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两级减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3918阅读:1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循环流化床锅炉两级减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减温装置,特别是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两级减温装置。
目前,我国已有大量循环流化床锅炉投入商业运行,入炉煤为宽筛粉煤(直径一般为0-10mm),其中直径为0-1mm颗粒所占比例达40-50%,同时,由于燃煤种类多,细粉颗粒在炉膛稀相区燃烧份额变化较大。我国目前已投运的中小型中参数循环流化床锅炉一般只设置一级表面式减温器调节过热蒸汽温度,其调节能力有限,这样易造成过热蒸汽温度超温而影响锅炉、汽轮机等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过热蒸汽温度调节能力强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两级减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汽泡1通过蒸汽管道经表面式减温器2接装于锅炉尾部7中的低温过热器3的蒸汽进口端,低温过热器3的蒸汽出口端经喷水减温器4接装于炉膛8喉口处的高温过热器5的蒸汽进口端,高温过热器5的蒸汽出口端接过热器出口集箱6,表面式减温器2的冷却弯管进口端接有进水阀门A,喷水减温器4的喷咀接水端接有进水阀门B。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二级减温,即一级为表面减温,另一级为喷水减温后,由于减温焓大大增加,调节能力增强,不论是煤种变化或其它原因造成的稀相区燃烧份额变化均能保证锅炉出口蒸汽参数达到设计要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图。

图1、2可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汽泡1的饱和蒸汽通过蒸汽管道经表面式减温器2到装于锅炉尾部7中的低温过热器3,经低温过热器3后从蒸汽出口端经喷水减温器4接装于炉膛8喉口处的高温过热器5,再接过热器出口集箱6。表面式减温器2的冷却弯管进口端接有冷水阀门A,喷水减温器4的冷水喷咀进水端接有进水阀门B。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设计成二级减温,即一级为表面减温,一级为喷水减温。
实施例当过热器出口集箱6的过热蒸汽出口温度高于设计值时,打开表面式减温器2的进水阀门A,冷却水从进水阀门A进入表面式减温器2的冷却弯管,经过表面式减温器2的饱和蒸汽与冷却弯管中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进入到低温过热器3的饱和蒸汽温度,同样也降低了经低温过热器3和高温过热器5到过热器出口集箱6的过热蒸汽出口温度。当减温水阀门A开至最大,仍不能将过热蒸汽出口温度降至规定值时,打开喷水减温器4的进水阀门B,通过喷咀向经高温过热器5的过热蒸汽喷水,使流经高温过热器5的过热蒸汽温度进一步降低,从而保证过热蒸汽出口温度满足设计规定要求。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一级采用表面式减温器作为表面减温,另一级采用喷水减温器作为喷水减温的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两级减温装置,它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和减温器,其特征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汽泡(1)通过蒸汽管道经表面式减温器(2)接装于锅炉尾部(7)中的低温过热器(3)的蒸汽进口端,低温过热器(3)的蒸汽出口端经喷水减温器(4)接装于炉膛(8)喉口处的高温过热器(5)的蒸汽进口端,高温过热器(5)的蒸汽出口端接过热器出口集箱(6),表面式减温器(2)的冷却弯管进口端接有进水阀门A,喷水减温器(4)的喷咀接水端接有进水阀门B。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两级减温装置,其饱和蒸汽从汽泡1进入到表面式减温器2后进入低温过热器3,过热后的蒸汽再经喷水减温器4后进入到高温过热器5过热器出口集箱6。采用上述结构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两级减温装置,通过二级减温即表面减温和喷水减温后,由于减温会大大增加,调节能力增强,不论是煤种变化或其它原因造成的稀相区燃烧份额变化均能保证锅炉出口蒸汽参数达到设计要求。
文档编号F23C10/00GK2431483SQ00224928
公开日2001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31日
发明者曹连新, 王成治, 刘定宇, 戴现初 申请人:湘潭金峰锅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