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素厂煅烧炉煅后焦内埋热管式余热回收制蒸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29220发布日期:2022-11-03 01:0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炭素厂煅烧炉煅后焦内埋热管式余热回收制蒸汽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煅烧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炭素厂煅烧炉煅后焦内埋热管式余热回收制蒸汽装置。


背景技术:

2.煅烧炉是一种对炭素原材料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以改善原材料性能的热工设备。用于炼铁,回收稀有金属,催化剂生产,改善环境,生产特种化工品的设备。罐式煅烧炉是炭素工业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炉型。罐式煅烧炉由炉体和金属骨架以及附属在炉体上的冷却水套、加排料装置、煤气或重油管道等几部分组成;
3.目前炭素厂煅烧炉内部石油焦煅烧后所产生的煅后焦温度达到1200摄氏度左右,单纯的依靠外部冷却水套将其冷却至100—200摄氏度,所需时间较长,冷却效率较低,同时现有的炭素厂煅烧炉冷却水套内的冷却介质通常采用冷却塔对其进行冷却,使得大量热量被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炭素厂煅烧炉煅后焦内埋热管式余热回收制蒸汽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炭素厂煅烧炉煅后焦内埋热管式余热回收制蒸汽装置,包括炉体以及固定安装在炉体出料口表面的上冷却水套和下冷却水套,所述上冷却水套的进水端与下冷却水套的出水端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c字管,所述炉体的设有第一s型管,且第一s型管与上冷却水套和下冷却水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上冷却水套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上冷却水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贯通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蒸汽组件,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二次冷却组件,且二次冷却组件与蒸汽组件相连接,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泵体,所述泵体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短管,且短管与二次冷却组件相连接,所述泵体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二固定管远离泵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且第二连接管与下冷却水套之间固定贯通。
6.进一步的,所述蒸汽组件包括两个第二s型管,且两个第二s型管错位设置并与壳体之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s型管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管,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盘,且水盘位于第二s型管的上方,所述水盘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喷淋头,所述水盘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且通孔贯穿水盘的底部延伸至顶部,加热后的水通过水盘和喷淋头落在高温第二s型管表面会快速蒸发,形成蒸汽。
7.进一步的,所述二次冷却组件包括水箱,且水箱位于水盘的上方,所述水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三个第三s型管,相邻两个所述第三s型管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管,底部所述第三s型管的进水端固定贯通有第一引流管,且第一引流管与相邻第二s型管的出水端固定贯通,顶部所述第三s型管的出水端固定贯通有第二引流管,且第二引流管与短管之
间固定贯通,所述水箱的底部固定贯通有排水管,且排水管与水盘之间固定贯通,可以对冷却介质进行二次冷却,保证冷却介质的冷却效果,同时也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再次加热。
8.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垂直贯穿壳体的内部延伸至外表面,进水管与外部管道连接,有利于外部水进入到水箱内。
9.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外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块,且支撑块与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支撑块对水箱具有支撑作用,有利于水箱的固定安装。
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蒸汽出口,蒸汽出口与外部管道连接,有利于对蒸汽进行回收利用。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s型管的外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且固定杆与炉体出料口之间固定连接,固定杆对第一s型管具有支撑作用,有利于第一s型管的固定安装。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该炭素厂煅烧炉煅后焦内埋热管式余热回收制蒸汽装置,将第一s型管预埋在炉体内,配合上冷却水套和下冷却水套,可以加快对煅后焦的冷却,降低冷却时间,提高冷却效率,同时通过设置的蒸发组件和二次冷却组件,不仅可以对冷却介质进行冷却,以便其循环利用,同时可以将热能吸收转换成蒸汽进行再次利用,避免大量热量被浪费。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盘立体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次冷却组件结构示意图。
