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加热组件及电磁加热蒸汽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96620发布日期:2022-12-27 21: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加热组件(100),包括线圈框架(101)、加热簧管(103)、电磁线圈(104),其特征在于:该电磁加热组件(100)还包括水散热器(102),所述线圈框架(101)外表面缠绕所述电磁线圈(104),所述水散热器(102)嵌套于所述线圈框架(101)内部,且所述水散热器(102)外表面紧贴于所述线圈框架(101)内表面,所述加热簧管(103)位于所述水散热器(102)内部,所述加热簧管(103)两端分别设有簧管进水口(1031)和蒸汽出口(1032),所述水散热器(102)设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设有进水端(1021)和出水端(1022),所述出水端(1022)与所述簧管进水口(103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散热器(102)包括散热本体(1023)、第一连接管(1024)、第二连接管(1025)、第三连接管(1026),所述散热本体(1023)设有所述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包括第一通道(1027)、第二通道(1028)、第三通道(1029)、第四通道(1030),所述第一通道(1027)一端设有所述进水端(1021),所述第一通道(1027)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1024)与所述第二通道(1028)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通道(1028)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1025)与所述第三通道(1029)一端连通,所述第三通道(1029)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管(1026)与所述第四通道(1030)一端连通,所述第四通道(1030)另一端设有所述出水端(10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本体(1023)由非导磁材料制成,所述散热本体(1023)为两端具有开口、内部为中空的长方体。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磁加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本体(1023)为非导磁金属材料制成时,所述散热本体(1023)设有防涡流槽(10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框架(101)设有多个线圈导热槽(10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加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导热槽(1011)内安装有导热硅泥,所述导热硅泥一侧接触所述电磁线圈(104)表面,所述导热硅泥另一侧接触水散热器(102)外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簧管(103)呈螺旋形状排列。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该电磁加热组件(100)还包括隔热棉(105),所述隔热棉(105)缠于所述加热簧管(103)外表面,且所述隔热棉(105)充塞所述水散热器(102)内部。9.一种电磁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200)、水泵(300)、水泵控制板(400)、控制电路板(500)、ih电路板(600)、以及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电磁加热组件(100),所述水泵控制板(400)控制所述水泵(300),所述水泵控制板(400)与所述控制电路板(500)电性相连,所述控制电路板(500)与所述ih电路板(600)电性相连,所述ih电路板(600)与所述电磁线圈(104)电性相连,所述水泵(300)抽取所述水箱(200)内的水,所述水泵(300)通过输水管道与所述进水端(1021)连通,所述水泵(300)将抽取的水通过输水管道送入所述进水端(102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磁加热蒸汽发生装置还包括ih电路板水散热板(700),所述ih电路板水散热板(700)设有散热水通道,所述输水管道与所述散热水通道连通,所述水泵(300)将抽取的水经过所述输水管道、所述散热
水通道后注入所述进水端(1021),所述ih电路板(600)安装在所述ih电路板水散热板(700)上,以对所述ih电路板(600)的发热元器件进行有效散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组件及电磁加热蒸汽发生装置,该电磁加热组件包括线圈框架、水散热器、加热簧管、电磁线圈,所述线圈框架外表面缠绕所述电磁线圈,所述水散热器位于所述线圈框架内部,所述加热簧管位于所述水散热器内部,所述加热簧管两端分别设有簧管进水口和蒸汽出口,所述水散热器设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出水端与所述簧管进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水先通过进水端进入水散热器的水流通道内进行散热,吸热后的水再进入加热簧管内,本实用新型的水散热器结构设计巧妙,散热效果好。散热效果好。散热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徐继林 陈告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锐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0
技术公布日:2022/12/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