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热力除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698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节能热力除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力除氧器,属于低压锅炉给水设备的改进。
现有的热力除氧器分为喷雾除氧器和淋水盘除氧器,它们共同的缺点是水向下喷淋,传热行程短,耗能(蒸汽)量大,进入的软水必须预热,使系统复杂又耗能。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除氧效果好的节能热力除氧器。
本实用新型由除氧头(1)、贮水箱(7)组成,除氧头(1)内设置有向上喷淋的雾化喷嘴(2)、填料层(4)和蒸汽分布器(5),其安装顺序由上依次而下,由于雾化喷嘴采用向上喷淋的进水方式,先上升再下降,获得双行程雾化高度,增加了传热和传质面积,从而达到了高效、深度除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常温进水,为此,雾化喷嘴(2)需保证有1米~2.5米或以上的喷淋高度,出水压力在1.3Kg/cm2~2.3Kg/cm2之间,除氧头(1)总高度在1.5米~3米之间。
在进水向上喷淋过程中,有小量雾水会在内壁上凝聚,为了使这部分附壁水能充分除氧,不影响整体的除氧效果,雾化喷嘴(2)下方设置有集液环(3),其结构如图2所示,其上开有许多小孔,将聚集的水再次分散为无数的小水珠散落在填料层(4)上,从而得以充分除氧。
软水与蒸汽充分作用,从水中逸出的氧气从排气口(1a)排出,为避免氧气带用大量的蒸汽,造成能量损耗,排气口(1a)处设置了丝网除雾器(6),其结构如图3所示,其是在圆筒状内筒(6a)的边壁上附着一层除雾丝网(6c),内筒(6a)下端封底,边壁开有许多条状缺口(6b),以便气体从此逸出。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向上喷淋的进水方式,使传热和传质面积增加,提高了除氧效果,实现常温进水,简化了系统结构又节约了能源,其总体节能效果与旧式相比为5%以上。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于或等于2吨/时低压锅炉的给水除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集液环(3)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丝网除雾器(6)结构示意图。
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热力除氧器,由除氧头(1)、贮水箱(7)组成,其特征在于除氧头(1)内设置有向上喷淋的雾化喷嘴(2)、填料层(4)和蒸汽分布器(5),其安装位置由上依次而下。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除氧器,其特征在于雾化喷嘴(2)的喷淋高度为1米~2.5米,出水压力为1.3Kg/cm2~2.3Kg/cm2之间,除氧头(1)总高度在1.5米~3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除氧器,其特征在于雾化喷嘴(2)下方设置有集液环(3),其上开有小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除氧器,其特征在于排气口(1a)处设置有丝网除氧器(6),丝网除氧器(6)由筒状的、边壁开有条状缺口的内筒(6a)和除雾丝网(6c)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节能热力除氧器,属于低压锅炉给水设备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由除氧头(1)、贮水器(7)组成,除氧头(1)内设置有向上喷淋的雾化喷嘴(2)、填料层(4)和蒸汽分布器(5),其安装顺序由上依次而下。由于雾化喷嘴采用向上喷淋的进水方式,可获得双行程雾化高度,增加了传热和传质面积,达到了高度、深度除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常温进水,从而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造价,又可节约能量。
文档编号F22D1/00GK2069965SQ90209049
公开日1991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1990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1990年6月19日
发明者宁德平 申请人:广东省顺德县广容开发公司水处理设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