一保温机构包括第一隔热筒,所述第一隔热筒内壁上焊接有第一封筒,所述第一隔热筒内壁与第一封筒外端之间从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保温层以及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一隔热筒端部焊接有第一固定筒;

所述第二保温机构包括第二隔热筒,所述第二隔热筒内壁上焊接有第二封筒,所述第二隔热筒内壁与第二封筒外端之间从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三保温层以及第四保温层;

所述第三保温机构包括第三隔热筒,所述第三隔热筒内壁上焊接有第三封筒,所述第三隔热筒内壁与第三封筒外端之间从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五保温层以及第六保温层,所述第三隔热筒端部固定有第二固定筒;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内壁上固定有第六保温棉。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温层、第三保温层以及第五保温层均为硅酸铝纤维板,所述第二保温层、第四保温层以及第六保温层均为岩棉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筒环形内壁上固定有第一保温棉,所述第一封筒环形内壁上固定有第二保温棉。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封筒环形内壁上固定有第三保温棉。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封筒环形内壁上固定有第四保温棉,所述第二固定筒环形内壁上固定有第五保温棉。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隔热筒一端固定有多个第一定位柱且另一端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热筒端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隔热筒与第一隔热筒接触的一端上的第一定位柱安装在第一定位孔内部,所述第三隔热筒端部固定有多个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隔热筒与第三隔热筒接触的一端上的第二定位孔设在第二定位柱外端。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连接环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第一隔热筒与第二隔热筒连接处、第二隔热筒与第三隔热筒连接处以及多个第二隔热筒相互之间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组合前便于进行搬运携带,组合后适合安装在不同长度的焊接管道上,适用范围较广,并且安装效率较高,

2、通过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第三保温层、第四保温层、第五保温层、第六保温层、第一保温棉、第二保温棉、第三保温棉、第四保温棉以及第五保温棉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性能,并且通过第六保温棉对本实用新型之间的空隙进行保温,保温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保温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保温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保温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第一保温机构、2第二保温机构、3第三保温机构、4连接机构、5第一隔热筒、6第一封筒、7第一保温层、8第二保温层、9第一固定筒、10第二隔热筒、11第二封筒、12第三保温层、13第四保温层、14第三隔热筒、15第三封筒、16第五保温层、17第六保温层、18第二固定筒、19第一保温棉、20第二保温棉、21第一定位孔、22第三保温棉、23第一定位柱、24第二定位孔、25第四保温棉、26第五保温棉、27第二定位柱、28连接环、29第六保温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锅炉的组合式保温结构,包括第一保温机构1、第二保温机构2、第三保温机构3以及连接机构4,所述第一保温机构1与第三保温机构3之间设有多个第二保温机构2,所述第一保温机构1与第二保温机构2外端、第二保温机构2与第三保温机构3外端以及相互接触的两个第二保温机构2外端均固定有连接机构4。

参照说明书附图1-附图5,该实施例的第一保温机构1包括第一隔热筒5,所述第一隔热筒5内壁上焊接有第一封筒6,所述第一隔热筒5内壁与第一封筒6外端之间从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保温层7以及第二保温层8,所述第一隔热筒5端部焊接有第一固定筒9;

所述第二保温机构2包括第二隔热筒10,所述第二隔热筒10内壁上焊接有第二封筒11,所述第二隔热筒10内壁与第二封筒11外端之间从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三保温层12以及第四保温层13;

所述第三保温机构3包括第三隔热筒14,所述第三隔热筒14内壁上焊接有第三封筒15,所述第三隔热筒14内壁与第三封筒15外端之间从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五保温层16以及第六保温层17,所述第三隔热筒14端部固定有第二固定筒1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热筒5端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21,所述第二隔热筒10与第一隔热筒5接触的一端上的第一定位柱23安装在第一定位孔21内部,所述第三隔热筒14端部固定有多个第二定位柱27,所述第二隔热筒10与第三隔热筒14接触的一端上的第二定位孔24设在第二定位柱27外端。

实施场景具体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时,将一个第二隔热筒10上的第一定位柱23插入另一个第二隔热筒10的第二定位孔24中,方便两个第二隔热筒10的定位,然后再利用螺栓将连接机构4固定在两个第二隔热筒10之间,实现两个第二保温机构2的组装,重复上述步骤,从而方便将多个第二保温机构2进行组装,然后将第二隔热筒10最外边的第一定位柱23插入第一隔热筒5的第一定位孔21内部,方便第二隔热筒10与第一隔热筒5的定位,然后再将另外的连接机构4固定在第一隔热筒5与第二隔热筒10的连接处,实现第二保温机构2与第一保温机构1的组装,然后将第三隔热筒14的第二定位柱27插入第二保温机构2最外边的第二定位孔24内部,方便第二隔热筒10与第三隔热筒14的定位,然后再将另外的连接机构4固定在第二隔热筒10与第三隔热筒14的连接处,实现第二保温机构2与第三保温机构3的组装,进而方便本实用新型组合成不同长度,本实用新型组合前便于进行搬运携带,组合后适合安装在不同长度的焊接管道上,适用范围较广,当需要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锅炉管道上时,只需将本实用新型依次套接在锅炉管道上,然后再利用螺栓将本实用新型两端的第一固定筒9以及第二固定筒18固定在锅炉管道上即可,安装效率较高。

参照说明书1、附图2以及附图6,该实施例的连接机构4包括连接环28,所述连接环28内壁上固定有第六保温棉29;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温层7、第三保温层12以及第五保温层16均为硅酸铝纤维板,所述第二保温层8、第四保温层13以及第六保温层17均为岩棉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筒9环形内壁上固定有第一保温棉19,所述第一封筒6环形内壁上固定有第二保温棉2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封筒11环形内壁上固定有第三保温棉2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封筒15环形内壁上固定有第四保温棉25,所述第二固定筒18环形内壁上固定有第五保温棉;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连接环28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第一隔热筒5与第二隔热筒10连接处、第二隔热筒10与第三隔热筒14连接处以及多个第二隔热筒10相互之间连接处。

实施场景具体为:通过第一保温层7、第二保温层8、第三保温层12、第四保温层13、第五保温层16以及第六保温层17的设置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性能,并且通过第一保温棉19、第二保温棉20、第三保温棉22、第四保温棉25以及第五保温棉26的设计有效对锅炉管道与本实用新型之间的空隙进行保温,同时连接机构4上的第六保温棉29对第一保温机构1与第二保温机构2、多个第二保温机构2之间以及第二保温机构2与第三保温机构3之间的空隙进行保温,保温效果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组合前便于进行搬运携带,组合后适合安装在不同长度的焊接管道上,适用范围较广,并且安装效率较高,通过第一保温层7、第二保温层8、第三保温层12、第四保温层13、第五保温层16、第六保温层17、第一保温棉19、第二保温棉20、第三保温棉22、第四保温棉25以及第五保温棉26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性能,并且通过第六保温棉29对本实用新型之间的空隙进行保温,保温效果好。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