17.图例说明:
18.1、炉体;2、上冷却水套;3、第一s型管;4、固定杆;5、c字管;6、下冷却水套;7、第一连接管;8、第一固定管;9、泵体;10、壳体;11、蒸汽出口;12、进水管;13、第二连接管;14、第二固定管;15、短管;16、水盘;17、第二s型管;18、第一导流管;19、通孔;20、喷淋头;21、第二引流管;22、支撑块;23、第一引流管;24、第三s型管;25、第二导流管;26、水箱;27、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19.图1至图3所示,涉及炭素厂煅烧炉煅后焦内埋热管式余热回收制蒸汽装置,包括炉体1以及固定安装在炉体1出料口表面的上冷却水套2和下冷却水套6,上冷却水套2的进水端与下冷却水套6的出水端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c字管5,炉体1的设有第一s型管3,且第一s型管3与上冷却水套2和下冷却水套6之间固定连接,上冷却水套2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7,第一连接管7远离上冷却水套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管8,第一固定管8远离第一连接管7的一端固定贯通有壳体10,壳体10的底部安装有蒸汽组件,壳体10的底部安装有二次冷却组件,且二次冷却组件与蒸汽组件相连接,壳体10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泵体9,泵体9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短管15,且短管15与二次冷却组件相连接,泵体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管14,第二固定管14远离泵体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3,且第二连接管13与下冷却水套6之间固定贯通,泵体9启动,使得冷却介质开始流动,冷却介质经过上冷却水套2、下冷却水套6和第一s型管3可以对煅后焦进水冷却,换热后的冷却介
质进入蒸汽组件后,为蒸汽组件提供热源,同时也可对冷却介质进行冷却,初次冷却后的冷却介质进入二次冷却组件内,再次被冷却,然后流回炉体1。
20.图1所示,壳体10的顶部开设有蒸汽出口11,蒸汽出口11可与外部回收管道连接,以便对蒸汽进行输送。第一s型管3的外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4,且固定杆4与炉体1出料口之间固定连接,固定杆4的两端均通过焊接与第一s型管3和出料口连接,连接结构简单,同时保证了固定杆4的连接强度。
21.图1和图2所示,蒸汽组件包括两个第二s型管17,且两个第二s型管17错位设置并与壳体10之间固定连接,两个第二s型管17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管18,第一导流管18通过连接法兰、螺栓与第二s型管17进行连接,有利于第一导流管18的安装和拆卸,壳体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盘16,水盘16通过螺栓安装在壳体10的内部,便于螺栓进行安装和拆卸,且水盘16位于第二s型管17的上方,水盘16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喷淋头20,水盘16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19,且通孔19贯穿水盘16的底部延伸至顶部,水盘16内的水通过喷淋头20喷在第二s型管17表面,从而在高温的作用下变成蒸汽,蒸汽通过通孔19上升在壳体10的顶部。
22.图3所示,二次冷却组件包括水箱26,且水箱26位于水盘16的上方,水箱2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三个第三s型管24,相邻两个第三s型管24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管25,底部第三s型管24的进水端固定贯通有第一引流管23,且第一引流管23与相邻第二s型管17的出水端固定贯通,顶部第三s型管24的出水端固定贯通有第二引流管21,且第二引流管21与短管15之间固定贯通,水箱26的底部固定贯通有排水管27,且排水管27与水盘16之间固定贯通,经过喷淋后的冷却介质流入第三s型管24内部,从而对水箱26内部水进行预热,同时也能够对冷却介质进行再次冷却。水箱2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12,且进水管12垂直贯穿壳体10的内部延伸至外表面,进水管12远离水箱26的一端与外部自来水管连接,以便将水引入水箱26的内部。水箱26的外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块22,且支撑块22与壳体10之间固定连接,支撑块22一端通过螺栓与壳体10连接,支撑块22另一端与水箱26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接,有利于水箱26的安装和拆卸,便于对水箱26内部部件进行检修。
23.在使用炭素厂煅烧炉煅后焦内埋热管式余热回收制蒸汽装置时,首先将蒸汽出口11和进水管12均与外部管道连接,外部管道将水持续性输送至进水管12,然后进入水箱26内,直至水箱26内部水位没过顶部第三s型管24,然后减小进水量,水箱26内部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水盘16内,然后通过喷淋头20喷出,然后启动泵体9,泵体9带动冷却介质流动,冷却介质通过第一s型管3、下冷却水套6和上冷却水套2对煅后焦进行冷却,然后通过第一连接管7和第一固定管8流入第二s型管17内,喷淋水接触到高温第二s型管17蒸发,同时也对第二s型管17内部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然后通过第一引流管23进入到第三s型管24,不仅可以对水箱26内部水进行加热,同时可以对冷却介质再次冷却,最后通过第二引流管21、短管15、泵体9、第二固定管14和第二连接管13流回下冷却水套6。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